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1

让班集体管理焕发新的风采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摘要】

学校大队部一则“请各班成立班队委,班委务必佩戴标志上岗”的通知,在班里掀起轩然大波,人人都想竞选做“有标志戴的班委”。这让笔者想起“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如何抓住这次班委改选的契机让班级焕发新的风采吗?笔者从“鲶鱼效应”带来的启示,运用策略两方面来谈谈。

【关键词】班委改选 鲶鱼效应 班集体管理

一、缘起—— “班委的改选”带来的新困惑

这个学期学校大队部下了一个通知,要求每个班级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竞选演讲,民主选举成立每个班级的中队委和小队委,这个学期要求大家务必戴标志上岗。教室里炸开了锅,每个人都来问了这次班委竞选的要求和“究竟哪些班委有得挂杠杠?”其实这些问题,通知上都有。

我班31人,有29来竞选了中队委,录取比例29:6。没选上的第二天继续竞选小队长,录取比例23:6。课代表竞选空无一人,理由是“没有杠杠挂”。 没有选上中队委和小队委的同学最后参加了课代表的竞选,3天的竞选活动结束后,全班31人几乎人人有职务。大家制定了班级管理条约,其中有一条“只要是干部都可以参加每个月和期末的优秀班干部评选。”另外为了满足人人都有想当中队长的梦想,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任期两天,第一天适应,第二天正式考核工作,值日班长同样佩戴中队委标志。

此事让我很意外,其实我们班级一直有班委和各个岗位负责人,只是大家佩戴标志上岗的意识不强,于是大家只是“干活”的干部和干事,从不觉得“杠杠”有多么重要。没想到这次的大队部通知“务必佩戴标志上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居然那么热衷这左手臂上的鲜红的“杠杠”。

二、思考——“鲇鱼效应”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心理学》中对五年级学生心理的描述是“尊敬功课好的人;竞争心日渐增强;开始组织小团体;单纯的口头褒奖派不上用场了。”这次“班委改选”事件的发生是正常和合理的。

“竞选班委”这件事情,还让我想起一个很有名的理论——鲇鱼效应(Catfish Effect)。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三、探索——“鲇鱼效应”的实践与运用

当一个集体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班干部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班级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班干部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班集体激发学生和学生干部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班干部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有梦想,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同学加入班委,设立“值日班长”,建立每月考核制,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班委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让每个同学都来管理班级,建立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参考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理论,结合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来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与做法。

◇以中队委代表为本体,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中队委即一个班级的领导核心,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的榜样。通过前几个学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工作,在竞争已趋惰性的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班级长期只选举了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三大班委,已经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平时基本都是“活儿大家干,风头三人出”,大家都希望给自己一个“名分”。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物,正式的班委班子成立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多数人的“中队长梦”得到满足了。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班级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队委员成了大家宣读就职演说时最频繁出现的词语。那么班主任也请中队委员给一个承诺“做到你们就职演说时说的!”6份就职演说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排列不分顺序)

1- 热爱集体、热爱同学:现在的学生只会接受爱,记住“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要学会爱人。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同学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2- 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干部干部,不为民干活,算什么干部,作为一个班委要有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你是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你就该做一头孺子牛。

3- 团结和谐、勤奋好学:提倡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创造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的心得体会带给同学们,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4- 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管理班级事务。

5-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素质教育提倡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鲶鱼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就算目前不是,这也应该成为鲶鱼本学期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奋斗的目标。

对于在中队委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班集体而言,如果中队委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 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激发班级活力与创新

如果“鲶鱼”是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班级由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如果都是清一色的木偶,那么这个班级存在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班级建设、致力班集体沟通的今天,适当地调整一些鲶鱼加入班队委,会给整个班集体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分个三六九等,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班集体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同学对待班集体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当然,我们也可将“鲶鱼”泛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现在很多班委在日复一日同样的工作面前,加上同学们有的调皮捣蛋不配合管理,有些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放心班委和课代表的独立工作,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班委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Jobdesigning )上,那对班集体建设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培养管理能力强、工作充满激情的班委?这是一门学问。我主张从活动锻炼人才,班级里组织各种活动,如开设各种班会,如中队长和副中队长负责的“植树活动”,学习委员负责的“低碳活动知识竞赛”,体育委员负责的“运动会”、劳动委员负责的“我为校园增添一份美”,课代表进行收作业比赛等等,以搞活动带动班委能力的培养,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次机会。我主张运用“值日班长轮岗”的方式增长每位同学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这收获还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我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同学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同学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班委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是那条鲶鱼,每个同学的努力要和集体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一个同学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那么他的同学随时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同时,班主任要激励每个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其他同学吃掉的危险。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才会容光焕发!

【参考文献】

[1] 王耘,《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8月

[2] 陈永明,《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学校新领导力与教育智慧书系》,[M],2006年3月

[3] 伍爱,人力资源管理学(第2版)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让班集体管理焕发新的风采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摘要】

学校大队部一则“请各班成立班队委,班委务必佩戴标志上岗”的通知,在班里掀起轩然大波,人人都想竞选做“有标志戴的班委”。这让笔者想起“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如何抓住这次班委改选的契机让班级焕发新的风采吗?笔者从“鲶鱼效应”带来的启示,运用策略两方面来谈谈。

【关键词】班委改选 鲶鱼效应 班集体管理

一、缘起—— “班委的改选”带来的新困惑

这个学期学校大队部下了一个通知,要求每个班级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竞选演讲,民主选举成立每个班级的中队委和小队委,这个学期要求大家务必戴标志上岗。教室里炸开了锅,每个人都来问了这次班委竞选的要求和“究竟哪些班委有得挂杠杠?”其实这些问题,通知上都有。

我班31人,有29来竞选了中队委,录取比例29:6。没选上的第二天继续竞选小队长,录取比例23:6。课代表竞选空无一人,理由是“没有杠杠挂”。 没有选上中队委和小队委的同学最后参加了课代表的竞选,3天的竞选活动结束后,全班31人几乎人人有职务。大家制定了班级管理条约,其中有一条“只要是干部都可以参加每个月和期末的优秀班干部评选。”另外为了满足人人都有想当中队长的梦想,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任期两天,第一天适应,第二天正式考核工作,值日班长同样佩戴中队委标志。

此事让我很意外,其实我们班级一直有班委和各个岗位负责人,只是大家佩戴标志上岗的意识不强,于是大家只是“干活”的干部和干事,从不觉得“杠杠”有多么重要。没想到这次的大队部通知“务必佩戴标志上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居然那么热衷这左手臂上的鲜红的“杠杠”。

二、思考——“鲇鱼效应”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心理学》中对五年级学生心理的描述是“尊敬功课好的人;竞争心日渐增强;开始组织小团体;单纯的口头褒奖派不上用场了。”这次“班委改选”事件的发生是正常和合理的。

“竞选班委”这件事情,还让我想起一个很有名的理论——鲇鱼效应(Catfish Effect)。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三、探索——“鲇鱼效应”的实践与运用

当一个集体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班干部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班级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班干部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班集体激发学生和学生干部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班干部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有梦想,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同学加入班委,设立“值日班长”,建立每月考核制,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班委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让每个同学都来管理班级,建立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参考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理论,结合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来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与做法。

◇以中队委代表为本体,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中队委即一个班级的领导核心,学生行为规范和学习的榜样。通过前几个学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工作,在竞争已趋惰性的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班级长期只选举了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三大班委,已经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平时基本都是“活儿大家干,风头三人出”,大家都希望给自己一个“名分”。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物,正式的班委班子成立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多数人的“中队长梦”得到满足了。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班级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队委员成了大家宣读就职演说时最频繁出现的词语。那么班主任也请中队委员给一个承诺“做到你们就职演说时说的!”6份就职演说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排列不分顺序)

1- 热爱集体、热爱同学:现在的学生只会接受爱,记住“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要学会爱人。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同学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2- 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干部干部,不为民干活,算什么干部,作为一个班委要有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你是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你就该做一头孺子牛。

3- 团结和谐、勤奋好学:提倡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创造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的心得体会带给同学们,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4- 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管理班级事务。

5-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素质教育提倡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鲶鱼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就算目前不是,这也应该成为鲶鱼本学期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奋斗的目标。

对于在中队委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班集体而言,如果中队委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 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激发班级活力与创新

如果“鲶鱼”是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班级由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如果都是清一色的木偶,那么这个班级存在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班级建设、致力班集体沟通的今天,适当地调整一些鲶鱼加入班队委,会给整个班集体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分个三六九等,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班集体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同学对待班集体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当然,我们也可将“鲶鱼”泛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现在很多班委在日复一日同样的工作面前,加上同学们有的调皮捣蛋不配合管理,有些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放心班委和课代表的独立工作,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班委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Jobdesigning )上,那对班集体建设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培养管理能力强、工作充满激情的班委?这是一门学问。我主张从活动锻炼人才,班级里组织各种活动,如开设各种班会,如中队长和副中队长负责的“植树活动”,学习委员负责的“低碳活动知识竞赛”,体育委员负责的“运动会”、劳动委员负责的“我为校园增添一份美”,课代表进行收作业比赛等等,以搞活动带动班委能力的培养,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次机会。我主张运用“值日班长轮岗”的方式增长每位同学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这收获还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我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同学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同学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班委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是那条鲶鱼,每个同学的努力要和集体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一个同学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那么他的同学随时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同时,班主任要激励每个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其他同学吃掉的危险。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才会容光焕发!

【参考文献】

[1] 王耘,《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8月

[2] 陈永明,《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学校新领导力与教育智慧书系》,[M],2006年3月

[3] 伍爱,人力资源管理学(第2版)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相关文章

  •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学校安全管理管理内容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学校|安全管理|管理内容论文选题题目 惠山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小学学 ...查看


  • 个人综述材料
  • 个 人 综 述 材 料 陵水县中山小学 叶桂伶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叶桂伶,女,汉族,中共党员,陵水县新村镇人,出生于1981年11月,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陵水县中山小学英语教师.2000年7月从海南省外国语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英州镇岗山小 ...查看


  • 教师风采简介范例
  • 教师风采简介范例 张珊薇,女,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文学部部长.曾荣获杭州市优秀园丁.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多次策划组织大型青少年文学教育活动,2008年被授予华东地区校外创新活动家称号:杭州市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担任少年宫专用教材 ...查看


  •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小学|教育教学|管 ...查看


  •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 果评审情况介绍 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 30 周年,检阅近 5 年来我国群众性教 育科学究和教改实验的成就,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 究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教育学会决定 ...查看


  • 学科带头人事迹介绍
  • 学科带头人事迹介绍--翁影玉老师 她,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默默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在这二十多个年头里,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带着对事业的不倦追求,怀着对孩子们的无限挚爱,默默耕耘在教育事业这片苑地 ...查看


  • 2014年秋季科研处工作总结
  • 2014 年秋季学期科研处工作总结 总结:唐莉萍 今年学校科研工作继续在校长室的指导下,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 成长,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科研工作是 ...查看


  • 晋升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 尊敬的各位职评领导:述职人:施占,男,彝族,中共党员,现年28岁,系盘县珠东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大专文化.本人于XX年7月毕业于六盘水师范学校,同年9月被分配到珠东中心小学任教.至今,一直在珠东中心小学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查看


  •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业务水平和履职尽责的能力,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 ...查看


  • 邱小鹰:享受成长的快乐
  • 作者:邱小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57    更新时间:6/10/2006 作者简介:邱小鹰,1969年12月出生,1987年毕业分配进入泉州师范附属小学任教至今,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首批学员(小学品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