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复习设计

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复习设计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由于各地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是由各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有差异的,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中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由于地形知识综合性强、要求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对地形知识的拓展分析,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化解。

一、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1.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日照增强,气温降低,气压减低,降水在达到最大降水带以前不断增加,但超过这一高度即行减少,在高山顶上还有冰雪覆盖,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分布。

例1.喜马拉雅山山脚与山顶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到了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原因:山地上海拔较高,气温低,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凝结为雨;空气与山地寒冷地面相遇,容易冷却致雨;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山坡上升,水汽容易凝结致雨)。

例2.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

例3.南美洲西部赤道西侧的高山气候是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的影响,非洲赤道东侧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也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缘故。

2.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1.与纬线大致平行的秦岭、南岭南北的冬季气温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南岭以南可以发展某些热带作物,具有热带性环境,而南岭以北热带作物不能越冬,具有亚热带环境,而秦岭则成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的分界线。

例2.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每隔一定时间表现为寒潮的侵袭,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气温低于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

二、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1.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主要是受安第斯山的影响。 例2.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脉的影响。

例3.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三、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1.非洲赤道东侧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同纬度非洲刚果盆地则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

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2.右图甲乙两地气温分布呈现封闭状态,与相临

的大致与纬线平行的等温线分布明显不同,就是因为,甲

地受山地的影响,而乙地则受谷地(盆地)的影响。

四、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1.与海岸平行的太行山、武夷山等山脉,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雨量悬殊。

例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其位于迎风坡接纳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东南信风,降水多,当然还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

例3.同一山地,由于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情况比阴坡大为减轻,以至阳坡可以发展某些经济林木,而阴坡则因冬季受到冻害而不宜种植。

例4.南美洲南端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由于安第斯山的影响,南美洲南端东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气候干旱。

课堂练习: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

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4.读“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①为 山;(2)A、B、C三大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原因是: ;该地形区的东南呈现出亚热带风光,原因是: 。

(3)A、B、C三地形区中种植甘蔗条件最好的是 ,原因是 。

5.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

(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 盆地,B是 盆地,C是 盆地。

(3)我国的 江经缅甸流入E,即 湾。

(4)D是 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而形成。(5)F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

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降水量最为丰富的________地,因为

这里处在山的________坡,暖湿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_,容

易成云至雨,这种降雨被称为________雨。

(2)C地的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

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复习设计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由于各地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是由各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有差异的,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中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由于地形知识综合性强、要求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对地形知识的拓展分析,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化解。

一、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1.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日照增强,气温降低,气压减低,降水在达到最大降水带以前不断增加,但超过这一高度即行减少,在高山顶上还有冰雪覆盖,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分布。

例1.喜马拉雅山山脚与山顶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到了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原因:山地上海拔较高,气温低,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凝结为雨;空气与山地寒冷地面相遇,容易冷却致雨;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山坡上升,水汽容易凝结致雨)。

例2.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

例3.南美洲西部赤道西侧的高山气候是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的影响,非洲赤道东侧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也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缘故。

2.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1.与纬线大致平行的秦岭、南岭南北的冬季气温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得南岭以南可以发展某些热带作物,具有热带性环境,而南岭以北热带作物不能越冬,具有亚热带环境,而秦岭则成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的分界线。

例2.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每隔一定时间表现为寒潮的侵袭,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气温低于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

二、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1.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主要是受安第斯山的影响。 例2.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脉的影响。

例3.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三、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1.非洲赤道东侧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同纬度非洲刚果盆地则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

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2.右图甲乙两地气温分布呈现封闭状态,与相临

的大致与纬线平行的等温线分布明显不同,就是因为,甲

地受山地的影响,而乙地则受谷地(盆地)的影响。

四、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1.与海岸平行的太行山、武夷山等山脉,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雨量悬殊。

例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其位于迎风坡接纳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东南信风,降水多,当然还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

例3.同一山地,由于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情况比阴坡大为减轻,以至阳坡可以发展某些经济林木,而阴坡则因冬季受到冻害而不宜种植。

例4.南美洲南端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由于安第斯山的影响,南美洲南端东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气候干旱。

课堂练习: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

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4.读“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①为 山;(2)A、B、C三大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原因是: ;该地形区的东南呈现出亚热带风光,原因是: 。

(3)A、B、C三地形区中种植甘蔗条件最好的是 ,原因是 。

5.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

(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 盆地,B是 盆地,C是 盆地。

(3)我国的 江经缅甸流入E,即 湾。

(4)D是 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而形成。(5)F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

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降水量最为丰富的________地,因为

这里处在山的________坡,暖湿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_,容

易成云至雨,这种降雨被称为________雨。

(2)C地的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章

  •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及表述
  • 高考地理考察重点与要求 区域地理重点: 地形:能通过解读地形等值线图.河流分布,说出地形类型,说明地貌特点,该区域的地势特点,分析地形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通过解读经纬度位置.气象等值线图,说出该区域气候类型,说明 ...查看


  • 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 高三复习课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茂名市第十七中学 廖小桃 [考纲要求] 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农业生产活动对 ...查看


  • 高三地理复习[气候专题一]教学设计
  • 高三地理复习<气候专题㈠>教学设计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巍 [教学构思]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掌握判定气候类型的方法.根据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和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 ...查看


  • 高中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 篇一: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 欧洲和俄罗斯[高考试题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欧洲和俄罗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欧洲西部地区及俄罗斯的位置.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 ...查看


  •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复习
  • 气候小专题 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据此完成1-3 ...查看


  •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 义务教育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通过读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 在地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 ...查看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 ...查看


  • 初中地理总复习--气候.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 ...查看


  • 2016届高三地理总复习主观题答题模板
  • 2016届高三地理总复习主观题答题模板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1.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 A.纬度--纬度越低,中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多: B.地势--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