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1-9-27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
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
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篇二: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 特定性质相对一致,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 (2
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本比南方高;
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利于排水);
(2本较高,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
1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 p4活动
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
课时安排:21 2
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篇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1-9-27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
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
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篇四: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民居 第三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一些具有明显地理环境差异的照片、图片,可以是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可以是人文环境的差异,便于上课时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导入新课 师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具有显著地理特征差异的景观图片创设问题情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推测这三幅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地区的景观,并且人类的活动会有什么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问题探究。
课件展示:
(方法引导:科学的探究过程是指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具体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证明观点、交流观点、形成新观点、产生新问题。)
师
(提出假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生
三幅图大致反映了我国中纬度从西向东的自然景观,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师
(寻找证据)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能从以上三幅图中寻找到证据吗?
生
从景观图中的生物差异情况来切入,尤其注意植被的差异。 师
(交流观点)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请代表来表达小组的共同观点。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
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基本的共识是地理环境不仅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会产生影响,我们也注意到虽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地理要素表现出内在的协调性,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推进新课 板书: 一、区域
(一)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层的空间单位。 师 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图。思考如下问题:
1.中国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 3.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什么特点?
4.是否可以将下列的一些气候区合并为更高一级的气候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以上我们讨论了气候区,但是还有各种区域,例如行政区、经济区、居住区等等,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区域的一些特性,1.区域的内部特性:(1)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结构的一致性;(2)内部某些方面有相关性;(3)内部具有共同的职能。 2.区 域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具有级别。3.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
板书:
(二)特征:
1.具有面积、形状、边界等区位特征。 2.内部性质相对稳定。
3.具有不同的级别。 师
我们认识到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发展,下面我们再来对比探究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如何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板书: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师
对比区域特征是地理学科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需要注意以下环节:第一,确定对比的区域;第二,明确所对比区域的空间尺度与空间位置;第三,明确所应对比的要素或主要内容;第四,阅读相关区域地图,获取信息,进行全面对比,综合分析。在区域对比中尤其要
注意提高阅读区域图的技能水平,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进行严密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图1.1和图1.2两个区域图,对比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何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小组讨论) 师
请大家分小组来共同研究,首先确定将对比两个区域的哪些方面?在从两幅区域图上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论证,在组内交流,形成观点后,派代表来阐述。
生 略。 师
在区域对比中,阅读区域地图是最重要的地理技能,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阅读区域地图。
师
师
在进行区域地图的对比阅读时,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来填出从图中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依据信息来推断区域发展。
(小组探究: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列表格。)
板书:
(小组交流)
在区域地图的阅读中我们遇到了如何来判读等值线图,下面我们就利用实例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一下等值线模式图的判读。
课件展示:例题
分析等值线图,完成1~4题。
1.若为山区等高线分布图(a>b>c),下列现象中最明显地显示a<b<c的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压 d.太阳辐射 答案:c
2.若为大陆或海洋7月等温线(a<b<c)分布图,图示区域表示的是() a.北半球海洋 b.北半球大陆 c.南半球大陆 d.南半球海洋 答案:d
a.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b.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d.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答案:b
4.若为北半球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a>b>c),有关近地面天气系统及天气的不正确叙述是()
a.该地区近地面为一低压槽 b.b近地面形成一个冷锋天气 c.a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 d.此时c处近地面正在进行一次降水过程 答案:d
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资源,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完成5~6题。
5.关于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劣势与各区域农业发展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最大的优势是光照,应该将光照转化为热量,发展大棚农业、生态农业
b.四川盆地的水源充足,无需发展节水型农业 c.西北内陆水源不足,不能发展灌溉农业 d.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均能发展“阳光农业” 答案:d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看华北平原实际上并没有水资源短缺问题 b.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资源最大的差异在热量资源
c.我国南方地区与东北北部光照资源并不十分充足的原因是相同的 d.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优势是热量条件好 答案:b 生 略
【知识拓展】 师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比
篇五: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
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案例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1.差异:(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 度逐渐加大。
(4)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原因: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3)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4)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1)该区地理环境: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1-9-27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
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
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篇二: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 特定性质相对一致,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 (2
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本比南方高;
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利于排水);
(2本较高,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
1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 p4活动
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
课时安排:21 2
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篇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1-9-27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
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
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篇四: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综合能力。 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建立辩证地、动态地、联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2.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民居 第三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一些具有明显地理环境差异的照片、图片,可以是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可以是人文环境的差异,便于上课时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导入新课 师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具有显著地理特征差异的景观图片创设问题情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推测这三幅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什么地区的景观,并且人类的活动会有什么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问题探究。
课件展示:
(方法引导:科学的探究过程是指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具体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证明观点、交流观点、形成新观点、产生新问题。)
师
(提出假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生
三幅图大致反映了我国中纬度从西向东的自然景观,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师
(寻找证据)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能从以上三幅图中寻找到证据吗?
生
从景观图中的生物差异情况来切入,尤其注意植被的差异。 师
(交流观点)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请代表来表达小组的共同观点。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
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基本的共识是地理环境不仅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会产生影响,我们也注意到虽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地理要素表现出内在的协调性,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推进新课 板书: 一、区域
(一)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层的空间单位。 师 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图。思考如下问题:
1.中国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 3.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什么特点?
4.是否可以将下列的一些气候区合并为更高一级的气候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以上我们讨论了气候区,但是还有各种区域,例如行政区、经济区、居住区等等,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区域的一些特性,1.区域的内部特性:(1)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结构的一致性;(2)内部某些方面有相关性;(3)内部具有共同的职能。 2.区 域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具有级别。3.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
板书:
(二)特征:
1.具有面积、形状、边界等区位特征。 2.内部性质相对稳定。
3.具有不同的级别。 师
我们认识到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发展,下面我们再来对比探究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如何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板书: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师
对比区域特征是地理学科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需要注意以下环节:第一,确定对比的区域;第二,明确所对比区域的空间尺度与空间位置;第三,明确所应对比的要素或主要内容;第四,阅读相关区域地图,获取信息,进行全面对比,综合分析。在区域对比中尤其要
注意提高阅读区域图的技能水平,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进行严密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图1.1和图1.2两个区域图,对比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何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小组讨论) 师
请大家分小组来共同研究,首先确定将对比两个区域的哪些方面?在从两幅区域图上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论证,在组内交流,形成观点后,派代表来阐述。
生 略。 师
在区域对比中,阅读区域地图是最重要的地理技能,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阅读区域地图。
师
师
在进行区域地图的对比阅读时,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来填出从图中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依据信息来推断区域发展。
(小组探究: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列表格。)
板书:
(小组交流)
在区域地图的阅读中我们遇到了如何来判读等值线图,下面我们就利用实例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一下等值线模式图的判读。
课件展示:例题
分析等值线图,完成1~4题。
1.若为山区等高线分布图(a>b>c),下列现象中最明显地显示a<b<c的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压 d.太阳辐射 答案:c
2.若为大陆或海洋7月等温线(a<b<c)分布图,图示区域表示的是() a.北半球海洋 b.北半球大陆 c.南半球大陆 d.南半球海洋 答案:d
a.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b.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d.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答案:b
4.若为北半球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a>b>c),有关近地面天气系统及天气的不正确叙述是()
a.该地区近地面为一低压槽 b.b近地面形成一个冷锋天气 c.a近地面风向为西北风 d.此时c处近地面正在进行一次降水过程 答案:d
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资源,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完成5~6题。
5.关于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劣势与各区域农业发展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最大的优势是光照,应该将光照转化为热量,发展大棚农业、生态农业
b.四川盆地的水源充足,无需发展节水型农业 c.西北内陆水源不足,不能发展灌溉农业 d.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均能发展“阳光农业” 答案:d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看华北平原实际上并没有水资源短缺问题 b.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资源最大的差异在热量资源
c.我国南方地区与东北北部光照资源并不十分充足的原因是相同的 d.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优势是热量条件好 答案:b 生 略
【知识拓展】 师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比
篇五: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
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包括: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案例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1.差异:(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3)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 度逐渐加大。
(4)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原因: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3)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4)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1)该区地理环境: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