让体育测试回归高中

硬性“测试”才是道理

——将体育测试纳入高考

摘要:应试教育体制禁锢了高中学校体育的发展,致使学生体质减弱、运动能力降低、身体及心理疾病困扰着广大中学生,并且该现象普遍存在于地方高中学校。因此,寻求一种良性的管理及测试机制,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硬性测试虽过于严厉,缺乏人性化,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不应只考虑学生的一时,应放眼于学生的一世。

关键词:应试教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测试标准、体质、运动能力、合格率

“国富则民强”这句话从80年代,就激励着莘莘学子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现阶段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担。因此,要求广大中学生既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强身健体及心理调控。学习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习的前提基础。

现阶段,学校早已看不到面黄肌瘦的豆芽菜,却多见满身赘肉的小胖墩,这不难看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早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也下降了许多,由于缺乏锻炼患上的富贵病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身体及心理上的疾病日趋普遍化、广泛化、严重化。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身心健康更要从娃娃做起。在当前我们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同时,必须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口号。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体质真正强起来、把健康真正找回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一项使体育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规范化、更加科学化的体质健康测试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测试的杠杆导向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实施人性化的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试相辅相成的双向教学,并没有为强化体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是为了追求高合格率,片面的降低运动考核标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学生运动能力地下降,附带的影响是学生体质地减弱,患病率地提高。因此,硬性体育测试才是提高学生体质的关键所在。俗话说:“严是疼、松是害”,让体育测试回归高中,让高中生真正动起来,这才是强民之路。死读书、读死书的同学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也无法肩负起和完成新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硬性体育测试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所市级重点高中校,一方面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潜质教育,高考取得可喜成绩,升学率逐年攀升。另一方面为力保文化成绩争优,而压缩学生运动时间和降低运动强度,导致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我所在高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周边几所重点中学。经过对10余所高中学校的摸底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政策缺乏约束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无法保障。

有的学校每周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只有一节,并且在学生进入高三年级后,为追求高升学率而将体育与健康课废除。再有某些老师或者班主任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或者确保教学质量,而随意的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活动课。广大体育工作者也很是无奈,毕竟他们的背后是学校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二、两操一活动流于形式,只重其有,而无实施效力。 两操一活动是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真正的去开展和落实两操一活动才能使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强健身体、增进体质。但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于早锻炼和课间操采取自愿参加的态度,而不做强加规定。致使早锻炼和课间操流于形式,学生出来走走逛逛就算完成出操任务。更有的学生手捧书本完成两操,你觉得这样的早锻炼和课间操有什么意义?活动课是调节学生身心,积极投身繁重学习下一阶段的基础,但许多学校的活动课早就变成了自习课,甚至有的活动课还编排上科目,并由专职教师上课。

三、学生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不强,群体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踢毽、田径运动会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体质减弱和运动能力降低出现的偶发事件比比皆是。如:短跑比赛摔跤的、跳远腿骨错位断裂的、长跑比赛晕厥的、打球韧带拉伤的等等,这样的现象令人堪忧。在体育锻炼或者竞技比赛过程中,出现体育损伤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只是个别

现象,如果损伤现象经常出现,那就不是偶发事件了。有的学校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将比赛项目进行精简。短跑项目从100米降到了50米,长跑项目没有了,竞技性的项目变成了趣味比赛,对抗比较激烈的项目不允许在校园内出现。这样的群体活动早已名存实亡。

四、体育与健康测试疲于应付,不得已而为之。

高中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是衡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项评价标准,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缩减体育与健康课时量,致使学生运动能力降低,很难达到相应的运动等级标准。但又为了确保合格率,只能采用降低运动标准的方法,确保达标。虽然合格率升高了,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实际上是呈下降趋势。每年上传国家体质健康网的测试成绩数据,多半都是弄虚作假,应付差事。

中考自加入体育测试并将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以来,收效显著。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逐年提高,测试成绩逐年上升,并且,一年好于一年,一届强过一届。一旦进入高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运动时间的减少,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又随年级的升高而依次下降。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原因所在——高考选材制度禁锢学生全面发展,短视效应蒙蔽家长、老师和学校。

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在作怪。社会、学

校、老师及家长应试教育思想无疑早已根深蒂固,作为一名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入门凭证无非就是一张写有文化成绩的录取通知书,因此,学生会牢牢抓住分数这颗救命稻草,只有它才能把他们拉向更高一级的学府。娱乐、游戏、体育锻炼、课外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荒废青春,唯有学习才最重要,“分、分、学生的命根”。只有文化成绩才是至高无上的。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它是通往健康的桥梁,大部分高中学生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学习而忽略体育。其实他们忽略的是健康,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说自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呢?没有健康的身心,何谈成为国家的栋梁,如何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一个存有蛀洞的栋梁之材,早晚会在社会和学习的重压下而垮塌,例如马加爵、 药家鑫、罗吉军、李爱娟等这样的高材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即使拥有再高的文化知识,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俗话说一副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的战场早已没有了硝烟,但并非没有了斗争,当今社会虽没有刀来枪去的厮杀,但也不乏明争暗斗的角逐。健康的概念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心里健康教育早已伴随体育与健康走入中学课堂,如果你放弃了这个受教育的平台,那么你将失去自我身心调节的良好契机。

“中央7号文件”的下发,把阳光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向了高潮,学校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为此做了多方努力,但在体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犹如惊涛骇浪,

往往来势凶猛,但到了教育的最前沿则变成一潭静水,究其原因我们又谈到了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操控学校的主命脉,不可能因为某一口号的提出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现阶段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潜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功夫,并非去真正推行和执行这项工作,尤其是基层教育——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学校教育最能体现这一点。许多体育工作者转型为其它学科教师或者从事行政工作,体育教学成为一纸空文,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学生自己玩,教师一旁看。甚至有的学校,将体育课废弃,认为体育课就是玩,浪费时间。再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难免出现伤病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废弃。如果上级领导例行检查,则进行集中突击工作,表面功夫做得富丽堂皇。一时间学校各项体育工作也都搞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不仅得到相关领导的大加赞赏,各地学校也纷纷观摩、考察和调研。但检查完毕,相关工作者一离开,学校各项工作就会恢复正常。“口号、设想、美好蓝图”均已成为泡影。我们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在“高文化、高素质”的重点中学,他们享受最好的教育环境、接受最全面的教育、拥有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在强化文化底蕴的同时,早已把健康抛到了九霄云外,大部分学生体质都比较弱,易发生大面积的流行性疾病,如流感、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疾病等,近视率也逼近70%,并有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如失眠、自言自语、强迫症、自闭症、抑郁症等,

而且随年级的升高患病率增大。再有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人强才能国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平均身高却低于日本2厘米,我们不难想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日友好夏令营活动为什么对于中国孩子的评价远远低于日本,发人深省。韩国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均要服兵役,而贵州大学军训开营仪式上,30分钟的时间,有将近40名学生相继晕倒,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是再有本事又能如何?连自理尚不能够,还能做什么?

让硬性体育测试回归高中,测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强民之比由之路。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基本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这项工作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同时,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口号,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应确实将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应将学生作为学校荣誉的奠基石。对于相关体育政策只是作为口号,振臂高呼一下,而不去真正落实各项体育工作。

中考体育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它是一个动态不断深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趋势是使考试真正纳入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效促进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阳光体育锻炼,确保学校体育

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正确实施,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高中学校大可效仿这一政策——平时成绩+集中测试成绩合计总分,并将体育考核总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总分,考核与评分方式可从高从严,不应因为确保合格率而降低标准,只有体育分值的差距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体质的好与坏和运动能力的高与低,也只有拉开分值,学生才会真正重视体育,并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其次特殊疾病不能作为体育免试的托词,你无法参加体育锻炼那么你就有大把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这部分分数你得不到也是理所应当的,相关体育荣誉可适当给予加分,但不能替代体育测试,这样对于每一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都是比较公平的,也是为了避免某些人利用国家体育相关政策投机取巧。再有,体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参与态度、练习情况和运动成绩,客观实际的给予评价,并将成绩张榜公布,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督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校相关领导不能因为主观追求升学率而左右体育教师的工作,其中不乏有思想渗透或硬性规定等。这样不是在帮学生,而是在害学生,“帮一时,则害一世”学生得到的远不及失去的。

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只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升学资格的标准之一,因此,缺乏实际效力,所以,学生对于体育课才会不屑一顾。只有将体育测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

才能使学生真正去重视体育、热爱体育、体验运动的乐趣、享受健康的生活,高中生活是短暂的,但它是一名中学生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无知走向博学、由狭义走向广义的重要过程,对于其人生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在高中学校推行体育硬性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这样“重文轻体”的现象才会不复存在。

硬性“测试”才是道理

——将体育测试纳入高考

摘要:应试教育体制禁锢了高中学校体育的发展,致使学生体质减弱、运动能力降低、身体及心理疾病困扰着广大中学生,并且该现象普遍存在于地方高中学校。因此,寻求一种良性的管理及测试机制,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硬性测试虽过于严厉,缺乏人性化,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不应只考虑学生的一时,应放眼于学生的一世。

关键词:应试教育、学生体育与健康测试标准、体质、运动能力、合格率

“国富则民强”这句话从80年代,就激励着莘莘学子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现阶段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担。因此,要求广大中学生既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强身健体及心理调控。学习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习的前提基础。

现阶段,学校早已看不到面黄肌瘦的豆芽菜,却多见满身赘肉的小胖墩,这不难看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早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也下降了许多,由于缺乏锻炼患上的富贵病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身体及心理上的疾病日趋普遍化、广泛化、严重化。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身心健康更要从娃娃做起。在当前我们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同时,必须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口号。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体质真正强起来、把健康真正找回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一项使体育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规范化、更加科学化的体质健康测试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测试的杠杆导向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实施人性化的教学与体质健康测试相辅相成的双向教学,并没有为强化体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是为了追求高合格率,片面的降低运动考核标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学生运动能力地下降,附带的影响是学生体质地减弱,患病率地提高。因此,硬性体育测试才是提高学生体质的关键所在。俗话说:“严是疼、松是害”,让体育测试回归高中,让高中生真正动起来,这才是强民之路。死读书、读死书的同学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也无法肩负起和完成新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硬性体育测试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所市级重点高中校,一方面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潜质教育,高考取得可喜成绩,升学率逐年攀升。另一方面为力保文化成绩争优,而压缩学生运动时间和降低运动强度,导致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我所在高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周边几所重点中学。经过对10余所高中学校的摸底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政策缺乏约束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无法保障。

有的学校每周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只有一节,并且在学生进入高三年级后,为追求高升学率而将体育与健康课废除。再有某些老师或者班主任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或者确保教学质量,而随意的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活动课。广大体育工作者也很是无奈,毕竟他们的背后是学校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二、两操一活动流于形式,只重其有,而无实施效力。 两操一活动是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真正的去开展和落实两操一活动才能使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强健身体、增进体质。但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于早锻炼和课间操采取自愿参加的态度,而不做强加规定。致使早锻炼和课间操流于形式,学生出来走走逛逛就算完成出操任务。更有的学生手捧书本完成两操,你觉得这样的早锻炼和课间操有什么意义?活动课是调节学生身心,积极投身繁重学习下一阶段的基础,但许多学校的活动课早就变成了自习课,甚至有的活动课还编排上科目,并由专职教师上课。

三、学生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不强,群体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踢毽、田径运动会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体质减弱和运动能力降低出现的偶发事件比比皆是。如:短跑比赛摔跤的、跳远腿骨错位断裂的、长跑比赛晕厥的、打球韧带拉伤的等等,这样的现象令人堪忧。在体育锻炼或者竞技比赛过程中,出现体育损伤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只是个别

现象,如果损伤现象经常出现,那就不是偶发事件了。有的学校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将比赛项目进行精简。短跑项目从100米降到了50米,长跑项目没有了,竞技性的项目变成了趣味比赛,对抗比较激烈的项目不允许在校园内出现。这样的群体活动早已名存实亡。

四、体育与健康测试疲于应付,不得已而为之。

高中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是衡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项评价标准,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缩减体育与健康课时量,致使学生运动能力降低,很难达到相应的运动等级标准。但又为了确保合格率,只能采用降低运动标准的方法,确保达标。虽然合格率升高了,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质实际上是呈下降趋势。每年上传国家体质健康网的测试成绩数据,多半都是弄虚作假,应付差事。

中考自加入体育测试并将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以来,收效显著。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逐年提高,测试成绩逐年上升,并且,一年好于一年,一届强过一届。一旦进入高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运动时间的减少,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又随年级的升高而依次下降。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原因所在——高考选材制度禁锢学生全面发展,短视效应蒙蔽家长、老师和学校。

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在作怪。社会、学

校、老师及家长应试教育思想无疑早已根深蒂固,作为一名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府,入门凭证无非就是一张写有文化成绩的录取通知书,因此,学生会牢牢抓住分数这颗救命稻草,只有它才能把他们拉向更高一级的学府。娱乐、游戏、体育锻炼、课外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荒废青春,唯有学习才最重要,“分、分、学生的命根”。只有文化成绩才是至高无上的。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它是通往健康的桥梁,大部分高中学生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学习而忽略体育。其实他们忽略的是健康,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说自己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呢?没有健康的身心,何谈成为国家的栋梁,如何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一个存有蛀洞的栋梁之材,早晚会在社会和学习的重压下而垮塌,例如马加爵、 药家鑫、罗吉军、李爱娟等这样的高材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即使拥有再高的文化知识,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俗话说一副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的战场早已没有了硝烟,但并非没有了斗争,当今社会虽没有刀来枪去的厮杀,但也不乏明争暗斗的角逐。健康的概念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心里健康教育早已伴随体育与健康走入中学课堂,如果你放弃了这个受教育的平台,那么你将失去自我身心调节的良好契机。

“中央7号文件”的下发,把阳光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向了高潮,学校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为此做了多方努力,但在体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犹如惊涛骇浪,

往往来势凶猛,但到了教育的最前沿则变成一潭静水,究其原因我们又谈到了教育体制,应试教育操控学校的主命脉,不可能因为某一口号的提出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现阶段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潜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功夫,并非去真正推行和执行这项工作,尤其是基层教育——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学校教育最能体现这一点。许多体育工作者转型为其它学科教师或者从事行政工作,体育教学成为一纸空文,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学生自己玩,教师一旁看。甚至有的学校,将体育课废弃,认为体育课就是玩,浪费时间。再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难免出现伤病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废弃。如果上级领导例行检查,则进行集中突击工作,表面功夫做得富丽堂皇。一时间学校各项体育工作也都搞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不仅得到相关领导的大加赞赏,各地学校也纷纷观摩、考察和调研。但检查完毕,相关工作者一离开,学校各项工作就会恢复正常。“口号、设想、美好蓝图”均已成为泡影。我们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在“高文化、高素质”的重点中学,他们享受最好的教育环境、接受最全面的教育、拥有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在强化文化底蕴的同时,早已把健康抛到了九霄云外,大部分学生体质都比较弱,易发生大面积的流行性疾病,如流感、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疾病等,近视率也逼近70%,并有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如失眠、自言自语、强迫症、自闭症、抑郁症等,

而且随年级的升高患病率增大。再有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人强才能国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平均身高却低于日本2厘米,我们不难想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日友好夏令营活动为什么对于中国孩子的评价远远低于日本,发人深省。韩国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均要服兵役,而贵州大学军训开营仪式上,30分钟的时间,有将近40名学生相继晕倒,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是再有本事又能如何?连自理尚不能够,还能做什么?

让硬性体育测试回归高中,测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强民之比由之路。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基本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这项工作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同时,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口号,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应确实将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不应将学生作为学校荣誉的奠基石。对于相关体育政策只是作为口号,振臂高呼一下,而不去真正落实各项体育工作。

中考体育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它是一个动态不断深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趋势是使考试真正纳入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效促进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阳光体育锻炼,确保学校体育

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正确实施,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高中学校大可效仿这一政策——平时成绩+集中测试成绩合计总分,并将体育考核总成绩纳入高考成绩总分,考核与评分方式可从高从严,不应因为确保合格率而降低标准,只有体育分值的差距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体质的好与坏和运动能力的高与低,也只有拉开分值,学生才会真正重视体育,并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其次特殊疾病不能作为体育免试的托词,你无法参加体育锻炼那么你就有大把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这部分分数你得不到也是理所应当的,相关体育荣誉可适当给予加分,但不能替代体育测试,这样对于每一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都是比较公平的,也是为了避免某些人利用国家体育相关政策投机取巧。再有,体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参与态度、练习情况和运动成绩,客观实际的给予评价,并将成绩张榜公布,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督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学校相关领导不能因为主观追求升学率而左右体育教师的工作,其中不乏有思想渗透或硬性规定等。这样不是在帮学生,而是在害学生,“帮一时,则害一世”学生得到的远不及失去的。

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只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升学资格的标准之一,因此,缺乏实际效力,所以,学生对于体育课才会不屑一顾。只有将体育测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

才能使学生真正去重视体育、热爱体育、体验运动的乐趣、享受健康的生活,高中生活是短暂的,但它是一名中学生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无知走向博学、由狭义走向广义的重要过程,对于其人生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在高中学校推行体育硬性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这样“重文轻体”的现象才会不复存在。


相关文章

  • 甘北林处长在北京高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甘北林处长在北京高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非常看重没年一次的全市高校体育工作会议.目前北京由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共有92所.其中有教育部属院校和有关部委所属院校37所.北京市属.市管高校2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 ...查看


  • 中考改革:路向何方?
  • 中考的改革走向,影响和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结合新课程改革,各地积极开展中考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些经验与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考改革的制度 ...查看


  • 高三英语教学反思5篇
  • 高三英语教学反思5篇 篇一:高三英语教学反思 带完一届的高三毕业班,回首今年的教学工作,真是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做好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对一年的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注重计划的落实与完善 要想搞好高 ...查看


  • 令人忧虑的农村高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论文 题目: 令人忧虑的农村高中 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姓名:宋小艳 作者单位:陕西省淳化县淳化中学 联系地址:陕西省淳化县淳化中学 邮政编码:711200 联系电话:[1**********] 令人忧虑的农村高中学生 ...查看


  • 阳城县教育局2015年工作计划 (1)
  • 阳城县教育局2015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根本动 力, 把促进公平. 提升质量作为工作重心, 坚定不移实施 "1234&quo ...查看


  • 关于2010年高中体育项目重点学校
  • 关于2010年高中体育项目重点学校 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中学: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0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17号文件精神,2010年本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 ...查看


  • 高中毕业自我鉴定怎样写 1
  • 高中毕业自我鉴定怎么写?其实很简单,小编在这里为您详细介绍毕业自我鉴定主要包括的内容以及范文参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修改即可. 高中毕业自我鉴定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1.对党的领导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查看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文件及表格 目 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P2-P3)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P4-P5)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g ...查看


  •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政策新变化
  •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政策新变化 ●夏季高考将采用"3+综合"模式 ●外语听力不再纳入高考统考内容 ●体育测试不再由学校统一组织 ●逐步统一全省各批次录取控制线 今年高考政策 继续采用"3+X+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