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7-2010)

国民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7—2010) ( 2007-12-01)作者:经济学院

一、 基本概况

1、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设立于1950年, 是我国高校中国民经济学专业建立最早、人才培养层次最为齐全、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是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1988年、2001年和2006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从1950年起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留学生、干部专修生, 从1953年起招收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本学科首批硕士点,1984年成为全国本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0多年来共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各层次毕业生7000余名, 已经形成规格齐全、层次合理的培养格局. 本学科点培养的毕业生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单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人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在国内外政府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本学科点既有钟契夫、胡乃武、刘成瑞等多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重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又有(按姓氏笔划排序)方竹兰、方芳、叶卫平、刘起运、刘瑞、陈璋、郑超愚、武少俊、顾海兵教授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是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 本学科点先后完成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 其中有我国经济学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 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本学科点有多位教授担任着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价格协会、北京经济学总会等全国性经济研究团体的主要领导职务, 其中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点, 在学术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 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实际管理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当前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学科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课题, 以研究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己任. 目前研究的趋势表现为如下方面:(1)深化中国宏观调控理论探索, 包括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法理基础、宏观调控制度完善、推进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等;(2)深化科学发展观落实问题研究, 包括社会与经济、城乡、区域、国内国外的统筹协调发展;(3)创新和改进分析方法, 包括借鉴博弈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建立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开展国民经济预测、改进投入产出分析工具使之更好的进行国民经济结构分析与优化;(4)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 继续规范和完善国民经济学科体系. 3、本学科与世界同类一流学科的差距

本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经济学科.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开设这样的学科, 只有少数北、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挪威等)设有国民经济学学科, 但都属于德系经济学科体系, 与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似. 本学科是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型而来, 因此除了在具体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如投入产出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有相似之处外, 部分内容是不可比的. 本学科点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水平国民经济管理理论的研究基地和重大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咨询中心之一, 处于引领我国国民经济学发展方向和国民经济学学科规范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对这个学科的重视. 我们已经每年都要接受多名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访问本学科点, 每年都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本学科点的许多研究专著和教材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收藏.

4、本学科的国家需求分析

表1 国民经济管理07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表2 国民经济学07届硕士生毕业去向

表3 近三年来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去向

根据表1、2、3的统计数据显示, 本学科的需求特点是:(1)社会职业需求广泛, 尤其是企事业单位需求占到较大比例, 已经打破了本学科原来以国家机构需求为主的单一格局. (2)研究生的需求好于本科生, 这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3)出国留学的比例有所提供, 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观, 表明国外大学开始重视本学科培养的人才. (4)培养层次越高, 毕业去向的规格也相应提高, 这也与全国其他专业情况一致.

二、 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在2001年重点学科建设时, 本学科就提出了如下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坚持文理结合, 加强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把本学科点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民经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基地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咨询中心. ”通过“十五”规划实施和“十一五”前期实施结果, 上述目标已经得以顺利实现.

今后本学科点将继续沿着上述目标进一步努力, 并拓宽发展思路, 将本学科做大做强:

(1)在学科研究方向方面, 进一步凝聚学科建设重点和方向, 形成科学的、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学科体系.

(2)在学科国际化方面, 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继续提升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3)在教学方面, 全面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4)在学科应用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 为社会做出更加突出地贡献.

三、 主要建设内容及其具体措施

1、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λ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基础理论, 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规律, 国民经济制度创新, 科学发展观具体贯彻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原则、路径和方法等.

λ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及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

理念转变、战略要素和内容, 发展战略的范式, 国家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规划与计划的作用和形式, 规划与计划的实施和评估等.

λ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体系相关问题, 涉及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及其配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协调性,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等.

λ 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的技术方法及其方法原理, 涉及投入产出分析, 宏观经济预测方法和模型, 宏观经济预警, 宏观经济数量模型等.

λ 经济安全与国防经济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外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经济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涉及经济安全的产业与区域分析、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安全的政策与对策等, 国防经济的体制机制、军工产业的结构布局、国防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动员、国际军工合作与军火贸易、国防经济法律与政策等.

2、 学术团队建设

继续遵循集中一批, 引进一批, 培养一批的团队建设原则. 集中一批: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整合学科人才资源, 使得学科建设力量更加集中. 引进一批:继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尤其是引进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国防经济颇有建树的40岁以下青年学者. 培养一批:鼓励在职青年教师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和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 形成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团队, 年龄结构整体状况为橄榄型.

3、 人才培养 遵循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摇篮(本科生)、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温床(硕士生)以及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基地(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思路. 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计划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少于30 人.

(2)积极招收国外学生. 计划每年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不少于2人.

(3)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未来三年中有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有3篇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励.

(4)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著数量比“十五”规划期间有更快地增加.

4、 科学研究 通过建立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性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教授会议制度、开展定期的内部学术研讨会议、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扩大对外交流联系渠道等措施, 促使本学科点产生更多、更新、更好的学术研究成果.

(1)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1项以上.

(2)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每年5项.

(3)开展国际性科研项目合作2项以上.

(4)积极承担基层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科研课题.

(5)推出一批学术精品问世.

(6)发表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7)完成“211”工程遗留下来的两本教材的编写工作: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外国宏观经济管理》.

(8)继续积极筹办两个丛书系列:“21世纪国民经济学新知丛书”和“21世纪国民经济学译丛”.

(9)以书代刊创办一个专业刊物: 《国民经济论坛》.

(10)形成以“宏观调控”研究系列成果为标志的重要成果.

5、 国内外学术交流

继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多形式的交流方针, 将国民经济学作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应用经济科学推广到国际学术界.

λ 走出去交流. 继续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学.

λ 请进来交流. 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 在国内召开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λ 多形式交流. 以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接收国内外高校访问学者、接待国外媒体和组织访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方式、指导扶持兄弟院校学科建设等多种形式推进学术交流活动.

6、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继续致力于教学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发展, 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 在硬件设施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性的发展. 继续办好学科支撑单位国民经济管理系门户网站, 地址:http://ggx.ruc.edu.cn/

7、 对国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利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所在单位的优势, 通过召开一年一度的学会会议, 进行学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 吸引更多的国内高校参加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活动. 派出教师到各地高校进行学科建设交流活动. 与各地高校签订学科建设互助协议, 帮助和指导各地高校建立国民经济学科点. 加强校内相关学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中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等横向合作.

8、 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2007-2010年间, 本学科点计划筹集和安排建设经费9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十一五”“211”和“985”工程建设“宏观经济调控”子项目经费180万元;纵向课题经费240万元;其它各类科研课题经费300万元. 详情参见下表.

国民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7—2010) ( 2007-12-01)作者:经济学院

一、 基本概况

1、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设立于1950年, 是我国高校中国民经济学专业建立最早、人才培养层次最为齐全、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是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1988年、2001年和2006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从1950年起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留学生、干部专修生, 从1953年起招收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本学科首批硕士点,1984年成为全国本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0多年来共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各层次毕业生7000余名, 已经形成规格齐全、层次合理的培养格局. 本学科点培养的毕业生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单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人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在国内外政府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本学科点既有钟契夫、胡乃武、刘成瑞等多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重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又有(按姓氏笔划排序)方竹兰、方芳、叶卫平、刘起运、刘瑞、陈璋、郑超愚、武少俊、顾海兵教授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是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 本学科点先后完成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 其中有我国经济学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 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本学科点有多位教授担任着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价格协会、北京经济学总会等全国性经济研究团体的主要领导职务, 其中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点, 在学术同行中具有较大影响, 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实际管理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当前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学科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课题, 以研究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己任. 目前研究的趋势表现为如下方面:(1)深化中国宏观调控理论探索, 包括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法理基础、宏观调控制度完善、推进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等;(2)深化科学发展观落实问题研究, 包括社会与经济、城乡、区域、国内国外的统筹协调发展;(3)创新和改进分析方法, 包括借鉴博弈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建立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开展国民经济预测、改进投入产出分析工具使之更好的进行国民经济结构分析与优化;(4)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 继续规范和完善国民经济学科体系. 3、本学科与世界同类一流学科的差距

本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用经济学科.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开设这样的学科, 只有少数北、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挪威等)设有国民经济学学科, 但都属于德系经济学科体系, 与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似. 本学科是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型而来, 因此除了在具体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如投入产出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有相似之处外, 部分内容是不可比的. 本学科点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水平国民经济管理理论的研究基地和重大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咨询中心之一, 处于引领我国国民经济学发展方向和国民经济学学科规范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对这个学科的重视. 我们已经每年都要接受多名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访问本学科点, 每年都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 本学科点的许多研究专著和教材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收藏.

4、本学科的国家需求分析

表1 国民经济管理07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表2 国民经济学07届硕士生毕业去向

表3 近三年来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去向

根据表1、2、3的统计数据显示, 本学科的需求特点是:(1)社会职业需求广泛, 尤其是企事业单位需求占到较大比例, 已经打破了本学科原来以国家机构需求为主的单一格局. (2)研究生的需求好于本科生, 这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3)出国留学的比例有所提供, 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观, 表明国外大学开始重视本学科培养的人才. (4)培养层次越高, 毕业去向的规格也相应提高, 这也与全国其他专业情况一致.

二、 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在2001年重点学科建设时, 本学科就提出了如下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坚持文理结合, 加强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 加强科学研究,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把本学科点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民经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基地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咨询中心. ”通过“十五”规划实施和“十一五”前期实施结果, 上述目标已经得以顺利实现.

今后本学科点将继续沿着上述目标进一步努力, 并拓宽发展思路, 将本学科做大做强:

(1)在学科研究方向方面, 进一步凝聚学科建设重点和方向, 形成科学的、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学科体系.

(2)在学科国际化方面, 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继续提升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3)在教学方面, 全面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4)在学科应用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 为社会做出更加突出地贡献.

三、 主要建设内容及其具体措施

1、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λ 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基础理论, 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规律, 国民经济制度创新, 科学发展观具体贯彻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原则、路径和方法等.

λ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及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

理念转变、战略要素和内容, 发展战略的范式, 国家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规划与计划的作用和形式, 规划与计划的实施和评估等.

λ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体系相关问题, 涉及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及其配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协调性,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等.

λ 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的技术方法及其方法原理, 涉及投入产出分析, 宏观经济预测方法和模型, 宏观经济预警, 宏观经济数量模型等.

λ 经济安全与国防经济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外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经济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涉及经济安全的产业与区域分析、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安全的政策与对策等, 国防经济的体制机制、军工产业的结构布局、国防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动员、国际军工合作与军火贸易、国防经济法律与政策等.

2、 学术团队建设

继续遵循集中一批, 引进一批, 培养一批的团队建设原则. 集中一批: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整合学科人才资源, 使得学科建设力量更加集中. 引进一批:继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尤其是引进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国防经济颇有建树的40岁以下青年学者. 培养一批:鼓励在职青年教师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和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 形成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团队, 年龄结构整体状况为橄榄型.

3、 人才培养 遵循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摇篮(本科生)、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温床(硕士生)以及国民经济管理战略性人才的基地(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思路. 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计划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少于30 人.

(2)积极招收国外学生. 计划每年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不少于2人.

(3)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未来三年中有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有3篇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励.

(4)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著数量比“十五”规划期间有更快地增加.

4、 科学研究 通过建立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性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教授会议制度、开展定期的内部学术研讨会议、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扩大对外交流联系渠道等措施, 促使本学科点产生更多、更新、更好的学术研究成果.

(1)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1项以上.

(2)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每年5项.

(3)开展国际性科研项目合作2项以上.

(4)积极承担基层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科研课题.

(5)推出一批学术精品问世.

(6)发表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7)完成“211”工程遗留下来的两本教材的编写工作: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外国宏观经济管理》.

(8)继续积极筹办两个丛书系列:“21世纪国民经济学新知丛书”和“21世纪国民经济学译丛”.

(9)以书代刊创办一个专业刊物: 《国民经济论坛》.

(10)形成以“宏观调控”研究系列成果为标志的重要成果.

5、 国内外学术交流

继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多形式的交流方针, 将国民经济学作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应用经济科学推广到国际学术界.

λ 走出去交流. 继续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学.

λ 请进来交流. 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 在国内召开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λ 多形式交流. 以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接收国内外高校访问学者、接待国外媒体和组织访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方式、指导扶持兄弟院校学科建设等多种形式推进学术交流活动.

6、 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继续致力于教学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发展, 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 在硬件设施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性的发展. 继续办好学科支撑单位国民经济管理系门户网站, 地址:http://ggx.ruc.edu.cn/

7、 对国内同类学科和校内相关学科的带动作用

利用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所在单位的优势, 通过召开一年一度的学会会议, 进行学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 吸引更多的国内高校参加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活动. 派出教师到各地高校进行学科建设交流活动. 与各地高校签订学科建设互助协议, 帮助和指导各地高校建立国民经济学科点. 加强校内相关学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中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等横向合作.

8、 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2007-2010年间, 本学科点计划筹集和安排建设经费9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十一五”“211”和“985”工程建设“宏观经济调控”子项目经费180万元;纵向课题经费240万元;其它各类科研课题经费300万元. 详情参见下表.


相关文章

  • 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实施.成效与问题
  • 刘昌黎 现代日本 2010.3 一.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1.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搞加工贸易,从国外大 ...查看


  • 建筑行业分析
  • 总述 本报告所分析的建筑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E类.按照国名经济分类标准,建筑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四个子行业,见下表: 建筑业子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 ...查看


  • 第二产业的发展政策演变及成就
  • 摘要:自西藏自治区解放以来,特别是自"十一五"以来,西藏的第二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总体看发展较为迅速,总产值的比重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在全国各对口援助的省市.中央直属企业的 ...查看


  • 中国落实施十一五的辉煌成就(图文)
  • 中国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


  •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国际煤炭行业景气度上升.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国 ...查看


  • 日本养老保险年金制度研究
  • 作者:高宝霖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11期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07-00104-06 日本养老保险年金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共济组合年金.其它公共年金等四部分组成.我们在分析 ...查看


  • 两股东简介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独家发起,于2004年11月8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中国神华H股和A股于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 ...查看


  • 房地产价格文献综述
  • 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 前言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我国的重要的产业,与钢筋.水泥.交通运输.农民工就业等等许多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房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标 ...查看


  • 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汇编
  • 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汇编 一.国务院发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1.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 2.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 3.国务院关于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