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母、拥抱亲情”
——主题班会详案
一、活动目的及学生现状分析:
从学生日常表现及和与他们平时的交流中感觉到,当前的初中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触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将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沟通的问题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以寻求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从而起到缓解学习压力、改善亲子关系,排解不良情绪的作用,使班会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驿站。
二、时间、地点、班级、班主任、主持人:
时间:2007年5月
地点:多媒体教室
班级:八年4班
班主任:张杰波
主持人:王宁、宋雨阳
三、课前准备活动:
1、课前调查: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同学和父母相处的情况,了解亲子关系现状;
2、课前作业:每个同学给家长写一封信,讲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并且请家长给孩子回信;
3、情景剧编排:选取同学日常生活中和家长相处最典型的情景作为剧本创作依据,请同学自编自导自演;
4、材料准备: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主要流程:
王 宁: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们, 合: 你们好!
宋宇阳:八年4班“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 合: 现在开始!
王 宁: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宋宇阳: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 合: 你们说——
(全班一起:爸爸妈妈)
王: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我们的距离已经慢慢拉大。
宋: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拥抱亲情。在我们身边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宋:我们掌声有请郭晓秀、韩雪两名同学带来的情景剧《母女间的冲突》
(主持人下,情景剧上)
情景剧《母女间的冲突》
王:刚才的情景剧中,女儿气得委屈流泪,母亲气得连声叹气,同学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呢?
姚娜宇:有,我也和父母有过类似的矛盾,为此我还破天荒的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呢。
宋: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也许我们还能帮你的忙呢。 (姚娜宇同学读信,配乐)
王:同学们听了姚娜宇同学读的信,是否能想出好办法帮帮她呢?
(同学发言)
宋:是啊,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使我明白了我们和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那就是缺少沟通,缺少心与心的交流。
难道父母真的会不关心我们的成长吗?他们真的愿意和我们发火吗?请欣赏毕淑敏的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王宁同学朗诵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配乐) 宋:怎么样?同学们听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吧?
(同学踊跃举手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王:对啊,我相信同学们现在也应该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吧。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走近父母,拥抱亲情。 宋: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走近父母,拥抱亲情呢?
(同学发言)
王:通过以上同学的发言,我体味到了浓浓的爱:父母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子女,儿女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浓浓的爱意驱散了笼罩在两代人心中的阴影,现在我提议全体同学郑重向父母承诺:在品质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我们要不负天下父母心!(全体同学宣誓)
宋:请坐!下面我们掌声有请班主任张老师做班会总结。 (班主任老师做班会总结发言)
王:谢谢老师!
合:八年4班“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情景剧:我爱我家
(第一幕)
女儿:(女儿拿着成绩单,唱着歌慢慢打开门)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然后看看四周,失望地说):又不在家。
女儿:(走到沙发坐下,埋怨地说)为什么总是这样,每天总是留我一个人在家,难道你们不知道家里还有个女儿等着你们回来吗?你们根本就不关心我,算了,就算我哪天失踪了,估计你们也不会发现。(拿着成绩单自语)考得好考得差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们也不关心我,在意我。(丢下成绩单)哎!还是回自己房间泡袋方便面填饱肚子吧。
妈妈:(打开门,一脸疲惫的样子走进来)哎呦!好累呀! 妈妈:(抬头看见女儿):宝贝儿,我回来啦!
(女儿沉默)
妈妈:刚才经过邻居小明家的时候,听见他们在说什么月考、月考的。你们是不是也考试了?
(女儿打开电视机,冷漠地说):嗯!
(妈妈急切地问):考得怎么样?
(女儿不耐烦地说):在桌子上面,你自己不知道过来看吗?(小声嘀咕):又不是没长脚。
(妈妈边走边说):今天怎么啦?吃了炸药„„火气还挺大的。(严肃地白了一眼,边摸头边说)是不是发烧了?
女儿:哎哟(推开妈妈手,小声说),你才发烧了呢!
妈妈:(严肃的看了一眼,拿起成绩单说)这是你考的成绩? (女儿沉默)
妈妈:怎么考这么点分?你真是白活了„„
(女儿不理不睬,继续看电视,跟着一起唱歌)
妈妈:(生气)还有心思看电视,给我把电视关了。 (女儿不动,继续看电视)
妈妈:(走上前,把电视关了)现在都已经八年级了,再过几个月可就要进入毕业班了,还一点儿都不紧张,别人一回家就捧着书读啊,背啊!起早贪黑的学。隔壁家的小明,她爸妈叫他出去玩,他都不去,说要学习。(指着女儿)你看你,一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从没看见你把书拿出来读过,哎!你要是有小明一半懂事,那我真是谢天谢地了。
女儿:(不耐烦地吼道)你那么喜欢她,那你到她家去啊!让她做你的女儿好了,我不在乎„„反正你们也不关心我,不在意我。这样的爸妈我宁愿不要。
妈妈:(很惊讶,很生气)你说什么?„„你还跟我闹性子,自己没考好,一点都不知道反悔,还在这里大吵大闹、胡说八道„„你每天恨不得八点不到就睡了,难怪考这么差!
女儿:(站起身)八点钟就睡了?呵(冷笑)你们有哪天在八点钟之前回来过?我每天放学回来根本就看不到你和爸爸的影子。我多么希望你们能早点回来啊,哪怕是早一点点那也行啊,想到别的同学能幸福地吃着爸爸妈妈为他们做的可口饭菜时,我真的很羡慕,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吃到你们亲手为我做的饭菜啊,可我却天天吃那些一成不变的面包、方便面。妈„„你知道吗? 妈妈:我„„我们每天回来那么晚,你以为我乐意吗?这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点吗?我们东奔西跑的谈生意,一直就没怎么休息。你要我们怎么关心你,如果不是我跟你爸爸整天忙碌,你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吗?你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女儿:“福”!这是“福”吗?我宁可不要这种福„„你们再忙,难道一句简简单单关怀的话也没有吗,难道这样也很难做到吗?起码也要让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在意我的啊!„„可是,你们呢,只知道给我零花钱,看成绩,从来不知道问我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烦心事,我已经八年级了,在这关键时期,我需要你们的爱,需要你们的关怀!
妈妈:你„„你这孩子„„你说我们不关心你?
女儿:算了,反正我是个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没人要的孩子„„
妈妈:你„„你„„你气死我了,唉!
女儿:不要说了,你没有权利说我,你不配做我的妈妈,我讨厌你。
(哭着跑回房间)
妈妈给女儿的回信
孩子:
看了你的信,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也有主见了。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你能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孩子,现在是凌晨一点钟,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索性披衣坐起,打开灯,给你写了这封信。 我想起了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中说,打孩子是上帝赋予妈妈的权力。当口头教育无力说服你那幼稚而固执的心的时候,妈妈行使了上帝赋予的权力。孩子,天下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子女呢?可又有哪个做父母的没有打过自己的子女呢?孩子,当爸妈忍痛打了你的时候,你是否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谁没有一个甜蜜的梦,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梦。为了圆梦,他们把生命燃烧成熊熊烈火,照亮子女的前程;为了圆梦,他们把自己关进炼狱,从而把通向天堂的路铺平。孩子,当你从父母手中一次次接过血汗钱的时候,你是否读懂了父母的手,父母的眼,父母的心,是否读懂了父母心中甜美的梦。
孩子,作为父母,我们也有着这样一个梦,我们心中也曾千次万次地重复过这美好的梦境。但,当梦境被现实撞碎的时候,我们的心也碎了。老实说,父母尝过多少生活的艰辛,心未曾碎;曾经历过多少人生的坎坷,心未曾碎,因为心中有梦支撑。当梦变成幻影,你是否能够理解一双破碎的心那深深的痛。
孩子,当你失手打碎了父母的心,那时,感情的潮水冲破理智的堤坝,汹涌成一片爱的怒涛。于是,父母之爱用另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表述,表述成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承受痛苦的你,是否把这特殊的爱读懂。 孩子,生活有它自己的辩证法。一味甜蜜的爱最终会变成一剂毒药,毒害心灵,戕害生命。真正的爱是应该带点苦味的。当父母的爱中有了苦味,你是否知道,他们此刻仍一如既往地爱你,并永远地爱着你。
天将亮了。明天的你,能否真正理解父母的心,能否把这种理解变成具体的行动,并且坚持始终,持之以恒,诚能如此,则是家门之幸。
祝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
你的母亲
“走近父母、拥抱亲情”
——主题班会详案
一、活动目的及学生现状分析:
从学生日常表现及和与他们平时的交流中感觉到,当前的初中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触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将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沟通的问题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以寻求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从而起到缓解学习压力、改善亲子关系,排解不良情绪的作用,使班会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驿站。
二、时间、地点、班级、班主任、主持人:
时间:2007年5月
地点:多媒体教室
班级:八年4班
班主任:张杰波
主持人:王宁、宋雨阳
三、课前准备活动:
1、课前调查: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调查同学和父母相处的情况,了解亲子关系现状;
2、课前作业:每个同学给家长写一封信,讲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并且请家长给孩子回信;
3、情景剧编排:选取同学日常生活中和家长相处最典型的情景作为剧本创作依据,请同学自编自导自演;
4、材料准备: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主要流程:
王 宁: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们, 合: 你们好!
宋宇阳:八年4班“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 合: 现在开始!
王 宁: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
宋宇阳: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 合: 你们说——
(全班一起:爸爸妈妈)
王: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我们的距离已经慢慢拉大。
宋: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拥抱亲情。在我们身边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宋:我们掌声有请郭晓秀、韩雪两名同学带来的情景剧《母女间的冲突》
(主持人下,情景剧上)
情景剧《母女间的冲突》
王:刚才的情景剧中,女儿气得委屈流泪,母亲气得连声叹气,同学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呢?
姚娜宇:有,我也和父母有过类似的矛盾,为此我还破天荒的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呢。
宋: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也许我们还能帮你的忙呢。 (姚娜宇同学读信,配乐)
王:同学们听了姚娜宇同学读的信,是否能想出好办法帮帮她呢?
(同学发言)
宋:是啊,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使我明白了我们和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那就是缺少沟通,缺少心与心的交流。
难道父母真的会不关心我们的成长吗?他们真的愿意和我们发火吗?请欣赏毕淑敏的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王宁同学朗诵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配乐) 宋:怎么样?同学们听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吧?
(同学踊跃举手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王:对啊,我相信同学们现在也应该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吧。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走近父母,拥抱亲情。 宋: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走近父母,拥抱亲情呢?
(同学发言)
王:通过以上同学的发言,我体味到了浓浓的爱:父母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子女,儿女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浓浓的爱意驱散了笼罩在两代人心中的阴影,现在我提议全体同学郑重向父母承诺:在品质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我们要不负天下父母心!(全体同学宣誓)
宋:请坐!下面我们掌声有请班主任张老师做班会总结。 (班主任老师做班会总结发言)
王:谢谢老师!
合:八年4班“走近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情景剧:我爱我家
(第一幕)
女儿:(女儿拿着成绩单,唱着歌慢慢打开门)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然后看看四周,失望地说):又不在家。
女儿:(走到沙发坐下,埋怨地说)为什么总是这样,每天总是留我一个人在家,难道你们不知道家里还有个女儿等着你们回来吗?你们根本就不关心我,算了,就算我哪天失踪了,估计你们也不会发现。(拿着成绩单自语)考得好考得差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们也不关心我,在意我。(丢下成绩单)哎!还是回自己房间泡袋方便面填饱肚子吧。
妈妈:(打开门,一脸疲惫的样子走进来)哎呦!好累呀! 妈妈:(抬头看见女儿):宝贝儿,我回来啦!
(女儿沉默)
妈妈:刚才经过邻居小明家的时候,听见他们在说什么月考、月考的。你们是不是也考试了?
(女儿打开电视机,冷漠地说):嗯!
(妈妈急切地问):考得怎么样?
(女儿不耐烦地说):在桌子上面,你自己不知道过来看吗?(小声嘀咕):又不是没长脚。
(妈妈边走边说):今天怎么啦?吃了炸药„„火气还挺大的。(严肃地白了一眼,边摸头边说)是不是发烧了?
女儿:哎哟(推开妈妈手,小声说),你才发烧了呢!
妈妈:(严肃的看了一眼,拿起成绩单说)这是你考的成绩? (女儿沉默)
妈妈:怎么考这么点分?你真是白活了„„
(女儿不理不睬,继续看电视,跟着一起唱歌)
妈妈:(生气)还有心思看电视,给我把电视关了。 (女儿不动,继续看电视)
妈妈:(走上前,把电视关了)现在都已经八年级了,再过几个月可就要进入毕业班了,还一点儿都不紧张,别人一回家就捧着书读啊,背啊!起早贪黑的学。隔壁家的小明,她爸妈叫他出去玩,他都不去,说要学习。(指着女儿)你看你,一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从没看见你把书拿出来读过,哎!你要是有小明一半懂事,那我真是谢天谢地了。
女儿:(不耐烦地吼道)你那么喜欢她,那你到她家去啊!让她做你的女儿好了,我不在乎„„反正你们也不关心我,不在意我。这样的爸妈我宁愿不要。
妈妈:(很惊讶,很生气)你说什么?„„你还跟我闹性子,自己没考好,一点都不知道反悔,还在这里大吵大闹、胡说八道„„你每天恨不得八点不到就睡了,难怪考这么差!
女儿:(站起身)八点钟就睡了?呵(冷笑)你们有哪天在八点钟之前回来过?我每天放学回来根本就看不到你和爸爸的影子。我多么希望你们能早点回来啊,哪怕是早一点点那也行啊,想到别的同学能幸福地吃着爸爸妈妈为他们做的可口饭菜时,我真的很羡慕,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吃到你们亲手为我做的饭菜啊,可我却天天吃那些一成不变的面包、方便面。妈„„你知道吗? 妈妈:我„„我们每天回来那么晚,你以为我乐意吗?这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点吗?我们东奔西跑的谈生意,一直就没怎么休息。你要我们怎么关心你,如果不是我跟你爸爸整天忙碌,你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吗?你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女儿:“福”!这是“福”吗?我宁可不要这种福„„你们再忙,难道一句简简单单关怀的话也没有吗,难道这样也很难做到吗?起码也要让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在意我的啊!„„可是,你们呢,只知道给我零花钱,看成绩,从来不知道问我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烦心事,我已经八年级了,在这关键时期,我需要你们的爱,需要你们的关怀!
妈妈:你„„你这孩子„„你说我们不关心你?
女儿:算了,反正我是个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没人要的孩子„„
妈妈:你„„你„„你气死我了,唉!
女儿:不要说了,你没有权利说我,你不配做我的妈妈,我讨厌你。
(哭着跑回房间)
妈妈给女儿的回信
孩子:
看了你的信,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也有主见了。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你能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孩子,现在是凌晨一点钟,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索性披衣坐起,打开灯,给你写了这封信。 我想起了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中说,打孩子是上帝赋予妈妈的权力。当口头教育无力说服你那幼稚而固执的心的时候,妈妈行使了上帝赋予的权力。孩子,天下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子女呢?可又有哪个做父母的没有打过自己的子女呢?孩子,当爸妈忍痛打了你的时候,你是否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谁没有一个甜蜜的梦,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梦。为了圆梦,他们把生命燃烧成熊熊烈火,照亮子女的前程;为了圆梦,他们把自己关进炼狱,从而把通向天堂的路铺平。孩子,当你从父母手中一次次接过血汗钱的时候,你是否读懂了父母的手,父母的眼,父母的心,是否读懂了父母心中甜美的梦。
孩子,作为父母,我们也有着这样一个梦,我们心中也曾千次万次地重复过这美好的梦境。但,当梦境被现实撞碎的时候,我们的心也碎了。老实说,父母尝过多少生活的艰辛,心未曾碎;曾经历过多少人生的坎坷,心未曾碎,因为心中有梦支撑。当梦变成幻影,你是否能够理解一双破碎的心那深深的痛。
孩子,当你失手打碎了父母的心,那时,感情的潮水冲破理智的堤坝,汹涌成一片爱的怒涛。于是,父母之爱用另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表述,表述成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承受痛苦的你,是否把这特殊的爱读懂。 孩子,生活有它自己的辩证法。一味甜蜜的爱最终会变成一剂毒药,毒害心灵,戕害生命。真正的爱是应该带点苦味的。当父母的爱中有了苦味,你是否知道,他们此刻仍一如既往地爱你,并永远地爱着你。
天将亮了。明天的你,能否真正理解父母的心,能否把这种理解变成具体的行动,并且坚持始终,持之以恒,诚能如此,则是家门之幸。
祝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
你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