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景阅读文章与作文的方法总结

写景阅读基础知识

1、以写景抒情为主的阅读题 ,做此类题目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2、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如阅读《桂林山水》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具有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5、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6、按空间方位的变换分段。写景状物的文章,多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叙写,分段时就应当按方位的变换来划分。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可以按照“从金华出发?路上景色?双龙洞奇景”地点变化分为三段。也可以将“双龙洞奇景”一部分,再按地点变化,分为“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几部分,全文可分为6段。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2、读短文,补充词语。(6分)

色彩( )( ) 颜色( )( ) 热闹( )( )

生机( )( ) 美不( )( ) 丰硕( )( )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4分):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 。(2分)

5、短文按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分)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8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4分)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4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3分)

4. 细读短文,填空。(6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答案

(一)短文《 漓江 》(30分)

1、苏醒 热闹 歉收

2、 明丽 各异 非凡 勃勃 胜收 累累

3、 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 永远那么清秀、美。 拟人句: 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

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承上启下

5、时间

6、春天:生机勃勃 夏天:热闹非凡 秋天:丰硕诱人 冬天:纯洁安静

7、(自由发挥)

(二)短文《一流风景胜地--漓江》(20分)

1. (1) (2)

2. (1)举世无双(2)目不暇接

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2)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变化无穷

5.(3)( √ )

作文:记一次游览经过

提示和要求: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或老师同学一定与你游览过许多地方,如:越秀公园,白云山,珠江,陈家祠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览经过记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

(3)字数450字以上。

作文点拨:

记叙游览经过。就是写游记,是把记叙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记叙文。

(1)抓住特点,精选材料。涉足名胜古迹,往往步移景换,目不暇接,风光人情,处处诱人。如果写作时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地逐一罗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平平淡淡,如同一本流水帐。所以落笔之前,务必把观赏来的景物来一番比较和鉴别,去粗取精,辨明主次,确定需要重点写的有关景物。一般来说,可以着重记叙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写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在记叙描述中,要尽力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2)要把游踪写清楚。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游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

(3)要结合历史文物或遗迹展开联想。

要写好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描写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任何景物,都要有个立足点。立足点可以固定,也可以变换。写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看到的东西。

其次,要按一定的的顺序写。可以按方位(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至后,从后至前;从近而远,从远而近)。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可以按时间的顺序(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或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

第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重点地写。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如果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泛泛地描写或者堆砌词藻、过分雕琢,都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写景片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其中之一是,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准确、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写景阅读基础知识

1、以写景抒情为主的阅读题 ,做此类题目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2、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如阅读《桂林山水》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具有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5、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6、按空间方位的变换分段。写景状物的文章,多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叙写,分段时就应当按方位的变换来划分。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可以按照“从金华出发?路上景色?双龙洞奇景”地点变化分为三段。也可以将“双龙洞奇景”一部分,再按地点变化,分为“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几部分,全文可分为6段。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2、读短文,补充词语。(6分)

色彩( )( ) 颜色( )( ) 热闹( )( )

生机( )( ) 美不( )( ) 丰硕( )( )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4分):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 。(2分)

5、短文按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分)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8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4分)

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4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

3. 用“ ”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3分)

4. 细读短文,填空。(6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答案

(一)短文《 漓江 》(30分)

1、苏醒 热闹 歉收

2、 明丽 各异 非凡 勃勃 胜收 累累

3、 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 永远那么清秀、美。 拟人句: 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

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承上启下

5、时间

6、春天:生机勃勃 夏天:热闹非凡 秋天:丰硕诱人 冬天:纯洁安静

7、(自由发挥)

(二)短文《一流风景胜地--漓江》(20分)

1. (1) (2)

2. (1)举世无双(2)目不暇接

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2)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变化无穷

5.(3)( √ )

作文:记一次游览经过

提示和要求: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或老师同学一定与你游览过许多地方,如:越秀公园,白云山,珠江,陈家祠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览经过记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

(3)字数450字以上。

作文点拨:

记叙游览经过。就是写游记,是把记叙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记叙文。

(1)抓住特点,精选材料。涉足名胜古迹,往往步移景换,目不暇接,风光人情,处处诱人。如果写作时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地逐一罗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平平淡淡,如同一本流水帐。所以落笔之前,务必把观赏来的景物来一番比较和鉴别,去粗取精,辨明主次,确定需要重点写的有关景物。一般来说,可以着重记叙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写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在记叙描述中,要尽力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2)要把游踪写清楚。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游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

(3)要结合历史文物或遗迹展开联想。

要写好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描写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任何景物,都要有个立足点。立足点可以固定,也可以变换。写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看到的东西。

其次,要按一定的的顺序写。可以按方位(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至后,从后至前;从近而远,从远而近)。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可以按时间的顺序(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或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

第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重点地写。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如果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泛泛地描写或者堆砌词藻、过分雕琢,都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写景片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其中之一是,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准确、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相关文章

  • 中考写景作文开头技巧:点题开篇法
  • 中考写景作文开头技巧:点题开篇法 点题开篇法提示: 点题开篇就是文章开头要围绕题目写出题目的意思或文题要求所写的内容.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要认真审清题目,确立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开始就围绕题目意思展开叙 ...查看


  •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 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一般考点及解题思路的几点说明
  • 摘 要: 中考记叙文(泛义)阅读在整个试卷板块中占有重要分量.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及针对相应的题型采取一定的答题技巧.本文将通常出现的记叙文的考点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并分别对各个考点的答题技巧作说明. 关键词: 中考 记叙文 ...查看


  • 初三文言文复习课:[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评课报告
  • 初三文言文复习课:<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评课报告 振华中学语文组 高新区文教局组织的这次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了各校教研组的教研成果.从这三节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查看


  • 语文现代文阅读怎么做得高分?
  • 阅读文段拿高分必要点 第一,要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很多同学认为中考现代文阅读采用的材料都来自于课外,所以只要大量做一些课外的练习.这是不足取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个个很好的例子,一般都经过专家的鉴定和筛选,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 ...查看


  • 中学作文题目选编
  • 中学生作文教学梯级设计系列(博客) 初中作文阶梯训练计划 中学作文题目选编 初一作文题目 1.升入初中,我们生活的舞台更加宽广,我们飞翔的天空更加广阔,我们离 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了!请以"我的理想我做主"为题,写一篇60 ...查看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 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 ...查看


  • 初三学生的语文写作现状分析与策略
  • 视 生 递 豆 孤 ●田保 兰 从传递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表达真善 美的主 题.以纯洁的文风表达高尚的品 格,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的自我. 晓风的 日怀' .毕淑敏的 < 珍惜愤 怒>.冰心的 < 生命的力量>.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