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新一代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 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 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关键字: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培养;影响
家庭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而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世纪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指出:“ 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居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因为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出最坏的莠草。但是假如你想开垦那块土地,如果能在开春的时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种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较大。儿童应当及早好好训练,因为一只瓶子新的时候可沾染的气味是可以保持很久的。”早期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以期用这一时期形成的好习惯, 促进幼儿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事半功倍。
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 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 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育人环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是对孩子长时间实施正确养成教育积累的结果。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但是往往很多家长说得多做得少,自己都不以身作则,何谈让孩子们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家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科学分配时间,做事有始有终,积极主动阅读和自学能力等方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影响到学生潜能的开发。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与幼儿的成人成才直接相关。大凡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它应与幼儿智力开发同步进行。 早期家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不长时间看动画片、光碟、玩电脑游戏;能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不需要家长陪伴、督促,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学习困难,无畏难情绪,并能坚持到底;学习时专心认真,不贪玩,不做小动作,有耐心和忍耐力;学习准备工作要在学习之前完成;学习时能珍惜时间, 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不拖拉、磨蹭等。
二
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低年级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
学习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今后整个学习生活。人生没有重复的机会,小孩子不可能再重新上一年级了。所以,一定要注重孩子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假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一定要一孩子为重,因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则孩子、家长都要受益终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其实不难,家长只要从孩子上一年级的第一天抓起,把握一定的规律即可。
1、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教给他一些浅显入门的知识,激发他要读书的欲望。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一味地把眼光放在认字多少或单纯的计算能力上,要根据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要从多方面来开发孩子智力。如:可选购一些根据年龄特征的动脑筋、开发智力的书,有目的的进行指导阅读,交给他们一些浅显的入门知识,让他们产生阅读学习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造严谨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 并督促孩子完成,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孩子的习惯。家长能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 并督促孩子完成,这是一种教会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就不可能养成时间观念, 这会让人的生活一团糟, 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了。除此之外,在家庭中,一日三餐、晨扫夕除、暮寝旦起、学习娱乐、沐浴更衣、看电视、看书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规律,让孩子在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中进行,对其生物钟的新陈代谢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让他掌握日常生活习惯,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3、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劳逸结合,适当放松对孩子的约
束,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指导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使孩子学得活,学的扎实如:在每天晚上或是星期天检查一下孩子有那些学习任务,完成没有?还存在哪些问题?提醒他勤问好学,不要装懂, 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家长验收质量。同时在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还可适当地安排一下娱乐活动等,调节一下大脑使孩子的学习富有成效。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使孩子有个良好的心境。如果孩子在疲劳,思想紧张,饥饿或是吃饭等情况下,均不宜孩子学习。对于有些孩子、平时不用心、成绩交差、孩子学习信心不足,家长不能一味的责备孩子、挖苦孩子, 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给孩子鼓励,孩子的点滴成绩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不断增强孩子学习信心,稳定学习情绪,经过一端时间以后,肯定能过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养成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4、家长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良好习惯重在训练,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在这里出问题,说得多做得少,讲得多练得少。家长往往很少注意自己的阅读学习习惯,便使得孩子耳濡目染没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据调查:36.1%的家庭没有订阅报刊, 46.9%的家庭订有一两份报刊, 17%的家庭定有两份以上的报刊。父母平时没有阅读的习惯, 家庭就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就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18.3%的家长业余爱好是看书、读报, 26.7%是看电视, 12.6%是上网、玩电脑, 40.1%是打牌、打麻将,
3.2%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家长的业余爱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家长沉迷于某些不良爱好, 还会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和监督。长时间坚持学习阅读的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要比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家庭的孩子要好。因此,父母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
5、家长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对孩子的指导,训练孩子规律生活的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就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恒心。其次,就是要为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表,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律,其中重点要抓四个规律。第一,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要规律。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回家,不给孩子在外逗留之机,因为有了无所事事的时间就等于有了滋长毛病的缺口。第二,温习、写作业的时间要有规律。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而且要雷打不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善始善终。第三,看电视、作息的时间要有规律。一定不要让孩子无节制的看电视,可帮孩子选择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固定少儿节目,使其成为学习生活的有益调节和补充。第四、要掌握一定的学科规律。在家里贴一张孩子的《课程表》。教孩子对第二天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头天晚上该巩固的巩固,该预习的预习,该准备的准备,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树立他的自信。
三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一年,甚至两年。但“一劳”会带来“永逸”。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恒心,在起始阶段就要把“牢”筑好,避免以后“亡羊”的后顾之忧。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
所说的:“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有些个体商户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就在家不是宴请亲戚朋友,就是玩麻将打扑克,却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鉴于这种情况,不但要求家庭教育要坚持不懈的抓,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和学校教育协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同时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保证,也是学龄少年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 洁, 梁廉玉, 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 丕, 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3]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浅谈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新一代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 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 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关键字: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培养;影响
家庭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而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世纪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指出:“ 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居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因为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出最坏的莠草。但是假如你想开垦那块土地,如果能在开春的时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种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较大。儿童应当及早好好训练,因为一只瓶子新的时候可沾染的气味是可以保持很久的。”早期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以期用这一时期形成的好习惯, 促进幼儿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事半功倍。
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 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 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育人环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是对孩子长时间实施正确养成教育积累的结果。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但是往往很多家长说得多做得少,自己都不以身作则,何谈让孩子们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家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科学分配时间,做事有始有终,积极主动阅读和自学能力等方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影响到学生潜能的开发。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与幼儿的成人成才直接相关。大凡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它应与幼儿智力开发同步进行。 早期家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不长时间看动画片、光碟、玩电脑游戏;能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不需要家长陪伴、督促,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学习困难,无畏难情绪,并能坚持到底;学习时专心认真,不贪玩,不做小动作,有耐心和忍耐力;学习准备工作要在学习之前完成;学习时能珍惜时间, 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不拖拉、磨蹭等。
二
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低年级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
学习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今后整个学习生活。人生没有重复的机会,小孩子不可能再重新上一年级了。所以,一定要注重孩子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假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一定要一孩子为重,因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则孩子、家长都要受益终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其实不难,家长只要从孩子上一年级的第一天抓起,把握一定的规律即可。
1、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教给他一些浅显入门的知识,激发他要读书的欲望。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一味地把眼光放在认字多少或单纯的计算能力上,要根据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要从多方面来开发孩子智力。如:可选购一些根据年龄特征的动脑筋、开发智力的书,有目的的进行指导阅读,交给他们一些浅显的入门知识,让他们产生阅读学习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造严谨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 并督促孩子完成,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孩子的习惯。家长能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 并督促孩子完成,这是一种教会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就不可能养成时间观念, 这会让人的生活一团糟, 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了。除此之外,在家庭中,一日三餐、晨扫夕除、暮寝旦起、学习娱乐、沐浴更衣、看电视、看书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规律,让孩子在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中进行,对其生物钟的新陈代谢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让他掌握日常生活习惯,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3、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劳逸结合,适当放松对孩子的约
束,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指导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使孩子学得活,学的扎实如:在每天晚上或是星期天检查一下孩子有那些学习任务,完成没有?还存在哪些问题?提醒他勤问好学,不要装懂, 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家长验收质量。同时在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还可适当地安排一下娱乐活动等,调节一下大脑使孩子的学习富有成效。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使孩子有个良好的心境。如果孩子在疲劳,思想紧张,饥饿或是吃饭等情况下,均不宜孩子学习。对于有些孩子、平时不用心、成绩交差、孩子学习信心不足,家长不能一味的责备孩子、挖苦孩子, 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给孩子鼓励,孩子的点滴成绩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不断增强孩子学习信心,稳定学习情绪,经过一端时间以后,肯定能过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养成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4、家长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良好习惯重在训练,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在这里出问题,说得多做得少,讲得多练得少。家长往往很少注意自己的阅读学习习惯,便使得孩子耳濡目染没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据调查:36.1%的家庭没有订阅报刊, 46.9%的家庭订有一两份报刊, 17%的家庭定有两份以上的报刊。父母平时没有阅读的习惯, 家庭就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就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18.3%的家长业余爱好是看书、读报, 26.7%是看电视, 12.6%是上网、玩电脑, 40.1%是打牌、打麻将,
3.2%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家长的业余爱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家长沉迷于某些不良爱好, 还会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和监督。长时间坚持学习阅读的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要比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家庭的孩子要好。因此,父母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
5、家长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对孩子的指导,训练孩子规律生活的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就需要家长有耐心和恒心。其次,就是要为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表,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规律,其中重点要抓四个规律。第一,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要规律。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回家,不给孩子在外逗留之机,因为有了无所事事的时间就等于有了滋长毛病的缺口。第二,温习、写作业的时间要有规律。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而且要雷打不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善始善终。第三,看电视、作息的时间要有规律。一定不要让孩子无节制的看电视,可帮孩子选择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固定少儿节目,使其成为学习生活的有益调节和补充。第四、要掌握一定的学科规律。在家里贴一张孩子的《课程表》。教孩子对第二天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头天晚上该巩固的巩固,该预习的预习,该准备的准备,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树立他的自信。
三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一年,甚至两年。但“一劳”会带来“永逸”。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恒心,在起始阶段就要把“牢”筑好,避免以后“亡羊”的后顾之忧。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
所说的:“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有些个体商户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不忙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就在家不是宴请亲戚朋友,就是玩麻将打扑克,却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鉴于这种情况,不但要求家庭教育要坚持不懈的抓,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和学校教育协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同时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保证,也是学龄少年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 洁, 梁廉玉, 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 丕, 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3]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