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史--zzz 2

清末文学

一、 曾国藩和湘乡派:

曾国藩,晚清军政大臣、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借鼓吹桐城派发展自己创立的湘乡派。在桐城派主张的义理、考据、词章外补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同时改进了桐城派的文风,是古文舒展有气势,雄厚有内容。但在思想方面,湘乡派成为宣传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因而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信任和支持。 二、 梁启超和新民体: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题材,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言文的一次解放,在文坛上取代了桐城派的统治地位。

新民体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文体,是最早的新体散文。特点是:1、内容包容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名词;2、文字通俗流畅,说理透彻;3、结构严密,逻辑清晰;4、感情充沛,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但新民体的缺点是粗率浅薄。 梁启超作为新民体的主要作者,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新民说》、《说希望》等。 新民体的精华在白话文运动中得到了继承。

三、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吴沃尧《二十年目睹只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新民主主义文学

一、 “五四”新文学运动:

从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一翼。1917年初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首先发起。

1917年初《新青年》先后刊登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普及白话文的主张,开始了新文学运动。《新青年》的文学革命主张得到了很多响应,影响越来越广泛。1918年5月发表的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的主要成就。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命,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和新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期。

二、 白话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倡和创立的新文学。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建立白话文学的主张,之后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强调了白话文学内容上的变革。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白话诗是最早的白话文学作品。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白话小说是白话文学的创作成就。之后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散文和小品文,现代白话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主体。

三、 乡土文学:

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 鲁迅是第一位乡土艺术家,《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 正传》是最早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文学研究会青年作者为主的乡土文学作家群,包括叶圣陶、鲁彦、台静农等。文学研究会的理论家周作人、沈雁冰灯饰乡土文学的最早倡导者。 30年代,乡土文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和废名的《桥》为代表;另一种以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第三代》为代表。

40、50年代后,乡土文学朝着具有地区特点的流派发展,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四、 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讲话。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五、 解放区文学: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解放区的文学家们创作的具有全新风格的文学作品。特点有:1、高昂的文学主旋律;2、文学形式小型化、通俗化、群众化;3、文艺工农兵方向理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与群众结合的口号得到强化。 代表作: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殇》、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周立波《暴风骤雨》。

六、 上海“孤岛”文学:

1937到1941年上海进步文学家利用上海作为西方列强租界的特殊地位开展的抗日爱国文学运动。代表文体是戏剧、杂文和报告文学。代表作家由于伶、阿英、巴人、柯灵等。 “孤岛”文学反映了上海沦陷后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日寇和汉奸的罪行,鼓舞了沦陷区人民的斗志,是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团体

文学家

鲁迅: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第一位反映被压迫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创作生涯。1930年发起并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文艺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棋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以《鲁迅全集》出版。

代表作品列表:

其他文学家:

清末文学

一、 曾国藩和湘乡派:

曾国藩,晚清军政大臣、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借鼓吹桐城派发展自己创立的湘乡派。在桐城派主张的义理、考据、词章外补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同时改进了桐城派的文风,是古文舒展有气势,雄厚有内容。但在思想方面,湘乡派成为宣传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因而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信任和支持。 二、 梁启超和新民体: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题材,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言文的一次解放,在文坛上取代了桐城派的统治地位。

新民体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文体,是最早的新体散文。特点是:1、内容包容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事物、新思想、新名词;2、文字通俗流畅,说理透彻;3、结构严密,逻辑清晰;4、感情充沛,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但新民体的缺点是粗率浅薄。 梁启超作为新民体的主要作者,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新民说》、《说希望》等。 新民体的精华在白话文运动中得到了继承。

三、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吴沃尧《二十年目睹只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新民主主义文学

一、 “五四”新文学运动:

从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运动。“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一翼。1917年初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首先发起。

1917年初《新青年》先后刊登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普及白话文的主张,开始了新文学运动。《新青年》的文学革命主张得到了很多响应,影响越来越广泛。1918年5月发表的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的主要成就。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命,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和新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期。

二、 白话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倡和创立的新文学。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建立白话文学的主张,之后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强调了白话文学内容上的变革。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白话诗是最早的白话文学作品。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白话小说是白话文学的创作成就。之后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散文和小品文,现代白话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主体。

三、 乡土文学:

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 鲁迅是第一位乡土艺术家,《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 正传》是最早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文学研究会青年作者为主的乡土文学作家群,包括叶圣陶、鲁彦、台静农等。文学研究会的理论家周作人、沈雁冰灯饰乡土文学的最早倡导者。 30年代,乡土文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和废名的《桥》为代表;另一种以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第三代》为代表。

40、50年代后,乡土文学朝着具有地区特点的流派发展,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四、 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讲话。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五、 解放区文学: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解放区的文学家们创作的具有全新风格的文学作品。特点有:1、高昂的文学主旋律;2、文学形式小型化、通俗化、群众化;3、文艺工农兵方向理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与群众结合的口号得到强化。 代表作: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殇》、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周立波《暴风骤雨》。

六、 上海“孤岛”文学:

1937到1941年上海进步文学家利用上海作为西方列强租界的特殊地位开展的抗日爱国文学运动。代表文体是戏剧、杂文和报告文学。代表作家由于伶、阿英、巴人、柯灵等。 “孤岛”文学反映了上海沦陷后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日寇和汉奸的罪行,鼓舞了沦陷区人民的斗志,是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团体

文学家

鲁迅: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第一位反映被压迫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创作生涯。1930年发起并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文艺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棋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以《鲁迅全集》出版。

代表作品列表:

其他文学家:


相关文章

  • 中华经典诗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 W e n H u a Y a n J i u ☆文化研究☆ 中华经典诗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杨淑萍,陈妮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23) 摘要:中华经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丰富的诗词蕴含着崇高思想.美德节气 ...查看


  • 策划书范本 1
  • 关于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攀登思想高峰" 读书学习活动的策划 尊敬的系领导: 为响应学院号召,提升我系广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和精神境界,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院团委办的要 ...查看


  • 力有不逮,心有旁骛
  • www日前在讨论zzz工作报告时称,本届zzz虽然"尽心尽力",但与形势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表面看,www这句自我点评是谦虚之辞,实际上却印证出这届zzz的问题所在,用一句话概 ...查看


  • 业余无线电操作技术能力验证题库
  • 业余无线电操作技术能力验证题库 1~100题 1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C.中华人 ...查看


  • 无线电考试题库A
  • 国家发布的A级考试题库共有373道题,现有的为352道题,现分享给各位朋友,祝大家都能顺利过关! 1.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2. 我国现行法律体 ...查看


  • 无线电考试A类题库(2015)
  • [I]LK0001 [Q]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I]LK0002 [Q]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 ...查看


  • 品质管理方案
  • 一,编码结束后提供: 0.实际代码量统计,输出源代码列表,如下:(可用工具统计) 公共代码: page/a.jsp:xxx行 src/b.java:yyy行 src/c.java:zzz行 小计:jsp:?行 java:?行 共:?行 功能 ...查看


  • 中国近代文学作品导读1
  • 第一讲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是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近代文学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一时期,由于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的进一步勾结, 一.中国近代文学的分期问题: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高涨.在近代 ...查看


  •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
  • 月于Ⅱ.季刊.年刊:从版式看,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乃至六十四开:从内容上看,有综合性报刊和侧重于科技.文学.体育.艺术.摄影.漫画等方面的专业性报刊:从读者对象看,有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也有以工.农.青.学生等一部分读者为对象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