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O-16 Na-23 Mg-24 Al-27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乙醇 4.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镊子取出白磷在水中切割

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5.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像

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7.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B.钢是很纯的铁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D.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B.高温锻烧石灰石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

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氯化钠和碳酸钙 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 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

11.有一种气体,可能是H 2或CO ,下列方法能够鉴别它们的是( ) A.观察气体是否无色 B.闻气味是否具有刺激性

C.通入氧化铜中,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色

D.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2.下列液体能够导电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蔗糖水 D.乙醇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

点燃

B.铁丝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 3O 4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 4=AlSO4+H2↑ D .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 CO2

14.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

A.铁制防盗网 B.不锈钢菜刀 C.铝合金窗 D.金戒指 1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16.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出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 。这些地区土壤的pH 可能是( )

A.=7 B.>7 C.

17.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 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 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18.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 2CO 3、Ba(NO3) 2、H 2SO 4、K 2SO 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A.K 2SO 4 B.H 2SO 4 C.Ba(NO3) 2 D.K 2CO 3

19.有X 、Y 、Z 三种金属,把Y 投入X(NO3) 2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把X 投入Z(NO3) 2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20.质量相同的Na 、Mg 、AI 、Ca 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Na B.Mg C.Al D.C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6分) 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 、B 、C 符号)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0°C 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 g

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10°C 时,100 g水中溶解 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 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2.(9分)

(1)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2个氢原子 ,硝酸根离子 , 铝离子 硫酸钠 , 氢氧化钾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

②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23.(4分) 由C 、CuO 、Fe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 如图所示高温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 密封冷却至室温;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且红色物质明显增加。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 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6分)X 和白色沉淀I 、II 都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 是一种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休,A 是一种碱。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 ,B 是 ,白色沉淀I 是 ,Z 是 。

(2)X跟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6分)A 、B 、C 、D 、E 、F 、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 是酸,C 和D 是盐,E 和F 是碱,它们相互可以发生如下变化:

①A+E→D+G ②2A+B→C+H2↑ ③2E+C→F ↓+2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在化合物C 中,元素B 呈现的化合价是 ,含有B 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 外还有

(填A 、B 、C 、D 、E 、F 、G 等符号) 。

(2)A的化学式是 ,G 的化学式是 。 (3)写出符合反应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4分) 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 A , B , C , D 。

27.(8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 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 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仲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 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 迸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 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 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 请写出其中两点: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有一瓶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 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体积比。烧杯中应装入 (填化学式) 溶液。 28.(9分) 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现有下图所示的仪器,要制备并收集氧气,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 说明气密性良好。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制得氧气。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 ,其中氢元索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4 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m 1= g,34 g过氧化氢 完全分解后,放出氧气的质量m 2= g 。

请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 2) 能表示什么物质的质量? 。 29.(8分) 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NaCl 的CaCl 2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NaCl ,以得到纯净的CaCl 2溶液。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内(有的空格可以不填)

初中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A 5C 6A 7C 8D 9A 10 D 11 D 12 A 13 B 14 A 15B 16 C 17 B 18 C 19 B 20 D 21.(1)ABC (2) 80 44.4% 22. (1) 2H NO3- Al3+ Na 2SO 4 KOH (2)① 2H2O 电解

2H2 ↑ + O2↑粉 ② H2O + CO2 =H2CO 3

23. CuO+H2SO 4 =CuSO4+H2O CuSO4+Fe=FeSO4+Cu 24. (1) NaOH HCl Mg(OH)2 CO2

(2) MgCl2+ Na2CO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CO3 +2NaCl 25. (1) +2 B、F (2) HCl H2O

(3) 2NaOH + Mg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aCl 26. 玻璃棒 滤纸 滤斗 烧杯

27. (1)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等 (2)4P+5O2 (3)NaOH 28.(1)2KMnO4 (2)酒精灯

(3)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 (4)34 1:16 32 16 生成物水的质量 29.

点燃

2P 2O 5

K 2MnO 4+ MnO2 +O2↑

初中化学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O-16 Na-23 Mg-24 Al-27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乙醇 4.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镊子取出白磷在水中切割

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5.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像

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7.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B.钢是很纯的铁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D.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B.高温锻烧石灰石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

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氯化钠和碳酸钙 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 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

11.有一种气体,可能是H 2或CO ,下列方法能够鉴别它们的是( ) A.观察气体是否无色 B.闻气味是否具有刺激性

C.通入氧化铜中,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色

D.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2.下列液体能够导电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蒸馏水 C.蔗糖水 D.乙醇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

点燃

B.铁丝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 3O 4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 4=AlSO4+H2↑ D .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 CO2

14.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

A.铁制防盗网 B.不锈钢菜刀 C.铝合金窗 D.金戒指 1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16.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出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 。这些地区土壤的pH 可能是( )

A.=7 B.>7 C.

17.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 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 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18.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 2CO 3、Ba(NO3) 2、H 2SO 4、K 2SO 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A.K 2SO 4 B.H 2SO 4 C.Ba(NO3) 2 D.K 2CO 3

19.有X 、Y 、Z 三种金属,把Y 投入X(NO3) 2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把X 投入Z(NO3) 2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20.质量相同的Na 、Mg 、AI 、Ca 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Na B.Mg C.Al D.C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6分) 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 、B 、C 符号)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0°C 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 g

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10°C 时,100 g水中溶解 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 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2.(9分)

(1)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2个氢原子 ,硝酸根离子 , 铝离子 硫酸钠 , 氢氧化钾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

②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23.(4分) 由C 、CuO 、Fe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 如图所示高温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 密封冷却至室温;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且红色物质明显增加。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 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6分)X 和白色沉淀I 、II 都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 是一种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休,A 是一种碱。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 ,B 是 ,白色沉淀I 是 ,Z 是 。

(2)X跟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6分)A 、B 、C 、D 、E 、F 、G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 是酸,C 和D 是盐,E 和F 是碱,它们相互可以发生如下变化:

①A+E→D+G ②2A+B→C+H2↑ ③2E+C→F ↓+2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在化合物C 中,元素B 呈现的化合价是 ,含有B 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 外还有

(填A 、B 、C 、D 、E 、F 、G 等符号) 。

(2)A的化学式是 ,G 的化学式是 。 (3)写出符合反应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4分) 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 A , B , C , D 。

27.(8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 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 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仲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 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 迸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 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 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 请写出其中两点: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有一瓶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 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体积比。烧杯中应装入 (填化学式) 溶液。 28.(9分) 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现有下图所示的仪器,要制备并收集氧气,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 说明气密性良好。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制得氧气。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 ,其中氢元索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4 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m 1= g,34 g过氧化氢 完全分解后,放出氧气的质量m 2= g 。

请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 2) 能表示什么物质的质量? 。 29.(8分) 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NaCl 的CaCl 2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NaCl ,以得到纯净的CaCl 2溶液。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内(有的空格可以不填)

初中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A 5C 6A 7C 8D 9A 10 D 11 D 12 A 13 B 14 A 15B 16 C 17 B 18 C 19 B 20 D 21.(1)ABC (2) 80 44.4% 22. (1) 2H NO3- Al3+ Na 2SO 4 KOH (2)① 2H2O 电解

2H2 ↑ + O2↑粉 ② H2O + CO2 =H2CO 3

23. CuO+H2SO 4 =CuSO4+H2O CuSO4+Fe=FeSO4+Cu 24. (1) NaOH HCl Mg(OH)2 CO2

(2) MgCl2+ Na2CO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CO3 +2NaCl 25. (1) +2 B、F (2) HCl H2O

(3) 2NaOH + Mg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aCl 26. 玻璃棒 滤纸 滤斗 烧杯

27. (1)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等 (2)4P+5O2 (3)NaOH 28.(1)2KMnO4 (2)酒精灯

(3)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 (4)34 1:16 32 16 生成物水的质量 29.

点燃

2P 2O 5

K 2MnO 4+ MnO2 +O2↑


相关文章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测试A
  •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卷A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 ...查看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100测评网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试卷精品(答案)
  • 八年级下期末试卷 (总分:113 考试时间:117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 从第1小题 ...查看


  •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系列试题(4)及答案
  •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 ...查看


  • 初中物理声的利与弊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推荐
  • 初中物理声的利与弊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 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 这是由于( ) A. 山谷中有磁场, 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 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 喊声在山谷中不断 ...查看


  • 初中英语听力高分解题技巧
  • 初中英语听力高分解题技巧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 一.英语听力是对英语的听和理解的总和,是初中英语学科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了其听力能力.另外,要想在听力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查看


  •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E : F : G (2)写出A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某些 ...查看


  • 2015维修电工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试题-带答案9
  • 2015维修电工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试题-带答案9 以下答题共600题 1. (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A 2. 用人单位对从事( )的 ...查看


  • 物质的推断
  • 物质的推断 题型分析: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多独立成题,简答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呈现. 真题演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