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有相互的作用。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3、知道磁感线,初步认识地磁场。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过程知道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磁现象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磁体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磁场的存在和方向,知道磁感线并能绘制磁感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什么叫力?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必须要接触吗?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什么?
〃物体带电后具有什么性质?
二、引入新课:
吸铁石只能吸铁吗?为什么能用磁铁做指南针?
三、新授:
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条形磁体、蹄形磁铁、磁针。
天然磁体
永磁体 人造磁体
2.磁极的吸引力最强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3、磁体的指向性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 ”表示;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 ”表示;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5、磁化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6、两个磁铁它们相互靠近并未接触,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力的作用的
呢?
演示:①用手指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
②用粉笔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
③用嘴吹小磁针,使其转动。
是什么是小磁针转动起来的?(学生:力的作用是小磁针转动起来。) ④用磁铁与小磁针相互靠近;
⑤用粉笔、木棒与小磁针靠近。
导语:磁体与非磁体周围不一样,表现在:磁体与磁体之间虽不接触但有力的作用;而非磁体与磁体之间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引入磁场的概念
1.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一些现象来认识它、研究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
7.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不同的点,小磁针的指向不同。
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如何显示各点的磁场方向呢?
〃磁感线的分布
①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②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③同名磁极的磁感线
④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谱:
磁感线的特征:
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空间的磁场的分布情况;
③磁感线上每一点的磁场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④磁感线不相交。
〃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
三、小 结:
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
一个磁铁的南北极标记已模糊不清,如何判别它的南北极。
一根钢棒靠近小磁针的N 极,若吸引,则钢棒原来有磁性吗?若磁针躲开钢棒,钢原来有磁性吗?
1.磁体之间为什么能发生力的作用?
2.磁感线的作用;
3.磁场中某一点磁场方向
〃磁感线的方向
〃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板书:16.1磁是什么
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3磁体的指向性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 ”表示;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 ”表示;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6、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
1)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①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②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③同名磁极的磁感线
④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四、作业布置
1、课后作业。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 让学生掌握安培定则。
3、 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从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到认识电流的磁现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一个飞跃。
二、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8-119页的内容。
〃思考:
1、电与磁有什么样的关系?
2、奥斯特实验有什么要求?
3、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三、教学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9页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感悟教材16-9图。认识通电螺线管。
〃教学通电螺旋管的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安培定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0页的内容。
〃要求学生用右手判断:
1、磁场方向。
2、电流方向。
3、磁极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安培定则的内容。
四、教学电磁铁
1、电磁铁的结构。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页的迷你实验的内容。
3、教学电磁铁的优点?工作原理?
4、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让学生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掌握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让学生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安培定则
〃奥斯特实验有什么要求
〃小结:
二、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4-125页的内容。
〃思考:
1、电动机的构造?
〃由磁铁(定子)、线圈(转子)换向器、电刷组成。
〃教学换向器的作用。
2、教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情况?
小结: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小结:
三、教学电动机怎样转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6页的内容。
〃感悟教材16-21图。认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7页的内容。
〃感悟教材16-22图.
〃指导学生小结:
1、磁场方向。
2、电流方向。
3、磁极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干电池、蓄电池及太阳电池、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应用。各种发电机能的转化。
2、不同电池的用途。
3、了解发电机的种类、能量转化方式?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电池的种类及结构。
〃了解发电机的种类、能量转化方式?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电动机的构造?
〃教学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二、引入新课:
1、“认识电池”部分的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0-133页的内容。
〃感悟电池的分类。
〃电池的能量转化。
自学教材131页“信息窗”的内容。
自学各类电池的优点。
2、教学发动机
〃了解发电机的种类,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核能发电各自的特点 ·电池使用完之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小结:
〃电动汽车--它的动力来自燃料电池,而不是内燃机,这样可以减少燃料消耗,产生更少的污染物排放,更环保了。
〃师生共同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目标: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
〃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
〃磁生电的条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各类电池的优点
〃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二、引入新课:
1教学136-137页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实验探究”的内容。
〃感悟图17-14、17-15。
〃思考:
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小结:
教师讲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完成137页的“交流与合作”。
2、教学电磁感应现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8页的内容。
·自学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介绍法拉第。
〃师生共同小结: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的转化。
2、知道什么是交流电和直流电。
3、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高压触电及其防护,感受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的转化。
〃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二、引入新课:
1教学139页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感悟图17-19。
〃思考:
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教学发电机的制作原理。
〃了解发电机的构造。掌握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情况?
小结:
教师讲授注意事项:
2、教学电能输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0页的内容。
·自学电能的输送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140页“加油站”的内容:
〃师生共同小结:
3、教学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1页的内容。 自主学习:高压电弧触电的内容。 自主学习:跨步电压触电的内容。
4、教学触电:防护措施。
小结: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有相互的作用。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3、知道磁感线,初步认识地磁场。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学习过程知道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磁现象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磁体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磁场的存在和方向,知道磁感线并能绘制磁感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什么叫力?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必须要接触吗?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什么?
〃物体带电后具有什么性质?
二、引入新课:
吸铁石只能吸铁吗?为什么能用磁铁做指南针?
三、新授:
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条形磁体、蹄形磁铁、磁针。
天然磁体
永磁体 人造磁体
2.磁极的吸引力最强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3、磁体的指向性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 ”表示;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 ”表示;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5、磁化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6、两个磁铁它们相互靠近并未接触,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力的作用的
呢?
演示:①用手指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
②用粉笔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
③用嘴吹小磁针,使其转动。
是什么是小磁针转动起来的?(学生:力的作用是小磁针转动起来。) ④用磁铁与小磁针相互靠近;
⑤用粉笔、木棒与小磁针靠近。
导语:磁体与非磁体周围不一样,表现在:磁体与磁体之间虽不接触但有力的作用;而非磁体与磁体之间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引入磁场的概念
1.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一些现象来认识它、研究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
7.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不同的点,小磁针的指向不同。
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如何显示各点的磁场方向呢?
〃磁感线的分布
①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②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③同名磁极的磁感线
④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谱:
磁感线的特征:
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空间的磁场的分布情况;
③磁感线上每一点的磁场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④磁感线不相交。
〃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
三、小 结:
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
一个磁铁的南北极标记已模糊不清,如何判别它的南北极。
一根钢棒靠近小磁针的N 极,若吸引,则钢棒原来有磁性吗?若磁针躲开钢棒,钢原来有磁性吗?
1.磁体之间为什么能发生力的作用?
2.磁感线的作用;
3.磁场中某一点磁场方向
〃磁感线的方向
〃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板书:16.1磁是什么
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3磁体的指向性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 ”表示;
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 ”表示;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6、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
1)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①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②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③同名磁极的磁感线
④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四、作业布置
1、课后作业。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 让学生掌握安培定则。
3、 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从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到认识电流的磁现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一个飞跃。
二、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8-119页的内容。
〃思考:
1、电与磁有什么样的关系?
2、奥斯特实验有什么要求?
3、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三、教学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9页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感悟教材16-9图。认识通电螺线管。
〃教学通电螺旋管的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安培定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0页的内容。
〃要求学生用右手判断:
1、磁场方向。
2、电流方向。
3、磁极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安培定则的内容。
四、教学电磁铁
1、电磁铁的结构。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页的迷你实验的内容。
3、教学电磁铁的优点?工作原理?
4、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让学生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掌握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让学生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安培定则
〃奥斯特实验有什么要求
〃小结:
二、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4-125页的内容。
〃思考:
1、电动机的构造?
〃由磁铁(定子)、线圈(转子)换向器、电刷组成。
〃教学换向器的作用。
2、教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情况?
小结: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小结:
三、教学电动机怎样转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6页的内容。
〃感悟教材16-21图。认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7页的内容。
〃感悟教材16-22图.
〃指导学生小结:
1、磁场方向。
2、电流方向。
3、磁极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干电池、蓄电池及太阳电池、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应用。各种发电机能的转化。
2、不同电池的用途。
3、了解发电机的种类、能量转化方式?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电池的种类及结构。
〃了解发电机的种类、能量转化方式?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电动机的构造?
〃教学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二、引入新课:
1、“认识电池”部分的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0-133页的内容。
〃感悟电池的分类。
〃电池的能量转化。
自学教材131页“信息窗”的内容。
自学各类电池的优点。
2、教学发动机
〃了解发电机的种类,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核能发电各自的特点 ·电池使用完之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小结:
〃电动汽车--它的动力来自燃料电池,而不是内燃机,这样可以减少燃料消耗,产生更少的污染物排放,更环保了。
〃师生共同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目标: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
〃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
〃磁生电的条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各类电池的优点
〃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的大小控制、转动方向由有电流方向控制和磁极方向控制。
二、引入新课:
1教学136-137页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实验探究”的内容。
〃感悟图17-14、17-15。
〃思考:
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小结:
教师讲授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完成137页的“交流与合作”。
2、教学电磁感应现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8页的内容。
·自学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介绍法拉第。
〃师生共同小结: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
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的转化。
2、知道什么是交流电和直流电。
3、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高压触电及其防护,感受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的转化。
〃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 习: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换向器的作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
二、引入新课:
1教学139页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感悟图17-19。
〃思考:
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教学发电机的制作原理。
〃了解发电机的构造。掌握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情况?
小结:
教师讲授注意事项:
2、教学电能输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0页的内容。
·自学电能的输送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140页“加油站”的内容:
〃师生共同小结:
3、教学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1页的内容。 自主学习:高压电弧触电的内容。 自主学习:跨步电压触电的内容。
4、教学触电:防护措施。
小结: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本节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