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无损检测

返回总目录返回分目录

后退

1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标准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无损检测

1范围

JB/T5000.14-2007摘录代替JB/T5000.14-1998

JB/T5000的本部分规定了铸钢件的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及其相应的质量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重型机械用铸钢件。其中,超声波检测适用于厚度不小于30mm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不适用于奥氏体铸钢件。射线检测适用于厚度5~300mm的铸钢件。磁粉检测适用于铁素体铸钢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验。渗透检测适用于铸钢件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验。

凡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无损检验方法,应在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订货技术条件中注明探伤方法、部位、深度范围及质量等级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度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线性显示linearindication

线性缺陷显示,其长度应大于其宽度的三倍。3.2非线性显示nonlinearindication

非线性显示,其长度应小于其宽度的三倍。3.3密集缺陷显示clusterofdefectindications

当相邻两个缺陷显示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中较大缺陷显示长度的两倍时,这类缺陷显示即为密集缺陷显示。

3.4成排缺陷显示arraydefectindications

至少三个线性缺陷显示或者非线性缺陷显示,且它们在连线上的间距小于2mm者,即可认为是成排缺陷显示。4一般要求

4.1应用原则

4.1.1检测方法和质量验收等级的选择应就锻件的具体使用和种类确定,并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4.1.2凡要求用表面检测的铁磁性锻件,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方法。若因结构形状及资源条件等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检测时,才选用渗透检测。4.2检测档案

4.2.1当按本部分对锻件进行检测时,必要时可按本部分的规定制定出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无损检测规程。

4.2.2检验程序及结果应正确、完整并有相应责任人员签名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2008-12-01批准

2008-12-31实施

五年。五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4.2.3检测档案中,对于检测人员承担检测项目的相应资格等级和有效期应有记录。4.2.4检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定期检定,并有检定记录,合格后才能使用。4.3检测人员

4.3.1凡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

4.3.2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3.3凡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4.3.3.1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4.3.3.2凡从事表面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5质量等级

5.1等级分类

外部质量等级的分类,应依据表1和表2的规定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有异议时,表1和表2中的值应是强制性的。

内部质量等级的分类,应依据表3和表4中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

表1

按附录A作磁粉检测时最大允许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105mm×148mm)非线性缺陷显示

应记录的最小

质量等级

缺陷显

示的直径或长度

(非决定性的)

2总面积

(成排缺陷显示除

外)

单个缺陷显示的长

线性缺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

最大允许长度

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

受检部位的铸件厚度

mm

注:

2、在一组成排缺陷显示的第一个缺陷显示开始到最后一个缺陷显示末端之间距离称为成排缺陷显示长度。

1、在评定框内最多可以有两个达到允许最大长度的缺陷显示。

5.2质量等级的选择

5.2.1关于铸钢件外部和内部允许的缺陷,可在材料标准中或者在按5.1划分质量等级的订单中予以规定。为此应根据负荷的大小、方式和分布考虑下列各项:

5.2.1.1对于铸件的不同区域可商定不同的质量等级。在这种情况下,应明确规定有关的区域,即

—给出其位置、长度和宽度;—————对于焊缝各端面和5.2.3所述和特殊边缘区,另外给出其深度。

表2按附录B进行渗透检测时最大允许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148mm×105mm)非线性缺陷显示(成排缺陷显示除

应记录的最小

缺陷显示的直径或长度

(非决定性的)

1

2

外)

最大允许长度

缺陷显缺陷显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

示个数长度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

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

受检部位的铸件厚度

mm

线性缺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

质量等级

注:

3

如果在评定框面积内除非线性缺陷显示外还有线性缺陷显示,则应

满足

线性缺陷显示的要求,此外,还

应将非线性缺陷显示数量包括在内。

表3按附录C进行超声波检测时缺陷的最大允许值

质量等级

区域见图11)

≤50≤50

受检部位的铸件壁厚

≤50

mm≤50

在一组成排缺陷显示的第一个缺陷显示开始到最后一个缺陷显示末端之间距离,称为成排缺陷显示长度。

质量等级01仅用于承受高负荷的小铸件和机械加工面。

单个缺陷显示大小的分布效率应大致符合附录B图例的说明,但不得有缺陷显示大于本表指出的值。

评定项目

按附录C的检验等级

非延伸性缺陷

中心

2

最大平底孔当量直径

mm

边缘

≤3

参看序号10d)非决定性作用

3

每1dm2受检面积中记录的缺陷数目

中心

≤3

≤3

≤3

≤5

≤5

非决定性作用

边缘

最大值未被超过,也按序号10和序号11行执行。

4按附录D进行射线检测时缺陷的最大允许值

缺陷类型

公称厚度mm气孔

量等

夹砂、夹渣

12302363

4575

线状缩孔

1202303600

[1**********]

[***********]350树枝状缩孔

注:1

2

43

250800树枝状缩孔缺陷以mm2为单位计。

线状缩孔缺陷以mm为单位计。

裂纹、冷铁完全未熔合和泥芯撑完全未溶合性质的缺陷不允许。气孔、夹砂和夹渣类缺陷以点数计。

5.2.1.2对于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可以商定为相同的质量等级也可以商定为不同的质量等级。5.2.1.3质量等级1级仅用于焊接和按照5.2.3的特殊边缘区。

5.2.1.4铸件的形状影响其质量和可探性。此外,铸件的可探性也与其表面状态有关。

5.2.2如果订货时没有商定质量等级,而且材料标准也没有其他规定,则应适用质量等级5的要求。5.2.3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图1的边缘区外层(或称特殊边缘区),对剩余壁厚可以商定一个较高的、即数字较低的质量等级,例如制造厂的机械加工面。

5.2.4对于焊接件的制造,只要订货时没有其他要求,应与基体材料的要求相同。6检验方法

6.1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为了证实铸钢件已经满足表1或表2规定的外部质量要求,应使用附录A规定的磁粉检测或附录B规定的渗透检测。对于不能磁化的钢种应使用渗透检测,对于可以磁化的钢种(铁磁性的)应优先使用磁粉检测。

检验机械加工表面时,如果没有其他商定应使用磁粉检测。6.2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

6.2.1如果订货时没有其他商定,则应由制造厂来选定检验方法。这时应当注意下列各项:

对于奥氏体材料,只能用射线检测。对于铁素体钢(包括珠光体钢和马氏体钢)应由供需双方商定采用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6.2.2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应按附录C进行。

Ⅰ级检测适用质量等级1到4,Ⅱ级检测适用质量等级5。6.2.3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应按附录D进行

图1铸件壁厚区域划分

(壁厚区域的划分以铸件加工后的尺寸为基准

实际的缺陷面积。

而总面积是F1+F2+F3。缺陷面积的尺寸L,B为探头扫查该缺陷时从其中心点连线得出的。声程大时应考虑声学特性测定

图2表3中缺陷的“单个面积”和“总面积”的说明

单个面积F指其与相邻面积的距离A大于两个相邻面积中任一最大尺寸L的面积。示例中F1,F2,F3是单个面积,

说明:本标准是JB/T5000.14-2007的摘录,略去附录A、B、C、D,主要供设计人员使用,探伤人员

在无损检测时应使用JB/T5000.14-2007原文。

返回总目录返回分目录

后退

1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标准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无损检测

1范围

JB/T5000.14-2007摘录代替JB/T5000.14-1998

JB/T5000的本部分规定了铸钢件的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及其相应的质量等级。

本部分适用于重型机械用铸钢件。其中,超声波检测适用于厚度不小于30mm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不适用于奥氏体铸钢件。射线检测适用于厚度5~300mm的铸钢件。磁粉检测适用于铁素体铸钢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验。渗透检测适用于铸钢件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验。

凡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无损检验方法,应在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订货技术条件中注明探伤方法、部位、深度范围及质量等级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度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线性显示linearindication

线性缺陷显示,其长度应大于其宽度的三倍。3.2非线性显示nonlinearindication

非线性显示,其长度应小于其宽度的三倍。3.3密集缺陷显示clusterofdefectindications

当相邻两个缺陷显示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中较大缺陷显示长度的两倍时,这类缺陷显示即为密集缺陷显示。

3.4成排缺陷显示arraydefectindications

至少三个线性缺陷显示或者非线性缺陷显示,且它们在连线上的间距小于2mm者,即可认为是成排缺陷显示。4一般要求

4.1应用原则

4.1.1检测方法和质量验收等级的选择应就锻件的具体使用和种类确定,并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4.1.2凡要求用表面检测的铁磁性锻件,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方法。若因结构形状及资源条件等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检测时,才选用渗透检测。4.2检测档案

4.2.1当按本部分对锻件进行检测时,必要时可按本部分的规定制定出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无损检测规程。

4.2.2检验程序及结果应正确、完整并有相应责任人员签名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2008-12-01批准

2008-12-31实施

五年。五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4.2.3检测档案中,对于检测人员承担检测项目的相应资格等级和有效期应有记录。4.2.4检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定期检定,并有检定记录,合格后才能使用。4.3检测人员

4.3.1凡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

4.3.2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3.3凡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4.3.3.1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4.3.3.2凡从事表面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5质量等级

5.1等级分类

外部质量等级的分类,应依据表1和表2的规定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有异议时,表1和表2中的值应是强制性的。

内部质量等级的分类,应依据表3和表4中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

表1

按附录A作磁粉检测时最大允许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105mm×148mm)非线性缺陷显示

应记录的最小

质量等级

缺陷显

示的直径或长度

(非决定性的)

2总面积

(成排缺陷显示除

外)

单个缺陷显示的长

线性缺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

最大允许长度

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

受检部位的铸件厚度

mm

注:

2、在一组成排缺陷显示的第一个缺陷显示开始到最后一个缺陷显示末端之间距离称为成排缺陷显示长度。

1、在评定框内最多可以有两个达到允许最大长度的缺陷显示。

5.2质量等级的选择

5.2.1关于铸钢件外部和内部允许的缺陷,可在材料标准中或者在按5.1划分质量等级的订单中予以规定。为此应根据负荷的大小、方式和分布考虑下列各项:

5.2.1.1对于铸件的不同区域可商定不同的质量等级。在这种情况下,应明确规定有关的区域,即

—给出其位置、长度和宽度;—————对于焊缝各端面和5.2.3所述和特殊边缘区,另外给出其深度。

表2按附录B进行渗透检测时最大允许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148mm×105mm)非线性缺陷显示(成排缺陷显示除

应记录的最小

缺陷显示的直径或长度

(非决定性的)

1

2

外)

最大允许长度

缺陷显缺陷显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单个线性缺全部线性缺

示个数长度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陷显示或成

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排缺陷显示

受检部位的铸件厚度

mm

线性缺陷显示或成排缺陷显示

质量等级

注:

3

如果在评定框面积内除非线性缺陷显示外还有线性缺陷显示,则应

满足

线性缺陷显示的要求,此外,还

应将非线性缺陷显示数量包括在内。

表3按附录C进行超声波检测时缺陷的最大允许值

质量等级

区域见图11)

≤50≤50

受检部位的铸件壁厚

≤50

mm≤50

在一组成排缺陷显示的第一个缺陷显示开始到最后一个缺陷显示末端之间距离,称为成排缺陷显示长度。

质量等级01仅用于承受高负荷的小铸件和机械加工面。

单个缺陷显示大小的分布效率应大致符合附录B图例的说明,但不得有缺陷显示大于本表指出的值。

评定项目

按附录C的检验等级

非延伸性缺陷

中心

2

最大平底孔当量直径

mm

边缘

≤3

参看序号10d)非决定性作用

3

每1dm2受检面积中记录的缺陷数目

中心

≤3

≤3

≤3

≤5

≤5

非决定性作用

边缘

最大值未被超过,也按序号10和序号11行执行。

4按附录D进行射线检测时缺陷的最大允许值

缺陷类型

公称厚度mm气孔

量等

夹砂、夹渣

12302363

4575

线状缩孔

1202303600

[1**********]

[***********]350树枝状缩孔

注:1

2

43

250800树枝状缩孔缺陷以mm2为单位计。

线状缩孔缺陷以mm为单位计。

裂纹、冷铁完全未熔合和泥芯撑完全未溶合性质的缺陷不允许。气孔、夹砂和夹渣类缺陷以点数计。

5.2.1.2对于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可以商定为相同的质量等级也可以商定为不同的质量等级。5.2.1.3质量等级1级仅用于焊接和按照5.2.3的特殊边缘区。

5.2.1.4铸件的形状影响其质量和可探性。此外,铸件的可探性也与其表面状态有关。

5.2.2如果订货时没有商定质量等级,而且材料标准也没有其他规定,则应适用质量等级5的要求。5.2.3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图1的边缘区外层(或称特殊边缘区),对剩余壁厚可以商定一个较高的、即数字较低的质量等级,例如制造厂的机械加工面。

5.2.4对于焊接件的制造,只要订货时没有其他要求,应与基体材料的要求相同。6检验方法

6.1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为了证实铸钢件已经满足表1或表2规定的外部质量要求,应使用附录A规定的磁粉检测或附录B规定的渗透检测。对于不能磁化的钢种应使用渗透检测,对于可以磁化的钢种(铁磁性的)应优先使用磁粉检测。

检验机械加工表面时,如果没有其他商定应使用磁粉检测。6.2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

6.2.1如果订货时没有其他商定,则应由制造厂来选定检验方法。这时应当注意下列各项:

对于奥氏体材料,只能用射线检测。对于铁素体钢(包括珠光体钢和马氏体钢)应由供需双方商定采用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6.2.2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应按附录C进行。

Ⅰ级检测适用质量等级1到4,Ⅱ级检测适用质量等级5。6.2.3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应按附录D进行

图1铸件壁厚区域划分

(壁厚区域的划分以铸件加工后的尺寸为基准

实际的缺陷面积。

而总面积是F1+F2+F3。缺陷面积的尺寸L,B为探头扫查该缺陷时从其中心点连线得出的。声程大时应考虑声学特性测定

图2表3中缺陷的“单个面积”和“总面积”的说明

单个面积F指其与相邻面积的距离A大于两个相邻面积中任一最大尺寸L的面积。示例中F1,F2,F3是单个面积,

说明:本标准是JB/T5000.14-2007的摘录,略去附录A、B、C、D,主要供设计人员使用,探伤人员

在无损检测时应使用JB/T5000.14-2007原文。


相关文章

  • 编写铸钢件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 有一铸钢件C-2567如图所示,今要做 射线检测,其有关施工说明除按照合约 NDT-RT-001的规定外,均按照( ) 的规定. 合约NDT-RT-001的规定如下: (1)检验比率:100%检验(重叠区至 少12mm ) (2)检测时机: ...查看


  • 铸钢件工艺
  • 2.产品主要成份.性能.技术质量指标 (1)材质要求具体化学成份为(%):C 0.17-0.23:Si ≤0.60:Mn 1.0-1.50:P ≤0.020:S ≤0. 015:Cr ≤0. 30:Mo ≤0. 15:Ni ≤0.40:Al ...查看


  • 焊接与切割标准
  • 焊接与切割卷 招聘(广告) GB324-88* 焊缝附号表示法 3 GB 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37 GB986-88* 埋弧焊焊逢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53 GB/T3375-94 焊接术语 ...查看


  • 钢结构涉及到最新的规范(截止2012年8月)
  • 钢结构最新工程技术规范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贯彻现行施工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应 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规范: 序号 一 1 2 3 4 5 6 二 1 2 3 4 5 三 1 2 3 四 1 2 3 4 5 6 7 低合金高强度结 ...查看


  • 铸钢艉柱的通用焊接工艺
  • 铸钢艉柱的通用焊接工艺 由于铸钢件的整体刚性很强,因此其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其中的重点就是防止焊接裂纹.本工艺铸钢艉柱的化学成分按照CCS 规范(2009)里的船体结构用铸钢件规定,其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 铸钢艉柱的碳当量计 ...查看


  • 钢结构设计规程
  • 一. 材料标准 1.1 材质标准 1 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 2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699-1999 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1994 4 高耐候结构钢 GB/T4171-2000 5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查看


  •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实验报告
  •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实验指导书 赵忠兴 王连琪 张学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8 实验一: 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 铸铁金相组织观察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 ...查看


  • 国外展会总结
  • 展会总结 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加强对我国分析测试仪器.无损检测仪器与装备.标准物质及第三方检测服务的宣传,扩大该类产品与服务的出口,我公司参加了2012年9月18日-21日在巴西若因维利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八届巴西国际冶金铸造钢铁展(Metalu ...查看


  • 常用焊接标准
  • 常用焊接标准 标准分类: 综合基础 标准编号: 039 UDC: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焊接基础通用标准 GB/T3375--94 焊接术语 GB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