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XX-XXXX
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X-XXXX-018-2012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12-06-30发布 2012-07-01实施
XXX公司发布
目 录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事件分级 ....................................................................................................................................... 1 4.1特大火灾事故............................................................................................................................... 2 4.2重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较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一般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预防与预警 .................................................................................................................................... 3 6.1 风险监测..................................................................................................................................... 3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 3 6.3 预警结束..................................................................................................................................... 4 7 应急通讯 ....................................................................................................................................... 4 8 应急响应 ....................................................................................................................................... 4 8.1 响应分级..................................................................................................................................... 4 8.2 响应程序..................................................................................................................................... 4 8.3 应急处置..................................................................................................................................... 4 9 后期处置 ....................................................................................................................................... 6 10 应急保障...................................................................................................................................... 6 10.1 应急队伍 ................................................................................................................................... 6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 6 10.3 通信与信息 ............................................................................................................................... 6 10.4 经费 .......................................................................................................................................... 6 11 培训和演练 .................................................................................................................................. 7 12 附则............................................................................................................................................. 7 12.1术语和定义 ................................................................................................................................ 7 12.2 应急处置方案备案 ..................................................................................................................... 7 12.3 应急处置方案修订 ..................................................................................................................... 7 12.4 制定与解释 ............................................................................................................................... 7
12.5 应急处置方案实施 ..................................................................................................................... 7
前 言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本企业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提出。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部门:安全生产部。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审定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批准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应急处置方案2010年首次发布。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火灾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火灾事故危险:大型变压器着火事故、风机塔筒着火事故、电缆着火事故、蓄电池爆炸事故、集控室火灾事故、配电室火灾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等。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火灾会造成不同的后果,轻则造成机组降负荷等经济损失,重则造成爆炸、人身伤亡、主要设备严重损坏、建筑物倒塌等恶性事故。
4 事件分级
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火灾,其等级标准分别为:
4.1特大火灾事故
Ⅰ级: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2重大火灾事故
Ⅱ级: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3较大火灾事故
Ⅲ级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4一般火灾事故
Ⅳ级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成员: 5.2职责
5.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重大部署。
(2)监督本公司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职责的划分。 (3)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及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4)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2.2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
(1)运行应急组职责:负责事故运行方式调整和安全措施落实。事故扩大时按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安全停机、人员自救、有序撤离等。
(2)设备检修维护组职责:负责变电站和风机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急处理。 (3)物资、后勤保障应急组:负责物资的储备和供给;车辆、医疗、食物、卫生方面的应急服务和供给,做好生活区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负责公司内部和对外的通信联系保障。
6 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火灾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生产运行、维护部(项目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火灾风险监测的责任人员:所属区域运行值班人员、设备点检员、维修人员、项目部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安全评估、技术监控、火灾报警信息、现场巡视、点检、检查等主要手段;
风险监测信息收集渠道:上述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现象、缺陷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汇报。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各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定期对监测报告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评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危急事件进行预警。依据危急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经济损失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Ⅰ级预警:柴油发电机房,造成该区域可燃气体含量或浓度达到报警值;在一级禁火区中的柴油发电机房进行明火作业;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系统退出运行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Ⅱ级预警:电缆接头温升达报警值、电缆沟温升达报警值、乙炔气瓶泄漏、变压器油中乙炔含量达到注意值;一级禁火区除Ⅰ级预警范围进行明火作业;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不能备用超过24小时;生产区域其他部位的消防系统退出运行时间超过72小时的。
(3)Ⅲ级预警:蓄电池室可燃气体含量或浓度达到报警值;集控室电缆封堵不严或端子排积灰严重、保险容量过大;计算机房、档案室消防系统不能备用超过24小时。
(4)Ⅳ级预警:计算机房、档案室、高层建筑电气线路老化、过负荷或附近有动火作业。 6.2.2预警发布程序
(1)计划性工作达到上述预警标准的,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确定预警级别、预警范围,由值长发布。
(2)生产现场临时性突发事件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的,值长汇报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发布;达到Ⅲ级、Ⅳ级预警标准的,由值长发布。
(3)计算机房、档案室、高层建筑等非生产区域达到预警标准的,由所在区域的主管领导负责发布。
6.2.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1)发布预警后运行人员对预警区域加强巡视,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发布Ⅰ级、Ⅱ级预警,要求区域分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消防队到场做好扑救火灾的准备。
(3)属于消防系统停运构成的预警,运行、维护、点检人员加强巡视,相关人员尽快恢复消防系统运行。
6.3预警结束
预警终止条件:构成预警条件已经消除。
7 应急通讯
风电场管理人员: 变电站控制室 XX中心医院急诊: XX县医院:
8 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发生焦煳味,当值值长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处置。 8.1.2发生冒烟或明火,当值值长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处置。
8.1.3发生影响到风机负荷的火险时,当值值长启动公司应急通讯网,应急指挥部、各部门、各专业抢险队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到位。
8.2响应程序
(1)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并发生焦糊味、冒烟或明火的,由值长汇报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启动应急响应;
(2)达到Ⅲ级、Ⅳ级预警标准并发生焦糊味、冒烟或明火的,由值长启动应急响应。 (3)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并发生明火的,由领导小组组长指定前线指挥人员负责现场处置,并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应急会议,部署警戒、疏散、信息发布、现场处置及善后等相关工作,各专业抢险队按照职责进行处置。其他情况由值长负责上述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处置原则
焦糊味---汇报当值运行负责人和本部门领导---安排人员核实---确认明火或相关数据已显示异常---值长通知全体运行人员、启动应急通讯网—公司领导宣布应急行动开始---各专业应急组到位、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立--召开应急会议、明确前线指挥人员、组建现场工作组及其他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等—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8.3.2报告
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及电力监管机构进行应急工作信息报告,内容要快速、准确、全面,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影响、原因等情况。
8.3.3先期处置
(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浓烟区,在安全位置上观察、判断起火原因,通过在安全位置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延。
(2)灭火现场如存在建筑物坍塌的危险,安全保卫部门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在当值值长的指挥下,现场抢险队员应分为两组,一组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另一组负责转运周围易燃物品到安全地带,不可转移的易燃设备旁,要采取降温、隔离等措施。
8.3.4应急处置
根据现场事态发展,调动公司现有资源进行处置。 8.3.5扩大应急响应
(1)发生本单位人员独自完成灭火任务有困难的火险时,指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长的要求,启动外部应急通讯网,请求地方消防队伍和上级单位的支援。
(2)如不能有效控制火情,火势蔓延,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或有爆炸危险时,应紧急疏散人员。
8.3.6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
当满足以上五个条件后,由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行动正式结束,各项生产管理工作进入正常运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9 后期处置
9.1后期处置、现场恢复的原则
消除明火、清理现场燃烧灰烬、不破坏事故现场; 9.2事故或事件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目的
9.2.1事故调查要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原则。
9.2.2事故调查内容包括背景信息、事故描述、事故原因、事故教训、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组人员名单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9.2.3事故调查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变更分析方法。 9.2.4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查清事故发生的经过,科学分析事故原因,找出发生事故的内外关系,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9.3应急工作总结、评价、改进
9.3.1每次火灾应急演练后或者火险处理后,应立即召开总结会,由演练者(事故处理者)进行自评,演练监护者(管理人员)进行点评,以期不断总结改进。
9.3.2要求在事故后或演练后两天内各级参加单位写出总结,安全生产部负责审核,并形成公司演练总结,经公司会议审核后上报。
10 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分工,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运行应急组;设备检修维护组;物资、后勤保障应急组,通讯方式详见附表。总经理工作部根据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变动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通讯联络表,并进行发布。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各变电站负责本站区及风场消防设施、器材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置,负责消防器材、设施的定期检查和清洁工作。负责消防水系统的检查和定期试验,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消除。
根据发现的缺陷情况和消防器材检验周期,及时安排所辖区域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根据需要提出消防设备、器材、材料的采购计划,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灭火器材。
10.3通信与信息
由各单位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专人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系统内外相关单位的联络。
10.4经费
本应急处置方案所需应急专项费用来自本企业应急救援专项费用。
11 培训和演练
按照演练计划,本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在公司级及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公司级演习主要侧重于指挥与控制,部门级演习主要侧重于具体操作、应急救援抢险技术的应用、物资的调配等。
12 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略)
12.2应急处置方案备案
本应急处置方案报XXX主管部门备案。
12.3应急处置方案修订
本应急处置方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安生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应急处置方案实施
本应急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Q/XXX-XXXX
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X-XXXX-018-2012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12-06-30发布 2012-07-01实施
XXX公司发布
目 录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事件分级 ....................................................................................................................................... 1 4.1特大火灾事故............................................................................................................................... 2 4.2重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较大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一般火灾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预防与预警 .................................................................................................................................... 3 6.1 风险监测..................................................................................................................................... 3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 3 6.3 预警结束..................................................................................................................................... 4 7 应急通讯 ....................................................................................................................................... 4 8 应急响应 ....................................................................................................................................... 4 8.1 响应分级..................................................................................................................................... 4 8.2 响应程序..................................................................................................................................... 4 8.3 应急处置..................................................................................................................................... 4 9 后期处置 ....................................................................................................................................... 6 10 应急保障...................................................................................................................................... 6 10.1 应急队伍 ................................................................................................................................... 6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 6 10.3 通信与信息 ............................................................................................................................... 6 10.4 经费 .......................................................................................................................................... 6 11 培训和演练 .................................................................................................................................. 7 12 附则............................................................................................................................................. 7 12.1术语和定义 ................................................................................................................................ 7 12.2 应急处置方案备案 ..................................................................................................................... 7 12.3 应急处置方案修订 ..................................................................................................................... 7 12.4 制定与解释 ............................................................................................................................... 7
12.5 应急处置方案实施 ..................................................................................................................... 7
前 言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本企业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提出。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部门:安全生产部。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起草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审定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批准人:XXX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应急处置方案2010年首次发布。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火灾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X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火灾事故危险:大型变压器着火事故、风机塔筒着火事故、电缆着火事故、蓄电池爆炸事故、集控室火灾事故、配电室火灾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等。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火灾会造成不同的后果,轻则造成机组降负荷等经济损失,重则造成爆炸、人身伤亡、主要设备严重损坏、建筑物倒塌等恶性事故。
4 事件分级
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火灾,其等级标准分别为:
4.1特大火灾事故
Ⅰ级: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2重大火灾事故
Ⅱ级: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3较大火灾事故
Ⅲ级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4一般火灾事故
Ⅳ级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成员: 5.2职责
5.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重大部署。
(2)监督本公司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职责的划分。 (3)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及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4)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2.2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
(1)运行应急组职责:负责事故运行方式调整和安全措施落实。事故扩大时按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安全停机、人员自救、有序撤离等。
(2)设备检修维护组职责:负责变电站和风机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急处理。 (3)物资、后勤保障应急组:负责物资的储备和供给;车辆、医疗、食物、卫生方面的应急服务和供给,做好生活区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负责公司内部和对外的通信联系保障。
6 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火灾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生产运行、维护部(项目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火灾风险监测的责任人员:所属区域运行值班人员、设备点检员、维修人员、项目部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安全评估、技术监控、火灾报警信息、现场巡视、点检、检查等主要手段;
风险监测信息收集渠道:上述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现象、缺陷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汇报。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各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定期对监测报告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评级,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危急事件进行预警。依据危急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经济损失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Ⅰ级预警:柴油发电机房,造成该区域可燃气体含量或浓度达到报警值;在一级禁火区中的柴油发电机房进行明火作业;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系统退出运行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Ⅱ级预警:电缆接头温升达报警值、电缆沟温升达报警值、乙炔气瓶泄漏、变压器油中乙炔含量达到注意值;一级禁火区除Ⅰ级预警范围进行明火作业;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不能备用超过24小时;生产区域其他部位的消防系统退出运行时间超过72小时的。
(3)Ⅲ级预警:蓄电池室可燃气体含量或浓度达到报警值;集控室电缆封堵不严或端子排积灰严重、保险容量过大;计算机房、档案室消防系统不能备用超过24小时。
(4)Ⅳ级预警:计算机房、档案室、高层建筑电气线路老化、过负荷或附近有动火作业。 6.2.2预警发布程序
(1)计划性工作达到上述预警标准的,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确定预警级别、预警范围,由值长发布。
(2)生产现场临时性突发事件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的,值长汇报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发布;达到Ⅲ级、Ⅳ级预警标准的,由值长发布。
(3)计算机房、档案室、高层建筑等非生产区域达到预警标准的,由所在区域的主管领导负责发布。
6.2.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1)发布预警后运行人员对预警区域加强巡视,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发布Ⅰ级、Ⅱ级预警,要求区域分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消防队到场做好扑救火灾的准备。
(3)属于消防系统停运构成的预警,运行、维护、点检人员加强巡视,相关人员尽快恢复消防系统运行。
6.3预警结束
预警终止条件:构成预警条件已经消除。
7 应急通讯
风电场管理人员: 变电站控制室 XX中心医院急诊: XX县医院:
8 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发生焦煳味,当值值长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处置。 8.1.2发生冒烟或明火,当值值长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处置。
8.1.3发生影响到风机负荷的火险时,当值值长启动公司应急通讯网,应急指挥部、各部门、各专业抢险队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到位。
8.2响应程序
(1)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并发生焦糊味、冒烟或明火的,由值长汇报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启动应急响应;
(2)达到Ⅲ级、Ⅳ级预警标准并发生焦糊味、冒烟或明火的,由值长启动应急响应。 (3)达到Ⅰ级、Ⅱ级预警标准并发生明火的,由领导小组组长指定前线指挥人员负责现场处置,并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应急会议,部署警戒、疏散、信息发布、现场处置及善后等相关工作,各专业抢险队按照职责进行处置。其他情况由值长负责上述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处置原则
焦糊味---汇报当值运行负责人和本部门领导---安排人员核实---确认明火或相关数据已显示异常---值长通知全体运行人员、启动应急通讯网—公司领导宣布应急行动开始---各专业应急组到位、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立--召开应急会议、明确前线指挥人员、组建现场工作组及其他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等—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8.3.2报告
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及电力监管机构进行应急工作信息报告,内容要快速、准确、全面,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影响、原因等情况。
8.3.3先期处置
(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浓烟区,在安全位置上观察、判断起火原因,通过在安全位置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延。
(2)灭火现场如存在建筑物坍塌的危险,安全保卫部门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在当值值长的指挥下,现场抢险队员应分为两组,一组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另一组负责转运周围易燃物品到安全地带,不可转移的易燃设备旁,要采取降温、隔离等措施。
8.3.4应急处置
根据现场事态发展,调动公司现有资源进行处置。 8.3.5扩大应急响应
(1)发生本单位人员独自完成灭火任务有困难的火险时,指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长的要求,启动外部应急通讯网,请求地方消防队伍和上级单位的支援。
(2)如不能有效控制火情,火势蔓延,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或有爆炸危险时,应紧急疏散人员。
8.3.6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
当满足以上五个条件后,由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行动正式结束,各项生产管理工作进入正常运作,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9 后期处置
9.1后期处置、现场恢复的原则
消除明火、清理现场燃烧灰烬、不破坏事故现场; 9.2事故或事件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目的
9.2.1事故调查要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原则。
9.2.2事故调查内容包括背景信息、事故描述、事故原因、事故教训、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组人员名单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9.2.3事故调查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变更分析方法。 9.2.4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查清事故发生的经过,科学分析事故原因,找出发生事故的内外关系,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9.3应急工作总结、评价、改进
9.3.1每次火灾应急演练后或者火险处理后,应立即召开总结会,由演练者(事故处理者)进行自评,演练监护者(管理人员)进行点评,以期不断总结改进。
9.3.2要求在事故后或演练后两天内各级参加单位写出总结,安全生产部负责审核,并形成公司演练总结,经公司会议审核后上报。
10 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分工,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运行应急组;设备检修维护组;物资、后勤保障应急组,通讯方式详见附表。总经理工作部根据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变动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通讯联络表,并进行发布。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各变电站负责本站区及风场消防设施、器材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置,负责消防器材、设施的定期检查和清洁工作。负责消防水系统的检查和定期试验,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消除。
根据发现的缺陷情况和消防器材检验周期,及时安排所辖区域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根据需要提出消防设备、器材、材料的采购计划,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灭火器材。
10.3通信与信息
由各单位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专人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系统内外相关单位的联络。
10.4经费
本应急处置方案所需应急专项费用来自本企业应急救援专项费用。
11 培训和演练
按照演练计划,本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在公司级及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公司级演习主要侧重于指挥与控制,部门级演习主要侧重于具体操作、应急救援抢险技术的应用、物资的调配等。
12 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略)
12.2应急处置方案备案
本应急处置方案报XXX主管部门备案。
12.3应急处置方案修订
本应急处置方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处置方案由安生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应急处置方案实施
本应急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