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考试出题的类型大致为

一、记叙文考试出题的类型大致为:

1、概括(文章)某一段的(故事情节)主要内容

2.这一段(句)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赏析)

5.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假如你是主人公你认为该怎样去做? 6、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一说作用?

8、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并说一说表达效果?

9、找一找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一说其好处?

10、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解决各类型的方法或步骤【重要能力】

(1).概括文章内容

就要从全局把握、压缩语段、提炼关键句子信息

概括公式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即:人+地方+时间+事件

(2).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开篇点题,总结全文。

2.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设置悬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4.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承上启下或开启下文。

2.为下文作铺垫。

3.对人物或事情起对比 烘托的作用。

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呼应。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升华主题)

特殊的题型是题目的作用:

1.是文章的线索

2.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文眼揭示文章主旨

4.题目新颖 吸引读者

5.有象征意义是作者感情的凝聚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作用?

做题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答题公式:××××等词用得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去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或性格特点。

(4).赏析句子: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

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如词语的妙用 修辞方法 )

2.从整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

3.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5). 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

要解决这类主观性试题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条理分明。有个人的特殊见解。思想要健康,格调要积极乐观。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写的可适当结合,但不可过长。

b结合文章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这类题一般先谈感情,在联系实际生活情况来谈,最后再谈今后的做法。

6、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7、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一说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心情、2、渲染气氛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5、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怎样背景。2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C、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8、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并说一说表达效果?

描写方式中重点分析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外貌指人的衣着,神态指人的表情。

人物描写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9、找一找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一说其好处?

(1)象征:

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现出来。

(2)对比:

作用: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3)衬托: 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4)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作用: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托物言志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赏析句子)

中考题型 :文中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方法:第一步 修辞、描写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第二步 效果词 对象

11、中心思想的形式:本文通过记叙„„赞美(表现、歌颂、抒发)了„„批评(批判、抨击)了„„

最后:.补充一点:根据每道题后面的分值可按步骤答题即:2分答题时至少答两条。

一、记叙文考试出题的类型大致为:

1、概括(文章)某一段的(故事情节)主要内容

2.这一段(句)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赏析)

5.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假如你是主人公你认为该怎样去做? 6、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一说作用?

8、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并说一说表达效果?

9、找一找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一说其好处?

10、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解决各类型的方法或步骤【重要能力】

(1).概括文章内容

就要从全局把握、压缩语段、提炼关键句子信息

概括公式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即:人+地方+时间+事件

(2).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开篇点题,总结全文。

2.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设置悬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4.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承上启下或开启下文。

2.为下文作铺垫。

3.对人物或事情起对比 烘托的作用。

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大致为:

1.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呼应。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升华主题)

特殊的题型是题目的作用:

1.是文章的线索

2.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文眼揭示文章主旨

4.题目新颖 吸引读者

5.有象征意义是作者感情的凝聚

(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作用?

做题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答题公式:××××等词用得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去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或性格特点。

(4).赏析句子:品味这句话在好在什么地方?

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如词语的妙用 修辞方法 )

2.从整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

3.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5). 读了本文之后给你的启示或道理。

要解决这类主观性试题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条理分明。有个人的特殊见解。思想要健康,格调要积极乐观。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写的可适当结合,但不可过长。

b结合文章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这类题一般先谈感情,在联系实际生活情况来谈,最后再谈今后的做法。

6、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7、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一说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心情、2、渲染气氛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5、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怎样背景。2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C、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8、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并说一说表达效果?

描写方式中重点分析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外貌指人的衣着,神态指人的表情。

人物描写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9、找一找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一说其好处?

(1)象征:

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现出来。

(2)对比:

作用: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3)衬托: 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4)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作用: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托物言志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赏析句子)

中考题型 :文中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方法:第一步 修辞、描写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第二步 效果词 对象

11、中心思想的形式:本文通过记叙„„赞美(表现、歌颂、抒发)了„„批评(批判、抨击)了„„

最后:.补充一点:根据每道题后面的分值可按步骤答题即:2分答题时至少答两条。


相关文章

  •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
  •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 观其大略,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二."剔肉存骨" 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了文章的整 体思路.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 ...查看


  •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 桐城市黄岗中学:舒林 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 ...查看


  • 2013高考复习计划
  • 2013届高三英语备课组复课计划 胡 建 波 一.陕西省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一直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方面坚持立足基础,英语试题的难易比例基本上控制在3∶5∶2,即基础题占30%,中档题占50%,较难试题占 ...查看


  •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及高分秘诀
  •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及高分秘诀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考题型,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一一攻破,拿到小升初语文考试高分! 基础知识题 生字的字形和读音,标点符号,成语,病句最需要背功.而这些题的分数少的可怜,但是做不对又会影响成绩.对这些题,既不能花 ...查看


  • 语文考试三大秘诀
  •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 ...查看


  • 2015年邢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 2015年中考邢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的特点 2015年邢台市中考语文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试题既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初二记叙文阅读)
  •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查看


  •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大全
  •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大全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 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