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成为备受尊重的人”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浅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家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幼儿园“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如何让家长信任你,愿意听从你的建议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1.尊重家长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如何让家长尊重我们
a.教育的专业性
不断地增强、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育儿知识等等。除了在书本
上进行学习,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例如:身边有孩子的同事的育儿经,家长之间交流的育儿感受„„都是我们收集的资料。你的经验越丰富,家长对你的信任值就越高。同时,他也会越尊重你。
b.感官的刺激
俗话说,“人靠衣装”。你的穿着打扮会渗透着你的内涵和修养。大家可
能知道在一些公司里,会要求女职员穿着套装,男职员打领带。除了是一种整体形象问题,也是象显示自己公司的员工素质比较高。例如:现在有个地方邀请你去演讲或者工作指导,你会选择那套服装?为什么?
在生活,我们也会不自然透过一个人的服装去猜测一个人的职业。因此,
你的穿着打扮是否让家长觉得你是专业人士呢?还是觉得你更象街边那些低级趣味的没文化的人呢?你觉得家长会比较尊重哪种人呢?
二、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
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XX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
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
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
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
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
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
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
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
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
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
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
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
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
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
这种方式?”等。
4.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
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
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
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
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
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
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5. 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
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的语
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
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
说的。例如:因此,沟通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
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
6.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
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到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
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孩
子和家长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
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
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让家长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
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
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
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
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
4、找出问题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会清楚意识到和老师配合的重要性,会更多地求助老师、
依赖老师。这时,也是建立我们专业性的最好时机。家长得到老师的帮助后,会更加信服老师,尊敬老师。
五、真情感动,相互理解。
我们的老师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家长不一定能体会到。特别是新生班,
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且要和他们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但家长仍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
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当然,和家长沟通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刚才说的只是一些显象的问题。如何
让家长明白,他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幼儿园、老师只是协助他们进行教育的?如何让家长成为我们工作的支持者,成为我们的资源?才能真正让我们和家长成为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研讨:如何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教育成为我们协作的纽带?
“每个人都想成为备受尊重的人”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浅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家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幼儿园“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如何让家长信任你,愿意听从你的建议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1.尊重家长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如何让家长尊重我们
a.教育的专业性
不断地增强、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育儿知识等等。除了在书本
上进行学习,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例如:身边有孩子的同事的育儿经,家长之间交流的育儿感受„„都是我们收集的资料。你的经验越丰富,家长对你的信任值就越高。同时,他也会越尊重你。
b.感官的刺激
俗话说,“人靠衣装”。你的穿着打扮会渗透着你的内涵和修养。大家可
能知道在一些公司里,会要求女职员穿着套装,男职员打领带。除了是一种整体形象问题,也是象显示自己公司的员工素质比较高。例如:现在有个地方邀请你去演讲或者工作指导,你会选择那套服装?为什么?
在生活,我们也会不自然透过一个人的服装去猜测一个人的职业。因此,
你的穿着打扮是否让家长觉得你是专业人士呢?还是觉得你更象街边那些低级趣味的没文化的人呢?你觉得家长会比较尊重哪种人呢?
二、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
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XX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
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
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
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
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
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
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
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
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
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
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
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
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
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
这种方式?”等。
4.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
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
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
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
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
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
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5. 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
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的语
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因为,当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
一致时,人们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
说的。例如:因此,沟通者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
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为教师,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
6.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
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到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
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孩
子和家长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
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
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让家长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
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
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
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
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
4、找出问题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会清楚意识到和老师配合的重要性,会更多地求助老师、
依赖老师。这时,也是建立我们专业性的最好时机。家长得到老师的帮助后,会更加信服老师,尊敬老师。
五、真情感动,相互理解。
我们的老师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家长不一定能体会到。特别是新生班,
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且要和他们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但家长仍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
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当然,和家长沟通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刚才说的只是一些显象的问题。如何
让家长明白,他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幼儿园、老师只是协助他们进行教育的?如何让家长成为我们工作的支持者,成为我们的资源?才能真正让我们和家长成为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研讨:如何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教育成为我们协作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