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正确认识与处理的问题
摘 要:在当前开展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有些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型”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种拥有善于学习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政治组织,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状态与境界。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则是为进入这一境界而展开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限于学习的范畴,而是倡导学习与创新的结合;不限于宣传教育、思想建设,而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它只有在党委统揽、党的建设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条件下才能抓紧抓好。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党的建设
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必须搞清的问题。目前,有些同志对这些问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健康、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性、战略性与紧迫性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强调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①,“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②。但目前,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背景、战略意义认识不深,因而,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一些糊涂认识:有的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创新性作用半信半疑;有的将其误认作是阶段性读书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对其存有等待观望、敷衍塞责心态;有的对其缺乏兴趣、热情与激情。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尚缺乏必要的知识、思想、理论准备,尤其是对为什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问题缺乏清晰认识,迫切需要加强学习探讨。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理念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思想与命题,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理念。它是党中央运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和世界先进潮流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晶。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深入发展,引发了世界大竞争、大调整与大变化。学习创新问题成为关系到各个民族、国家、
政党、组织兴衰存亡的战略问题。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倡导全员学习、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先进的世界潮流。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了这一先进潮流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及时地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地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此后,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投身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并在全世界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命题与任务,努力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引领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
近年来,胡锦涛等中央负责同志在论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时,常常联系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问题。如提出“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各级党组织都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都应当成为学习型团队,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成为学习的表率”。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之所以要联系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是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顺应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世界先进潮流,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二是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要学习借鉴人类共创共识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思想精华、先进理念与建设经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为什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把它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时代背景完全割裂开来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的战略举措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旨在解决新形势下党如何善于学习创新问题。而学习创新问题一直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这是因为:一是创新是永葆党的生机的源泉,它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③;二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党,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学习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一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案例表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为党的建设带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将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紧迫性
目前,党的建设中出现有“二律背反”的现象,如一方面党的学习教育和干部培训的规模、频率、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党内的腐败现象仍在滋长蔓延,一些党员干部边学习受训边腐败。这反映出党的学习教育、干部培训存在严重问题,遇到新的挑战。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的讲话中,批评了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问题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诸如: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他明确指出“这些问
题,是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相背离的,需要认真加以解决”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解决上述问题。这对于当前端正学风,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紧迫性。
二、要正确认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含义与创新价值
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搞清这些问题关系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向、目标、途径、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能否发挥创新优势。一些同志对此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必要澄清之,端正之。
1.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仅仅理解为获取知识、增长本领
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是学习的固有含义。古今中外许多人都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习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当然也包括此种含义。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应当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获取知识、增长本领。但学习型党组织所讲的“学习”不限于此。它倡导的是一种全面的学习观。这种全面学习观,除包含着学习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增长本领的意思外,起码还包括两点含义:一是学习是学习者“灵魂净化”的过程(修养),即党员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改造的过程;二是学习是党员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修行),即克服不良行为,养成优良行为的过程。这种全面的学习观有利于实现党的学习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党员。同时,它有利于纠正党内存在的片面学习、畸形“发展”现象。目前在党的学习教育中存在重知识培训、轻党性修养和优良行为养成的现象。这导致许多学习教育活动未收到预期效果。一些党员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认为参加了学习、受到培训、学到知识、拿到文凭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前,积极倡导全面学习观,对于纠正上述认识偏差,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仅仅理解为传统学习
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问题。一些同志仅把它理解为是对党的学习教育传统的重申,以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在学习教育方面加大规模、频率,就是多读书,多办班,多搞学习教育活动。这种理解虽然注意了学习型党组织对党的传统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传承的一面,却忽略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价值。
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在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我们党优良学习传统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教育观念、方法、制度的变革。要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教育理念,如党员全面发展、知识建党、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全面性学习、开放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网络化学习、质疑性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先进理念。这有利于克服一些党组织存在的仅重视灌输教育、不重
视互动交流,仅重视传统手段、不重视创新工具,仅重视学历文凭、不重视真才实学,仅重视获取知识、不重视党性修养,仅重视形式、不重视实效等现象。这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新的形势下党的学习教育、干部培训问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归于学习的范畴
目前,有不少同志在解读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都将其归于学习的范畴。有的说在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中,学习之后加个“型”字,表明其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其实,学习型党组织或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型”,指的是一种善于学习创新的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1999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管理大会上,许多专家学者们认为,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最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之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知名学者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持续创新。学习型组织之所以被人赞赏和追求,党组织之所以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就在于它不仅善于学习,而且更善于创新。从学习与创新有机结合和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创新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型党组织,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与创新价值。
4.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看成宣传教育工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学习任务落实好。但不能由此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限于上述宣传教育的范畴。根据党的建设的功能、特点和作用,过去我们将党的建设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建设新情况、新任务、新认识,又先后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等新命题与新任务。上述建设构成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体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相比,有自己的功能、特色与优势。它主要通过解决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即在新形势下党如何善于学习创新问题,为党的其他建设提供长效机制。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归属于党的建设某个方面、某个部门。要真正搞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党的建设基础工程的作用,必须由党委统揽,各个党建部门分工合作实施。正因为此,党中央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门成立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等十个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以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这表明,党中央并未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看成是宣传教育工作,而是把它看成事关党的建设全局、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
三、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意见》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此,笔者主要从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的理念与视角出发,探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
1.以理论创新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要靠党的理论创新来引领。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意见》对全党的理论学习提出明确的任务,但如何学习才能做到入脑入心、产生效果却需要全党同志思考、探索。
二要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一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研究著作,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但这些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宣传解读性的居多,创新研究和探讨其实践操作问题者甚少;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含义、特征的认识比较肤浅;一些研究的思路、方法比较陈旧单调,习惯于“就党建论党建”的套路,缺乏世界眼光、社会组织比较视野,忽视党建党务知识结构的更新升级。应拓宽学习研究视野与领域,进行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理念、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三要正确总结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工人阶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与创新经验;中外学习型组织在如何学习、创新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我们党的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认真总结研究上述经验,对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2.以机制创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建设不仅要进行理论创新,更要进行机制创新。从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上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是一种新的党建理念、思路与方法,而且是一种组织发展机制的创新。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与时俱进政党文化。如《意见》提出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建设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创新的服务体系。如《意见》提出的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等,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是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与科学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要通过以上机制创新,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充满活力的先锋队组织。
3.以管理创新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要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加强党的组织管理创新。一是要善于总结自身经验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党的建设的领导部门,要深入基层,善于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党组织创造的经验,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首创精神。二是必须重视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级党组织要秉持开放学习、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理念,注重学习借鉴中外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如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结构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等。三是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和实施多元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略。四是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工程来规划来落实。五是要重视培育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六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龙头。总之,要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党的组织治理水平,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治理优良、充满创新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光明日报》2010年2月9日。
③《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④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学习时报》2009年11月17日。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正确认识与处理的问题
摘 要:在当前开展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有些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型”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种拥有善于学习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政治组织,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状态与境界。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则是为进入这一境界而展开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限于学习的范畴,而是倡导学习与创新的结合;不限于宣传教育、思想建设,而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它只有在党委统揽、党的建设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条件下才能抓紧抓好。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党的建设
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必须搞清的问题。目前,有些同志对这些问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健康、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性、战略性与紧迫性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强调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①,“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②。但目前,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背景、战略意义认识不深,因而,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一些糊涂认识:有的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创新性作用半信半疑;有的将其误认作是阶段性读书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对其存有等待观望、敷衍塞责心态;有的对其缺乏兴趣、热情与激情。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尚缺乏必要的知识、思想、理论准备,尤其是对为什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问题缺乏清晰认识,迫切需要加强学习探讨。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理念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思想与命题,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理念。它是党中央运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和世界先进潮流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晶。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深入发展,引发了世界大竞争、大调整与大变化。学习创新问题成为关系到各个民族、国家、
政党、组织兴衰存亡的战略问题。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倡导全员学习、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先进的世界潮流。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了这一先进潮流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及时地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地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此后,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投身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并在全世界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命题与任务,努力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引领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
近年来,胡锦涛等中央负责同志在论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时,常常联系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问题。如提出“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各级党组织都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都应当成为学习型团队,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成为学习的表率”。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之所以要联系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是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顺应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世界先进潮流,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二是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要学习借鉴人类共创共识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思想精华、先进理念与建设经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为什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把它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时代背景完全割裂开来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的战略举措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旨在解决新形势下党如何善于学习创新问题。而学习创新问题一直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这是因为:一是创新是永葆党的生机的源泉,它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③;二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党,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学习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党一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案例表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为党的建设带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将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紧迫性
目前,党的建设中出现有“二律背反”的现象,如一方面党的学习教育和干部培训的规模、频率、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党内的腐败现象仍在滋长蔓延,一些党员干部边学习受训边腐败。这反映出党的学习教育、干部培训存在严重问题,遇到新的挑战。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的讲话中,批评了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问题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诸如: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他明确指出“这些问
题,是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相背离的,需要认真加以解决”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解决上述问题。这对于当前端正学风,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紧迫性。
二、要正确认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含义与创新价值
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搞清这些问题关系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向、目标、途径、方法的选择,关系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能否发挥创新优势。一些同志对此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必要澄清之,端正之。
1.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仅仅理解为获取知识、增长本领
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是学习的固有含义。古今中外许多人都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习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当然也包括此种含义。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应当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获取知识、增长本领。但学习型党组织所讲的“学习”不限于此。它倡导的是一种全面的学习观。这种全面学习观,除包含着学习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增长本领的意思外,起码还包括两点含义:一是学习是学习者“灵魂净化”的过程(修养),即党员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改造的过程;二是学习是党员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修行),即克服不良行为,养成优良行为的过程。这种全面的学习观有利于实现党的学习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党员。同时,它有利于纠正党内存在的片面学习、畸形“发展”现象。目前在党的学习教育中存在重知识培训、轻党性修养和优良行为养成的现象。这导致许多学习教育活动未收到预期效果。一些党员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认为参加了学习、受到培训、学到知识、拿到文凭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前,积极倡导全面学习观,对于纠正上述认识偏差,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仅仅理解为传统学习
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问题。一些同志仅把它理解为是对党的学习教育传统的重申,以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在学习教育方面加大规模、频率,就是多读书,多办班,多搞学习教育活动。这种理解虽然注意了学习型党组织对党的传统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传承的一面,却忽略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价值。
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在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我们党优良学习传统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教育观念、方法、制度的变革。要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教育理念,如党员全面发展、知识建党、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全面性学习、开放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网络化学习、质疑性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先进理念。这有利于克服一些党组织存在的仅重视灌输教育、不重
视互动交流,仅重视传统手段、不重视创新工具,仅重视学历文凭、不重视真才实学,仅重视获取知识、不重视党性修养,仅重视形式、不重视实效等现象。这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新的形势下党的学习教育、干部培训问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归于学习的范畴
目前,有不少同志在解读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都将其归于学习的范畴。有的说在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中,学习之后加个“型”字,表明其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其实,学习型党组织或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型”,指的是一种善于学习创新的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1999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管理大会上,许多专家学者们认为,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最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之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的知名学者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持续创新。学习型组织之所以被人赞赏和追求,党组织之所以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就在于它不仅善于学习,而且更善于创新。从学习与创新有机结合和组织发展模式与机制创新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型党组织,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与创新价值。
4.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看成宣传教育工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学习任务落实好。但不能由此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限于上述宣传教育的范畴。根据党的建设的功能、特点和作用,过去我们将党的建设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建设新情况、新任务、新认识,又先后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等新命题与新任务。上述建设构成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体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相比,有自己的功能、特色与优势。它主要通过解决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即在新形势下党如何善于学习创新问题,为党的其他建设提供长效机制。因此,不应简单地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归属于党的建设某个方面、某个部门。要真正搞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党的建设基础工程的作用,必须由党委统揽,各个党建部门分工合作实施。正因为此,党中央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门成立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等十个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以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这表明,党中央并未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看成是宣传教育工作,而是把它看成事关党的建设全局、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
三、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意见》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此,笔者主要从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的理念与视角出发,探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
1.以理论创新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要靠党的理论创新来引领。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意见》对全党的理论学习提出明确的任务,但如何学习才能做到入脑入心、产生效果却需要全党同志思考、探索。
二要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一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研究著作,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但这些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宣传解读性的居多,创新研究和探讨其实践操作问题者甚少;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含义、特征的认识比较肤浅;一些研究的思路、方法比较陈旧单调,习惯于“就党建论党建”的套路,缺乏世界眼光、社会组织比较视野,忽视党建党务知识结构的更新升级。应拓宽学习研究视野与领域,进行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理念、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三要正确总结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工人阶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与创新经验;中外学习型组织在如何学习、创新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我们党的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认真总结研究上述经验,对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2.以机制创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建设不仅要进行理论创新,更要进行机制创新。从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上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是一种新的党建理念、思路与方法,而且是一种组织发展机制的创新。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与时俱进政党文化。如《意见》提出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建设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创新的服务体系。如《意见》提出的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等,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是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与科学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要通过以上机制创新,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充满活力的先锋队组织。
3.以管理创新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要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加强党的组织管理创新。一是要善于总结自身经验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党的建设的领导部门,要深入基层,善于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党组织创造的经验,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首创精神。二是必须重视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级党组织要秉持开放学习、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理念,注重学习借鉴中外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如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结构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等。三是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和实施多元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略。四是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工程来规划来落实。五是要重视培育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六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龙头。总之,要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党的组织治理水平,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治理优良、充满创新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光明日报》2010年2月9日。
③《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④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学习时报》200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