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双万5463线技改工程(金华段) 压接说明
500kV双万线5463线工程(金华段)压接说明
一、导地线规格说明:
1、老地线规格:LGJ-95/55(88#小号侧)、LHBGJ-95/55(88#大号侧)。 2、导线利用原线路导线,88#小号使用LGJ-400/35,88#大号使用LGJ-400/50。 3、地线更换新24+1#~新 28+1#、新76+1#~新79+1#、88#~新93+2#。新的地线型号:JLB20A-100。
二、导、地线压接管的要点
1、旧导线的铝股表面已氧化,应先用钢丝刷将表面灰、黑色物质全部刷去,至显露出银白色铝为止。
2、压接完成后,及时打上压接人员的钢印号。直线管打在小号侧,耐张管打在线束侧。 3、推荐值:
8、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1个接续管和2个补修管。并且满足以下规定:
1)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 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3)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5米
导线及地线受压部分应平整完好,同时距管口15m以内的导地线不应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
三、穿管
(一)LGJ-400/35直线管
图1 LGJ-400/35(搭接式)穿管图
钢管压前L1=100mm,钢芯锯头130mm; 铝管压前L2=540mm;
划印点O:钢管中间位置,钢管第一模压在O点。 划印点A:距离划印点O为270mm,作为铝管位置控制点。 划印点B:距离铝管口205mm,作为铝管压接区控制点。
(二)、LGJ-400/50直线管:
图2 LGJ-400/50(搭接式)穿管图
钢管压前L1=120mm,钢芯锯头150mm; 铝管压前L2=550mm;
划印点O:钢管中间位置,钢管第一模压在O点。 划印点A:距离划印点O为275mm,作为铝管位置控制点。 划印点B:距离铝管口200mm,作为铝管压接区控制点。
(三)LGJ-400/35耐张管,如图3。
LGJ-400/35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10mm,钢芯锯头130mm;
图3 LGJ-400/35耐张管穿管图
控制距离S:125mm,允许偏差:(+10mm,-5mm)
金华局验收压接管重点:
1、引流板光面对光面,电力脂已涂。 2、钢印号不要漏掉。
3、S距离,确保凹槽压到位。推荐值见下表
(四)LGJ-400/50耐张管的穿管,如图4。
LGJ-400/50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20mm,钢芯锯头140mm;
控制距离S:135mm,允许偏差:(+10mm,-5mm)
图4 LGJ-400/50耐张管穿管图
(五)LGJ-95/55钢芯铝绞线耐张管,如图5。
LGJ-95/55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30mm,钢芯锯头160mm;
控制距离S:110mm,允许偏差:(+10mm,-5mm)
图5 LGJ-95/55耐张管穿管图
(六)LGJ-95/55HG耐张管,如图6。
LGJ-95/55HG铝合金钢绞线: 钢管压前180mm
控制距离S:95mm,允许偏差:(+10mm,-5mm)
LGJ-95/55HG
图5 LGJ-95/55HG耐张管穿管图
其余压接管未测量到。原理同上。
500kV双万5463线技改工程(金华段) 压接说明
500kV双万线5463线工程(金华段)压接说明
一、导地线规格说明:
1、老地线规格:LGJ-95/55(88#小号侧)、LHBGJ-95/55(88#大号侧)。 2、导线利用原线路导线,88#小号使用LGJ-400/35,88#大号使用LGJ-400/50。 3、地线更换新24+1#~新 28+1#、新76+1#~新79+1#、88#~新93+2#。新的地线型号:JLB20A-100。
二、导、地线压接管的要点
1、旧导线的铝股表面已氧化,应先用钢丝刷将表面灰、黑色物质全部刷去,至显露出银白色铝为止。
2、压接完成后,及时打上压接人员的钢印号。直线管打在小号侧,耐张管打在线束侧。 3、推荐值:
8、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1个接续管和2个补修管。并且满足以下规定:
1)各类管与耐张线夹出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 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3)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5米
导线及地线受压部分应平整完好,同时距管口15m以内的导地线不应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
三、穿管
(一)LGJ-400/35直线管
图1 LGJ-400/35(搭接式)穿管图
钢管压前L1=100mm,钢芯锯头130mm; 铝管压前L2=540mm;
划印点O:钢管中间位置,钢管第一模压在O点。 划印点A:距离划印点O为270mm,作为铝管位置控制点。 划印点B:距离铝管口205mm,作为铝管压接区控制点。
(二)、LGJ-400/50直线管:
图2 LGJ-400/50(搭接式)穿管图
钢管压前L1=120mm,钢芯锯头150mm; 铝管压前L2=550mm;
划印点O:钢管中间位置,钢管第一模压在O点。 划印点A:距离划印点O为275mm,作为铝管位置控制点。 划印点B:距离铝管口200mm,作为铝管压接区控制点。
(三)LGJ-400/35耐张管,如图3。
LGJ-400/35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10mm,钢芯锯头130mm;
图3 LGJ-400/35耐张管穿管图
控制距离S:125mm,允许偏差:(+10mm,-5mm)
金华局验收压接管重点:
1、引流板光面对光面,电力脂已涂。 2、钢印号不要漏掉。
3、S距离,确保凹槽压到位。推荐值见下表
(四)LGJ-400/50耐张管的穿管,如图4。
LGJ-400/50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20mm,钢芯锯头140mm;
控制距离S:135mm,允许偏差:(+10mm,-5mm)
图4 LGJ-400/50耐张管穿管图
(五)LGJ-95/55钢芯铝绞线耐张管,如图5。
LGJ-95/55钢芯铝绞线:
钢管压前130mm,钢芯锯头160mm;
控制距离S:110mm,允许偏差:(+10mm,-5mm)
图5 LGJ-95/55耐张管穿管图
(六)LGJ-95/55HG耐张管,如图6。
LGJ-95/55HG铝合金钢绞线: 钢管压前180mm
控制距离S:95mm,允许偏差:(+10mm,-5mm)
LGJ-95/55HG
图5 LGJ-95/55HG耐张管穿管图
其余压接管未测量到。原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