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

《诗经》专题

题记:

《礼记·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吕思勉: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功夫:二者皆弊也。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王质《诗总闻》:

下章多言士言氓者,斥之辞也。以蚩蚩之语,可见皆妇人历数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清]牛运震《诗志》:

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催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

林义光《诗经通解》:桑未落喻男子情意未移,鸠食桑葚喻女惑于男。淇水渍车至于帷裳,喻所历之艰苦。

◎写作年代:

婚姻制度的演进之迹

春秋时代:“君子勤礼,小人力役”、“礼不下庶人”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祓禊(上巳节):祭祀(求子)、踏青、驱邪、歌舞、庙会、游乐、恋爱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婚娶正时:秋冬二季

归宁制度

/蚕桑栽种史/中国纺织史

◎性质:叙事诗/抒情诗/叙事框架中的情感世界

◎结构与时态:回忆、倒叙?

◎三次写到“淇水”的意义?是相爱、结婚、被弃的三次见证、三次转折 ◎“弃妇”——主人公的态度:决绝/无可奈何/悲伤?

山西戏台对联:

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朱熹《诗集传》:

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又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苍凉弥渺,欲即转离,名人画本,不能到也。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

[清]牛运震《诗志》:

只两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国风》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窈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萧散旷远,情趣绝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七:

惜招隐难致也。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xiao )然自异者矣。„„曰伊人,曰从之,曰宛在,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此则兴尽首章,不可不知也。

[近代]吴闿生《诗义会通》:

旧评:景色凄清,烟波万状。

郭沫若《卷耳集》:所表现的疑是一种幻觉。

钱钟书:企慕之象征。一般读者固然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唤起相似的爱情体验,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读者则可从诗中所描绘的象征性境界产生更丰富深远的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陆侃如《中国诗史》:它的意义究竟是招隐或是怀春,我们不能断定,我们只觉读了百遍还不厌。

陈子展《诗经直解》:

《蒹葭》,诗人自道思见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之诗。黄中松云: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此诗盖采自歌谣,不得谓民间无此诗人也。

刘学锴:

脱尽黄土高原粗狂沉雄气息,而将人们带到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境界之中。

不但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没有具体的故事与情节,甚至连主人公是男性抑或女性都难以确指。

《小雅·采薇》

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2.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3.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4.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5. 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后人评述

《世说新语·文学》:谢安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勰《文心雕龙》:

“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王夫之《薑斋诗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境写哀,以哀境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光地《诗所》:卒章应次、三章之意。

孙鑛:首四句所谓眼前景,口头语,然风致却大妙,即深言之不能加。 方玉润《诗经原始》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

以上五章皆追述之词,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刘熙载《艺概》: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创作影响

曹植: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始出结严霜,今来白露晞。

王元长:昔往仓庚鸣,今来蟋蟀吟。

韩愈: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蛰。

☉薇之植物学特征与历史故事

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龙眠画《伯夷采薇图》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古代车战的特征

☉叙述结构:顺序?倒叙?插叙?

☉莫知我哀之“哀”

《小雅·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蔡琰《悲愤诗》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杜甫《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诗经》专题

题记:

《礼记·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吕思勉: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功夫:二者皆弊也。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王质《诗总闻》:

下章多言士言氓者,斥之辞也。以蚩蚩之语,可见皆妇人历数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清]牛运震《诗志》:

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催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

林义光《诗经通解》:桑未落喻男子情意未移,鸠食桑葚喻女惑于男。淇水渍车至于帷裳,喻所历之艰苦。

◎写作年代:

婚姻制度的演进之迹

春秋时代:“君子勤礼,小人力役”、“礼不下庶人”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祓禊(上巳节):祭祀(求子)、踏青、驱邪、歌舞、庙会、游乐、恋爱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婚娶正时:秋冬二季

归宁制度

/蚕桑栽种史/中国纺织史

◎性质:叙事诗/抒情诗/叙事框架中的情感世界

◎结构与时态:回忆、倒叙?

◎三次写到“淇水”的意义?是相爱、结婚、被弃的三次见证、三次转折 ◎“弃妇”——主人公的态度:决绝/无可奈何/悲伤?

山西戏台对联:

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朱熹《诗集传》:

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又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苍凉弥渺,欲即转离,名人画本,不能到也。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

[清]牛运震《诗志》:

只两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国风》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窈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萧散旷远,情趣绝佳。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七:

惜招隐难致也。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xiao )然自异者矣。„„曰伊人,曰从之,曰宛在,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此则兴尽首章,不可不知也。

[近代]吴闿生《诗义会通》:

旧评:景色凄清,烟波万状。

郭沫若《卷耳集》:所表现的疑是一种幻觉。

钱钟书:企慕之象征。一般读者固然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唤起相似的爱情体验,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读者则可从诗中所描绘的象征性境界产生更丰富深远的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陆侃如《中国诗史》:它的意义究竟是招隐或是怀春,我们不能断定,我们只觉读了百遍还不厌。

陈子展《诗经直解》:

《蒹葭》,诗人自道思见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之诗。黄中松云: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此诗盖采自歌谣,不得谓民间无此诗人也。

刘学锴:

脱尽黄土高原粗狂沉雄气息,而将人们带到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境界之中。

不但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没有具体的故事与情节,甚至连主人公是男性抑或女性都难以确指。

《小雅·采薇》

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2.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3.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4.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5. 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后人评述

《世说新语·文学》:谢安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勰《文心雕龙》:

“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王夫之《薑斋诗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境写哀,以哀境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光地《诗所》:卒章应次、三章之意。

孙鑛:首四句所谓眼前景,口头语,然风致却大妙,即深言之不能加。 方玉润《诗经原始》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

以上五章皆追述之词,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刘熙载《艺概》: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创作影响

曹植: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始出结严霜,今来白露晞。

王元长:昔往仓庚鸣,今来蟋蟀吟。

韩愈: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蛰。

☉薇之植物学特征与历史故事

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龙眠画《伯夷采薇图》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古代车战的特征

☉叙述结构:顺序?倒叙?插叙?

☉莫知我哀之“哀”

《小雅·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蔡琰《悲愤诗》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杜甫《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相关文章

  • 诗经两首之采薇
  • <采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掌握<诗经>的相关知识. 2.掌握<采薇>中的难字字音.掌握句子的句读. 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理清情节和主题.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查看


  • _诗经_采薇_中_雨雪霏霏_新读
  • 学教育2008.10 硕士论坛 刘育林 <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新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在"月是故乡明"单元,节选了<诗经・小雅>中一首非常-<采薇> ...查看


  • 质朴中的华丽
  • 质朴中的华丽 --论<诗经>中的文化传统 王雪梅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诗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诗经>给予后世的文化魅力在于植根于乡土的生活传统.高扬 ...查看


  • [诗经·小雅·采薇] 2
  • <诗经·小雅·采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对<诗经>有一基本的系统了解 2.领会诗中战斗豪情与戍边忧怨交织的复杂情感 3.从本诗中体会<诗经>的"起兴"及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二.& ...查看


  • [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
  • <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像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朗诵<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这两首诗. 教学 ...查看


  • 21[诗经]二首
  • 教学设计:<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培养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的能力. 2.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诵读,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 ...查看


  • 诗经名句: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 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 ...查看


  • 诗经采薇注释及翻译(人教版高一必修)
  • <诗经•采薇>注释与翻译 (2008-09-25 17:39:13) 标签:杂谈 采薇采薇,薇亦作(生,指初生.刚发芽)止(语气词).曰归曰归,岁亦莫("暮"的古字)止.靡(无:没有)室靡家,猃狁(猃狁:北狄 ...查看


  • [诗经二首]之[采薇]教案
  • <采薇>教案 高一语文组 薛为民 2011.11.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本文中的难读的字和不容易写的字),疏通文意,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 2.简析重章叠唱及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