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实践运用,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地教育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心理;班主任专业化;班级管理 高中生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自从我们班入学以来,我一直非常注意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案例:对打架学生的教育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孙××,独生子,18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赋闲在家,父亲是企业老总,长期在外,很长时间回家一次,在家待的时间也不长。父母对他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孙某的要求,对孙的期望值比较大。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孙××性格直爽、好冲动,脾气也很暴躁,是打架的“好手”,从高一入学开始是打架无数,有一次打得太激烈甚至把教导主任的门玻璃都打碎了。重新分班到我们班后,仍然是不思悔改,经常和同学出现摩擦,有一次竟然差一点和自己班的一个同学大打出手。为了教育他,一开始我也费了不少劲,每一次都狠狠地批评他,但是效果不好,觉得什么校规班规都讲不到他的心里面去。 (三)心理学归因 (1)孙××父亲常年忙于工作,造成了他散漫的性格,并且父亲本身就是脾气暴躁的性格,在家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从不犯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只有在克服错误中学生才能成长。只不过孙××在同学关系打架方面表现更突出罢了。(3)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只不过想追求一种成就感,想表现自己,因为他没有正当的表现机会,精力没有一个正常的发挥渠道,孙××学习方面基础差,也缺少爱好特长,所以精力无从宣泄。 (四)教育措施 在对该学生继续教育中使用“心理加减法”――先抑后扬。学生在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他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他心里老大不高兴,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他碗里打一小勺,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他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菜总量一样,心里感觉却不相同。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学会先抑后扬,先夺后予,尤其是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后来,在对教育孙××问题上我试用了这一方法。 首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班里选“纪律之星”的时候,他的几个好朋友抱着恶作剧的心理投了他几票。我当时马上想到,这正是一个教育他的好机会。于是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他以为我又要批他一顿。但是我一反常态的开始表扬起他来,我说:‘纪律之星’评选你能得到不少票,说明你最近在纪律方面已经做得比原来好多了,虽然记录单上仍然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但是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恭喜你!”听了我的话,他第一次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红着脸说:“那是同学们开我玩笑呢?”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那你想不想做名副其实的纪律之星啊?”他重重地点点头。又聊了几句后我们第一次开心地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其次,通过家访,多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措施,与家长达成一致,即教育学生时必须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原来简单粗暴的方法变成以心理疏导为主的教育模式。 在以后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找他谈话,每次先了解好他的心理动向,都是以他的缺点开始,以表扬他的进步结束。这样进行了一个学期之后,他在纪律方面大大进步,再也没有出现过过激的行为,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这几学期当选了多次纪律之星,学习也进步得很快。 二、总结反思 1.要想引导好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发展,在专业知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做到攻心为上,对症下药。 2.批评要注意时机,批评之后要注意弥合师生之间的隔阂,如情况允许,最好“欲抑先扬”。 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需要我们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更好地承担责任。所以在学生工作中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真正理解心理学和其他专业知识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做一个专业、优秀的班主任。 编辑 谢尾合
摘 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实践运用,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地教育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心理;班主任专业化;班级管理 高中生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自从我们班入学以来,我一直非常注意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案例:对打架学生的教育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孙××,独生子,18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赋闲在家,父亲是企业老总,长期在外,很长时间回家一次,在家待的时间也不长。父母对他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孙某的要求,对孙的期望值比较大。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孙××性格直爽、好冲动,脾气也很暴躁,是打架的“好手”,从高一入学开始是打架无数,有一次打得太激烈甚至把教导主任的门玻璃都打碎了。重新分班到我们班后,仍然是不思悔改,经常和同学出现摩擦,有一次竟然差一点和自己班的一个同学大打出手。为了教育他,一开始我也费了不少劲,每一次都狠狠地批评他,但是效果不好,觉得什么校规班规都讲不到他的心里面去。 (三)心理学归因 (1)孙××父亲常年忙于工作,造成了他散漫的性格,并且父亲本身就是脾气暴躁的性格,在家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从不犯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只有在克服错误中学生才能成长。只不过孙××在同学关系打架方面表现更突出罢了。(3)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只不过想追求一种成就感,想表现自己,因为他没有正当的表现机会,精力没有一个正常的发挥渠道,孙××学习方面基础差,也缺少爱好特长,所以精力无从宣泄。 (四)教育措施 在对该学生继续教育中使用“心理加减法”――先抑后扬。学生在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他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他心里老大不高兴,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他碗里打一小勺,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他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菜总量一样,心里感觉却不相同。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学会先抑后扬,先夺后予,尤其是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后来,在对教育孙××问题上我试用了这一方法。 首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班里选“纪律之星”的时候,他的几个好朋友抱着恶作剧的心理投了他几票。我当时马上想到,这正是一个教育他的好机会。于是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他以为我又要批他一顿。但是我一反常态的开始表扬起他来,我说:‘纪律之星’评选你能得到不少票,说明你最近在纪律方面已经做得比原来好多了,虽然记录单上仍然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但是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恭喜你!”听了我的话,他第一次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红着脸说:“那是同学们开我玩笑呢?”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那你想不想做名副其实的纪律之星啊?”他重重地点点头。又聊了几句后我们第一次开心地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其次,通过家访,多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措施,与家长达成一致,即教育学生时必须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原来简单粗暴的方法变成以心理疏导为主的教育模式。 在以后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找他谈话,每次先了解好他的心理动向,都是以他的缺点开始,以表扬他的进步结束。这样进行了一个学期之后,他在纪律方面大大进步,再也没有出现过过激的行为,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这几学期当选了多次纪律之星,学习也进步得很快。 二、总结反思 1.要想引导好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发展,在专业知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做到攻心为上,对症下药。 2.批评要注意时机,批评之后要注意弥合师生之间的隔阂,如情况允许,最好“欲抑先扬”。 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需要我们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更好地承担责任。所以在学生工作中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真正理解心理学和其他专业知识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做一个专业、优秀的班主任。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