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

一、知道元朝是由于农民起义而灭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是明太祖

二、明太祖加强君主权利的措施:

①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③实行八股取士。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迁都北京,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②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也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危害: 。

4、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5、知道丞相制度是设立的,废除的。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2、条件: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3、经过:年,郑和前后洋,到过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船上装载着 和 ,最受人们欢迎。

4、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设备先进,范围广。

5、地位: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6、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启示:中国应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学习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P96地图掌握)★

二、明朝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理解)P91

1、原因: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 到浙东抗倭。

2、经过: 他组织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训练,作战勇敢,人称“ ”。 戚家军在 抗倭,九战九捷;又抗击了 、 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评价: 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杰出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知识联系:要和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对照 4、1553殖民者以租借为名义骗取了在我国广东的居住权。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了 年。 年回归祖国。

17课、清前期封建专制的统治(识记)P18-19

一、女真族:12世纪,女真族首领 建立 ,

1616年女真族首领

1636年,。

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1、政治方面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思想方面:大兴文字狱。文字狱以

目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清朝统治者在 、 和 三朝,一再兴起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一百多年,到 后期才停息。

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理解)P6-10

清朝反抗外来侵略的史迹:1、 2、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知识联系:要和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联系起来

1、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2、1661年,出发,到达台湾。经过激烈战斗,打败盘踞台湾的殖民者。 年初, 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3、1684年,清政府设置,隶属福建省。作用:台湾府的设置,①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②促进了台湾的开发,③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二、1、清军进关时, 乘机入侵我国,强占了 和 。

2、 两次围攻 ,沙俄被迫投降。沙皇俄国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 条约》。

4、意义: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一、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顺治帝赐予达赖 “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意义: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联系:元朝设 管理西藏,意义: 。)

二、对新疆的管辖

回部:居住在天山以南、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1、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2、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设西域都护管理新疆。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新疆。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三、对蒙古的管辖:乾隆帝妥善安置了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

1、土尔扈特是

2、1771年初,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领受到了的接见。

3、渥巴锡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4、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5、清朝统一的意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农业:、

(1、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河姆渡局民最早种植 ,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 、 、 、 传入中原3、北宋时,从 引进的优良品种 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兴起,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棉花的种植,由 扩展到 流域。)

②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后来居上;③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盲目自大③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政策:清政府在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 政策。闭关并不是完全断绝同外国的贸易往来,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内涵)。

禁海政策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影响: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结果: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第22、23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北京城: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地位: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城中心的 (今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隋朝名 ,是金、元、明、清的都城)

二、长城:分秦长城和明长城。

1、秦长城:为抵御

2、明长城:明代大规模的修筑,为防御 ,东起 ,西到 。

意义: 。

三、科技巨著: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1、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发明“ 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2、东汉名医 发明全身麻醉药剂“ ”,用于外科手术,并创医学体操 “ ”;

3、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 。)

四、古典名著:.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具有反封建的特点

列举四部古典名著

1、元代文学以杂剧最光彩夺目。元朝剧作家 代表作有悲剧《 》 2、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3、、清朝中后期形成新的剧 。

六、书法: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1、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是 ,代表作是 ,被后人誉为 ,书法特点 ,后人尊称他为 。

2、唐朝继王羲之之后的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创制了。

3、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 书法功力深厚。

4、明朝书法家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七、绘画:1、东晋著名的画家是 ,代表作有 和 。

2、唐朝著名的画家有;其中画先河,代表作 。 3、两宋绘画特色:表现市民生活的 出现并增多。北宋大画家 的《 》描绘了 。地位: 。4、元代 的画作被称为“ ”。

5、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明末画家 擅长泼墨;清朝画派“ ”,最著名者 。

八、数学:1、成书于 的《 》,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2、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 ,成就 ,地位 。

九、天文历法: 1、历法源于 朝,称夏历, 朝历法逐渐完备; 测定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要成就。

2、东汉科学家 发明的 ,可以测定地震方向,地位:

十、农学:1、北魏时, 撰写的《 》,历史地位: 。 明朝后期杰出科学家 着有总结性农业百科全书《 》。

十一、地理学:1、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所撰写的《 》,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十二、1、 我国古代文化在明清以前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达,国力强盛。②各族人民的丰富经验③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广泛吸收外来文明④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⑤著名科学家的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24、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文明明清以后在世界上落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十三、 (1)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什么不同? 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 秦朝以法治国,发展为暴政,导致迅速败亡;西汉推祟儒学家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十四.明代我国科技发展有什么特点?①特点:传统科技仍然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开始传入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

一、知道元朝是由于农民起义而灭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是明太祖

二、明太祖加强君主权利的措施:

①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③实行八股取士。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迁都北京,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②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也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危害: 。

4、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5、知道丞相制度是设立的,废除的。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2、条件: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3、经过:年,郑和前后洋,到过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船上装载着 和 ,最受人们欢迎。

4、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设备先进,范围广。

5、地位:郑和下西洋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6、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启示:中国应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学习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P96地图掌握)★

二、明朝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理解)P91

1、原因: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 到浙东抗倭。

2、经过: 他组织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训练,作战勇敢,人称“ ”。 戚家军在 抗倭,九战九捷;又抗击了 、 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评价: 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杰出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知识联系:要和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对照 4、1553殖民者以租借为名义骗取了在我国广东的居住权。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了 年。 年回归祖国。

17课、清前期封建专制的统治(识记)P18-19

一、女真族:12世纪,女真族首领 建立 ,

1616年女真族首领

1636年,。

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1、政治方面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思想方面:大兴文字狱。文字狱以

目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清朝统治者在 、 和 三朝,一再兴起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一百多年,到 后期才停息。

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理解)P6-10

清朝反抗外来侵略的史迹:1、 2、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知识联系:要和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联系起来

1、明朝后期,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2、1661年,出发,到达台湾。经过激烈战斗,打败盘踞台湾的殖民者。 年初, 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3、1684年,清政府设置,隶属福建省。作用:台湾府的设置,①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②促进了台湾的开发,③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二、1、清军进关时, 乘机入侵我国,强占了 和 。

2、 两次围攻 ,沙俄被迫投降。沙皇俄国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 条约》。

4、意义: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一、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顺治帝赐予达赖 “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意义: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联系:元朝设 管理西藏,意义: 。)

二、对新疆的管辖

回部:居住在天山以南、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1、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2、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设西域都护管理新疆。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新疆。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三、对蒙古的管辖:乾隆帝妥善安置了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

1、土尔扈特是

2、1771年初,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领受到了的接见。

3、渥巴锡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4、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5、清朝统一的意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农业:、

(1、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河姆渡局民最早种植 ,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 、 、 、 传入中原3、北宋时,从 引进的优良品种 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兴起,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棉花的种植,由 扩展到 流域。)

②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后来居上;③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盲目自大③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政策:清政府在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 政策。闭关并不是完全断绝同外国的贸易往来,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内涵)。

禁海政策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影响: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结果: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第22、23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北京城: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地位: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城中心的 (今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隋朝名 ,是金、元、明、清的都城)

二、长城:分秦长城和明长城。

1、秦长城:为抵御

2、明长城:明代大规模的修筑,为防御 ,东起 ,西到 。

意义: 。

三、科技巨著: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1、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发明“ 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2、东汉名医 发明全身麻醉药剂“ ”,用于外科手术,并创医学体操 “ ”;

3、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 。)

四、古典名著:.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具有反封建的特点

列举四部古典名著

1、元代文学以杂剧最光彩夺目。元朝剧作家 代表作有悲剧《 》 2、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3、、清朝中后期形成新的剧 。

六、书法: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1、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是 ,代表作是 ,被后人誉为 ,书法特点 ,后人尊称他为 。

2、唐朝继王羲之之后的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创制了。

3、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 书法功力深厚。

4、明朝书法家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七、绘画:1、东晋著名的画家是 ,代表作有 和 。

2、唐朝著名的画家有;其中画先河,代表作 。 3、两宋绘画特色:表现市民生活的 出现并增多。北宋大画家 的《 》描绘了 。地位: 。4、元代 的画作被称为“ ”。

5、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明末画家 擅长泼墨;清朝画派“ ”,最著名者 。

八、数学:1、成书于 的《 》,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2、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 ,成就 ,地位 。

九、天文历法: 1、历法源于 朝,称夏历, 朝历法逐渐完备; 测定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要成就。

2、东汉科学家 发明的 ,可以测定地震方向,地位:

十、农学:1、北魏时, 撰写的《 》,历史地位: 。 明朝后期杰出科学家 着有总结性农业百科全书《 》。

十一、地理学:1、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所撰写的《 》,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十二、1、 我国古代文化在明清以前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原因主要是:①经济发达,国力强盛。②各族人民的丰富经验③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广泛吸收外来文明④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⑤著名科学家的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24、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文明明清以后在世界上落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十三、 (1)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针有什么不同? 孔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 秦朝以法治国,发展为暴政,导致迅速败亡;西汉推祟儒学家说,独尊儒术,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十四.明代我国科技发展有什么特点?①特点:传统科技仍然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开始传入我国;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教案,试卷
  •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繁荣一时的隋朝 * 2."贞观之治" * 3."开元盛世" * 4.科举制的创立 * 5."和同为一家" * 6.对外友好往来 * 7.辉煌 ...查看


  •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补考测试
  •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补考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孔子的思想"智慧&qu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共包括3个单元.19节正课和2节活动课,本书主要叙述的是从隋朝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 ...查看


  •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 第1课 鸦片战争 „„„„„„„„„„„„„„„„„„„„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 收复新疆 „„„„ ...查看


  •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专题:古代政治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的冲刺时刻到了.为了你的尊严,为了你的幸福,为了你光辉的明天,请你放声朗读.人人都有希望,一切皆来得及.读吧,读出你的智慧,读出你的自信,读出你辉煌的历史! 方法:一课时读一个专题,快速读,反复读:排除干扰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目录打印版-A4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夏商西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答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7.2000多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浙江杭州通济渠 8.填表 [各抒己见] 9.(1)隋朝大运河.(2)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3)通济 ...查看


  • 历史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测试题
  • 一.选择题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查看


  •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14年-2014年第二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