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BB388)
什么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我们能创造的能力都来自于想象的能力:思想、发明、构造概念。。。想象力被滋养的越好,创造力越强。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想象力不仅是像爱迪生一样进行各种发明、制造飞机大炮,更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有想象力,才能去创造实现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直到最后把它变成客观的现实。尤其当我们一无所有或身处绝境时,没有任何人/事可以模仿,想象力是帮助我们白手起家/绝处逢生的能力。
孩子在童年时期,虽然头脑里没有清晰的概念和丰富的知识,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 4%。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组数字,但是想象力确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的。所以,作为家长,要保护好、发展好孩子幼年时期珍贵的想象力。
如何滋养孩子的想象力?
讲故事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这样写道:一个母亲带着他9岁的神童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这位全球公认的最聪明的人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妈妈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问教习儿子数学方面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 我们可以怀疑事件的真实性,但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是毋庸置疑的。无数的名人大师在回忆自己童年往事时,都会提到童年里美好的故事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对成功的无形的影响。孩子们痴迷故事,就像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样,带领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但讲故事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我们不能随手拿来一本故事书就讲给孩子听,也不能为了哄孩子随便编一个吓唬人的故事,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好的故事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开启她的智慧之门,而一个故事在滋养孩子之前,首先要流进成人的心里,不管阅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它都应像泉水一样,从妈妈的心灵缓缓流入孩子的心田。这方面,推荐阅读《故事知道怎么办》或《小巫教你讲故事》,里面详细阐述了讲故事的各方面内容。
给孩子适合的玩具供他们玩耍也是滋养想象力的方式。自由玩耍是一种创造的机会,当玩具为富有想象的创造留下最大空间的时候,玩具在玩耍中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孩子的玩具最好是纯天然的,木块、石头、沙子、树枝、树叶、贝壳、果实、布等。越原始简单的玩具,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自由游戏时可以把玩具想象成任意物品,而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各种形象逼真的塑料、电子玩具,所有的细节都是准备好的,孩子只需按一下按钮,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尤其是,玩具市场的本质是一种商业行为,最终的目的是利益,而不是孩子的发展。所以,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不是有多少玩具,而是怎样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玩具,让孩子赋予它多少玩法。
父母与孩子讲话的方式也会影响想象力的培养。孩子经常会问我们很多问题,我们怎样回答至关重要。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时,不要急于翻出科普书籍,把宇宙理论银河系地球引力这一通的概念灌输给孩子,要知道,这是培养想象力的好时机。我们不需要告诉她精准完整的答案,可以用图景似的语言给孩子描述一个美好的图景,或许还可以讲一个故事,带给她一份美好的感觉,让她带着一份美好去成长,去探索,等到适合的年龄孩子自然会知道。
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鼓励他做各种家务,动手有益于大脑发育,勤动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该走路的时候不要坐推车、该吃饭的时候不要喂饭,孩子有能力做的家务,都可以让他尝试并坚持,要知道,手脚运动的同时,大脑也在动呢。
(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BB388)
什么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我们能创造的能力都来自于想象的能力:思想、发明、构造概念。。。想象力被滋养的越好,创造力越强。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想象力不仅是像爱迪生一样进行各种发明、制造飞机大炮,更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有想象力,才能去创造实现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直到最后把它变成客观的现实。尤其当我们一无所有或身处绝境时,没有任何人/事可以模仿,想象力是帮助我们白手起家/绝处逢生的能力。
孩子在童年时期,虽然头脑里没有清晰的概念和丰富的知识,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 4%。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组数字,但是想象力确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的。所以,作为家长,要保护好、发展好孩子幼年时期珍贵的想象力。
如何滋养孩子的想象力?
讲故事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这样写道:一个母亲带着他9岁的神童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这位全球公认的最聪明的人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妈妈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问教习儿子数学方面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 我们可以怀疑事件的真实性,但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是毋庸置疑的。无数的名人大师在回忆自己童年往事时,都会提到童年里美好的故事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对成功的无形的影响。孩子们痴迷故事,就像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样,带领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但讲故事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我们不能随手拿来一本故事书就讲给孩子听,也不能为了哄孩子随便编一个吓唬人的故事,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好的故事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开启她的智慧之门,而一个故事在滋养孩子之前,首先要流进成人的心里,不管阅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它都应像泉水一样,从妈妈的心灵缓缓流入孩子的心田。这方面,推荐阅读《故事知道怎么办》或《小巫教你讲故事》,里面详细阐述了讲故事的各方面内容。
给孩子适合的玩具供他们玩耍也是滋养想象力的方式。自由玩耍是一种创造的机会,当玩具为富有想象的创造留下最大空间的时候,玩具在玩耍中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孩子的玩具最好是纯天然的,木块、石头、沙子、树枝、树叶、贝壳、果实、布等。越原始简单的玩具,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自由游戏时可以把玩具想象成任意物品,而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各种形象逼真的塑料、电子玩具,所有的细节都是准备好的,孩子只需按一下按钮,没有任何想象的余地。尤其是,玩具市场的本质是一种商业行为,最终的目的是利益,而不是孩子的发展。所以,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不是有多少玩具,而是怎样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玩具,让孩子赋予它多少玩法。
父母与孩子讲话的方式也会影响想象力的培养。孩子经常会问我们很多问题,我们怎样回答至关重要。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时,不要急于翻出科普书籍,把宇宙理论银河系地球引力这一通的概念灌输给孩子,要知道,这是培养想象力的好时机。我们不需要告诉她精准完整的答案,可以用图景似的语言给孩子描述一个美好的图景,或许还可以讲一个故事,带给她一份美好的感觉,让她带着一份美好去成长,去探索,等到适合的年龄孩子自然会知道。
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鼓励他做各种家务,动手有益于大脑发育,勤动手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该走路的时候不要坐推车、该吃饭的时候不要喂饭,孩子有能力做的家务,都可以让他尝试并坚持,要知道,手脚运动的同时,大脑也在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