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 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5、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口 算

40+60= 80+70= 35+55=

100+20= 33+66= 44+32=

0+30= 40+20= 20+40=

指名让学生(集体回答) 迅速说出结果。 师:在小学阶段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面这两组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想想:在加法算式40 + 20 = 60中,40、20和60分别叫什么?(40、20叫作加数,60叫作和)

2、引入新课师: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加法有关的知识——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李叔叔很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旅行。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出示例1内容)

2、读题。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口答。方法一:40+56=96(千米) 方法二:56+40=96(千米)

4、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

6、让学生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17 ○ 17+18

124+235 ○ 235+124

学生口算计算结果,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 ),而且两个加数( ),只是( )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 )相等。

7、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学生试着写出加法交换律的公式。

①、如果用甲数、乙数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甲数 + 乙数=乙数+ 甲数

②、如果用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

③、如果用a 、b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a + b=b+ a

8、用加法交换律填空。

65+145= 109+31= 44+98= 346+273=

(二) 学习加法结合律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算式 。

3、学生尝试解答。

4、让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解法。

5、观察: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出示式子:(88+104)+96□88+(104+96)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相等)(可以用等号把两个加法算式连接起来)你会用文字叙述这个等式吗?(88与104的和加上96等于88加上104与96的和。)

6、比较发现:(课件出示)

(69+172)+28□69+(172+28)

155+(145+200)□(155+145)+200

观察:(1)、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

(2)、 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个)

(3)、 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

(4)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8、让学生写出加法结合律的表示方法。

①、如果用甲数、乙数、丙数表示任意三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甲数 + 乙数)+丙数= 甲数+(乙数+丙数)

②、如果用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 (△+☆)+○=△+(☆+○)

③、如果用a 、b 、c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 (a + b)+c= a+(b+c)

9、根据加法结合律填写,课件出示练习

三、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学生独立解答,师生集体订正。

四、师生总结:

五、 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 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5、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口 算

40+60= 80+70= 35+55=

100+20= 33+66= 44+32=

0+30= 40+20= 20+40=

指名让学生(集体回答) 迅速说出结果。 师:在小学阶段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面这两组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想想:在加法算式40 + 20 = 60中,40、20和60分别叫什么?(40、20叫作加数,60叫作和)

2、引入新课师: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加法有关的知识——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李叔叔很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旅行。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出示例1内容)

2、读题。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口答。方法一:40+56=96(千米) 方法二:56+40=96(千米)

4、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

6、让学生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17 ○ 17+18

124+235 ○ 235+124

学生口算计算结果,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 ),而且两个加数( ),只是( )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 )相等。

7、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学生试着写出加法交换律的公式。

①、如果用甲数、乙数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甲数 + 乙数=乙数+ 甲数

②、如果用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

③、如果用a 、b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交换律则可表示为:

a + b=b+ a

8、用加法交换律填空。

65+145= 109+31= 44+98= 346+273=

(二) 学习加法结合律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算式 。

3、学生尝试解答。

4、让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解法。

5、观察: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出示式子:(88+104)+96□88+(104+96)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相等)(可以用等号把两个加法算式连接起来)你会用文字叙述这个等式吗?(88与104的和加上96等于88加上104与96的和。)

6、比较发现:(课件出示)

(69+172)+28□69+(172+28)

155+(145+200)□(155+145)+200

观察:(1)、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

(2)、 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个)

(3)、 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

(4)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8、让学生写出加法结合律的表示方法。

①、如果用甲数、乙数、丙数表示任意三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甲数 + 乙数)+丙数= 甲数+(乙数+丙数)

②、如果用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 (△+☆)+○=△+(☆+○)

③、如果用a 、b 、c 表示任意两个数,加法结合律则可表示为: (a + b)+c= a+(b+c)

9、根据加法结合律填写,课件出示练习

三、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学生独立解答,师生集体订正。

四、师生总结:

五、 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视频(特级教师辅导)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发布日期:2013-02-13 18:53:39浏览次数:31文章好评: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阅读全文] 小学五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下册
  • 1.百度视频 搜狐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爱奇艺42:26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视频:旋转 酷642:27摸球游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5602:34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081 酷615:22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03 酷 ...查看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单位: 韩庄小学 班级: 四年级 班 教师: 范国臣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一.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数学教学视频集
  • 人教版初中语文, 数学教学视频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查看


  • 河南省第十届师范生技能大赛规程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举办第十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 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进一步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效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实习 ...查看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 - Google 视频
  • 第 1 - 20 个搜索结果,共约 200 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的结果(0.06 秒) - 所有分类 所有来源 列表视图 › 网格视图 › 所有片长 短(0 – 4 分钟) 中(4 – 20 分钟) 长(≥ 20 ...查看


  • 函数概念梳理
  • 函数概念梳理--王雪 1. 小学涉及函数思想的内容 1.1北师大版小学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章<方程的认识> 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章<正比例和反比例> 1.2人教版小学教材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 ...查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题_卡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题卡 400×7= 440×8= 600×7= 80×6= 200×6= 100×8= 60×2= 300×6= 500×8= 400×6= 100×5= 40×6= 20×3= 80×9= 80×6= 6×3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