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说出那两个词

第一次说出那两个词

作者:赵 凌

来源:《视野》2007年第07期

我整个伯克利访问学者的时光就是在这样难以描述的复杂中度过:惊奇,欢喜,沉默,以及如同抑郁症患者般的忧伤和沉重。

美国流行“中国热”,一点都不假,超乎我的想像。至少在伯克利,美国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持久关注,如今主要有四:布什、伊拉克、橄榄球和中国。校园里无数的课程和讲座海报与中国有关。

我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激情倍感尊敬,在他们制造的校园氛围下,在如“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外交”这样的课上,两百多人黑压压一片。外交课上,开讲之前教授总要照例问学生:上节课给你们的材料看了吗?有什么问题吗?一次,坐在第一排的金发美女大声发问:“毛泽东和江青怎么认识的?”台下大笑。教授也笑,说:“这个好像不是我材料上的内容。”但他仍悉数讲起,学生们听得入迷,如同无声鸦雀。

中国为什么这么热?为什么这些美国人对一个他乡的故事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在忙不迭地学习中文?不同的人给我不同的答案。

常见的经济学回答是:中国经济飞速崛起,正在改变世界格局。如此下去,多少年后美国将被中国取代?很多美国人认为这是个严肃的问题。而在市场的吸引下,中国已经成为很多世界青年未来职业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未来将威胁世界。一个美国学生课堂上问:“中国的军事力量10年内会超过美国吗?”“我不这样认为。”教授回答。“那20年后呢?”另一个学生穷追不舍。

一个在伯克利图书馆工作的人对我说,人人都想看看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会走向何处。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中国是一个世界之谜……

尽管话题包括:民主、市场、台湾、能源、老舍……当下中国最热点的问题,很多甚至是伤口,但到后期我越来越觉得跑去聆听那些讲座并非都有所值。一位目前正在美国学界走红的中国问题专家,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新书,当我辗转拿到新书草稿时,发现尽是熟悉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案例和框架。

更复杂的经历来自一个有关中国法律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国会研究机构的金发学者,他的主题发言居然是中国的信访制度。更有趣的是他发言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我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混迹老美当中,在这样的场合突然听到自己过去的报道,我的心情十分奇特,那感觉却不是暗自得意。会后金发青年拿到我的名片,顿时脸色微红地低呼起来……次日,收到他

的邮件,说去年他们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中国报告中有11处援引自我的报道。我木然地看完邮件,并没有打开那个他发来的报告链接。我不想知道自己的文字被安排在怎样的语式中,它会加重我的不安。

很长时间以来,我自己也搞不懂,听美国学者讲中国时那种说不出的不满足感和无力感从何而来。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吗?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不是那种自己可以骂,外人不许说,在国外人士面前无原则维护自己国家的人。直到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听完一位来自哈佛的中国专家的演讲后,我终于找到了那种失落的根源。

这位教授被公认为研究中国“文革”最权威之人,他在演讲台上踱来踱去,说到“中国”时,习惯优雅地竖着食指,“这个国家”……在他一遍又一遍的“这个国家”之后,我完全受不了了,被他那超然客观的话语姿态所伤害。我总以为一个花费半生经历研究别国历史的人,总能生出些不同于他人的对这个国家的情感,但是很遗憾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

终于发现,无数美国学者是把中国当做“问题”来研究,中国=中国问题,那种研究的对象感,如同海啸或是禽流感,总之是一个奇异的存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课题,而非一个有血有肉,一步步走来,有历史和习惯,有人民生息的国家。

我曾向一位政治系的博士生、美国人Jonathan 倾诉我的遗憾,他专攻中国政治。我说,为什么这里给中国看病的人多,开处方的却不见几个。“这不是我们的角色。”他迅速地回答了我。一句“我们”像惊雷在我脑中炸开。这个有杀伤力的回答惊醒了我——是啊,这里是美国,他们是美国人。

这段访问学者的经历对我而言,是让我比较感性地看到并体验了一个真实的美国和美国生活,以及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最重要的,它让我体会了不曾有过的某种生命情感,隔着远洋看中国时的那种庄严。到美国后三个月,在一些场合我不再用china ,人生第一次习惯性地说出那两个词: my motherland——我的祖国。

美国的确强大,这种感觉会在我每次乘坐F 路公车横穿海湾大桥时加剧。对岸是熠熠生辉的旧金山和远处隐约可见薄雾轻锁的金门桥。一个下午,站在财富岛上隔着一片海湾看对面阳光下的旧金山,那片刻,我突然强烈地想念中国,那是一种如同恋人般的想念,会心疼,会心痛。那一天,在心里,我如同孩提时代般豪迈地想,全中国的老百姓总有一天也一定能生活在如眼前一样的繁荣之下。

去年3月,我和先生去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中国制造》。片中的主人公是福建一个血汗工厂的女工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站在机器面前生产俗气的珠子,一串又一串。一个女工每月生产的珠子数以万计,拿到的最高工资是50美元,也就是 400元人民币。她们夜以继日地劳作,却不明白“谁会买这些难看的东西”。在地球的那端,美国新奥尔良,一个一年一度的疯狂而近乎色情的狂欢节夜晚,无数赤裸着上身的美国女人和男人,脖子上挂着的正是那些颜色鲜艳的来自福建工厂的珠子。游戏的规则是她们或他们把珠子抛给那些各自看中的调情对

第一次说出那两个词

作者:赵 凌

来源:《视野》2007年第07期

我整个伯克利访问学者的时光就是在这样难以描述的复杂中度过:惊奇,欢喜,沉默,以及如同抑郁症患者般的忧伤和沉重。

美国流行“中国热”,一点都不假,超乎我的想像。至少在伯克利,美国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持久关注,如今主要有四:布什、伊拉克、橄榄球和中国。校园里无数的课程和讲座海报与中国有关。

我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激情倍感尊敬,在他们制造的校园氛围下,在如“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外交”这样的课上,两百多人黑压压一片。外交课上,开讲之前教授总要照例问学生:上节课给你们的材料看了吗?有什么问题吗?一次,坐在第一排的金发美女大声发问:“毛泽东和江青怎么认识的?”台下大笑。教授也笑,说:“这个好像不是我材料上的内容。”但他仍悉数讲起,学生们听得入迷,如同无声鸦雀。

中国为什么这么热?为什么这些美国人对一个他乡的故事那么感兴趣?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在忙不迭地学习中文?不同的人给我不同的答案。

常见的经济学回答是:中国经济飞速崛起,正在改变世界格局。如此下去,多少年后美国将被中国取代?很多美国人认为这是个严肃的问题。而在市场的吸引下,中国已经成为很多世界青年未来职业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未来将威胁世界。一个美国学生课堂上问:“中国的军事力量10年内会超过美国吗?”“我不这样认为。”教授回答。“那20年后呢?”另一个学生穷追不舍。

一个在伯克利图书馆工作的人对我说,人人都想看看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会走向何处。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中国是一个世界之谜……

尽管话题包括:民主、市场、台湾、能源、老舍……当下中国最热点的问题,很多甚至是伤口,但到后期我越来越觉得跑去聆听那些讲座并非都有所值。一位目前正在美国学界走红的中国问题专家,刚刚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新书,当我辗转拿到新书草稿时,发现尽是熟悉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案例和框架。

更复杂的经历来自一个有关中国法律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国会研究机构的金发学者,他的主题发言居然是中国的信访制度。更有趣的是他发言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我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混迹老美当中,在这样的场合突然听到自己过去的报道,我的心情十分奇特,那感觉却不是暗自得意。会后金发青年拿到我的名片,顿时脸色微红地低呼起来……次日,收到他

的邮件,说去年他们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中国报告中有11处援引自我的报道。我木然地看完邮件,并没有打开那个他发来的报告链接。我不想知道自己的文字被安排在怎样的语式中,它会加重我的不安。

很长时间以来,我自己也搞不懂,听美国学者讲中国时那种说不出的不满足感和无力感从何而来。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吗?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不是那种自己可以骂,外人不许说,在国外人士面前无原则维护自己国家的人。直到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听完一位来自哈佛的中国专家的演讲后,我终于找到了那种失落的根源。

这位教授被公认为研究中国“文革”最权威之人,他在演讲台上踱来踱去,说到“中国”时,习惯优雅地竖着食指,“这个国家”……在他一遍又一遍的“这个国家”之后,我完全受不了了,被他那超然客观的话语姿态所伤害。我总以为一个花费半生经历研究别国历史的人,总能生出些不同于他人的对这个国家的情感,但是很遗憾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

终于发现,无数美国学者是把中国当做“问题”来研究,中国=中国问题,那种研究的对象感,如同海啸或是禽流感,总之是一个奇异的存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课题,而非一个有血有肉,一步步走来,有历史和习惯,有人民生息的国家。

我曾向一位政治系的博士生、美国人Jonathan 倾诉我的遗憾,他专攻中国政治。我说,为什么这里给中国看病的人多,开处方的却不见几个。“这不是我们的角色。”他迅速地回答了我。一句“我们”像惊雷在我脑中炸开。这个有杀伤力的回答惊醒了我——是啊,这里是美国,他们是美国人。

这段访问学者的经历对我而言,是让我比较感性地看到并体验了一个真实的美国和美国生活,以及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最重要的,它让我体会了不曾有过的某种生命情感,隔着远洋看中国时的那种庄严。到美国后三个月,在一些场合我不再用china ,人生第一次习惯性地说出那两个词: my motherland——我的祖国。

美国的确强大,这种感觉会在我每次乘坐F 路公车横穿海湾大桥时加剧。对岸是熠熠生辉的旧金山和远处隐约可见薄雾轻锁的金门桥。一个下午,站在财富岛上隔着一片海湾看对面阳光下的旧金山,那片刻,我突然强烈地想念中国,那是一种如同恋人般的想念,会心疼,会心痛。那一天,在心里,我如同孩提时代般豪迈地想,全中国的老百姓总有一天也一定能生活在如眼前一样的繁荣之下。

去年3月,我和先生去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中国制造》。片中的主人公是福建一个血汗工厂的女工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站在机器面前生产俗气的珠子,一串又一串。一个女工每月生产的珠子数以万计,拿到的最高工资是50美元,也就是 400元人民币。她们夜以继日地劳作,却不明白“谁会买这些难看的东西”。在地球的那端,美国新奥尔良,一个一年一度的疯狂而近乎色情的狂欢节夜晚,无数赤裸着上身的美国女人和男人,脖子上挂着的正是那些颜色鲜艳的来自福建工厂的珠子。游戏的规则是她们或他们把珠子抛给那些各自看中的调情对


相关文章

  • 英语课堂游戏
  • 目前在我们课堂上使用的游戏可分为词汇游戏,句型游戏,听说游戏,表演游戏等几类. 1. 词汇游戏 词汇游戏易于组织,操作简便,灵活机动,适合在各种课中应用,较普遍的有: (1).Word martch(单词接龙) 由老师给出一单词,由学生接上 ...查看


  • 英语单词游戏30种
  • 英语单词游戏30种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点击数: 60038 更新时间:2006-9-3 1. 抢读单词 这是训练学生从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一些单词卡片或图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 ...查看


  • 小学英语教学游戏大全-单词游戏
  • 单词游戏] 33抢读单词 这是训练学生从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一些单词卡片或图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并说出其中的意思,或将图片上的单词读出来拼出来,读对说对拼对的给该组记10分, ...查看


  •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1)
  •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109页例二,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初步学会等量代换的方法,接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 ...查看


  •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 (2011-04-14 10:50:35)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资料 湘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地   球 一.标准要求 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 ...查看


  • 书法活动记录
  • 课题: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查看


  • 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单词
  •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方式.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枯燥的单词学习,利用游戏的方式,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并且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列举常用的一些英语游戏,供同行老师参考. (1)抢读单词.这是训 ...查看


  • 235个幼儿英语课堂小游戏
  • 235个幼儿英语课堂小游戏 235个幼儿英语课堂游戏 幼儿园英语活动组织单调,孩子学习兴致不浓,老师也提不起兴趣,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不妨改变一下策略,在教学中和孩子玩幼儿英语游戏,也许会让您收到意外的惊喜. 幼儿英语游戏在幼儿园英语课堂教学 ...查看


  • 三视图教学设计
  • §1.1.5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新授课) 荣成二中 柴志良 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 (1)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2)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