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第一轮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由联合国邮政、国际政府间集邮组织和中国收藏家协会共同发行的《生肖邮宝》于1月10日首次发行。这是联合国会徽邮票第一次与其他邮票连体发行,同时也是联合国邮政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中国生肖邮票。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生肖邮票逐渐走俏全球,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
生肖邮票倍受各国青睐
起源于中国古代以动物纪年方式即十二生肖文化,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喜爱,以生肖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更是倍受青睐。
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即生肖虎年。恰巧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也是虎年邮票,即日本邮政于1950年发行的,著名画家圆山应举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同时发行的还有小型张。据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其十二生肖包括排列顺序都和中国相同。
1月8目,加拿大邮政局发行了中国虎年邮票。该局于1997年首次发行农历新年生肖邮票系列,系列之首是1997年的牛年邮票,均由华裔设计师设计。
1月14日,美国邮政总局在洛杉矶举行了2010虎年生肖邮票首发式,这是美国发行的第二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三枚,由一位华裔设计师设计。
美国是亚洲地区以外最早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为纪念华人对美国社会的贡献,1993年中国农历鸡年,美国邮政总局开始发行以中国生肖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到2004年猴年为止出齐一轮。此后,美国又于2005年和2006年发行了两款设计相同、面值不同的十二生肖邮票双面小全张。
1月15日,赶在中国农历“虎年”前夕,法国邮政总局推出了中国虎年生肖纪念邮票。该邮票的设计者是旅法艺术家李中耀。2005年,法国邮政总局首次发行了中国农历鸡年生肖纪念邮票,此后又陆续发行了狗年、猪年、鼠年和牛年生肖纪念邮票,吸引了大批集邮爱好者踊跃购买,每套发行量都有几百万枚。
1月22日,新西兰邮政局发行了虎年纪念邮票。这套邮票有4个单张以及首日封、小型张和精美的虎年邮票展示套装。由本地的华裔设计师李勃以及他的团队设计。
2010年虎年生肖邮票是新西兰邮局发行的第二套中国农历生肖邮票中的第2枚,跟加拿大一样,他们也是找了生肖中的老二“牛”作为一套邮票的开始。
在中国新年伊始,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发行了虎年纪念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庚寅虎年。
各国生肖邮票丰富多彩
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各国邮票史上发行最成功的邮种之一,深受华人欢迎,甚至风行全球。而生肖虎邮票,在海外更是倍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虎年生肖邮票。
2010年,不少海外生肖虎邮票设计别具匠心。如美国今年发行的生肖虎邮票,主图是盛开的水仙花,左上角是一只剪纸图案的生肖虎,其下是一个汉字虎字,中华传统文化跃然纸上。
法国今年是第六次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纪念邮票。票面上一只水墨老虎威武而灵动。票面下方,分别用红色的法文和中文书写出“虎年”字样,票面上方左右两侧,分别标注着法文“法国”字样和单张邮票面值0.56欧元。
选择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生肖动物,邮票的设计者李中耀表示,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非常具有中国特点,“我画的是一只水墨‘行虎’,我想让人们看到的是一只迎面而来、兼具威武和灵动的老虎;同时也是一只‘祥虎’,希望给2010年带来祥和平安”。
新西兰今年的生肖虎邮票将中国文化跟新西兰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套邮票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运用了“虎”的汉字书法艺术、线描艺术,同时还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京剧脸谱、中国印章,还有中国的吉祥神鸟凤凰。在运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新西兰本土文化。
中国澳门今年发行的生肖虎邮票一套5枚,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设计理念,十分出彩。几内亚发行过的虎年小全张,内含9枚无齿邮票,每枚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朝鲜还发行了世界上首枚立体可动光栅生肖虎小型张,轻轻晃动票面,可以看见两只幼虎嬉戏打闹的有趣画面。
海外生肖邮票品种丰富,既有传统的小型张、小全张、有齿票、无齿票,也有电子邮票、全息邮票、有奖附捐邮票、金箔银箔邮票等。
有趣的是,海外的生肖虎邮票也出现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南非曾发行了1枚小型张,明明印着“戊寅虎年”,邮票主图却是一只金钱豹;新西兰1998年发行的小全张,清楚印有“新西兰邮局庆祝中国农历虎年”中文字样,但3枚邮票图案却全都是“猫”。
中国内地今年生肖虎邮票的主图是一只矫健雄壮、器宇轩昂的卡通虎形象。设计者采用了三维造型的设计手法,构建了一只双手叉腰神气十足站立的老虎形象,表情显得喜气洋洋,又不失老虎的王者风范。背景采用舞动的红绸组成的“福”字,意在用“虎福临门”,寄托人们对生肖虎年的热烈期盼和美好祝愿。在虎头右边还有一方红色的篆字印章,上刻有“寅”字。而虎尾与“福”字延展出来的飘带巧妙地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活跃了邮票的整体年节气氛。老虎身上的花纹则借用了京剧脸谱上的线条。上述组合可视为在现代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延展的一种大胆尝试。
中国生肖文化源远流长
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_、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vt-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日书・盗者》中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人的相貌特征的文字。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成,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可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中国黄历以立春确定生肖。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包括现在的民间占卜先生也一直沿用传统的生肖定法。他们认为生肖本与地支同源,不能以当前的春节来定。
也有人为方便,直接按春节定属相,所以传统渐渐被许多人遗忘,于是关于生肖的界定在民间以及民俗学专家中都有很大的争议。问卷调查显示,以立春定生肖这一传统在民间沿用和遗忘的人数各半。当然,若刚好出生在“争议”日期,亦可凭个人喜好去定。
而今,世界各国人民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国文化的互补性日益增强。中国生肖邮票以及生肖文化的走俏,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正在被世界所关注。
为纪念中国第一轮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由联合国邮政、国际政府间集邮组织和中国收藏家协会共同发行的《生肖邮宝》于1月10日首次发行。这是联合国会徽邮票第一次与其他邮票连体发行,同时也是联合国邮政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中国生肖邮票。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生肖邮票逐渐走俏全球,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
生肖邮票倍受各国青睐
起源于中国古代以动物纪年方式即十二生肖文化,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喜爱,以生肖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更是倍受青睐。
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即生肖虎年。恰巧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也是虎年邮票,即日本邮政于1950年发行的,著名画家圆山应举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同时发行的还有小型张。据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其十二生肖包括排列顺序都和中国相同。
1月8目,加拿大邮政局发行了中国虎年邮票。该局于1997年首次发行农历新年生肖邮票系列,系列之首是1997年的牛年邮票,均由华裔设计师设计。
1月14日,美国邮政总局在洛杉矶举行了2010虎年生肖邮票首发式,这是美国发行的第二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三枚,由一位华裔设计师设计。
美国是亚洲地区以外最早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为纪念华人对美国社会的贡献,1993年中国农历鸡年,美国邮政总局开始发行以中国生肖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到2004年猴年为止出齐一轮。此后,美国又于2005年和2006年发行了两款设计相同、面值不同的十二生肖邮票双面小全张。
1月15日,赶在中国农历“虎年”前夕,法国邮政总局推出了中国虎年生肖纪念邮票。该邮票的设计者是旅法艺术家李中耀。2005年,法国邮政总局首次发行了中国农历鸡年生肖纪念邮票,此后又陆续发行了狗年、猪年、鼠年和牛年生肖纪念邮票,吸引了大批集邮爱好者踊跃购买,每套发行量都有几百万枚。
1月22日,新西兰邮政局发行了虎年纪念邮票。这套邮票有4个单张以及首日封、小型张和精美的虎年邮票展示套装。由本地的华裔设计师李勃以及他的团队设计。
2010年虎年生肖邮票是新西兰邮局发行的第二套中国农历生肖邮票中的第2枚,跟加拿大一样,他们也是找了生肖中的老二“牛”作为一套邮票的开始。
在中国新年伊始,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发行了虎年纪念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庚寅虎年。
各国生肖邮票丰富多彩
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各国邮票史上发行最成功的邮种之一,深受华人欢迎,甚至风行全球。而生肖虎邮票,在海外更是倍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虎年生肖邮票。
2010年,不少海外生肖虎邮票设计别具匠心。如美国今年发行的生肖虎邮票,主图是盛开的水仙花,左上角是一只剪纸图案的生肖虎,其下是一个汉字虎字,中华传统文化跃然纸上。
法国今年是第六次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纪念邮票。票面上一只水墨老虎威武而灵动。票面下方,分别用红色的法文和中文书写出“虎年”字样,票面上方左右两侧,分别标注着法文“法国”字样和单张邮票面值0.56欧元。
选择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生肖动物,邮票的设计者李中耀表示,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非常具有中国特点,“我画的是一只水墨‘行虎’,我想让人们看到的是一只迎面而来、兼具威武和灵动的老虎;同时也是一只‘祥虎’,希望给2010年带来祥和平安”。
新西兰今年的生肖虎邮票将中国文化跟新西兰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套邮票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运用了“虎”的汉字书法艺术、线描艺术,同时还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京剧脸谱、中国印章,还有中国的吉祥神鸟凤凰。在运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新西兰本土文化。
中国澳门今年发行的生肖虎邮票一套5枚,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设计理念,十分出彩。几内亚发行过的虎年小全张,内含9枚无齿邮票,每枚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朝鲜还发行了世界上首枚立体可动光栅生肖虎小型张,轻轻晃动票面,可以看见两只幼虎嬉戏打闹的有趣画面。
海外生肖邮票品种丰富,既有传统的小型张、小全张、有齿票、无齿票,也有电子邮票、全息邮票、有奖附捐邮票、金箔银箔邮票等。
有趣的是,海外的生肖虎邮票也出现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南非曾发行了1枚小型张,明明印着“戊寅虎年”,邮票主图却是一只金钱豹;新西兰1998年发行的小全张,清楚印有“新西兰邮局庆祝中国农历虎年”中文字样,但3枚邮票图案却全都是“猫”。
中国内地今年生肖虎邮票的主图是一只矫健雄壮、器宇轩昂的卡通虎形象。设计者采用了三维造型的设计手法,构建了一只双手叉腰神气十足站立的老虎形象,表情显得喜气洋洋,又不失老虎的王者风范。背景采用舞动的红绸组成的“福”字,意在用“虎福临门”,寄托人们对生肖虎年的热烈期盼和美好祝愿。在虎头右边还有一方红色的篆字印章,上刻有“寅”字。而虎尾与“福”字延展出来的飘带巧妙地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活跃了邮票的整体年节气氛。老虎身上的花纹则借用了京剧脸谱上的线条。上述组合可视为在现代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延展的一种大胆尝试。
中国生肖文化源远流长
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_、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vt-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日书・盗者》中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人的相貌特征的文字。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成,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可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中国黄历以立春确定生肖。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包括现在的民间占卜先生也一直沿用传统的生肖定法。他们认为生肖本与地支同源,不能以当前的春节来定。
也有人为方便,直接按春节定属相,所以传统渐渐被许多人遗忘,于是关于生肖的界定在民间以及民俗学专家中都有很大的争议。问卷调查显示,以立春定生肖这一传统在民间沿用和遗忘的人数各半。当然,若刚好出生在“争议”日期,亦可凭个人喜好去定。
而今,世界各国人民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各国文化的互补性日益增强。中国生肖邮票以及生肖文化的走俏,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正在被世界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