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经济管理学院

社交与礼仪 课程论文

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论文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摘要:大学里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 : 大学生 礼仪

Title:University Students' etiquette I see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besides knowledge, the most key,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 such as:

interpersonal skill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grasp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ability and so on. These interpersonal skills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reat revolutionary teacher Marx once said: man is the sum

total of social relations, everybody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he must live in a varie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how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related to the social problems. The students enter the school had already decided the moment of their interaction needs, goo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 to establish a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formation of a unity and friendship, full of youthful spirit

environment, will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healthy personality quality. In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life, competition of today's society is even more so.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 ritual practice

目录

论文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 2

Title:University Students' etiquette I see ............................................................................. 3

目录................................................................................................................................. 4

一.绪论.......................................................................................................................... 6

(一)礼仪的概述..................................................................................................... 6

1.礼仪定义 ......................................................................................................... 6

2.礼仪教育 ......................................................................................................... 6

(二)社交礼仪 ........................................................................................................ 7

1.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 7

2.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 7

3.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 7

4. 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 7

二.规范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 8

(一)规范大学生礼仪的意义 ................................................................................... 8

1..规范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8

2.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 .................................................................................... 8

3.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 8

(二)如何规范大学生礼仪....................................................................................... 8

1.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 ............................................................................. 8

2.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 ........................................................ 9

3.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 ............................... 9

4.规范大学生礼仪要与时俱进 ............................................................................. 9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 ........................................................................................................ 9

(一)加强礼仪教育的渗透性 ................................................................................... 9

1. 礼仪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9

2.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 10

3.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 10

4. 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 10

(二)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性 ..................................................................................11

1.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1

2.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11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 12

1.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优良传统 ....................................... 12

2.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 .............................................................................. 12

四.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 12

(一)现状 ............................................................................................................. 13

(二)存在的问题................................................................................................... 13

1.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不到真正的实行..................... 13

2.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 13

3.就业压力,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教育的推进

........................................................................................................................ 14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 ............................................................................... 14

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 14

2. 社会的转型 ................................................................................................ 14

3. 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 15

(四)改善的途径................................................................................................... 15

1. 首先,要改变观念 ....................................................................................... 15

2.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氛围 ....................................................................... 15

3.要让礼仪教育进入课堂,正规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 15

五.社会礼仪................................................................................................................. 15

六.总结........................................................................................................................ 16

参考文献........................................................................................................................ 18

一.绪论

(一)礼仪的概述 礼仪是一首诗,礼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诗中,我们是一行行跳动的朦胧;在风景中,我们是一簇簇飘香的花丛。当礼仪在你心中是灯时,世界很大;但当礼仪在你心中是轮太阳时,世界就变得小了。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成熟,但我们自信;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需要礼仪!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1.礼仪定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2.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3.礼仪原则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

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二)社交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1.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2.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3.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

4. 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

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

二.规范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一)规范大学生礼仪的意义

1..规范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规范大学生礼仪,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具体来说,加强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规范大学生礼仪,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检点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

2.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

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

3.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大学生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人际沟通。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二)如何规范大学生礼仪

1.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倘若对大学生礼仪不讲究规范化,而是任凭大学生在具体运用礼仪时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则大学生不像大学生,而混同于社会一般青年了。

2.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对大学生礼仪的规范,必将直接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

3.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范大学生礼仪既要令其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切实可行并大力推广。在适宜的时候,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正式在全国高校发布推行。

4.规范大学生礼仪要与时俱进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服饰整洁,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有礼,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他们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等几大方面。不容忽视的是,礼仪规范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加强礼仪教育的渗透性

1. 礼仪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礼仪习惯,不仅要靠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规训练,而且要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非常重视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几净、发必理、育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平、胸容

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学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2.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课堂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大学生的大量活动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其语言、待人、姿态、仪容等均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课堂管理和上下课时,应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做到心里想着育人,观察不忘礼仪,讲课不忘适时指正。同时把礼仪教育渗透到班级工作、团队活动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全方位教育的态势。

3.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孔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成为礼的化身,学校就是通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 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因此,礼仪教育必须延伸到家庭中去,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并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及时地知道学校各阶段学生的礼仪行为训练要求,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给子女做出表率;墨子

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同时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创

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大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所以加强学与社区

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将学生的礼仪常规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起督促学

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大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潜

移默化的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

(二)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性

1.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教育既是人类互动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

形式。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

代礼仪的科学体系,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弃其糟粕,承其精华,学习世界各国

礼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逐渐发展和完善。因此现代礼仪赋予新时期的内容

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时代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珍惜地间,讲究效率成了新一代人必须具有

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要求人们都要乐群合众、讲究信用。因

此无论在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现代礼仪的行为规范求大学生“尊重他人人格,

不失礼、不失约、不误时”,对客人和外宾以礼相待。无论是待客或是访友都要

用礼仪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如访友时,要事先约定、选择恰当时间、注意自己的

仪表意态,举止文雅,态度和蔼、语气温和等;走时要适时的告辞与致谢等;接打电

话时必须做到态度平和、咬字清楚、音量适中等;仪容、仪表、仪态做到“仪容

整洁、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文明”,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现

文明时代的特征。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1.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优良传统

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

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对学生礼仪教育,首先要向他们讲明礼仪的要

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知的目的在于行,礼仪教育的全部意

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

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学校要用自身的优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实践礼仪规范,亲身感受运用礼仪知识、技能的

所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2.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

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舞蹈、合唱、礼

仪、健身、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与他人多交往;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

走出校门,如参加社会活动、参加公益性服务活动、组织社会调查、假期实习等,

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礼仪常规要求越具体,越有

利于大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让大学生养成礼仪习惯,必须要求大学生在

什么场合都应当怎么做。比如在人际交往方面如何正确运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如何正确运用交谈礼仪、电话礼仪、聆听

礼仪和应酬礼仪;如何正确运用“介绍、称呼、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手

礼让”以及怎样是“居处必恭”,怎样是“步立必正”,怎样是“衣冠必整”等

的礼仪学规,以便于学生对照训练,日久习成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需要学校的重视、家长的协助与学生的努力。

通过礼仪教育的训练,使大学生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使

大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更加趋于完美。

四.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一)现状

在网上我搜索到一个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调查,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比较,

及归纳,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有了解的也十分

肤浅,只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更有甚者认为礼仪没什么可学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对目前大学生的礼仪现状也不够满意,平时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也不够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讲究起礼仪来

又觉得很拘束很做作。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完全了解的只占被调

查人数的22.72%。在这些完全了解礼仪知识的人群中,对礼仪知识也只是限于

一些常规的礼貌、礼节,系统的礼仪知识仍然相当缺乏。有14.83%的同学不了

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礼仪知识,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不到真正的实行

是否用功读书,是否排名在前,成为人们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同

时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得家长越发的娇纵自己的孩子,这也造成了依赖性

强、自主能力差、不会关心他人、交际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坚韧的意志、集体意

识淡薄、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意识差。

2.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建设中必然会

出现一些弊端,再加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使很多人变得非常现实,显性利益

驱使人更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礼仪修养这样的隐性利益看不见、摸不着。因

此,人们对礼仪修养不屑一顾,有的甚至讥笑、讽刺挖苦。再加上历史遗留的一

些政治经济理念的影响,使得讲究礼仪修养、提高礼仪修养不能蔚然成风。

3.就业压力,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

教育的推进

社会上有“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说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环境、就业岗位不

容乐观。这种就业压力导致有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成为不好好学习,不思进取,对什么都没兴趣的理由。因此有的学校想普及礼仪知识的教育和训练非常困难。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

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 家长 教师 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

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 德育

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 老师把分数看成是

“法宝” 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 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

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

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 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

分 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2. 社会的转型

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 伦理 道德 观念 都处系乱状态之中 作为社

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 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大学城已

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 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

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 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

在。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

“断奶”历程 如何判断真、善、美 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3. 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 像如“课桌文学” “厕所文学”的泛滥 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 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 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 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 色情 受贿 贪污 蒙骗„„ 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提高文化道德修养 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 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 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四)改善的途径

1. 首先,要改变观念

消除“成绩至上”的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对礼仪修养的重视程度。是礼仪修养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2.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氛围

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同时,整个社会也应该营造一个好的气氛,使礼仪修养良好的人得到高赞誉,用人单位也应多重视应试人的礼仪素质。有了这样的供求关系,人们才会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礼仪的培养。

3.要让礼仪教育进入课堂,正规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系统教学、集中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应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及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五.社会礼仪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礼仪,比如握手礼仪,交谈礼仪,坐姿礼仪等等,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六.总结

其实 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 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 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 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 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 落落大方的气质 文明道德的修养 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 亲切整体的仪容 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 为交往的内涵服务 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 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 养成习惯 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礼仪 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 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 待人以礼 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 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 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 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 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在我们与别人竞争时我们要带着百分百的实力,

但是作为当代的有识有志青年光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礼仪规范,是否经得起社会的考验,群众的检阅,在我们埋头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下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今社会礼仪教育也越来越完善,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素质。现代的社交礼仪是我们大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在学生生涯里学习了《社交礼仪》这门课程,让我在以后的竞争中可以具有很大的优势。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应该怎样面对突发的状况,学习完《社交礼仪》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不谙世事,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或许不太需要那么正式的礼仪规范,但是一旦走入了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的重要,过去的不懂事再也不可能是理由了,所有当你长大后更需要充实自己的,这样才能站稳脚跟,现在的我更加懂得了你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2]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4

[3]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 J].暨南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张英伟、刘妍,《高校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张静岩,《大学生礼仪失范之我见》,《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1期.

[6]袁革.社交礼仪[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7]黄曼青.社交礼仪[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施俊伟.最新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理念实践与展望[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

经济管理学院

社交与礼仪 课程论文

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论文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摘要:大学里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 : 大学生 礼仪

Title:University Students' etiquette I see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besides knowledge, the most key,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 such as:

interpersonal skill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grasp the information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ability and so on. These interpersonal skills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great revolutionary teacher Marx once said: man is the sum

total of social relations, everybody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he must live in a varie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how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related to the social problems. The students enter the school had already decided the moment of their interaction needs, goo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 to establish a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formation of a unity and friendship, full of youthful spirit

environment, will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m and develop healthy personality quality. In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life, competition of today's society is even more so.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 ritual practice

目录

论文题目:大学生礼仪之我见 .......................................................................................... 2

Title:University Students' etiquette I see ............................................................................. 3

目录................................................................................................................................. 4

一.绪论.......................................................................................................................... 6

(一)礼仪的概述..................................................................................................... 6

1.礼仪定义 ......................................................................................................... 6

2.礼仪教育 ......................................................................................................... 6

(二)社交礼仪 ........................................................................................................ 7

1.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 7

2.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 7

3.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 7

4. 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 7

二.规范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 8

(一)规范大学生礼仪的意义 ................................................................................... 8

1..规范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8

2.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 .................................................................................... 8

3.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 8

(二)如何规范大学生礼仪....................................................................................... 8

1.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 ............................................................................. 8

2.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 ........................................................ 9

3.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 ............................... 9

4.规范大学生礼仪要与时俱进 ............................................................................. 9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 ........................................................................................................ 9

(一)加强礼仪教育的渗透性 ................................................................................... 9

1. 礼仪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9

2.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 10

3.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 10

4. 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 10

(二)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性 ..................................................................................11

1.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1

2.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11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 12

1.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优良传统 ....................................... 12

2.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 .............................................................................. 12

四.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 12

(一)现状 ............................................................................................................. 13

(二)存在的问题................................................................................................... 13

1.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不到真正的实行..................... 13

2.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 13

3.就业压力,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教育的推进

........................................................................................................................ 14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 ............................................................................... 14

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 14

2. 社会的转型 ................................................................................................ 14

3. 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 15

(四)改善的途径................................................................................................... 15

1. 首先,要改变观念 ....................................................................................... 15

2.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氛围 ....................................................................... 15

3.要让礼仪教育进入课堂,正规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 15

五.社会礼仪................................................................................................................. 15

六.总结........................................................................................................................ 16

参考文献........................................................................................................................ 18

一.绪论

(一)礼仪的概述 礼仪是一首诗,礼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诗中,我们是一行行跳动的朦胧;在风景中,我们是一簇簇飘香的花丛。当礼仪在你心中是灯时,世界很大;但当礼仪在你心中是轮太阳时,世界就变得小了。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成熟,但我们自信;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需要礼仪!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1.礼仪定义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2.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3.礼仪原则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

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二)社交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1.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2.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3.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

4. 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

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

二.规范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一)规范大学生礼仪的意义

1..规范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规范大学生礼仪,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具体来说,加强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规范大学生礼仪,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检点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

2.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

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

3.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大学生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人际沟通。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二)如何规范大学生礼仪

1.大学生礼仪自身要求规范化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倘若对大学生礼仪不讲究规范化,而是任凭大学生在具体运用礼仪时自行其是,各搞一套,则大学生不像大学生,而混同于社会一般青年了。

2.大学生的精神建设要求大学生礼仪规范化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对大学生礼仪的规范,必将直接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

3.规范化的大学生礼仪属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范大学生礼仪既要令其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切实可行并大力推广。在适宜的时候,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正式在全国高校发布推行。

4.规范大学生礼仪要与时俱进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服饰整洁,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有礼,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他们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等几大方面。不容忽视的是,礼仪规范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加强礼仪教育的渗透性

1. 礼仪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礼仪习惯,不仅要靠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规训练,而且要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非常重视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几净、发必理、育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平、胸容

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学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2.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课堂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大学生的大量活动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其语言、待人、姿态、仪容等均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课堂管理和上下课时,应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做到心里想着育人,观察不忘礼仪,讲课不忘适时指正。同时把礼仪教育渗透到班级工作、团队活动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全方位教育的态势。

3.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孔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成为礼的化身,学校就是通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 建立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因此,礼仪教育必须延伸到家庭中去,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并成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及时地知道学校各阶段学生的礼仪行为训练要求,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给子女做出表率;墨子

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同时社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创

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大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所以加强学与社区

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将学生的礼仪常规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起督促学

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大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潜

移默化的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

(二)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性

1.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教育既是人类互动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

形式。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

代礼仪的科学体系,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弃其糟粕,承其精华,学习世界各国

礼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逐渐发展和完善。因此现代礼仪赋予新时期的内容

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时代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珍惜地间,讲究效率成了新一代人必须具有

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要求人们都要乐群合众、讲究信用。因

此无论在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现代礼仪的行为规范求大学生“尊重他人人格,

不失礼、不失约、不误时”,对客人和外宾以礼相待。无论是待客或是访友都要

用礼仪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如访友时,要事先约定、选择恰当时间、注意自己的

仪表意态,举止文雅,态度和蔼、语气温和等;走时要适时的告辞与致谢等;接打电

话时必须做到态度平和、咬字清楚、音量适中等;仪容、仪表、仪态做到“仪容

整洁、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文明”,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现

文明时代的特征。

(三)注重礼仪教育的实践性

1.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优良传统

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

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对学生礼仪教育,首先要向他们讲明礼仪的要

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知的目的在于行,礼仪教育的全部意

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

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因此学校要用自身的优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实践礼仪规范,亲身感受运用礼仪知识、技能的

所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2.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

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舞蹈、合唱、礼

仪、健身、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与他人多交往;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

走出校门,如参加社会活动、参加公益性服务活动、组织社会调查、假期实习等,

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社交能力。礼仪常规要求越具体,越有

利于大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要让大学生养成礼仪习惯,必须要求大学生在

什么场合都应当怎么做。比如在人际交往方面如何正确运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如何正确运用交谈礼仪、电话礼仪、聆听

礼仪和应酬礼仪;如何正确运用“介绍、称呼、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手

礼让”以及怎样是“居处必恭”,怎样是“步立必正”,怎样是“衣冠必整”等

的礼仪学规,以便于学生对照训练,日久习成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需要学校的重视、家长的协助与学生的努力。

通过礼仪教育的训练,使大学生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使

大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更加趋于完美。

四.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一)现状

在网上我搜索到一个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调查,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比较,

及归纳,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有了解的也十分

肤浅,只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更有甚者认为礼仪没什么可学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对目前大学生的礼仪现状也不够满意,平时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也不够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讲究起礼仪来

又觉得很拘束很做作。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完全了解的只占被调

查人数的22.72%。在这些完全了解礼仪知识的人群中,对礼仪知识也只是限于

一些常规的礼貌、礼节,系统的礼仪知识仍然相当缺乏。有14.83%的同学不了

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礼仪知识,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 首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不到真正的实行

是否用功读书,是否排名在前,成为人们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同

时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得家长越发的娇纵自己的孩子,这也造成了依赖性

强、自主能力差、不会关心他人、交际沟通能力欠缺、缺乏坚韧的意志、集体意

识淡薄、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意识差。

2.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建设中必然会

出现一些弊端,再加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使很多人变得非常现实,显性利益

驱使人更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礼仪修养这样的隐性利益看不见、摸不着。因

此,人们对礼仪修养不屑一顾,有的甚至讥笑、讽刺挖苦。再加上历史遗留的一

些政治经济理念的影响,使得讲究礼仪修养、提高礼仪修养不能蔚然成风。

3.就业压力,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

教育的推进

社会上有“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说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环境、就业岗位不

容乐观。这种就业压力导致有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成为不好好学习,不思进取,对什么都没兴趣的理由。因此有的学校想普及礼仪知识的教育和训练非常困难。

(三)造成问题的原因

1.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 家长 教师 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

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 德育

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 老师把分数看成是

“法宝” 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 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

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

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 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

分 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2. 社会的转型

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 伦理 道德 观念 都处系乱状态之中 作为社

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 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大学城已

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 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

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 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

在。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

“断奶”历程 如何判断真、善、美 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3. 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

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 像如“课桌文学” “厕所文学”的泛滥 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 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 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 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 色情 受贿 贪污 蒙骗„„ 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提高文化道德修养 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 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 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四)改善的途径

1. 首先,要改变观念

消除“成绩至上”的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对礼仪修养的重视程度。是礼仪修养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2.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氛围

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同时,整个社会也应该营造一个好的气氛,使礼仪修养良好的人得到高赞誉,用人单位也应多重视应试人的礼仪素质。有了这样的供求关系,人们才会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礼仪的培养。

3.要让礼仪教育进入课堂,正规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系统教学、集中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应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及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五.社会礼仪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礼仪,比如握手礼仪,交谈礼仪,坐姿礼仪等等,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六.总结

其实 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 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 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 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 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 落落大方的气质 文明道德的修养 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 亲切整体的仪容 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 为交往的内涵服务 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 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 养成习惯 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礼仪 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 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 待人以礼 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 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 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 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 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在我们与别人竞争时我们要带着百分百的实力,

但是作为当代的有识有志青年光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礼仪规范,是否经得起社会的考验,群众的检阅,在我们埋头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下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今社会礼仪教育也越来越完善,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素质。现代的社交礼仪是我们大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在学生生涯里学习了《社交礼仪》这门课程,让我在以后的竞争中可以具有很大的优势。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应该怎样面对突发的状况,学习完《社交礼仪》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不谙世事,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或许不太需要那么正式的礼仪规范,但是一旦走入了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的重要,过去的不懂事再也不可能是理由了,所有当你长大后更需要充实自己的,这样才能站稳脚跟,现在的我更加懂得了你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2]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4

[3]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 J].暨南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张英伟、刘妍,《高校大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新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张静岩,《大学生礼仪失范之我见》,《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1期.

[6]袁革.社交礼仪[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7]黄曼青.社交礼仪[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施俊伟.最新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理念实践与展望[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 加强商务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我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可冠以"完美"二 ...查看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100075 总学时: 30学时 执笔者: 修(制)订日期:2012年9月 适用专业: 审阅者: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为使广大学生更好地"知书达礼",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查看


  •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
  •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910007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总学时数:18 学 分:1 理论学时:18 实践学时:0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中文系文秘教研室 赵婷婷 编制时间:2014年9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查看


  • 旅游交际礼仪大纲
  • <旅游交际礼仪>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教学时数:30 学时 其中实践 0 学时 一.课程性质 旅游交际礼仪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与旅游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礼仪,便于以后进 ...查看


  •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10篇
  •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10篇 (一) 一.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首先,农村学校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偏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其次,学校文明礼仪教育随意性 ...查看


  • 大学生现代礼仪课论文
  •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 ...查看


  • 中职生礼仪
  • 中职生礼仪,教案,中职礼仪规范教程教案,中职礼仪公开课教案,中职学 生个人礼仪教案 第一篇:中职生礼仪,教案 礼节 + 仪表 = 礼仪 它为我们生活中的活动和行为提供了 一个准则,如同足球比赛的规则一样. 中职生基本礼仪规范 一.个人仪容仪 ...查看


  • 现代礼仪教学大纲 1
  • <现代实用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005 适用专业:公共课 授课对象: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财会专业学生 修读方式: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查课 学 时:28学时 负 责 人:崔永艳 编写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查看


  • 关于学校礼仪教育的几个问题
  •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