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中期考核”绝不等同于“论文进展情况汇报”
精选
已有 17064 次阅读 2010-5-21 23:10|个人分类:教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进展,思想品德
每年5月份是研究生中期考核阶段,今天下午我们教研室也完成了考核。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发现的问题,写点儿体会,发点儿议论,与同仁商讨。
首要的一点,导师与学生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考核、考核什么!
说句使许多人反感的话:不仅许多研究生搞不明白,就连自认为指导研究生很有道的导师也不一定十分清楚,“研究生中期考核”绝对不仅仅是“论文进展情况汇报”!
细心的人们,只要仔细看看研究生院(部)下发的《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之类的东西就知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与行为表现、治学态度与学术道德、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表现、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也就是说主要考核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三个方面。
最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思想品德”方面。一提到思想品德,许多人觉得无关痛痒,或者很容易想到共产主义理想啦、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啦,积极要求入党啦,等等。其实更应该想到的是研究生的个人修养与团结协作精神。一个连自己的导师与老师、师兄弟姐妹和同学都不知道尊重、团结的人,不能和谐共处的人,很难想象将来会有什么成绩,即便是拥有科学研究的天赋。大家还记得前一阵子科学网上热议的“Zhang Lei捐款800万给耶鲁”事件吧,当时许多人把Zhang Lei骂了个狗血喷头,可就是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教育学生“吃水不忘打井人”了吗?研究生研究生——专门搞研究的学生,只要能够搞科学研究,只要能够发表高级高级更高级的论文,哪管修养与德行!请问,这是在培养研究生吗?不,这绝不是在培养学生,而是仅仅把学生当作科学研究的工具使用——就像使用TEM、SEM、XRD一样!难怪许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课程学习。由于攻读研究生的目的变得越来越功利,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风气已经蔓延到研究生阶段,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课程学习态度越来越盛行,致使一些研究生不能通过课程考试。想一想,考研的强度与难度,与研究生课程考试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可还是有人小小阴沟翻了船,委实可惜啊。还有一些学生,考试出现不及格时,竟然连导师都不告诉,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着”!这样的人大概不清楚导师是干什么的。导师不就是指导研究生学习、做人、搞科学研究的教师吗,难道你忘记了吗,就连选课都是与导师一起协商的?导师至少可以给予鼓励与支持,或者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嘛!就像论文研究工作遇到问题或棘手的情况一样,导师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第三,至于“论文进展情况”方面的考核这里就不赘述了。当然,不说不等于不重要,只是这方面大家谈得很多、也很到位。
最后说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期考核的目的。如果说,研究生中期考核就是梳理一下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了结的话,那考核不考核就没有什么意义喽。其实,笔者认为考核还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从导师的角度看那就是“该研究生是否适合继续搞研究?”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这位导师是否适合继续做我的导师?”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触及的问题,但的的确确存在且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凸显出来的问题!如上所述,再加上逐年的研究生扩招,导致许多确实不适合搞科研的学生进入研究生行列,虽然剥夺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有些“残忍、不公平”,但他们的继续的确是劳民伤财——既浪费了导师与学生的宝贵时间,又浪费了国家、课题组和学生个人的钱财,绝对得不偿失!反过来也有许多导师,既没有经费又没有思想的,全凭研究生在那里自我修炼。这是什么?这是误人子弟,可是有的导师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保住饭碗的额度工作量,他们的学生只能“忍辱负重、自学成才”啦!
研究生中期考核”绝不等同于“论文进展情况汇报”
精选
已有 17064 次阅读 2010-5-21 23:10|个人分类:教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进展,思想品德
每年5月份是研究生中期考核阶段,今天下午我们教研室也完成了考核。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发现的问题,写点儿体会,发点儿议论,与同仁商讨。
首要的一点,导师与学生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考核、考核什么!
说句使许多人反感的话:不仅许多研究生搞不明白,就连自认为指导研究生很有道的导师也不一定十分清楚,“研究生中期考核”绝对不仅仅是“论文进展情况汇报”!
细心的人们,只要仔细看看研究生院(部)下发的《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之类的东西就知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与行为表现、治学态度与学术道德、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表现、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也就是说主要考核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三个方面。
最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思想品德”方面。一提到思想品德,许多人觉得无关痛痒,或者很容易想到共产主义理想啦、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啦,积极要求入党啦,等等。其实更应该想到的是研究生的个人修养与团结协作精神。一个连自己的导师与老师、师兄弟姐妹和同学都不知道尊重、团结的人,不能和谐共处的人,很难想象将来会有什么成绩,即便是拥有科学研究的天赋。大家还记得前一阵子科学网上热议的“Zhang Lei捐款800万给耶鲁”事件吧,当时许多人把Zhang Lei骂了个狗血喷头,可就是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教育学生“吃水不忘打井人”了吗?研究生研究生——专门搞研究的学生,只要能够搞科学研究,只要能够发表高级高级更高级的论文,哪管修养与德行!请问,这是在培养研究生吗?不,这绝不是在培养学生,而是仅仅把学生当作科学研究的工具使用——就像使用TEM、SEM、XRD一样!难怪许多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课程学习。由于攻读研究生的目的变得越来越功利,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风气已经蔓延到研究生阶段,投机取巧、得过且过的课程学习态度越来越盛行,致使一些研究生不能通过课程考试。想一想,考研的强度与难度,与研究生课程考试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可还是有人小小阴沟翻了船,委实可惜啊。还有一些学生,考试出现不及格时,竟然连导师都不告诉,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着”!这样的人大概不清楚导师是干什么的。导师不就是指导研究生学习、做人、搞科学研究的教师吗,难道你忘记了吗,就连选课都是与导师一起协商的?导师至少可以给予鼓励与支持,或者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嘛!就像论文研究工作遇到问题或棘手的情况一样,导师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第三,至于“论文进展情况”方面的考核这里就不赘述了。当然,不说不等于不重要,只是这方面大家谈得很多、也很到位。
最后说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期考核的目的。如果说,研究生中期考核就是梳理一下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了结的话,那考核不考核就没有什么意义喽。其实,笔者认为考核还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从导师的角度看那就是“该研究生是否适合继续搞研究?”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这位导师是否适合继续做我的导师?”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触及的问题,但的的确确存在且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凸显出来的问题!如上所述,再加上逐年的研究生扩招,导致许多确实不适合搞科研的学生进入研究生行列,虽然剥夺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有些“残忍、不公平”,但他们的继续的确是劳民伤财——既浪费了导师与学生的宝贵时间,又浪费了国家、课题组和学生个人的钱财,绝对得不偿失!反过来也有许多导师,既没有经费又没有思想的,全凭研究生在那里自我修炼。这是什么?这是误人子弟,可是有的导师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保住饭碗的额度工作量,他们的学生只能“忍辱负重、自学成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