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邦的音乐风格及感想

关于肖邦的音乐风格及感想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1849)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各时代的音乐家、作曲家中,肖邦“从一而终”是唯一把他的创作都集中与钢琴音乐创作上的大师。他将他所有的才华与精力都奉献在了键盘上,并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华沙时期的生活对肖邦来说是比较愉快的,所以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基调表现为比较乐观、愉悦,但由于年岁和阅历的关系,所以他这段时间的作品思想深度有一定的限制。华沙起义时期,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 。《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 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晚期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g小调马祖卡舞曲》、《f小调马祖卡舞曲》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肖邦是音乐文化中最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之一。谈到旋律创作我们就不得不想起肖邦。他是一个民族音乐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例如他的第一叙事曲和他的“革命”练习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在舒曼的文章中就有一句话:“……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他花丛般的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民主性的音乐中,却有着足以唤起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的成分。在他的作

品中,不仅有爱国的热情在,还有民族音乐因素在。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思想上的爱国上,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之中充满了波兰民间音乐的特有性质。肖邦的音乐总的特点是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这正符合和了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特点。还有就是我们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常常使用了对旋律各式各样的变奏。较多的使用变体发展,这也是波兰民间音乐的一大特点(如《变奏曲》)。

肖邦的音乐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的技法。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大胆探索。

总之,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肖邦的音乐风格及感想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1849)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各时代的音乐家、作曲家中,肖邦“从一而终”是唯一把他的创作都集中与钢琴音乐创作上的大师。他将他所有的才华与精力都奉献在了键盘上,并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华沙时期的生活对肖邦来说是比较愉快的,所以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基调表现为比较乐观、愉悦,但由于年岁和阅历的关系,所以他这段时间的作品思想深度有一定的限制。华沙起义时期,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 。《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 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晚期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g小调马祖卡舞曲》、《f小调马祖卡舞曲》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肖邦是音乐文化中最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之一。谈到旋律创作我们就不得不想起肖邦。他是一个民族音乐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例如他的第一叙事曲和他的“革命”练习曲,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在舒曼的文章中就有一句话:“……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在他花丛般的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民主性的音乐中,却有着足以唤起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的成分。在他的作

品中,不仅有爱国的热情在,还有民族音乐因素在。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思想上的爱国上,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之中充满了波兰民间音乐的特有性质。肖邦的音乐总的特点是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这正符合和了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特点。还有就是我们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常常使用了对旋律各式各样的变奏。较多的使用变体发展,这也是波兰民间音乐的一大特点(如《变奏曲》)。

肖邦的音乐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的技法。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大胆探索。

总之,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浅析肖邦24首前奏曲
  • 浅析肖邦24首前奏曲 陈帆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50000) 声的完美,不过并未照章模仿,而是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法语"前奏曲"(prelude)一词本来只有"引子"的意思,但肖邦却把这种体裁发展成独 ...查看


  •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孙四化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2700) [摘要]通过对肖邦音乐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表现在,肖邦在对音乐体裁 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 ...查看


  • 音乐鉴赏感想
  •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可以用来倾听天籁之音,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欣赏音乐的格式.有人爱节奏激昂爆破般那种,执意在某一刻冲击着某根神经,认为那就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好曲:有人喜欢缠绵之乐,如微风细雨中的江南水乡里绽开的梨花,蛰伏着 ...查看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陈天贵 摘要: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他的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精美的旋律比比皆是,这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使钢琴真正 ...查看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音乐异同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历史使得两位钢琴家有着不同的思想,个人的经历与不懈努力使得两位大师有着各自的特色.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钢琴作品,结构大胆创新,和声极度发展.各自在 ...查看


  • [肖邦故园]教案1
  • 肖邦故园教案[学习目标]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与个体的关系.2.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 ...查看


  • "沧海月明珠有泪" | 田老师推荐最值得聆听的肖邦钢琴家
  • "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告诉 ...查看


  • 小谈肖邦夜曲
  • 小谈肖邦夜曲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 ...查看


  • 音乐专业论文题目
  • 邓丽君歌曲演唱特色研究 试论蒙古族盅碗舞舞蹈的形式美 中国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异同 浅谈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谈钢琴教学中对" 放松" 的把握 郧阳<凤凰灯舞>初探 上庸地方民俗音乐初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