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票据管理制度 1

银行票据管理制度

第一条 企业购入支票的管理

1、因业务需要,由银行购入支票时,需登记支票购买手册,以便备查。

2、购入的空白支票及预留印鉴,应存于保险柜中。银行预留印鉴及支票采取分别管理或双印鉴分别管理的办法。

3、支票上的预留印鉴需随用随盖,不得预先在支票上盖章。

4、对作废支票应加盖作废章,并妥善保管。

第二条 支票签发使用管理

1、不得签发空白支票和远期支票。签发支票时应填写签发日期、用途、付款金额或限额。

2、支票应按顺序使用,不得跳号使用。

3、各部门领用支票时,必须经过厂领导同意、财务负责人认可后出纳人员才可以签发支票。

4、日常费用支出使用支票时,应建立支票领用登记簿,领用人要在支票登记簿上写清购买内容、领取日期、领取人姓名、支票号码、用款限额并且由经办人签字。

5、支票使用人需按申请的用途、核定的金额使用支票,不得套用支票,不得转借他人,实际使用金额即将出现超限额时不得先斩后奏,需经财会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并在一周之内报帐。对超期未报的支票,财会人员应及时催报,未报帐之前不得再领用支票。

6、报帐时财会人员要认真审核支票的合法性、用途、金额、并由经手人、部门负责人和财会负责人签字后附支票存根入帐。报销后,注销转帐支票领用记录。

第三条 对收入票据的管理

1、支票:要审核签发日期是否有效;支票填写是否符合银行规定(大小写金额及笔色);对方签章是否符合规定;用途是否填写并属实;是否有对方帐号;有密码的银行支票是否填有密码,并应核实支票签发单位是否有透支危险,上述诸项如审核无误,方可收帐,开具收据,作为接交依据,并应及时送交银行。

2、汇票:需审核签发日期是否有效,收款人是否为全称,是否正确,压数是否清楚。

如上述诸项审核无误,方可收帐。为明确责任,财会结算人员应建立汇票接收登记册,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对因各种原因退回的银行汇票,财会人员除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外,要对汇票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以便二次投存银行或退回原单位。

3、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除认真审核其票面是否合格外,还要按照银行汇票的有关管理规定造册登记并妥善管理。

4、银行汇票在未到承兑期限时,应由会计人员妥善保管,如果丢失,应立即报告、作废和声明并由责任人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在汇票到期前,会计人员应提前10天向银行申请承兑。

银行票据管理制度

第一条 企业购入支票的管理

1、因业务需要,由银行购入支票时,需登记支票购买手册,以便备查。

2、购入的空白支票及预留印鉴,应存于保险柜中。银行预留印鉴及支票采取分别管理或双印鉴分别管理的办法。

3、支票上的预留印鉴需随用随盖,不得预先在支票上盖章。

4、对作废支票应加盖作废章,并妥善保管。

第二条 支票签发使用管理

1、不得签发空白支票和远期支票。签发支票时应填写签发日期、用途、付款金额或限额。

2、支票应按顺序使用,不得跳号使用。

3、各部门领用支票时,必须经过厂领导同意、财务负责人认可后出纳人员才可以签发支票。

4、日常费用支出使用支票时,应建立支票领用登记簿,领用人要在支票登记簿上写清购买内容、领取日期、领取人姓名、支票号码、用款限额并且由经办人签字。

5、支票使用人需按申请的用途、核定的金额使用支票,不得套用支票,不得转借他人,实际使用金额即将出现超限额时不得先斩后奏,需经财会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并在一周之内报帐。对超期未报的支票,财会人员应及时催报,未报帐之前不得再领用支票。

6、报帐时财会人员要认真审核支票的合法性、用途、金额、并由经手人、部门负责人和财会负责人签字后附支票存根入帐。报销后,注销转帐支票领用记录。

第三条 对收入票据的管理

1、支票:要审核签发日期是否有效;支票填写是否符合银行规定(大小写金额及笔色);对方签章是否符合规定;用途是否填写并属实;是否有对方帐号;有密码的银行支票是否填有密码,并应核实支票签发单位是否有透支危险,上述诸项如审核无误,方可收帐,开具收据,作为接交依据,并应及时送交银行。

2、汇票:需审核签发日期是否有效,收款人是否为全称,是否正确,压数是否清楚。

如上述诸项审核无误,方可收帐。为明确责任,财会结算人员应建立汇票接收登记册,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对因各种原因退回的银行汇票,财会人员除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外,要对汇票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以便二次投存银行或退回原单位。

3、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除认真审核其票面是否合格外,还要按照银行汇票的有关管理规定造册登记并妥善管理。

4、银行汇票在未到承兑期限时,应由会计人员妥善保管,如果丢失,应立即报告、作废和声明并由责任人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在汇票到期前,会计人员应提前10天向银行申请承兑。


相关文章

  • 银行法律常识课件
  • 银行法基本知识讲座 第一章 金融法概述 一.金融的概念 1.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简称,它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2.金融的形式 ⑴直接金融: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将资金 ...查看


  •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
  • 2011年从业考试<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复习内容汇总<财经法规>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其主要功能 ...查看


  • 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 浅析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论文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对策 论文摘要银行承兑汇票在使用和流通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伪造.变造等欺诈行为银行操作上.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等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 ...查看


  • 银行会计论文
  • 浅谈商业银行票据截留 姓名:江宇 班级:会计082 学号20082337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票据截留 票据电子信息 摘 要 票据截留有利于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效率,有效规避票据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篡改.丢失.被盗抢等风险,增强银行业的竞争力 ...查看


  • 我国票据市场的特征与发展思路
  • 作者:粟勤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年02期 我国票据市场的特征 1.市场规模不大,且未形成统一的市场 我国票据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发育缓慢.90年代中后期<票据法>颁布实施.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 ...查看


  • 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
  • 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类工具.从国际金融历史来看,早期的商业票据主要指汇票(Bill of exchange),以交易的商品为标的,由出票人向收款人签发结算票据.汇票最早产生于英国,在发达国家如美.日.法等发展迅速,19 ...查看


  •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令1997年第2号 颁布时间:1997-8-21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票据管理,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的规定,制定本 ...查看


  •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
  • 通过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功能.出票人具备的条件和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现状的介绍,详细分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及对策建议.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现状 1.银行 ...查看


  • 浅谈应收票据的贴现
  • 浅谈应收票据的贴现 摘要: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企业赊销等交易方式不断发展和活跃,企业之间的结算关系由单一依赖于银行信用逐步转向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结算方式,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已成为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结算的重要内容.企业采用商业汇票 ...查看


  • 银行票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2603-002-2002 批准: 王法长 银行票据管理实施细则 2002年8月8日发布 2002年 8月 8日实施 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细则是依据<票据法>和财政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