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侧重于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的培养,它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这种教育是终身的。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认为进行家庭教育调查及对家庭教育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关于学生家庭教育的一项调查:
家庭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导致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就成了各位家长极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有关当今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了解当今家庭教育的现状,树立家庭教育观念,寻求比较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调查方法:调查分析归纳法,通过对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调查项目:(对部分选项进行分析)
1 家长的教育方式(问卷统计)
现今我国学生和家长之间谈论的最多话题莫过于“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之类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对学生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呢?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呢?
(一)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在学习上怎样给你减压?(可多选)
(二)家长使用哪种批评孩子的方法最有效?
根据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进行理性的教育往往更为有效(因为这是主体为学生的调查,所以学生们选择的理应是更有用的方式),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当给于鼓励,因为再优秀的学生也离不开优化的教育方式。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采取鼓励开导,心平气和地帮其改正教育方式很重要。(当然,成绩只是评定一个人的部分标准)
2 应对学生进行哪种方式的教育?
学生除了学习成材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更应该全面发展,除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之外,还应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朴素的道德教育在我国自古有之。而家长应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育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分析得出答案。
(一)您的家长是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孩子的?(可多选)
(二)您的父母对孩子交往方面有没有干涉?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同学们的意识中仍然更偏近理性的教育方式,在茫茫人生路上希望得到家长的指导,但同时又不希望家长给与过多的干涉,而家长方面,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发展,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仅仅是言传身教,还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增长孩子的智慧。
二、调查后的总结:
尽管国人文化素质在普遍提高, 但是家庭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教育方法不当
(一)放任型
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或者只顾及自己享受玩乐。对孩子听之任之“随他去”。忽视了家长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家长对孩子不仅是生之就了事,还得养之,教之,子不教,父母之过。像如今有些家长游手好闲,家里的环境乌烟瘴气,却丝毫不介意自己的
孩子是否收到了影响,这样不仅无法给孩子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反而会因自身的坏榜样而误了孩子的一生。
(二)溺爱型
过分的娇惯使得孩子唯我独尊,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宁可自己吃苦受累, 也不让孩子做一丁点家务事,还美其名曰“替孩子减轻负担”,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的唯一正业就是学习,其他的都应该他们来做。使得这一代孩子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成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中国人”。熟不知,一定程度的劳动和吃苦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样,以后当他们遭遇人生的挫折时才能有较好的承受能力,即使生活困难也能挺下去,而不会像温室里花朵,稍稍遭遇风雨就萎靡不振呢!
2. 只关注学习成绩
有的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考试得多少分,班里第几名。至于其他,家长很少过问。这势必造成对孩子的误导——自己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样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恶学习而已。其实, 孩子的成长不光是学习的事,还应该有别的事。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多彩的、丰富的、充实的。
三、家庭教育研究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建议:
①. 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家访和开家长座谈会:因为孩子在学校和家里总是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家长和老师们齐心合力,及时的交流孩子的情况和问题,共同努力,方法互溶,知识互补,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 请专家指导:定期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作报告,了解国内外家庭教育动向。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以便更新观念,增长知识,为家庭教育导航。(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外国的教育方式由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教育也是一门学问)
③. 加强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家长应和孩子多沟通,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能,制定富有特点的帮教措施,促进所有学生生动活泼, 富有个性充分发展。(但这种了解绝不是试探或责问,应是朋友聊天般的,轻松并且包含关心)
④. 在家庭教育研究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人的作用,人的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作为家庭教育的宗旨。而这也正是先进的家长们欠缺的,只重物质而缺了精神只能导致孩子的不健康发展。只保证孩子物质的生活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两代之间的代沟不也就产生了吗?
“人之出,性本善”孩子刚出生来到这个世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对孩子以后的人生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四、对活动的认识
通过这次活动的过程,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研究性活动, 活动应该做什么,什么最重要,什么不可以忽视。同时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令人
无语,其实父母都是关心我们的,也许他们的方法不当,但谁能否认他们爱我们的心呢?而想要达到令人满意的家庭教育,该努力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我们这些不能体谅他们的孩子。只有沟通和包容才能达到和谐吧!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意识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虽然在活动中有过不同的意见和摩擦但是最后还是互相理解。活动快要结束时,我们彼此交流,收获不少。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的实践活动,相信以后的会做得更好。
五、反思
由于调查范围的受限,只能局限于复旦的学生。而复旦的学生普遍家庭教育较好,因此缺少可比性,虽然根据报告我们还是发现了如上问题。(说明这些问题确实要重视)
且由于时间上和经验上的不足, 此次活动搞得不是很理想, 但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希望下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的实践能力会有所提高,再接再厉。
思修社会调查小组
成员:吴正西、赵文琦、张雪
2009.12.16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侧重于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的培养,它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这种教育是终身的。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认为进行家庭教育调查及对家庭教育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关于学生家庭教育的一项调查:
家庭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导致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就成了各位家长极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有关当今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了解当今家庭教育的现状,树立家庭教育观念,寻求比较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调查方法:调查分析归纳法,通过对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调查项目:(对部分选项进行分析)
1 家长的教育方式(问卷统计)
现今我国学生和家长之间谈论的最多话题莫过于“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之类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对学生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呢?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呢?
(一)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在学习上怎样给你减压?(可多选)
(二)家长使用哪种批评孩子的方法最有效?
根据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进行理性的教育往往更为有效(因为这是主体为学生的调查,所以学生们选择的理应是更有用的方式),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当给于鼓励,因为再优秀的学生也离不开优化的教育方式。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采取鼓励开导,心平气和地帮其改正教育方式很重要。(当然,成绩只是评定一个人的部分标准)
2 应对学生进行哪种方式的教育?
学生除了学习成材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更应该全面发展,除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之外,还应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朴素的道德教育在我国自古有之。而家长应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育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分析得出答案。
(一)您的家长是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孩子的?(可多选)
(二)您的父母对孩子交往方面有没有干涉?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同学们的意识中仍然更偏近理性的教育方式,在茫茫人生路上希望得到家长的指导,但同时又不希望家长给与过多的干涉,而家长方面,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发展,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仅仅是言传身教,还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增长孩子的智慧。
二、调查后的总结:
尽管国人文化素质在普遍提高, 但是家庭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教育方法不当
(一)放任型
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或者只顾及自己享受玩乐。对孩子听之任之“随他去”。忽视了家长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家长对孩子不仅是生之就了事,还得养之,教之,子不教,父母之过。像如今有些家长游手好闲,家里的环境乌烟瘴气,却丝毫不介意自己的
孩子是否收到了影响,这样不仅无法给孩子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反而会因自身的坏榜样而误了孩子的一生。
(二)溺爱型
过分的娇惯使得孩子唯我独尊,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宁可自己吃苦受累, 也不让孩子做一丁点家务事,还美其名曰“替孩子减轻负担”,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的唯一正业就是学习,其他的都应该他们来做。使得这一代孩子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成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中国人”。熟不知,一定程度的劳动和吃苦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样,以后当他们遭遇人生的挫折时才能有较好的承受能力,即使生活困难也能挺下去,而不会像温室里花朵,稍稍遭遇风雨就萎靡不振呢!
2. 只关注学习成绩
有的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考试得多少分,班里第几名。至于其他,家长很少过问。这势必造成对孩子的误导——自己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样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恶学习而已。其实, 孩子的成长不光是学习的事,还应该有别的事。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多彩的、丰富的、充实的。
三、家庭教育研究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建议:
①. 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家访和开家长座谈会:因为孩子在学校和家里总是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家长和老师们齐心合力,及时的交流孩子的情况和问题,共同努力,方法互溶,知识互补,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 请专家指导:定期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作报告,了解国内外家庭教育动向。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以便更新观念,增长知识,为家庭教育导航。(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外国的教育方式由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教育也是一门学问)
③. 加强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家长应和孩子多沟通,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能,制定富有特点的帮教措施,促进所有学生生动活泼, 富有个性充分发展。(但这种了解绝不是试探或责问,应是朋友聊天般的,轻松并且包含关心)
④. 在家庭教育研究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人的作用,人的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作为家庭教育的宗旨。而这也正是先进的家长们欠缺的,只重物质而缺了精神只能导致孩子的不健康发展。只保证孩子物质的生活而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两代之间的代沟不也就产生了吗?
“人之出,性本善”孩子刚出生来到这个世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对孩子以后的人生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四、对活动的认识
通过这次活动的过程,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研究性活动, 活动应该做什么,什么最重要,什么不可以忽视。同时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令人
无语,其实父母都是关心我们的,也许他们的方法不当,但谁能否认他们爱我们的心呢?而想要达到令人满意的家庭教育,该努力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我们这些不能体谅他们的孩子。只有沟通和包容才能达到和谐吧!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意识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虽然在活动中有过不同的意见和摩擦但是最后还是互相理解。活动快要结束时,我们彼此交流,收获不少。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的实践活动,相信以后的会做得更好。
五、反思
由于调查范围的受限,只能局限于复旦的学生。而复旦的学生普遍家庭教育较好,因此缺少可比性,虽然根据报告我们还是发现了如上问题。(说明这些问题确实要重视)
且由于时间上和经验上的不足, 此次活动搞得不是很理想, 但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希望下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的实践能力会有所提高,再接再厉。
思修社会调查小组
成员:吴正西、赵文琦、张雪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