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归因_学习自我效能感_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6期757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胡桂英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杭州,310012)

 

许百华

(浙江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2)

1 前言

  ,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进入,、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往众多的单因素研究表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然而单个探讨其中的某一个影响因素,所得的结论难以比较和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SchellDF对自我效能感、归因和阅读写作成绩作过研究;而Zimmerman研究了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和策略的使用。周勇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归因和自我能感对自我监控学习行为都产生作用,但影响的程度不同;周国韬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习策略都对方程学习有影响。以上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两因素研究只强调了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或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作用,没有指出这些因素是以何路径影响学业成就的。谷生华研究指出学习归因通过学习策略影响学业成绩;王凯荣研究指出学习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王振宏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习策略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些指出了影响路径的研究都是就两因素而言的。

本课题将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三因素综合起来考察,探讨它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和影响路径,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和学质量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学习行为自效能,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评估。量表共12个项目,评分采用六分制。该量表的一致性α系数为0.85。

2.2.3 学习策略量表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量表中的学习策略包含四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该量表共52道题,采用五

(5分)到(1分)中作点记分,被试从“总是如此”“从不如此”

出唯一的选择,分数越高,表示策略水平发展越高。量表

Cronbachα同质系数为0.95。2.2.4 学业成就

收集被试上学期数学、语文、英语的期末考试成绩,以此来度量学生的学业成就。

2.3 施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在期末考试前1个月对被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所有问卷一次完成,问卷回收率为

100%。

2.4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SPSS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在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上的

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初中生在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上的性别差异,将量表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

1。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杭州大关中学随机抽取初二两个班,其中男生44名,女生53名。

2.2 研究工具2.2.1 学习归因量表

表1 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

男生(n=44)

M

SD

女生(n=53)

M

SD

t

由Craudells(1980)编制的《成就归因问卷》修订而成,共

24个题目,分为成功归因和失败归因两个维度。采用强迫

学习归因39.57

学习自我效能感49.33

学习策略138.48  注:33p

3.4910.9736.62

41.4749.46147.40

3.1510.7931.05

2.8230.061.30

3

选择法让被试进行选择,每一项目若归因于外部记1分,归因于内部记2分。该量表的一致性α系数为0.88。

2.2.2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

由表1可知,初中生的学习归因方式存在着极显著的性别差异(t=2.82,p=0.006),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初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根据GibasonS(1984)编制的《教师功效量表》的有关维度编制所成,将学习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行为自我我效能感

和学习策略的四维度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3.3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3.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的矩阵相

关分析

根据量表的测量结果,计算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三因素间相关关系系。见表2。  由表2可知,初中生的成功归因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维度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成功归因和学习策略的四维度间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维度

就之间的路径模型

为了考察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的关系模式,本文采用了路径分析技术,建立以下路径模型,如图1。

表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1

1 成功归因2 失败归因3 行为自我效能感4 能力自我效能感5 元认知策略6 认知策略7 动机策略8 社会策略

0.213330.2730.2330.2033

 3

3  3

2367

0.0.18  0.263

3

0.7630.5330.5230.5533

33333

0.6030.5930.6333

3333

0.17  0.18  3

 

0.8430.8533

333

0.8233

33

3

3

   注:3p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有更积极的归因方式。男女孩出生后,首先受到来自家庭,以后则是受到来自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训练与期望,于是性别之分不再含有原先纯粹的生理之别,而往往被打上了社会影响的烙印,表现为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女孩很早就养成了温顺、稳重、遵从社会期望的习惯,

同龄的女生比男生成熟又早些,看问题更全面些,有着更强的自律性,在学习上表现为女生的归因更积极。

4.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就的线性关系

图1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就的路径模型

  从图1路径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直接影响着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间接影响学业成就;成功归因可以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感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以自变量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系数r乘以自变量对学业

成就的路径系数β,作为自变量对学业成就的决定系数R2

(R2=rⅹβ),从而来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变异,结果见表3。

路径分析的线性模型图表明,认知策略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两因素共能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成功归因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并不直接受归因的影响,而是通过自我效能的信息来确定。而个体对效能的判断,除了受过去成就的影响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与觉察到的行为结果的各种原因有关联。班杜拉认为,成功的行为结果如果觉察为由技能而不是命运或他人的帮助造成时,更能强化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努力程度、认知投入与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理论认为,积极的归因模式是:将成功归因于能力高,会产生自豪、自尊和对成功的期望,使学生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产生内疚和对成功的相对高期望,也使学生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路径分析说明: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一定的能力自信对搞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选择学习策略,主动地进行学习。

(转第724页)

表3 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多因素的决定系数相关系数r路径系数β决定系数R2

认知策略0.670.4420.296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0.640.3490.223  由表3可知,认知策略可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29.6%的变异,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22.3%的变异,这两因素共能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

4 讨论

4.1 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

国内动乱、经济危机和人口过剩。这说明这3个因素是国人素的相关性水平极高(见表2)。这说明各分样本对这些风

一致关注,并表现出高度忧虑的因素。这充分反映了民众对险因素的等级评定是相当一致的。国家局势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愿,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民众  (3)在某些项目上5个样本又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一种民众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与我国现在几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如:经济收入低、生目前的基本国情是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国家稳定与经济发病、住房紧张等,管理人员、员工样本与教师、学生以及干部展是符合民众的利益。这一结果可成为有关部门完善决策样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具体表现为管理人员与员工明显的参考。比其它样本更高地估计了上述风险项目的风险程度。这一

(2)各分样本在28个风险因素上的两两等级相关系数现象,。另全部达到显著性水平;同时,截取总样本的高风险因素群:核外2个项目特别的战争、国内动乱、战争、经济危机、人口过剩、社会风气败坏,并将其它项目的等级视作平均等级,级相关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到6,其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

6相关系数

管理人员职工干部学生教师

1.0000.850

0.9460.9730.946

职工0.8501.000

0.8230.8230.796

干部0.9460.823

1.0000.9730.973

学生0.8730.923

0.9731.0000.973

教师0.9460.796

0.9730.9731.000

  备注:上表中所有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均为p=0.000

4 结论

社会风险意识能够反映公众社会、心理方面的认识和态度,是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对广泛的、涉及到社会整体发展的风险因素特别关注,突出表现在国内动乱和经济危机两个因素上;也就是说,民众期望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与我国目前的政治、

经济政策是相符的。与94年的一项结果相比,公众的注意焦点已有所

(接第758页)

4.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变化,他们从注意周边、局部的,仅涉及自身问题的因素,转

移到注意较为宏观的、涉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因素。公众更自觉、更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利益必须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这应该是中国公众的社会风险意识日趋成熟的表现。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公众的注意力从微观转向宏观是公众意识的觉醒与进步,但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任何思想教育都不应脱离人民大众基本需要的满足。

5 结论

5.1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存在着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习自

从本研究对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

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都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在我国,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比较薄弱,但国外的学者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工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本身的可训练性很强。韩仁生的归因实验指出:两个月的归因训练,能使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归因、自我效能感和策略等非智力因素,毫无疑问,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学生。

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2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相互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3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两因素共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5.4 认知策略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影响学业成就;成功归因可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来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6期757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胡桂英

(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杭州,310012)

 

许百华

(浙江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2)

1 前言

  ,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进入,、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往众多的单因素研究表明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然而单个探讨其中的某一个影响因素,所得的结论难以比较和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SchellDF对自我效能感、归因和阅读写作成绩作过研究;而Zimmerman研究了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和策略的使用。周勇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归因和自我能感对自我监控学习行为都产生作用,但影响的程度不同;周国韬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习策略都对方程学习有影响。以上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两因素研究只强调了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或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作用,没有指出这些因素是以何路径影响学业成就的。谷生华研究指出学习归因通过学习策略影响学业成绩;王凯荣研究指出学习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王振宏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习策略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些指出了影响路径的研究都是就两因素而言的。

本课题将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三因素综合起来考察,探讨它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作用和影响路径,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和学质量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学习行为自效能,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评估。量表共12个项目,评分采用六分制。该量表的一致性α系数为0.85。

2.2.3 学习策略量表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量表中的学习策略包含四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该量表共52道题,采用五

(5分)到(1分)中作点记分,被试从“总是如此”“从不如此”

出唯一的选择,分数越高,表示策略水平发展越高。量表

Cronbachα同质系数为0.95。2.2.4 学业成就

收集被试上学期数学、语文、英语的期末考试成绩,以此来度量学生的学业成就。

2.3 施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在期末考试前1个月对被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所有问卷一次完成,问卷回收率为

100%。

2.4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SPSS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在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上的

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初中生在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上的性别差异,将量表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

1。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杭州大关中学随机抽取初二两个班,其中男生44名,女生53名。

2.2 研究工具2.2.1 学习归因量表

表1 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

男生(n=44)

M

SD

女生(n=53)

M

SD

t

由Craudells(1980)编制的《成就归因问卷》修订而成,共

24个题目,分为成功归因和失败归因两个维度。采用强迫

学习归因39.57

学习自我效能感49.33

学习策略138.48  注:33p

3.4910.9736.62

41.4749.46147.40

3.1510.7931.05

2.8230.061.30

3

选择法让被试进行选择,每一项目若归因于外部记1分,归因于内部记2分。该量表的一致性α系数为0.88。

2.2.2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

由表1可知,初中生的学习归因方式存在着极显著的性别差异(t=2.82,p=0.006),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初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根据GibasonS(1984)编制的《教师功效量表》的有关维度编制所成,将学习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行为自我我效能感

和学习策略的四维度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3.3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3.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的矩阵相

关分析

根据量表的测量结果,计算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三因素间相关关系系。见表2。  由表2可知,初中生的成功归因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维度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成功归因和学习策略的四维度间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两维度

就之间的路径模型

为了考察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的关系模式,本文采用了路径分析技术,建立以下路径模型,如图1。

表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1

1 成功归因2 失败归因3 行为自我效能感4 能力自我效能感5 元认知策略6 认知策略7 动机策略8 社会策略

0.213330.2730.2330.2033

 3

3  3

2367

0.0.18  0.263

3

0.7630.5330.5230.5533

33333

0.6030.5930.6333

3333

0.17  0.18  3

 

0.8430.8533

333

0.8233

33

3

3

   注:3p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有更积极的归因方式。男女孩出生后,首先受到来自家庭,以后则是受到来自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训练与期望,于是性别之分不再含有原先纯粹的生理之别,而往往被打上了社会影响的烙印,表现为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女孩很早就养成了温顺、稳重、遵从社会期望的习惯,

同龄的女生比男生成熟又早些,看问题更全面些,有着更强的自律性,在学习上表现为女生的归因更积极。

4.2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就的线性关系

图1 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

就的路径模型

  从图1路径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直接影响着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间接影响学业成就;成功归因可以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感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以自变量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系数r乘以自变量对学业

成就的路径系数β,作为自变量对学业成就的决定系数R2

(R2=rⅹβ),从而来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变异,结果见表3。

路径分析的线性模型图表明,认知策略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两因素共能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成功归因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并不直接受归因的影响,而是通过自我效能的信息来确定。而个体对效能的判断,除了受过去成就的影响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与觉察到的行为结果的各种原因有关联。班杜拉认为,成功的行为结果如果觉察为由技能而不是命运或他人的帮助造成时,更能强化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努力程度、认知投入与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理论认为,积极的归因模式是:将成功归因于能力高,会产生自豪、自尊和对成功的期望,使学生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产生内疚和对成功的相对高期望,也使学生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路径分析说明: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一定的能力自信对搞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选择学习策略,主动地进行学习。

(转第724页)

表3 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多因素的决定系数相关系数r路径系数β决定系数R2

认知策略0.670.4420.296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0.640.3490.223  由表3可知,认知策略可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29.6%的变异,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22.3%的变异,这两因素共能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

4 讨论

4.1 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

国内动乱、经济危机和人口过剩。这说明这3个因素是国人素的相关性水平极高(见表2)。这说明各分样本对这些风

一致关注,并表现出高度忧虑的因素。这充分反映了民众对险因素的等级评定是相当一致的。国家局势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愿,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民众  (3)在某些项目上5个样本又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一种民众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与我国现在几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如:经济收入低、生目前的基本国情是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国家稳定与经济发病、住房紧张等,管理人员、员工样本与教师、学生以及干部展是符合民众的利益。这一结果可成为有关部门完善决策样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具体表现为管理人员与员工明显的参考。比其它样本更高地估计了上述风险项目的风险程度。这一

(2)各分样本在28个风险因素上的两两等级相关系数现象,。另全部达到显著性水平;同时,截取总样本的高风险因素群:核外2个项目特别的战争、国内动乱、战争、经济危机、人口过剩、社会风气败坏,并将其它项目的等级视作平均等级,级相关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到6,其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

6相关系数

管理人员职工干部学生教师

1.0000.850

0.9460.9730.946

职工0.8501.000

0.8230.8230.796

干部0.9460.823

1.0000.9730.973

学生0.8730.923

0.9731.0000.973

教师0.9460.796

0.9730.9731.000

  备注:上表中所有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均为p=0.000

4 结论

社会风险意识能够反映公众社会、心理方面的认识和态度,是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对广泛的、涉及到社会整体发展的风险因素特别关注,突出表现在国内动乱和经济危机两个因素上;也就是说,民众期望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与我国目前的政治、

经济政策是相符的。与94年的一项结果相比,公众的注意焦点已有所

(接第758页)

4.3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变化,他们从注意周边、局部的,仅涉及自身问题的因素,转

移到注意较为宏观的、涉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因素。公众更自觉、更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利益必须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这应该是中国公众的社会风险意识日趋成熟的表现。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公众的注意力从微观转向宏观是公众意识的觉醒与进步,但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任何思想教育都不应脱离人民大众基本需要的满足。

5 结论

5.1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存在着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习自

从本研究对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

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都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而在我国,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比较薄弱,但国外的学者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工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本身的可训练性很强。韩仁生的归因实验指出:两个月的归因训练,能使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归因、自我效能感和策略等非智力因素,毫无疑问,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学生。

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2 初中生的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相互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5.3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两因素共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51.9%的变异。5.4 认知策略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影响学业成就;成功归因可通过影响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来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业成就。


相关文章

  • 探索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论文)
  • 探索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提升师生学习工作幸福感 摘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厌学情况增加,老师工作幸福感降低,倦怠增加的现状,我校在2016年7月申报并立项了省级课题<圈层融合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成功体验策略研究>,旨在 ...查看


  • 2014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1
  •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4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本<指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进一 ...查看


  •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河北大学 王 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 ...查看


  •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毕业设计
  •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 ...查看


  • 高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与分析
  • 第29卷第3期2012年5月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9No.3May 2012 高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与分析 王 元 ...查看


  •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 转载自:http://218.5.6.190/qz/d100/general/001651.htm 李浩然/肖存 班杜拉(Bandura,1977)的社会学习理论把人类行为的控制因素区分为决定行为的先行条件和结果条件,作为行为的先行条件,& ...查看


  •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某某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学习不良初中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学 号: 姓 名:某某 学科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导师姓名.职称:某某教授 日 期: 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归因训练实验研究 1.论文选题的 ...查看


  • 山香版教育心理学
  •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人的心理.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 学与教的三 ...查看


  • 教育_教育心理学部分全部知识点
  •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学习过程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