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初中文言文训练

文言文阅读与思考

社鼠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

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岺,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害;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 解释:

①奚: ②何: ③夫: ④则: ⑤不得: ⑥间:

3.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树木而涂之”中的“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C. 乃使其从者衣褐 D. 众妙齐备 ..

4. 上文将 比为“社鼠”,二者的相似点是: 。

病痞

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

加甚。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

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慙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

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注释】①痞:肚子里生的硬块。 ②伏神:中药名,外形似芋。 ③宜:合适。④尤:

指责 ⑤病:危害。⑥诸:之于。

1.解释:

(1)谒: (2)宜: (3)诸: (4)尤: (5)鬻: (6)病:

2.翻译: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

曾子换席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②坐而执烛童子曰:“华

而皖③,大夫之箦④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

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⑤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

子之病革⑥矣,不可以变幸⑦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

之爱人也以,细人⑧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

席,未安而没。 《礼记•檀弓

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曾子寝疾 ( ) ②童子隅坐而执烛( ) ③尔之爱我也( ) ④未安而没

( )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夫子之病革矣 B.大夫之箦与 C.斯季孙之赐也 D.反席,未安而没

3、翻译句子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4、从上文可以看出,曾子身上体现了儒学大家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概括为(10

字以内):

洪承畴二事

洪经略①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

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②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

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为天下除害 ( )②经略疾走得免 ( )

2、翻译句子

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3、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 黄石斋则是“ ”,他们在

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 。

4、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

答案:

【参考译文】

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社鼠啦!”齐桓公说:“为什么担心社鼠呢?”管仲回答说:“您可见过那建筑社坛的情形吗?立起木头做成塑像的架子,再给它涂抹上泥灰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个洞托身其中。用烟火熏它却恐怕烧坏了木板,用水灌它却恐怕泥土崩塌,这就是社鼠不能抓获的缘故。现在国君左右的人,在朝廷外谋求尊权重势而从人民中搜刮财富,在朝廷内互相勾结而对国君隐瞒他们的罪恶,对内窥探国君的情况而告诉在外的权臣。内外都有控制,造成厚重的权势,靠诸臣百吏的贿赂而变得富有。官吏不诛罚,他们就会破坏法令制度; 诛罚他们就会使国君不安。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握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

①奚:什么,疑问代词 ②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③夫:那,指示代词

④则:却,连词 ⑤不得:捉不到 ⑥间:窥探,侦悉

3.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树木而涂之”中的“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C. 乃使其从者衣褐 D. 众妙齐备 ..

答:C

4. 上文将 比为“社鼠”,二者的相似点是: 。 答:国君的左右亲信(人君之左右) 相似点:都做坏事,而且都有所倚仗因此人们“投鼠忌器”,难以惩治他们。

【参考译文】

我得了腹内郁结心悸反常的病,到医生那看病,说:“只有茯苓适合治疗。”第二天,到市场上买,煎好服下了,病加重。叫来医生责问他缘故,医生要求观看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过分吗?”我忧愁惭愧,愤恨忧心,将这类事推而广之,那么世上像这样以芋头出售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谁来分辨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谒:请,拜访; (2)宜:合适; (3)诸:之于;

(4)尤:指责; (5)鬻:卖; (6)病:危害

2.翻译: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答:B (饵:服;前:走上前;均为名词作动词。)(斗:想北斗星;蛇:像蛇;犬:像狗一样;分(f èn ):按名分;均为名词作状语。)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

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

曾子换席

【说文解字】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增点之子,孔子弟子以至孝著称,传孔子之道,述《大学》,作《孝经》②隅:角落 ③华而皖:华美而光滑 ④箦:席子 ⑤易:更换⑥革(j í):通“亟”,危急⑦幸:希望⑧细人:小人⑨姑息:迁就,随意⑩得正:得到我所应得的。

【牛刀小试】

1、①病情严重 ②持,拿 ③第二人称代词,你 ④去世 2、C

3、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 4、严于律己,知错就改

参考译文: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拿着蜡烛书童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住嘴!”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书童又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我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书童啊君子爱人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理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答案:1、①替,给 ②跑,小跑

2、洪承畴出去以后,先生拿笔很快地写了一副对联。

3、闭目不视 憎恨洪承畴背叛明朝(不与洪承畴同流合污),保持了民族气节

4、巧用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上联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下联以谐音嵌入洪承畴的名字,意思是说:史可法精忠报国(守扬州,以身殉之),历史会记下他的功劳从而流芳百世,虽然没有能够成就功业却始终是可以被后世效法的)

参考译文: 洪承畴进入北京后,他的母亲还活在人间。他把他的母亲从福建迎接到北京后,他母亲一看到他就非常愤怒地责骂他,用自己的手杖打他,一一数落他没有为国捐躯的罪过,说:“你把我接来,将要让我成为清朝的老婢女吗?我把你打死,替天下百姓除害。”洪承畴快速地跑掉了才没有打到他。他母亲就雇了船回南方老家去了。

黄石斋先生被清兵抓住了,然后关押着。洪承畴前去看他,黄先生闭着眼睛不看他。洪承畴出来后,黄先生拿起笔来迅速写下一副对联,说:“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原来“成仇”和“承畴”正好同音。

文言文阅读与思考

社鼠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

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岺,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害;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 解释:

①奚: ②何: ③夫: ④则: ⑤不得: ⑥间:

3.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树木而涂之”中的“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C. 乃使其从者衣褐 D. 众妙齐备 ..

4. 上文将 比为“社鼠”,二者的相似点是: 。

病痞

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

加甚。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

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慙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

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注释】①痞:肚子里生的硬块。 ②伏神:中药名,外形似芋。 ③宜:合适。④尤:

指责 ⑤病:危害。⑥诸:之于。

1.解释:

(1)谒: (2)宜: (3)诸: (4)尤: (5)鬻: (6)病:

2.翻译: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

曾子换席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②坐而执烛童子曰:“华

而皖③,大夫之箦④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

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⑤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

子之病革⑥矣,不可以变幸⑦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

之爱人也以,细人⑧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

席,未安而没。 《礼记•檀弓

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曾子寝疾 ( ) ②童子隅坐而执烛( ) ③尔之爱我也( ) ④未安而没

( )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夫子之病革矣 B.大夫之箦与 C.斯季孙之赐也 D.反席,未安而没

3、翻译句子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4、从上文可以看出,曾子身上体现了儒学大家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概括为(10

字以内):

洪承畴二事

洪经略①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

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②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

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为天下除害 ( )②经略疾走得免 ( )

2、翻译句子

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3、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 黄石斋则是“ ”,他们在

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 。

4、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

答案:

【参考译文】

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社鼠啦!”齐桓公说:“为什么担心社鼠呢?”管仲回答说:“您可见过那建筑社坛的情形吗?立起木头做成塑像的架子,再给它涂抹上泥灰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个洞托身其中。用烟火熏它却恐怕烧坏了木板,用水灌它却恐怕泥土崩塌,这就是社鼠不能抓获的缘故。现在国君左右的人,在朝廷外谋求尊权重势而从人民中搜刮财富,在朝廷内互相勾结而对国君隐瞒他们的罪恶,对内窥探国君的情况而告诉在外的权臣。内外都有控制,造成厚重的权势,靠诸臣百吏的贿赂而变得富有。官吏不诛罚,他们就会破坏法令制度; 诛罚他们就会使国君不安。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握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

①奚:什么,疑问代词 ②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③夫:那,指示代词

④则:却,连词 ⑤不得:捉不到 ⑥间:窥探,侦悉

3.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树木而涂之”中的“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C. 乃使其从者衣褐 D. 众妙齐备 ..

答:C

4. 上文将 比为“社鼠”,二者的相似点是: 。 答:国君的左右亲信(人君之左右) 相似点:都做坏事,而且都有所倚仗因此人们“投鼠忌器”,难以惩治他们。

【参考译文】

我得了腹内郁结心悸反常的病,到医生那看病,说:“只有茯苓适合治疗。”第二天,到市场上买,煎好服下了,病加重。叫来医生责问他缘故,医生要求观看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过分吗?”我忧愁惭愧,愤恨忧心,将这类事推而广之,那么世上像这样以芋头出售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谁来分辨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谒:请,拜访; (2)宜:合适; (3)诸:之于;

(4)尤:指责; (5)鬻:卖; (6)病:危害

2.翻译: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答:B (饵:服;前:走上前;均为名词作动词。)(斗:想北斗星;蛇:像蛇;犬:像狗一样;分(f èn ):按名分;均为名词作状语。)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

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

曾子换席

【说文解字】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增点之子,孔子弟子以至孝著称,传孔子之道,述《大学》,作《孝经》②隅:角落 ③华而皖:华美而光滑 ④箦:席子 ⑤易:更换⑥革(j í):通“亟”,危急⑦幸:希望⑧细人:小人⑨姑息:迁就,随意⑩得正:得到我所应得的。

【牛刀小试】

1、①病情严重 ②持,拿 ③第二人称代词,你 ④去世 2、C

3、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 4、严于律己,知错就改

参考译文: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拿着蜡烛书童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住嘴!”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书童又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我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书童啊君子爱人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理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答案:1、①替,给 ②跑,小跑

2、洪承畴出去以后,先生拿笔很快地写了一副对联。

3、闭目不视 憎恨洪承畴背叛明朝(不与洪承畴同流合污),保持了民族气节

4、巧用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上联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下联以谐音嵌入洪承畴的名字,意思是说:史可法精忠报国(守扬州,以身殉之),历史会记下他的功劳从而流芳百世,虽然没有能够成就功业却始终是可以被后世效法的)

参考译文: 洪承畴进入北京后,他的母亲还活在人间。他把他的母亲从福建迎接到北京后,他母亲一看到他就非常愤怒地责骂他,用自己的手杖打他,一一数落他没有为国捐躯的罪过,说:“你把我接来,将要让我成为清朝的老婢女吗?我把你打死,替天下百姓除害。”洪承畴快速地跑掉了才没有打到他。他母亲就雇了船回南方老家去了。

黄石斋先生被清兵抓住了,然后关押着。洪承畴前去看他,黄先生闭着眼睛不看他。洪承畴出来后,黄先生拿起笔来迅速写下一副对联,说:“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原来“成仇”和“承畴”正好同音。


相关文章

  • 2012年天河区初中语文学科部分学校联考质量分析
  • 2012年天河区初中语文学科部分学校联考质量分析 及给学校的建议 一.全区考试总体情况 从上表看出:本次测试能够达到预测的0.62-0.67的得分率,优秀率超过20%,合格率超过70%.低分率在4%. 二.各校考生成绩分段统计 峰值在90- ...查看


  • 2012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 2012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的命题,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关于中考测试的指导思想,遵循<2012年临沂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论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
  • [摘要]一个学期考试阅卷后,目赌学生们的试卷,作为老师是总结教育与被教育.过程与结果的最佳时候.在生活中到处都会学到语文.用到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学习中,同学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不好学的学科.其实只要夯实基础,加强课外 ...查看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下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后半学期的教学任务已井然展开.教育专 家们认为考试评价是武器.科学分析考试的得与失,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是召开试卷分析会的意义所在. ...查看


  •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查看


  • 我为中考语文复习献言献策
  • (于都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4月)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 王婷婷 古诗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第二大题,分值为22分,其中古诗阅读为4分,文言文阅读文为10分,古诗文积累为8分,综观这几年考试题型,以下是我组对古诗文复习的一点想法: 一. ...查看


  • 各科中考备考策略
  •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 1."纠错法".把考过的试卷,尤其是模拟考试卷进行归类整理,哪一部分错了,专门把它整理出来,下一步复习就有重点了. 2."强记法".特别要记住一些自己容易读错的音,容易写错的字. ...查看


  •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
  • 难度之中,难度适中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 要点透视: (一)2012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 (二)比较2011年及2012年高考试题,寻找命题及考查方式的同与异. (三)对备战2013年高考的一点建议 具体分析 一.2012高考试题整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