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目录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编制范围
二、现状分析
2.1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2.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城市供排水发展情况及趋势
2.4节约用水、再生水及污泥处理及利用情况
2.5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2.6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及污水处理收费情况
2.7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城镇污水处理总体需求分析
3.1人口预测
3.2、供水量预测
3.3污水量预测
3.4排水管网预测
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和资金来源4.1污水排水系统规划原则
4.2管道布置
4.3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要求
4.4近远期结合
4.5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布局
4.6规划建设的中水设施
五、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
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自建市以来,历届市人民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我市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个二级污水处理厂,先后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
市”、“环保模范城”、“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威海及下属荣成、文登、乳山三个县级城市成为全国三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之一。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人居品牌,“十一五”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进一步理顺污水处理管理机制和收费机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中水的处理回用工作。为完成上述任务目标,依据国家、省、市
有关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有关规定,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业规划(1995-2010),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市直及各市区有关部门,编制了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 编制依据
(1)、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计划纲要;
(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威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质量和排放标准,水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改善要求,环境保护目标;
(5)、威海市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
1.2 编制原则
(1)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形和环境要求,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逐步解决城区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合理、优化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4)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行费用。
(5)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解决水环境污染。
1.3 编制范围
根据威海市域城镇污水处理现状,结合城市规划,提出2006—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布局方案。
二、现状分析
2.1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2.1.1 威海概况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荣成、文登、乳山3市和环翠区,总人口247.63万人。是山东经济开放区的前沿地带,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1.2 自然环境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全市为低山丘陵区,河网密布,地表排水较好。地处中纬度,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历年平均降雨量730毫米,历年平均气温12.4℃。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
2.1.3 经济社会概况
1987年成立地级市和1988年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全市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至2004年,全市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
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完成工业增加值56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财政总收入达到84.24亿元,增长40.7%;固定资产投资5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14亿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11.24亿美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2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入5376元,增长13.1%;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
2.2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目前威海及所属三个市区取水水源地主要为米山水库、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郭格庄水库、冶口水库、后龙河水库、逍遥山水库、湾头水库、龙角山水库及台依水库等。除崮山水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外,其他水库水质良好,均能达到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标准。
2.3 城市供排水发展情况及趋势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属北方沿海资源型缺水城市,城区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严重不足,每到枯雨年份,供水紧张状况尤其突出。着力解决城区供水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合理开发新水源,大力开发污水利用和污水回用,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提高周边地区的水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污水达标排放,实行城郊供排水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2.4 节约用水、再生水、污泥处理及利用情况
由于威海市水资源比较缺乏,各级政府、工矿企业及广大市民历来重视节水问题,提高水的重视利用率,并重视污水资源化的建设,2000年利用国债资金建成威海市第一污水厂中水项目。2003年威海市被评为山东省节水型城市,2004年被评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全部送往垃圾厂进行填埋。
2.5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我市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有7座,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总处理能力21.5万吨/日,实际处理污水14万吨/日。
2.5.1 威海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坐落在威海市青岛路中段,主要负责中心区的污水处理,处理能力为1.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有中水回用设施,设计处理能力3万吨/日,一期1万吨/日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2.5.2 威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坐落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每天实际进厂污水为3.5万吨;
2.5.3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坐落在高区,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
在配套管网建设方面,威海市区已拥有污水管网30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8座,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
2.5.4 荣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荣成市桑沟湾畔,1998年10月投入使用,占地1200亩,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立方米,该工程利用原有的芦苇湿地,采用传统的自由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2004年荣成市投资1300万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利用原有的湿地系统,采用“生物一级强化处理+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 类标准,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2005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运行。
2.5.5 文登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4万吨,投资7200万元,采用
orbal 氧化沟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5.6 乳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乳山市城区西南部, 处于城区北、西部的黄埠崖河和城区南部的耿家河污水排放交汇地带。厂区占地50亩, 原设计日处理污水4万吨, 现实际完成日污水处理2万吨,, 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
2.5.7 乳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项目总占地11亩,投资4000万元,日处理规模2万吨。主要用于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企业的生产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处理设施不能处理的污水。污水处理工艺为生化+物化处理工艺。
2.6 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及污水处理收费情况
目前我市各市区污水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威海市区成立了威海市水务集团公司,对城区供排水实施一体化管理,荣成及乳山市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当地建设局管理,文登市污水处理厂隶属当地环保局管理。
威海市城区污水处理费自2005年1月份起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生活、机关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到0.80元/吨;经营服务业、特殊行业用水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到0.90元/吨。污水处理费的平均价格达到了0.805元/吨;荣成市为0.80元/吨;文登市为0.20元/吨;乳山市为0.20元/吨。污水处理费基本上合并在水费中一并代征。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在足额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运行维护费用的前提下,剩余资金要用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
2.7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各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一是威海市建成区内,第一污水处理厂因为建设时间较早,受当时环境、技术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其建设规模较小、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严重,导致出水不能稳定的达到规定标准,迫切需要扩建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深海排放工艺在一定时期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已经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近海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急需进行工艺改造;第三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排放的污水已经超过其处理能力,扩建需求十分迫切。同时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的瓶颈因素。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均存在由于经济发展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 二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胶东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我市的城市建设快速向周边城镇辐射和发展,而周边新区的污水设施基本上属于空白,急需建设一批小型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完善污水管网。
三是我市是环保模范城,又是沿海城市,而且处在淡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实现污水资源化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中水回用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全市现有的1万吨/日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总体需求分析
3.1 人口预测
2004年底,威海市总人口247.6万人,其中建成区56万人,荣成市67.2万人,文登市65.2万人,乳山市59万人。
由于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城市总人口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将大量向城市集中,初步预测,到2010年,建成区规划人口数为70万人,用水普及率为100%,用水人口为70万人。荣成、文登、乳山三市人口基本维持不变,由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其市区人口将分别达到荣成35万人(崖头20万、石岛15万),文登30万人,乳山15万人,乳山海滨新城5万人。
3.2 供水量预测
根据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取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120升/日,预测:生活用水量0.12×1550000=18.6万立方米/日;公共设施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30%计,18.6×30%=5.58万立方米/日;生活用水量为18.6+5.58=24.2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水量取与生活用水量相同,24.2万立方米/日;其他用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20%估算,24.2×20%=4.84万立方米/日;总计全市2010年供水总量为53.2万方米(24.2+24.2+4.84=53.2万立方米/日)。
(以上数据未考虑小城镇用水需求,考虑到小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届时,小城镇也将有较大的供水需求)
3.3 污水量预测
按照污水量为供水量的85%进行估算,2010年时的污水总量为53.2×85%=45.25万吨/日,取为46万吨/日。
其中工业污水约占40%,18.1万吨/日;生活污水约占60%,27.2万吨/日。
3.4 排水管网预测
2010年威海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为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要对中心城市的老管网进行改造,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污水管网进行完善,对周边村镇及新上工业园区的污水管网进行配套。总的目标是消除各市中心城区、经区、高区污水配套管网真空区,周边村镇及工业园区中心驻地主管网配套,支管网根据需要逐步铺设到位。
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和资金来源
4.1 污水排水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结合地形合理分区,我市处于胶东断块丘陵的东部,属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伏丘陵区。如果将全市的污水集中处理在污水管道施工中势必增加投资,为了施工方便、降低工程投资,结合地形的实际情况,分区建设污水排水系统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各污水排水分区要结合实际地形安装合理的污水排水管道,增设加压泵站。处理后的污水应尽量回收利用,如农田、城市绿化灌溉,淡水养殖以及公用设施用水等。
4.2 管道布置
布置污水排水管道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地形、坡度,减少埋深,污水干管应布置在集水区内地势较低、地形坡降适宜地带,以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4.3 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要求
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 规定的水质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而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4.4 近远期结合
必须遵循从近期出发并结合考虑远期发展的要求,由近到远,以远期指导近期,使近远期很好的结合起来
4.5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布局
4.5.1 威海市污水处理工程
综合考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后,决定将第一污水处理厂搬迁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相结合,在原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总规模为12万吨/日。分三期建设,各期均为4万吨/日。
新厂服务范围主要为市中心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面积55.4平方公里,占地97亩。配套工程包括:3万吨/日的污水泵站1座,污水主管道4.5公里,各类配套管网91.1公里。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底投入运行,二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底投入运行,三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污水处理部分17400万元,配套设施10700万元,总投资28100万元。
4.5.2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主要为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面积为40平方公里。一期1万吨/日处理工程已投入运行,二期扩建规模为4万吨/日,三期工程规模为3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主管道6公里,配套管网25.02公里。二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05年底投入运行,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污水处理部分12000万元,配套设施3140.8万元,总投资15140.8万元。
4.5.3 孙家疃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2、0.05万吨/日污水泵站各1座,污水管网12.2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750万元,配套设施1076.6万元,总投资1826.6万元。
4.5.4 合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合庆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1、0.05、0.5万吨/日污水泵站各1座,污水管网11.4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750万元,配套设施1107.4万元,总投资1857.4万元。
4.5.5 威海市羊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1万吨/日,远期6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5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64.5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039.5万元,总投资7539.5万元。
4.5.6 威海旅游度假区张村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旅游度假区(张村) 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0.71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3000万元,配套设施4668.6万元,总投资7668.6万元。
4.5.7 威海经区崮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
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5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46.9公里。该厂计划于2008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077万元,总投资7577万元。
4.5.8 威海高区初村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3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9.45公里。该厂计划于2013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951.8万元,总投资8451.8万元。
4.5.9 威海市温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环翠区温泉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2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25公里。该厂计划于201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4900万元,配套设施2840万元,总投资7740万元。
4.5.10 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6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2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28公里。污水处理厂计划于2010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4800万元,配套设施2098万元,总投资6898万元。
4.5.11 威海刘公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刘公岛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1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公里。计划于2009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200万元,配套设施390万元,总投资590万元。
4.5.12 荣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
原第一污水处理厂建于1998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湿地处理工艺,总投资为1500万元。2004年对原厂实施了改扩建工程, 利用原有的湿地系统,采用“生物一级强化处理+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 类标准,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 2005年4月完工并投入运行。
荣成市第一污水厂扩建工程二、三、四区,到2010年人口预计将达到12.32万人,污水量达4万吨/日。原污水处理厂满足不了负荷要求,计划2010年前对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处理能力达4万吨/日。需用土地50亩,估算投资2600万元。
4.5.13 荣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拟建)
规划在荣成市沽河下游入海口的北侧建设日处理4万吨的生化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拟沿沽河两岸修建2.0×1.5m的污水输送管道10公里,汇集区内全部城市污水;对于宁家以北至崂山的污水采取南水北调,实施地下管网输送,全长6公里,利用污水管网和加压泵站将污水输送到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崂山驻地污水全部汇集到崂山河两岸,并沿河两岸建设污水自流管道将宁家、崂山镇驻地的污水汇集后,沿崂山河向下游输送至船坞村南,通过专用管网和加压泵站将污水全部输送到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该厂占地94亩,污水处理能
力4万吨/日,总投资7000万元。
4.5.14 荣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拟建)
规划在车道河的入海口西侧建日处理2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对荣成市青鱼滩区域的污水实行小区域规划汇集,在青鱼滩渔港码头西建一座加压泵站采用地下自流管道将污水输送到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寻山交通管理所以南居民生活区的污水全部汇集到寻山交通管理所西大道地下的规划地下管网中,输送到华星宾馆东侧并在此处建一加压泵站,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寻山所的管网中,输送至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厂占地60亩,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铺设城区管网22公里。估算投资2800万元,计划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4.5.15 荣成市石岛污水处理厂
规划在石岛凤凰湖西侧建设日处理污水2万吨/日的石岛污水处理厂。对石岛老城区的污水在张家河下游,靠近石岛鱼港处建设加压泵站,提升后输送至石岛污水处理厂;在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斥山新区建设污水管道,汇集区域污水输送至石岛污水处理厂。在凤凰湖东、西两岸建设污水截流干管,汇集老城区、石岛湾旅游度假区和斥山新区的污水排到厂内处理。该厂占地60亩,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投资估算48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2000万元,自筹2800万元。
4.5.16 荣成市港西污水处理厂
荣成市港西污水处理厂由港西镇政府、威海海都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整个污水处理厂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亩,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项目已于2005年3月底完成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4.5.17 文登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在一期工程(处理能力4万吨/日)基础上扩建并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工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提高设计进水浓度标准,改造后处理能力设计为3万吨;二是新建5万吨处理能力。主要建设内容:粗格栅、进出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加氧间、污泥回泵房、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变配电间等。项目总投资6847万元,项目完工后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同时设计进水浓度大幅度提高。
4.5.18 文登市城区、苘山、宋村、小观、葛家等5处小型污水处理厂
“十一五”期间,计划分别在文登市城区及苘山镇、宋村镇、小观镇、葛家镇等小城镇建设5处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均为日处理污水2万吨,估算每个污水处理厂投资约为2000万元。
4.5.19 乳山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该项目主要包括管网建设和回用水工程,针对乳山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重要、较敏感, 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排水体制宜选择分流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先建设污水管道系统, 逐步将原合流排水管线改造为雨水管线, 最终实现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二期工程总规模为2万吨/日,计划于2010年建成。处理工艺为一体化氧化沟工艺,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
4.5.20 乳山银滩污水处理厂工程
该项目包括管网工程和回用水工程。主要处理海滨新城的污水, 处理规模2.0万吨/日;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上述24个项目建成后,届时,全市污水规划处理能力将达到64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将覆盖全市几乎所有城区,全市污水处理率也将达到90%以上。
4.6 规划建设的中水回用设施
4.6.1 威海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的3万吨/日中水工程
为配合一污搬迁扩建工程,需在2005年投资1200万元,铺设中水主管道9公里,使现1万吨/日的处理设施继续运行;2007年底前,投资概算2780万元,完成2万吨/日的中水二期工程,并配套中水管网15公里。
4.6.2 威海市第三污水厂3万吨/日中水工程
高技术开发区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但该区的中水设施是一个空白。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计划2013年底前在第三污水厂建设3万吨/日中水,配套建设中水管网20公里,投资概算4170万元。
4.6.3 荣成市中水回用泵站工程
为提高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回用,建设中水回用泵站1座,铺设管道8公里,估算投资18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市政设施用水、农田灌溉以及淡水养殖等。
五、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为保证城市排污管道完好、畅通,保障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必须加强管理维护工作。
1、城市排水管道,均由各污水处理厂按处理区域管理。
2、详细划分城市排污管道维护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做好设施的维护管理。
3、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排水管道许可管理办法》[建城 (1994)330号]的规定,实行排水许可证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排水设施,因工程建设或使用不当造成排水设施损坏或堵塞、冒溢的由责任者承担维修费用。不经批准不得向污水管道排放污水,未获许可私自排水要依法处罚。
4、各种废水排入城市管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威海市及各市政府关于排水设施的有关管理规定。
5、成立排水设施监察队伍,对管辖区域污水冒漏、乱溢、违章施工私接排水管道、破坏排水设施、超标排放污水等违章现象,依法进行处理。
6、所有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都要按规定交纳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为确保城市污水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促进排水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按照“谁开发、谁维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以地方自筹为主,企业合理负担,国家适当补助,利用外资等多渠道解决所需资金。
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经费上应颁布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应从城市市政建设综合配套费,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中确定适当比例,保证用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运行。使污水处理行业能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任务重,压力大,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届的共同关心下,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附件1:威海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单元基础数据调查表 附件2:威海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调查表
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目录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编制范围
二、现状分析
2.1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2.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城市供排水发展情况及趋势
2.4节约用水、再生水及污泥处理及利用情况
2.5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2.6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及污水处理收费情况
2.7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城镇污水处理总体需求分析
3.1人口预测
3.2、供水量预测
3.3污水量预测
3.4排水管网预测
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和资金来源4.1污水排水系统规划原则
4.2管道布置
4.3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要求
4.4近远期结合
4.5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布局
4.6规划建设的中水设施
五、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
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自建市以来,历届市人民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我市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个二级污水处理厂,先后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
市”、“环保模范城”、“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威海及下属荣成、文登、乳山三个县级城市成为全国三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之一。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人居品牌,“十一五”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进一步理顺污水处理管理机制和收费机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中水的处理回用工作。为完成上述任务目标,依据国家、省、市
有关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有关规定,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业规划(1995-2010),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市直及各市区有关部门,编制了威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十一五”建设规划。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 编制依据
(1)、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计划纲要;
(2)、《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威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质量和排放标准,水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削减和改善要求,环境保护目标;
(5)、威海市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
1.2 编制原则
(1)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形和环境要求,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逐步解决城区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环境、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合理、优化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4)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行费用。
(5)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解决水环境污染。
1.3 编制范围
根据威海市域城镇污水处理现状,结合城市规划,提出2006—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布局方案。
二、现状分析
2.1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2.1.1 威海概况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荣成、文登、乳山3市和环翠区,总人口247.63万人。是山东经济开放区的前沿地带,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1.2 自然环境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全市为低山丘陵区,河网密布,地表排水较好。地处中纬度,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历年平均降雨量730毫米,历年平均气温12.4℃。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
2.1.3 经济社会概况
1987年成立地级市和1988年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全市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至2004年,全市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
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完成工业增加值56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财政总收入达到84.24亿元,增长40.7%;固定资产投资5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14亿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11.24亿美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2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入5376元,增长13.1%;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
2.2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目前威海及所属三个市区取水水源地主要为米山水库、崮山水库、所前泊水库、郭格庄水库、冶口水库、后龙河水库、逍遥山水库、湾头水库、龙角山水库及台依水库等。除崮山水库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外,其他水库水质良好,均能达到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标准。
2.3 城市供排水发展情况及趋势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属北方沿海资源型缺水城市,城区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严重不足,每到枯雨年份,供水紧张状况尤其突出。着力解决城区供水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合理开发新水源,大力开发污水利用和污水回用,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提高周边地区的水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污水达标排放,实行城郊供排水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2.4 节约用水、再生水、污泥处理及利用情况
由于威海市水资源比较缺乏,各级政府、工矿企业及广大市民历来重视节水问题,提高水的重视利用率,并重视污水资源化的建设,2000年利用国债资金建成威海市第一污水厂中水项目。2003年威海市被评为山东省节水型城市,2004年被评为全国节水型城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全部送往垃圾厂进行填埋。
2.5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我市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有7座,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总处理能力21.5万吨/日,实际处理污水14万吨/日。
2.5.1 威海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坐落在威海市青岛路中段,主要负责中心区的污水处理,处理能力为1.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有中水回用设施,设计处理能力3万吨/日,一期1万吨/日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2.5.2 威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坐落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处理能力为8万吨/日,每天实际进厂污水为3.5万吨;
2.5.3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坐落在高区,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
在配套管网建设方面,威海市区已拥有污水管网30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8座,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
2.5.4 荣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荣成市桑沟湾畔,1998年10月投入使用,占地1200亩,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立方米,该工程利用原有的芦苇湿地,采用传统的自由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2004年荣成市投资1300万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利用原有的湿地系统,采用“生物一级强化处理+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 类标准,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2005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运行。
2.5.5 文登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4万吨,投资7200万元,采用
orbal 氧化沟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5.6 乳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乳山市城区西南部, 处于城区北、西部的黄埠崖河和城区南部的耿家河污水排放交汇地带。厂区占地50亩, 原设计日处理污水4万吨, 现实际完成日污水处理2万吨,, 采用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
2.5.7 乳山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项目总占地11亩,投资4000万元,日处理规模2万吨。主要用于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企业的生产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处理设施不能处理的污水。污水处理工艺为生化+物化处理工艺。
2.6 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及污水处理收费情况
目前我市各市区污水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威海市区成立了威海市水务集团公司,对城区供排水实施一体化管理,荣成及乳山市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当地建设局管理,文登市污水处理厂隶属当地环保局管理。
威海市城区污水处理费自2005年1月份起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生活、机关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到0.80元/吨;经营服务业、特殊行业用水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到0.90元/吨。污水处理费的平均价格达到了0.805元/吨;荣成市为0.80元/吨;文登市为0.20元/吨;乳山市为0.20元/吨。污水处理费基本上合并在水费中一并代征。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在足额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运行维护费用的前提下,剩余资金要用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
2.7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各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
一是威海市建成区内,第一污水处理厂因为建设时间较早,受当时环境、技术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其建设规模较小、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严重,导致出水不能稳定的达到规定标准,迫切需要扩建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深海排放工艺在一定时期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已经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对近海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急需进行工艺改造;第三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排放的污水已经超过其处理能力,扩建需求十分迫切。同时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的瓶颈因素。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均存在由于经济发展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 二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胶东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我市的城市建设快速向周边城镇辐射和发展,而周边新区的污水设施基本上属于空白,急需建设一批小型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完善污水管网。
三是我市是环保模范城,又是沿海城市,而且处在淡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实现污水资源化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中水回用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全市现有的1万吨/日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总体需求分析
3.1 人口预测
2004年底,威海市总人口247.6万人,其中建成区56万人,荣成市67.2万人,文登市65.2万人,乳山市59万人。
由于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城市总人口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将大量向城市集中,初步预测,到2010年,建成区规划人口数为70万人,用水普及率为100%,用水人口为70万人。荣成、文登、乳山三市人口基本维持不变,由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其市区人口将分别达到荣成35万人(崖头20万、石岛15万),文登30万人,乳山15万人,乳山海滨新城5万人。
3.2 供水量预测
根据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量标准(试行),取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120升/日,预测:生活用水量0.12×1550000=18.6万立方米/日;公共设施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30%计,18.6×30%=5.58万立方米/日;生活用水量为18.6+5.58=24.2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水量取与生活用水量相同,24.2万立方米/日;其他用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20%估算,24.2×20%=4.84万立方米/日;总计全市2010年供水总量为53.2万方米(24.2+24.2+4.84=53.2万立方米/日)。
(以上数据未考虑小城镇用水需求,考虑到小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届时,小城镇也将有较大的供水需求)
3.3 污水量预测
按照污水量为供水量的85%进行估算,2010年时的污水总量为53.2×85%=45.25万吨/日,取为46万吨/日。
其中工业污水约占40%,18.1万吨/日;生活污水约占60%,27.2万吨/日。
3.4 排水管网预测
2010年威海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为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要对中心城市的老管网进行改造,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污水管网进行完善,对周边村镇及新上工业园区的污水管网进行配套。总的目标是消除各市中心城区、经区、高区污水配套管网真空区,周边村镇及工业园区中心驻地主管网配套,支管网根据需要逐步铺设到位。
四、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和资金来源
4.1 污水排水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结合地形合理分区,我市处于胶东断块丘陵的东部,属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伏丘陵区。如果将全市的污水集中处理在污水管道施工中势必增加投资,为了施工方便、降低工程投资,结合地形的实际情况,分区建设污水排水系统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各污水排水分区要结合实际地形安装合理的污水排水管道,增设加压泵站。处理后的污水应尽量回收利用,如农田、城市绿化灌溉,淡水养殖以及公用设施用水等。
4.2 管道布置
布置污水排水管道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地形、坡度,减少埋深,污水干管应布置在集水区内地势较低、地形坡降适宜地带,以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4.3 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要求
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 规定的水质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而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4.4 近远期结合
必须遵循从近期出发并结合考虑远期发展的要求,由近到远,以远期指导近期,使近远期很好的结合起来
4.5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布局
4.5.1 威海市污水处理工程
综合考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后,决定将第一污水处理厂搬迁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相结合,在原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总规模为12万吨/日。分三期建设,各期均为4万吨/日。
新厂服务范围主要为市中心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面积55.4平方公里,占地97亩。配套工程包括:3万吨/日的污水泵站1座,污水主管道4.5公里,各类配套管网91.1公里。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底投入运行,二期工程计划于2006年底投入运行,三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污水处理部分17400万元,配套设施10700万元,总投资28100万元。
4.5.2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威海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主要为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面积为40平方公里。一期1万吨/日处理工程已投入运行,二期扩建规模为4万吨/日,三期工程规模为3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主管道6公里,配套管网25.02公里。二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05年底投入运行,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污水处理部分12000万元,配套设施3140.8万元,总投资15140.8万元。
4.5.3 孙家疃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2、0.05万吨/日污水泵站各1座,污水管网12.2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750万元,配套设施1076.6万元,总投资1826.6万元。
4.5.4 合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合庆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1、0.05、0.5万吨/日污水泵站各1座,污水管网11.4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750万元,配套设施1107.4万元,总投资1857.4万元。
4.5.5 威海市羊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1万吨/日,远期6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5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64.5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039.5万元,总投资7539.5万元。
4.5.6 威海旅游度假区张村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旅游度假区(张村) 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0.71公里。该厂计划于200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3000万元,配套设施4668.6万元,总投资7668.6万元。
4.5.7 威海经区崮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
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1.5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46.9公里。该厂计划于2008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077万元,总投资7577万元。
4.5.8 威海高区初村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3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9.45公里。该厂计划于2013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1500万元,配套设施6951.8万元,总投资8451.8万元。
4.5.9 威海市温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环翠区温泉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2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25公里。该厂计划于2016年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4900万元,配套设施2840万元,总投资7740万元。
4.5.10 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威海市环翠区草庙子镇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6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2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28公里。污水处理厂计划于2010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4800万元,配套设施2098万元,总投资6898万元。
4.5.11 威海刘公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
负责收集处理刘公岛区域污水,设计规模为0.1万吨/日。配套工程包括:0.1万吨/日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网5公里。计划于2009年底投入运行。
该项目投资估算为:厂内部分200万元,配套设施390万元,总投资590万元。
4.5.12 荣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
原第一污水处理厂建于1998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湿地处理工艺,总投资为1500万元。2004年对原厂实施了改扩建工程, 利用原有的湿地系统,采用“生物一级强化处理+湿地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 类标准,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 2005年4月完工并投入运行。
荣成市第一污水厂扩建工程二、三、四区,到2010年人口预计将达到12.32万人,污水量达4万吨/日。原污水处理厂满足不了负荷要求,计划2010年前对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处理能力达4万吨/日。需用土地50亩,估算投资2600万元。
4.5.13 荣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拟建)
规划在荣成市沽河下游入海口的北侧建设日处理4万吨的生化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拟沿沽河两岸修建2.0×1.5m的污水输送管道10公里,汇集区内全部城市污水;对于宁家以北至崂山的污水采取南水北调,实施地下管网输送,全长6公里,利用污水管网和加压泵站将污水输送到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崂山驻地污水全部汇集到崂山河两岸,并沿河两岸建设污水自流管道将宁家、崂山镇驻地的污水汇集后,沿崂山河向下游输送至船坞村南,通过专用管网和加压泵站将污水全部输送到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该厂占地94亩,污水处理能
力4万吨/日,总投资7000万元。
4.5.14 荣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拟建)
规划在车道河的入海口西侧建日处理2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对荣成市青鱼滩区域的污水实行小区域规划汇集,在青鱼滩渔港码头西建一座加压泵站采用地下自流管道将污水输送到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寻山交通管理所以南居民生活区的污水全部汇集到寻山交通管理所西大道地下的规划地下管网中,输送到华星宾馆东侧并在此处建一加压泵站,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寻山所的管网中,输送至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厂占地60亩,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铺设城区管网22公里。估算投资2800万元,计划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4.5.15 荣成市石岛污水处理厂
规划在石岛凤凰湖西侧建设日处理污水2万吨/日的石岛污水处理厂。对石岛老城区的污水在张家河下游,靠近石岛鱼港处建设加压泵站,提升后输送至石岛污水处理厂;在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斥山新区建设污水管道,汇集区域污水输送至石岛污水处理厂。在凤凰湖东、西两岸建设污水截流干管,汇集老城区、石岛湾旅游度假区和斥山新区的污水排到厂内处理。该厂占地60亩,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投资估算48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2000万元,自筹2800万元。
4.5.16 荣成市港西污水处理厂
荣成市港西污水处理厂由港西镇政府、威海海都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整个污水处理厂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亩,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项目已于2005年3月底完成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4.5.17 文登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在一期工程(处理能力4万吨/日)基础上扩建并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工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提高设计进水浓度标准,改造后处理能力设计为3万吨;二是新建5万吨处理能力。主要建设内容:粗格栅、进出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卡鲁塞尔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加氧间、污泥回泵房、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变配电间等。项目总投资6847万元,项目完工后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同时设计进水浓度大幅度提高。
4.5.18 文登市城区、苘山、宋村、小观、葛家等5处小型污水处理厂
“十一五”期间,计划分别在文登市城区及苘山镇、宋村镇、小观镇、葛家镇等小城镇建设5处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均为日处理污水2万吨,估算每个污水处理厂投资约为2000万元。
4.5.19 乳山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该项目主要包括管网建设和回用水工程,针对乳山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重要、较敏感, 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排水体制宜选择分流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先建设污水管道系统, 逐步将原合流排水管线改造为雨水管线, 最终实现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二期工程总规模为2万吨/日,计划于2010年建成。处理工艺为一体化氧化沟工艺,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
4.5.20 乳山银滩污水处理厂工程
该项目包括管网工程和回用水工程。主要处理海滨新城的污水, 处理规模2.0万吨/日;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上述24个项目建成后,届时,全市污水规划处理能力将达到64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将覆盖全市几乎所有城区,全市污水处理率也将达到90%以上。
4.6 规划建设的中水回用设施
4.6.1 威海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的3万吨/日中水工程
为配合一污搬迁扩建工程,需在2005年投资1200万元,铺设中水主管道9公里,使现1万吨/日的处理设施继续运行;2007年底前,投资概算2780万元,完成2万吨/日的中水二期工程,并配套中水管网15公里。
4.6.2 威海市第三污水厂3万吨/日中水工程
高技术开发区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但该区的中水设施是一个空白。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计划2013年底前在第三污水厂建设3万吨/日中水,配套建设中水管网20公里,投资概算4170万元。
4.6.3 荣成市中水回用泵站工程
为提高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回用,建设中水回用泵站1座,铺设管道8公里,估算投资18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市政设施用水、农田灌溉以及淡水养殖等。
五、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为保证城市排污管道完好、畅通,保障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必须加强管理维护工作。
1、城市排水管道,均由各污水处理厂按处理区域管理。
2、详细划分城市排污管道维护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做好设施的维护管理。
3、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排水管道许可管理办法》[建城 (1994)330号]的规定,实行排水许可证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排水设施,因工程建设或使用不当造成排水设施损坏或堵塞、冒溢的由责任者承担维修费用。不经批准不得向污水管道排放污水,未获许可私自排水要依法处罚。
4、各种废水排入城市管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威海市及各市政府关于排水设施的有关管理规定。
5、成立排水设施监察队伍,对管辖区域污水冒漏、乱溢、违章施工私接排水管道、破坏排水设施、超标排放污水等违章现象,依法进行处理。
6、所有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都要按规定交纳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为确保城市污水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促进排水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按照“谁开发、谁维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以地方自筹为主,企业合理负担,国家适当补助,利用外资等多渠道解决所需资金。
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经费上应颁布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应从城市市政建设综合配套费,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中确定适当比例,保证用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运行。使污水处理行业能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任务重,压力大,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届的共同关心下,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附件1:威海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单元基础数据调查表 附件2:威海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