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
“”与检索成语
天道酬勤”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经常在一个公共场所碰到某君,也常海阔天空地闲聊。
天道酬勤”,极为喜爱,装裱把玩,然而不知这个成一天,他说得到一位朋友书写的“
语,或者说词汇的出处,问我是否知道,这下把我难住了,只好答应回家查书再谈。到家就查找,利用常见的工具书,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业务忙,就不想找了,但是想到顾炎武的做学问以不知为耻的态度,我忝充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员,不能就此放
天道”、“酬手,得继续寻求答案,于是真下了一些功夫,只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只知“
勤”二词辞源,而“天道酬勤”仍属茫然,不得已,遂于1989年6月30日草成《“天道酬勤”与检索“天道酬勤”》回复某君。今因翻阅旧稿,想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辞书,特别是上网检索,何不一试,因之又用了一点功,倒是查到了“天道酬勤”,不过并未提供出处,或虽提出,但经不起复案。这样,我的兴趣上来了,有了续写旧作的
天道酬勤”成语的全过程叙述出来,以及由此而来的感触。这冲动,就是想将寻觅“
篇小文,是在旧稿基础上加工的,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将20世纪80年代末的旧文移植过来,二是叙述近日检索的经历和感触。
“天道酬勤”,出于何典,谁人所创,云何道理?此语究属稀见(此指20世纪80年代情形而言),我是作了思想准备:先用现代的工具书,不行,再求助于古人。无非是先易后难的意思,不费力查到最好,否则也要不怕辛苦,查他个水落石出。决心和方法已定,就着起手来。
辞源》、《辞海》是常用的大型工具书,检索也方便,谁知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
它们未能提供线索;《文史辞源》之类的专门词书,亦不见这种词条;当今最大的汉语辞典———台湾版《中文大辞典》,收词37万多条,在“天”字词内,有着“天道”、“天道不谄”、“天道自会”、“天道将军”、“天道无亲”、“天道宁论”、“天道福善祸淫”、“天【
】二道难知”,偏偏没有要找的“天道酬勤”;(当时)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的《汉语大辞〇虽然才出版二册,但其价值至少应与《中文大辞典》相等,就在它的第二册里包二典》
含“天”字词目,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翻检后发现,其词条不多于《中文大辞典》。
现代词书的无有,只好走向第二步:向古人问道。清朝康熙年间,官方为读书人
冯尔康:“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天道酬勤”
写作诗词歌赋、时文八股的便捷,编纂了《骈字类编》、《佩文韵府》、《分类字绵》和《渊鉴类函》四部类书,将清代及前此的词语择为词目,依其内容性质或字韵,分类编排,注明它的原始出处和故事缘起。因为它们带有总结性,部头都很大,依次是
分类240卷、440卷、64卷、450卷,它们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所在,希望鼓舞我去索取。《
字绵》、《渊鉴类函》没有现代人所作的词目索引,只能按它们的分类翻检,估计“天道酬勤”会在“天文”(或“天地”)、“人事”类里面,可是没能检出。因为没有索引,查漏了?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实在是不大可能的。《骈字类编》以字韵分类,不像
天”字在哪个韵,才也是康熙年间编撰的《康熙字典》使用部首分类法,这就得知道“
能查找。我不懂字韵,借助《辞源》,获知天字属“先”韵,就找到了“天”字下的词汇,遗憾的是依然不见“天道酬勤”佩文韵府》亦是按韵分类,不过它的词目编4个字。《
天道排,不是把第一个字相同的词放在一起,而是将末一字相同的置于一处,欲找“
酬勤”,不能从“天”字入手,而是要找“勤”字,“勤”字类我是翻检到了,依然未见“天
,不过意外发现“酬勤”一词。为此,将上述诸书重检一过,得知《中文大辞道酬勤”
典》也收有“酬勤”。除了这些,还有古人的什么词书可供利用呢?清人翟灏编辑的《通俗编》、阮元主编的《
,试查之后,亦无结果。词书没有,经书有没有?特别是对于“天道”,古代圣贤是否讲到过,可能性应当很大,我于是转向《十三经》,检
,“天”字下词语约有800条,含有“天道”索最令人信赖的叶绍钧编的《十三经索引》
天道下济而光明”、“天道不谄”、“天道多在西北”、“天道在字样的有7条,分别为“
教”、“天道远”、“天道福善祸淫”、“天道盈亏而不益谦”,并不见我所渴望的那4个—“天道酬勤”。至此,还到哪里觅求?词书恐怕是不会提供信息了,找不到“天字——
道酬勤”成语语源了。这个结论不管武断与否,总让我打消了溯源的念头。
所幸在《佩文韵府》和《中文大辞典》查到的“酬勤”条目,对其渊源,共同提供的是《左传》注疏的线索。《左传》记载,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三月,郑国铸刑鼎,鲁
制以禄位,以劝其从”的话。唐初的国子祭酒孔国叔向为此给郑国子产写信,内有“
颖达为作疏解:“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也。”孔氏成为最早解释“酬勤”的学者。近世杨伯峻撰著《春秋左传注》,对叔
立官品高下厚薄之制,以勉励顺从教诲者。”所说的比孔向的话作出这样的注释:“
颖达好懂一点。用白话文来说,“酬勤”,是君主订定官爵俸禄制度,酬劳官员,以鼓励他们上进,办好公事。至于“天道”之意,辞源、词书多有披露。前引《十三经索引》
易经》、《春秋左传》、《书经》、《礼记》。此外《庄子》的7条天道词语,即出自儒家典籍《
中有“天道”篇。天道的意思有多种,为天理,老天爷,占验天象等。“天道”与“酬勤”联在一起,意思是老天是会酬劳廉洁勤谨的官员,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代表上苍老天二
慎(谨慎)、勤(勤劳、勤恳)的官员;扩大这句话的适用对〇爷的皇帝会奖励清(清廉)、三象,则可理解成:认真办事的人,都会得到老天爷恩赐(实惠),或者说天理是要让正】
直勤劳的人得到报酬。俗语“皇天不负苦心人”,坚持追求正当目标的人,是会有所【
文化学刊
得的。2007年第3期(总第5期)
“天道酬勤”,可以激励人勤奋向上,踏实苦干,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一分功夫,得一分收获。“天道酬勤”,也是人们的愿望,以为努力做事,能够换来好报酬。然而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时,勤劳者收获不多,怠惰者、取巧者所得不少,甚而远远超过勤奋者。天道要能酬勤,还得有社会条件,这就是制度合理,政治清明。
以上是1989年6月的文字。下面是近日追询“天道酬勤”的新进程。查检1997年
,令人喜出望外,收有“天道酬四川辞书出版社推出的宋永培主编《汉语成语词典》
勤”条目,释文是:“天道:天理。酬:报酬。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功夫的人必然有收获。『例』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天道酬勤,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整
凡例》第六条云:“引例:引例一般列个解释中没有指出这一成语的来源,而此书的《
出古今两个例证。古例载明出处……释义之后标『例』,先引证古例,再出示今例。”
今二例,尤其是对古例应当标明按此凡例要求,制作者是要给每一个词条提供古、
出处,即原始材料的根据。可是“天道酬勤”这一条破例了,并没有举出古例,更不可能交待词目的来源。这就表明《汉语成语词典》的编者,虽然将“天道酬勤”收入词书,可是依然不知它的来源,所以“天道酬勤”的辞源问题还是没能明了。
现在上网检索,已经成为普通的事情了,不像20世纪80年代,电脑对我还是神秘之物。如今,即2007年1月,我利用百度网站,检索“天道酬勤”。乍一查,吓了一跳,竟然有1250000条;再查古戈网站,亦有661000条,无疑“天道酬勤”业已成为流行语汇。我在这两个网上各查阅了若干条,得知这样的一些信息:有用作网站名称的,是所谓“天道酬勤品位高尚修身养性的个人文化网站”,或为“老师网络办公室系统个人主页”;有公司用之勉励职工敬业的;有公司以之命名设立奖学金的;有的商家用作广告词的;有在奖杯底座书写此词,颁发金榜题名奖的;有学校用以教学的;也有学生将它作为座右铭的;有的人将它翻译成英文;等等。怎样解释呢?多数和《汉语成语词典》理解的一样:“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说到“天道酬勤”的辞源,网上文字亦颇有提及的,有说出自《论语》的,有谓源
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的。亦有实话实说者,明确表于《尚书》的,有说韩愈曾题词“
示不知其源,而在讨论之中:“‘天道酬勤’没找见最初的出处。可能《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
】”与此相同的则是:“高手请进《寻‘天道酬勤’最早出处及典故》:一朋友寻二有苗。’〇‘尚书》,《周易》遍寻,不得,顾求之!”天道酬勤’最早出处及典故不得,问我,《四走笔至此,得知词书收有“天道酬勤”一词,我也和有些同好一样作了一点查询其辞源的努力,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仍然未知其出处,而且与有些同好相同,以后有
冯尔康:“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
天道酬勤”
机会再作探求。
天道酬勤”成语已深入人心,为人们所钟爱,反映1250000条信息,不能不认为“
它是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是新鲜活泼的语汇。人们喜爱它,我想是它蕴涵的人生哲理和做人准则的缘故。它告诉人们社会有其游戏规则,敬业、勤奋、向上而有道德的人,会得到人生的乐趣和社会的回报。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被世人发掘出来,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网上文字云:“在我的家里挂着一幅字———天道酬勤。我比较欣赏这句话,也相信天道酬勤。”又有文字讲:“‘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古今中外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或谓:“
所称道的多劳多得……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地
另有叙述自身认识“天道酬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勤”的故事及感受:第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它,第二次从一朋友口中听到,第三次是从公司总经理口中听到。短短一段时间,便在三种不同的场合看到和听到这句话。至此,算是与“天道酬勤”结缘了,并将之理解为是对本人的一种教诲和鞭策。纵
天道酬勤”的案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凡是正常人,都期盼取得成功,都期盼观天下,“
得到回报,但我们同样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让我们以“天道酬勤”共勉。如此等等的网友,用“天道酬勤”鼓励自己,也以它的精神自律,创造美好的未来。
“天道酬勤”,用这种精神探讨其辞源,愿与同好共勉,继续索求。
(作者系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强】
【
】二〇五
本期语萃高校博物馆文化建设要注意对本馆文化
特性的确定和培育。作为大学中的重要机构
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作为大学与社会沟
通交流的重要媒介,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价值
观必须符合所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
●从大学文化视角解读高校博物馆的特点和发展014页
天道酬勤,可以激励人勤奋向上,踏实苦干,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一分
天道酬勤”,也是人们的愿望,以为努力做事,能够换来好报酬。功夫,得一分收获。“
然而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时,勤劳者收获不多,怠惰者、取巧者所得不少,甚而远远超过勤奋者。天道要能酬勤,还得有社会条件,这就是制度合理,政治清明。
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天道酬勤”204页●“
“辨风正俗”是同社会文明进程相伴随的一种社会变革过程,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辨风正俗”、择优汰劣和移风易俗,对民俗中的陋俗加以引
调控功能,化解、消除种种有碍导和规范,从而发挥民俗在社会生活秩序中的制衡、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社会“民俗问题”。
和谐文化”与“民俗问题”223页●“
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是诗。古画论云:“论画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文表现焉。”“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之意”、“寄情言志”、“书画同源”乃是中国绘画之精华。
●真气远出妙造自然238页"""""""""""""""""""""""""""""""""""
[文化纵横]
“”与检索成语
天道酬勤”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经常在一个公共场所碰到某君,也常海阔天空地闲聊。
天道酬勤”,极为喜爱,装裱把玩,然而不知这个成一天,他说得到一位朋友书写的“
语,或者说词汇的出处,问我是否知道,这下把我难住了,只好答应回家查书再谈。到家就查找,利用常见的工具书,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业务忙,就不想找了,但是想到顾炎武的做学问以不知为耻的态度,我忝充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员,不能就此放
天道”、“酬手,得继续寻求答案,于是真下了一些功夫,只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只知“
勤”二词辞源,而“天道酬勤”仍属茫然,不得已,遂于1989年6月30日草成《“天道酬勤”与检索“天道酬勤”》回复某君。今因翻阅旧稿,想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辞书,特别是上网检索,何不一试,因之又用了一点功,倒是查到了“天道酬勤”,不过并未提供出处,或虽提出,但经不起复案。这样,我的兴趣上来了,有了续写旧作的
天道酬勤”成语的全过程叙述出来,以及由此而来的感触。这冲动,就是想将寻觅“
篇小文,是在旧稿基础上加工的,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将20世纪80年代末的旧文移植过来,二是叙述近日检索的经历和感触。
“天道酬勤”,出于何典,谁人所创,云何道理?此语究属稀见(此指20世纪80年代情形而言),我是作了思想准备:先用现代的工具书,不行,再求助于古人。无非是先易后难的意思,不费力查到最好,否则也要不怕辛苦,查他个水落石出。决心和方法已定,就着起手来。
辞源》、《辞海》是常用的大型工具书,检索也方便,谁知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
它们未能提供线索;《文史辞源》之类的专门词书,亦不见这种词条;当今最大的汉语辞典———台湾版《中文大辞典》,收词37万多条,在“天”字词内,有着“天道”、“天道不谄”、“天道自会”、“天道将军”、“天道无亲”、“天道宁论”、“天道福善祸淫”、“天【
】二道难知”,偏偏没有要找的“天道酬勤”;(当时)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的《汉语大辞〇虽然才出版二册,但其价值至少应与《中文大辞典》相等,就在它的第二册里包二典》
含“天”字词目,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翻检后发现,其词条不多于《中文大辞典》。
现代词书的无有,只好走向第二步:向古人问道。清朝康熙年间,官方为读书人
冯尔康:“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天道酬勤”
写作诗词歌赋、时文八股的便捷,编纂了《骈字类编》、《佩文韵府》、《分类字绵》和《渊鉴类函》四部类书,将清代及前此的词语择为词目,依其内容性质或字韵,分类编排,注明它的原始出处和故事缘起。因为它们带有总结性,部头都很大,依次是
分类240卷、440卷、64卷、450卷,它们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所在,希望鼓舞我去索取。《
字绵》、《渊鉴类函》没有现代人所作的词目索引,只能按它们的分类翻检,估计“天道酬勤”会在“天文”(或“天地”)、“人事”类里面,可是没能检出。因为没有索引,查漏了?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实在是不大可能的。《骈字类编》以字韵分类,不像
天”字在哪个韵,才也是康熙年间编撰的《康熙字典》使用部首分类法,这就得知道“
能查找。我不懂字韵,借助《辞源》,获知天字属“先”韵,就找到了“天”字下的词汇,遗憾的是依然不见“天道酬勤”佩文韵府》亦是按韵分类,不过它的词目编4个字。《
天道排,不是把第一个字相同的词放在一起,而是将末一字相同的置于一处,欲找“
酬勤”,不能从“天”字入手,而是要找“勤”字,“勤”字类我是翻检到了,依然未见“天
,不过意外发现“酬勤”一词。为此,将上述诸书重检一过,得知《中文大辞道酬勤”
典》也收有“酬勤”。除了这些,还有古人的什么词书可供利用呢?清人翟灏编辑的《通俗编》、阮元主编的《
,试查之后,亦无结果。词书没有,经书有没有?特别是对于“天道”,古代圣贤是否讲到过,可能性应当很大,我于是转向《十三经》,检
,“天”字下词语约有800条,含有“天道”索最令人信赖的叶绍钧编的《十三经索引》
天道下济而光明”、“天道不谄”、“天道多在西北”、“天道在字样的有7条,分别为“
教”、“天道远”、“天道福善祸淫”、“天道盈亏而不益谦”,并不见我所渴望的那4个—“天道酬勤”。至此,还到哪里觅求?词书恐怕是不会提供信息了,找不到“天字——
道酬勤”成语语源了。这个结论不管武断与否,总让我打消了溯源的念头。
所幸在《佩文韵府》和《中文大辞典》查到的“酬勤”条目,对其渊源,共同提供的是《左传》注疏的线索。《左传》记载,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三月,郑国铸刑鼎,鲁
制以禄位,以劝其从”的话。唐初的国子祭酒孔国叔向为此给郑国子产写信,内有“
颖达为作疏解:“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也。”孔氏成为最早解释“酬勤”的学者。近世杨伯峻撰著《春秋左传注》,对叔
立官品高下厚薄之制,以勉励顺从教诲者。”所说的比孔向的话作出这样的注释:“
颖达好懂一点。用白话文来说,“酬勤”,是君主订定官爵俸禄制度,酬劳官员,以鼓励他们上进,办好公事。至于“天道”之意,辞源、词书多有披露。前引《十三经索引》
易经》、《春秋左传》、《书经》、《礼记》。此外《庄子》的7条天道词语,即出自儒家典籍《
中有“天道”篇。天道的意思有多种,为天理,老天爷,占验天象等。“天道”与“酬勤”联在一起,意思是老天是会酬劳廉洁勤谨的官员,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代表上苍老天二
慎(谨慎)、勤(勤劳、勤恳)的官员;扩大这句话的适用对〇爷的皇帝会奖励清(清廉)、三象,则可理解成:认真办事的人,都会得到老天爷恩赐(实惠),或者说天理是要让正】
直勤劳的人得到报酬。俗语“皇天不负苦心人”,坚持追求正当目标的人,是会有所【
文化学刊
得的。2007年第3期(总第5期)
“天道酬勤”,可以激励人勤奋向上,踏实苦干,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一分功夫,得一分收获。“天道酬勤”,也是人们的愿望,以为努力做事,能够换来好报酬。然而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时,勤劳者收获不多,怠惰者、取巧者所得不少,甚而远远超过勤奋者。天道要能酬勤,还得有社会条件,这就是制度合理,政治清明。
以上是1989年6月的文字。下面是近日追询“天道酬勤”的新进程。查检1997年
,令人喜出望外,收有“天道酬四川辞书出版社推出的宋永培主编《汉语成语词典》
勤”条目,释文是:“天道:天理。酬:报酬。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功夫的人必然有收获。『例』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天道酬勤,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整
凡例》第六条云:“引例:引例一般列个解释中没有指出这一成语的来源,而此书的《
出古今两个例证。古例载明出处……释义之后标『例』,先引证古例,再出示今例。”
今二例,尤其是对古例应当标明按此凡例要求,制作者是要给每一个词条提供古、
出处,即原始材料的根据。可是“天道酬勤”这一条破例了,并没有举出古例,更不可能交待词目的来源。这就表明《汉语成语词典》的编者,虽然将“天道酬勤”收入词书,可是依然不知它的来源,所以“天道酬勤”的辞源问题还是没能明了。
现在上网检索,已经成为普通的事情了,不像20世纪80年代,电脑对我还是神秘之物。如今,即2007年1月,我利用百度网站,检索“天道酬勤”。乍一查,吓了一跳,竟然有1250000条;再查古戈网站,亦有661000条,无疑“天道酬勤”业已成为流行语汇。我在这两个网上各查阅了若干条,得知这样的一些信息:有用作网站名称的,是所谓“天道酬勤品位高尚修身养性的个人文化网站”,或为“老师网络办公室系统个人主页”;有公司用之勉励职工敬业的;有公司以之命名设立奖学金的;有的商家用作广告词的;有在奖杯底座书写此词,颁发金榜题名奖的;有学校用以教学的;也有学生将它作为座右铭的;有的人将它翻译成英文;等等。怎样解释呢?多数和《汉语成语词典》理解的一样:“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说到“天道酬勤”的辞源,网上文字亦颇有提及的,有说出自《论语》的,有谓源
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的。亦有实话实说者,明确表于《尚书》的,有说韩愈曾题词“
示不知其源,而在讨论之中:“‘天道酬勤’没找见最初的出处。可能《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
】”与此相同的则是:“高手请进《寻‘天道酬勤’最早出处及典故》:一朋友寻二有苗。’〇‘尚书》,《周易》遍寻,不得,顾求之!”天道酬勤’最早出处及典故不得,问我,《四走笔至此,得知词书收有“天道酬勤”一词,我也和有些同好一样作了一点查询其辞源的努力,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仍然未知其出处,而且与有些同好相同,以后有
冯尔康:“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
天道酬勤”
机会再作探求。
天道酬勤”成语已深入人心,为人们所钟爱,反映1250000条信息,不能不认为“
它是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是新鲜活泼的语汇。人们喜爱它,我想是它蕴涵的人生哲理和做人准则的缘故。它告诉人们社会有其游戏规则,敬业、勤奋、向上而有道德的人,会得到人生的乐趣和社会的回报。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被世人发掘出来,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网上文字云:“在我的家里挂着一幅字———天道酬勤。我比较欣赏这句话,也相信天道酬勤。”又有文字讲:“‘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古今中外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或谓:“
所称道的多劳多得……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地
另有叙述自身认识“天道酬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勤”的故事及感受:第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它,第二次从一朋友口中听到,第三次是从公司总经理口中听到。短短一段时间,便在三种不同的场合看到和听到这句话。至此,算是与“天道酬勤”结缘了,并将之理解为是对本人的一种教诲和鞭策。纵
天道酬勤”的案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凡是正常人,都期盼取得成功,都期盼观天下,“
得到回报,但我们同样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让我们以“天道酬勤”共勉。如此等等的网友,用“天道酬勤”鼓励自己,也以它的精神自律,创造美好的未来。
“天道酬勤”,用这种精神探讨其辞源,愿与同好共勉,继续索求。
(作者系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强】
【
】二〇五
本期语萃高校博物馆文化建设要注意对本馆文化
特性的确定和培育。作为大学中的重要机构
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表征,作为大学与社会沟
通交流的重要媒介,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价值
观必须符合所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
●从大学文化视角解读高校博物馆的特点和发展014页
天道酬勤,可以激励人勤奋向上,踏实苦干,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一分
天道酬勤”,也是人们的愿望,以为努力做事,能够换来好报酬。功夫,得一分收获。“
然而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时,勤劳者收获不多,怠惰者、取巧者所得不少,甚而远远超过勤奋者。天道要能酬勤,还得有社会条件,这就是制度合理,政治清明。
天道酬勤”与检索成语“天道酬勤”204页●“
“辨风正俗”是同社会文明进程相伴随的一种社会变革过程,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辨风正俗”、择优汰劣和移风易俗,对民俗中的陋俗加以引
调控功能,化解、消除种种有碍导和规范,从而发挥民俗在社会生活秩序中的制衡、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社会“民俗问题”。
和谐文化”与“民俗问题”223页●“
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是诗。古画论云:“论画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文表现焉。”“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之意”、“寄情言志”、“书画同源”乃是中国绘画之精华。
●真气远出妙造自然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