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肃薛公墓志铭注释译文

简肃薛公墓志铭 注释译文

1.而以【因为】公贵。

2.太师【薛公的父亲】以策干行在【行营】,不见用。

3.是必大【光大】吾门,吾复何为?”

4.乃不复事生业【科举仕进之业】,务【致力于】施贷以赒【接济】乡闾。.

5.丁【遭遇】太夫人忧

6.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

7.门者以白【汇报】,蜀人随之者万计,且【将要】观公所为。

8.公顾【回头】主吏藏之,略【丝毫】不取视

9从容宴乐【从容安乐】,

10破奸发伏【洞悉奸人揭发隐情】,

11.逆见随决【预先发现随情判决】,

12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13守节不苟合【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

14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

15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

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 16往往不可【合】其意,

17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天子礼服】见【朝拜】太庙,臣下依违【模棱两可】不决。

18太后不能夺.【改变】,

19若有所属【嘱托】,何也?”

20公遽【连忙】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

21 而使视事【处理政事】如故

译文

简肃薛公明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父亲带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父亲四下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楣,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科举仕进之业,而致力于在乡里发放借货,说:“我有了个好儿子,以后还担心什么呢?”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时名臣,就像他说的一样。

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王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里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不久)遭逢太夫人去世,服丧期满后,因为别人的推荐被任命为大理

寺丞、兴化军莆田知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感激他。等到他到蜀地做官,又有很多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伪蜀时期中书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吩咐主管官员把印收藏起来,看也不看。老百姓于是作罢。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从容悠闲地宴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洞悉奸人揭发隐情,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感激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为外物所动。他想要按一定标准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法令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表示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想穿天子服朝拜太庙,臣下都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病重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从此以后皇上更加相信薛公的确是可用之才了。

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

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只要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就行了,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最终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时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兵部尚书。

之前,下面陈述了薛公的功绩德行上报给太常,太常商议说:“据谥号规矩: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语文周末作业(六)·第 3 页 共4页

衮冕:【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 21以疾告归其政。 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归政:交还政权。

22而使視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如故, 23先期,状公之功行【功绩德行】上之太常【官名】, 24今其状应法【符合规则】。”乃谥曰简肃。

(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丁.太夫人忧 丁:遭逢 B. 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逆:违背 C. 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改变 D. 若有所属.,何也 属:嘱托

5.B(逆:预先)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 ) (3分) ①让其里人

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

简肃薛公墓志铭 注释译文

1.而以【因为】公贵。

2.太师【薛公的父亲】以策干行在【行营】,不见用。

3.是必大【光大】吾门,吾复何为?”

4.乃不复事生业【科举仕进之业】,务【致力于】施贷以赒【接济】乡闾。.

5.丁【遭遇】太夫人忧

6.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

7.门者以白【汇报】,蜀人随之者万计,且【将要】观公所为。

8.公顾【回头】主吏藏之,略【丝毫】不取视

9从容宴乐【从容安乐】,

10破奸发伏【洞悉奸人揭发隐情】,

11.逆见随决【预先发现随情判决】,

12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13守节不苟合【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

14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

15然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

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 16往往不可【合】其意,

17庄献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天子礼服】见【朝拜】太庙,臣下依违【模棱两可】不决。

18太后不能夺.【改变】,

19若有所属【嘱托】,何也?”

20公遽【连忙】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

21 而使视事【处理政事】如故

译文

简肃薛公明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父亲带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父亲四下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楣,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科举仕进之业,而致力于在乡里发放借货,说:“我有了个好儿子,以后还担心什么呢?”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时名臣,就像他说的一样。

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王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里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不久)遭逢太夫人去世,服丧期满后,因为别人的推荐被任命为大理

寺丞、兴化军莆田知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感激他。等到他到蜀地做官,又有很多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伪蜀时期中书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吩咐主管官员把印收藏起来,看也不看。老百姓于是作罢。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从容悠闲地宴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洞悉奸人揭发隐情,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感激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为外物所动。他想要按一定标准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法令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表示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庄献明肃太后想穿天子服朝拜太庙,臣下都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病重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从此以后皇上更加相信薛公的确是可用之才了。

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

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只要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就行了,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最终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时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兵部尚书。

之前,下面陈述了薛公的功绩德行上报给太常,太常商议说:“据谥号规矩: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语文周末作业(六)·第 3 页 共4页

衮冕:【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 21以疾告归其政。 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归政:交还政权。

22而使視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如故, 23先期,状公之功行【功绩德行】上之太常【官名】, 24今其状应法【符合规则】。”乃谥曰简肃。

(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丁.太夫人忧 丁:遭逢 B. 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逆:违背 C. 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改变 D. 若有所属.,何也 属:嘱托

5.B(逆:预先)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 ) (3分) ①让其里人

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


相关文章

  • 明敕封承德郎浙江湖州府别驾刘公墓志铭
  • 明敕封承德郎浙江湖州府别驾刘公墓志铭 刘公,即刘继先,字成德,号斗岳,略阳贡生,先后任湖广承天府通判.浙江湖州府别驾,敕封承德郎,追赠朝议大夫.布政司参议.其祖居甘肃天水,为宋代秦州大司马之后裔.天祖刘奎燦,为元末进士,曾在兵部任职.明朝初 ...查看


  • 与友人论文书
  • 与友人论文书·(清)钱大昕 前晤我兄,极称近日古文家以桐城方氏[1]为最.予常日课诵经史,于近时作者之文,无暇涉猎[2].因吾兄言,取方氏文读之,其波澜意度,颇有韩.欧阳.王之规橅 [3],视近世冗蔓扰杂之作[4],固不可同日而语[5],惜 ...查看


  • 陋室铭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
  • 陋室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 2.了解古代文体"铭"的基本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读懂文章. 3.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 ...查看


  • 速记文言文中表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歌诀)
  • 速记文言文中 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歌诀 大连前程高级中学 段志英 房保昂 刘 影 释褐起家初入仕, 执掌知典宰宦途. 授予官职封拜除, 征召朝觐入国都. 举荐察选推贤才, 荫补嗣位祖功殊. 兼领判充皆兼职, 下车视事到任初. 拔擢陟升真 ...查看


  • 左宗棠全集 家书·诗文
  • 基本资料 左宗棠全集 家书·诗文 作者: 左宗棠 出版社: 出版年: 1987年12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5.95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国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目录 家 书 ...查看


  • 包公墓志铭
  • 吴兴汉先生审校过的<孝肃包公墓志铭> 校对:包佐沅 编辑:包选平 宋故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实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公墓志铭并序. 枢密副使.朝散大夫.左谏议 ...查看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译文
  • 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 ...查看


  •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 ...查看


  • 陈驭虚墓志铭阅读答案
  • 陈驭虚墓志铭 方 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而不乐于仕宦.少好方,无所不通,而独以治疫为名.疫者闻君来视,自庆不死.京师每岁大疫,自春之暮至秋不已.康熙辛未,余游京师,仆某遘疫,君命市冰以大罂贮之,使纵饮,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