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丽红长篇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部小说是一个朋友前些年去台湾时买的。我对台湾文学状况隔膜,此前不熟悉萧丽红。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华文世界的汉语文学创作,本来都是汉语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我视野确实不广,只熟悉大陆的小井栏里的一点混水,而不知道华语文学的广泛。大陆文学史,也从来不把其他华文文学纳入目录里。前年秋天,我在北京一个会议上说到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时,就忘记提到这部文学史里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了,顾彬教授把香港和台湾的汉语文学纳入了“中国文学”的范畴,专章认真地讨论了台湾和香港的创作历史和现状——在文学史上,倒是一名汉学家帮我们搞了统一。反而是大陆的文学史写匠在搞文学史的分裂。

萧丽红这部长篇,原获台湾《联合报》“六九年度长篇小说奖”,时年为大陆编年的一九八〇年。大陆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交替的时期中,也短暂地迎来了一波以“归来者”为核心主导的文学反思人性和社会性动荡灾难的大潮。那个时期出现一些老作家的作品,如艾青的诗集《归来者之歌》等,是最重要的文学收获之一。从这时到八十年代末期近十年间,大陆出现过一阵短暂的文学狂欢,新老作家都在过泼水节,欢歌燕舞,而不知世之有秦、有汉,有秋后算账。人的遗忘,真的很快,大陆的文人学者更快。这些作品,基本上的核心主题,都是描写人在社会和政治中的沉浮,大多都是苦痛的记忆。而跟政治的主题保持距离的作品,我记忆中几乎都没有机会生长出来。夏志清先生在进行文学考古时“发掘”出来的沈从文“湘西系列”作品、张爱玲的上海言情,加上其他一些相关的三四十年代的作品,本来就是在大陆创作的,相对而言跟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有距离,而被埋没。时隔不过三十多年,居然就在大陆完全灭绝了。我们中小学时,我们在学习现代文学史时,没机会听到对这些作品的具体评价,连他们的名字都很陌生。

像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这种以偏僻的地区、微小的人物、具体的情感为写作主线,在大陆当时的文学宣泄时狂欢中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台湾南部嘉义县布袋镇的小女子萧丽红,却用这轻婉、低吟的方式,在“化外之地”,有效地对中国悠久的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吟诵和回望。小说里,女主人公贞观生活在一个乡村里,她的人生,波澜不惊,她的爱好,平凡婉约。救火队员的父亲在一次抢险中死去后,她感受到了人生的残酷和无常,开始在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寻找让自己安宁的思想。小说并没有拘泥于小镇的空间——贞观的大妗子苦等在太平洋战争中消失的大伯三十年,可是大伯终于再次返回时,却带回了一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日本女子。历史终于还是纠缠在现实中,但萧丽红决心不让这种历史破坏小说里的平静,一切智慧和情感,都归于平静和安乐。

贞观跟从小一起长大的大信,后来也相恋了。两人小心呵护这段情感,有时未免过了。他们在长大之后,重新回溯少年时期的单纯的情感,发现了其中闪光的钻石,而担惊受怕,遂至无法忍受一点一滴的误解。大信上大学时曾有恋人,后来分手了。贞观则没有上大学,她离开小镇到台北做事,感受到了大城市和小乡镇之间的差别。好在有大信的幽默和智慧,让她得以平静下来,并在平静中获得了愉悦。

在小说的结尾,大信服兵役去了澎湖列岛,贞观和大信因为误会产生了裂隙。

贞观回到老家。这时,大妗子已经决意要出家了。她和银蟾一起把大妗子送到山上。

人生不过如此。贞观后来再去山上给大妗子送衣裳,一个人自己走很远的路,在路边碰见了最简单、善良的无名阿婆,她好意地劝贞观喝一碗水再走,并让自己的外孙带她上山。贞观这一路上,来回都是人性的淳朴和世间的自然,她看着都是好的,心情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大妗子这时已经改名叫做素云了,且也在坐关,贞观在庵里的客房住了两晚,到了第三日还没有见到大妗子,她决定下山了。

回家的路上,又碰到阿婆和她的外孙。

贞观想起了那首诗: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阅读这样娓娓道来、处处皆是好意的小说,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浮躁,放了很长时间都未能读完。可是,每次拿起来,我都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不需要重新回到前面去找。我自己的大陆阅读陋习,让我自己对小说的期望总很高,而大陆的政治介入小说太深,也造成了全民政治的狂躁假象。我对《白鹿原》之类的小说,总不太推崇,这类作品喜爱采用大历史大跨度结构,企图用一个家族的兴衰来穿越历史,那些人物跟草木一样麻木地生灭,无论魏晋而总是“活着”。这似乎有什么人生真意,我怎么看都觉得是一地鸡毛。在当前的文化精神分裂时期,中国文化中还缺乏真正的历史观,那些动辄谈论“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一种不证自明的威风,我看到普通的网友们,脑子里也已经长满了“客观”的水浮莲,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祸害,而自鸣得意。比如写作,文学就是“主观”的,一个作家居然能够写出一部“客观”的文学作品来吗?是哪一个“客”观察到的世界呢?从那个“客”的角度看世界,是不是也算一种“主观”?文学史也是主观的,世界上哪里有“客观”的文学史?又哪里有“客观的历史”?过去的二十五史,可以说是“二十五家姓”的家族式,后来的“革命史”呢,是烧杀抢夺造反有理的暴力抒情史,这些难道就是客观吗?历史就是任由强者打扮的小姑娘嘛,这是伟人说的,他说出了一点“客观”。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客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来源是什么,所描绘的对象范畴到底在哪里。他们只是随口吐出“客观”这个词,就像我们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的游客,边吃瓜子边走路边吐瓜子壳,真正是进入了“自由王国”,而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生产垃圾。

我们被败坏了的胃口,怎么能接受萧丽红这种小说呢?读完掩卷,惆怅无边。

这部小说是一个朋友前些年去台湾时买的。我对台湾文学状况隔膜,此前不熟悉萧丽红。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华文世界的汉语文学创作,本来都是汉语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我视野确实不广,只熟悉大陆的小井栏里的一点混水,而不知道华语文学的广泛。大陆文学史,也从来不把其他华文文学纳入目录里。前年秋天,我在北京一个会议上说到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时,就忘记提到这部文学史里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了,顾彬教授把香港和台湾的汉语文学纳入了“中国文学”的范畴,专章认真地讨论了台湾和香港的创作历史和现状——在文学史上,倒是一名汉学家帮我们搞了统一。反而是大陆的文学史写匠在搞文学史的分裂。

萧丽红这部长篇,原获台湾《联合报》“六九年度长篇小说奖”,时年为大陆编年的一九八〇年。大陆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交替的时期中,也短暂地迎来了一波以“归来者”为核心主导的文学反思人性和社会性动荡灾难的大潮。那个时期出现一些老作家的作品,如艾青的诗集《归来者之歌》等,是最重要的文学收获之一。从这时到八十年代末期近十年间,大陆出现过一阵短暂的文学狂欢,新老作家都在过泼水节,欢歌燕舞,而不知世之有秦、有汉,有秋后算账。人的遗忘,真的很快,大陆的文人学者更快。这些作品,基本上的核心主题,都是描写人在社会和政治中的沉浮,大多都是苦痛的记忆。而跟政治的主题保持距离的作品,我记忆中几乎都没有机会生长出来。夏志清先生在进行文学考古时“发掘”出来的沈从文“湘西系列”作品、张爱玲的上海言情,加上其他一些相关的三四十年代的作品,本来就是在大陆创作的,相对而言跟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有距离,而被埋没。时隔不过三十多年,居然就在大陆完全灭绝了。我们中小学时,我们在学习现代文学史时,没机会听到对这些作品的具体评价,连他们的名字都很陌生。

像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这种以偏僻的地区、微小的人物、具体的情感为写作主线,在大陆当时的文学宣泄时狂欢中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台湾南部嘉义县布袋镇的小女子萧丽红,却用这轻婉、低吟的方式,在“化外之地”,有效地对中国悠久的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吟诵和回望。小说里,女主人公贞观生活在一个乡村里,她的人生,波澜不惊,她的爱好,平凡婉约。救火队员的父亲在一次抢险中死去后,她感受到了人生的残酷和无常,开始在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寻找让自己安宁的思想。小说并没有拘泥于小镇的空间——贞观的大妗子苦等在太平洋战争中消失的大伯三十年,可是大伯终于再次返回时,却带回了一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日本女子。历史终于还是纠缠在现实中,但萧丽红决心不让这种历史破坏小说里的平静,一切智慧和情感,都归于平静和安乐。

贞观跟从小一起长大的大信,后来也相恋了。两人小心呵护这段情感,有时未免过了。他们在长大之后,重新回溯少年时期的单纯的情感,发现了其中闪光的钻石,而担惊受怕,遂至无法忍受一点一滴的误解。大信上大学时曾有恋人,后来分手了。贞观则没有上大学,她离开小镇到台北做事,感受到了大城市和小乡镇之间的差别。好在有大信的幽默和智慧,让她得以平静下来,并在平静中获得了愉悦。

在小说的结尾,大信服兵役去了澎湖列岛,贞观和大信因为误会产生了裂隙。

贞观回到老家。这时,大妗子已经决意要出家了。她和银蟾一起把大妗子送到山上。

人生不过如此。贞观后来再去山上给大妗子送衣裳,一个人自己走很远的路,在路边碰见了最简单、善良的无名阿婆,她好意地劝贞观喝一碗水再走,并让自己的外孙带她上山。贞观这一路上,来回都是人性的淳朴和世间的自然,她看着都是好的,心情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大妗子这时已经改名叫做素云了,且也在坐关,贞观在庵里的客房住了两晚,到了第三日还没有见到大妗子,她决定下山了。

回家的路上,又碰到阿婆和她的外孙。

贞观想起了那首诗: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阅读这样娓娓道来、处处皆是好意的小说,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浮躁,放了很长时间都未能读完。可是,每次拿起来,我都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不需要重新回到前面去找。我自己的大陆阅读陋习,让我自己对小说的期望总很高,而大陆的政治介入小说太深,也造成了全民政治的狂躁假象。我对《白鹿原》之类的小说,总不太推崇,这类作品喜爱采用大历史大跨度结构,企图用一个家族的兴衰来穿越历史,那些人物跟草木一样麻木地生灭,无论魏晋而总是“活着”。这似乎有什么人生真意,我怎么看都觉得是一地鸡毛。在当前的文化精神分裂时期,中国文化中还缺乏真正的历史观,那些动辄谈论“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一种不证自明的威风,我看到普通的网友们,脑子里也已经长满了“客观”的水浮莲,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祸害,而自鸣得意。比如写作,文学就是“主观”的,一个作家居然能够写出一部“客观”的文学作品来吗?是哪一个“客”观察到的世界呢?从那个“客”的角度看世界,是不是也算一种“主观”?文学史也是主观的,世界上哪里有“客观”的文学史?又哪里有“客观的历史”?过去的二十五史,可以说是“二十五家姓”的家族式,后来的“革命史”呢,是烧杀抢夺造反有理的暴力抒情史,这些难道就是客观吗?历史就是任由强者打扮的小姑娘嘛,这是伟人说的,他说出了一点“客观”。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客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来源是什么,所描绘的对象范畴到底在哪里。他们只是随口吐出“客观”这个词,就像我们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的游客,边吃瓜子边走路边吐瓜子壳,真正是进入了“自由王国”,而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生产垃圾。

我们被败坏了的胃口,怎么能接受萧丽红这种小说呢?读完掩卷,惆怅无边。


相关文章

  • 文学常识九上
  • l.<沁园春-雪>是咏雪的名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2.<雨说>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一>,作者为台湾诗人. 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 ...查看


  • 分析贾宝玉的性格与命运
  • 分析贾宝玉的性格与命运 贾宝玉之所以不朽,因为一方面他象征了中国数千年来绅士社会的爱情:另一方面,他象征着人类的"情种",我们相信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理想人物,在比宝玉更多情的. 关于宝玉的情,读花人有一段很妙的议论道:& ...查看


  • [红楼梦]教案 1
  • <红楼梦>教学设计 董秀梅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巅 ...查看


  • 圆圆的月亮爬上来 | JIC周末书单
  • 明天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乃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人以庆贺月圆之名团聚在一起赏月祈福.本期书单局君推荐了5本关于月亮的书籍,涉及民俗.天文.古代诗歌.人生哲学等,愿各位在团圆欢聚之余,亦有雅兴论月.鉴月 ...查看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浅析
  • 作者简介:朱莉丽(1985.9-),讲师,江苏东海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小说.戏剧,现为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查看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小韩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 小韩 [目的意图]: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 ...查看


  • 明月松间照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 ...查看


  • 有关月亮的诗文
  • 1.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查看


  • 语文必考考点
  • 1<诗经>在汉代留下来的注本被称为<毛诗>毛氏的注本.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2<秦晋殽之战>了解文中人物:晋襄公.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等 3中国诗歌有两大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