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与全球化专题测试题

专题复习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 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 .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5、“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A .水力 B .风力 C .电力 D .煤炭

6、它的发明,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界。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B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D .富尔顿的汽船

7、右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A .汽车装配生产线 B .汽车 C .内燃机 D .蒸汽机

8、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整体世界的形成 D .经济的发展 9、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① 原子能技术 ② 网络技术 ③ 航天技术 ④ 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第45题图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12、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面的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相关的是

A

B

C

D

1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下列标识所代表的产业在该经济时代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A

B

C D

14、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 (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②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下列事件发生在1995年的是 ( ) A. 东南亚金融危机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1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 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1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 ( ) A. 跨国公司 B. 手工作坊 C. 工厂 D. 手工工场 19、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20、我们所说的“地球村”,它突出地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 A 、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 、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二、材料分析题(60分):

21、(10分)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 环境 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请你与他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 主题一:“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源开发”。

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

(1)请你围绕主题一,在答题卷上对应上表中的番号写出相关内容。(2分) 主题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机燃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你围绕主题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3分)

主题三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材料二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是199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部分主题: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10年: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么?

——摘编自百度网

(3)请你围绕主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原因。(1分) 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特点。(2分)

(4)结合上述主题内容,请你为本期墙报设计一句“寄语”。(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图一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图二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2分)

(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4分)

(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2分)

(2)材料二的这些发明在世界上通常称为什么事件?(2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至少说出二个因素)(4分) (3)材料三表明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分)

24、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3分)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3分)

25、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

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

利影响?﹙4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3

分﹚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

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5﹚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A4.C5.C6.C7.A8.B9.B10.B11.C 12.C13.B14.D15.B16.D17.D18.A19.B20.C 二、材料题:

21、(1)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电力。(2分)

(2)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采意给分,任2 点2分)

消极影响:环境污染。(1分)

(3)原因:全球环境持续恶化。(1分) 特点:倡导全球合作。(2分)

(4)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采意给分,任一1句2分) 22、(1)改良蒸汽机;汽油内燃机;(2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4分)

(3)大力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和和培养人才。(有理即可)(2分)

23、(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属于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英国最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抢先进入现代文明。 (2)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分)

(4)建立先进的制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理即可)

24、(1)新航路开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任意两点)(3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全球流通;拉大贫富差距;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4分)

(3)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4分)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趋利避害等。(任意两点3分) 25、(1)瓦特改进蒸汽机。(2分)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1分﹚积极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极方面,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分﹚

认识:符合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 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此题为开放试题,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3 分﹚

专题复习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 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 .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5、“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A .水力 B .风力 C .电力 D .煤炭

6、它的发明,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界。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B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D .富尔顿的汽船

7、右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由于创建人亨利·福特喜欢小动物,所以标志设计者把英文[Ford设计成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A .汽车装配生产线 B .汽车 C .内燃机 D .蒸汽机

8、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们开始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整体世界的形成 D .经济的发展 9、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① 原子能技术 ② 网络技术 ③ 航天技术 ④ 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第45题图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12、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面的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相关的是

A

B

C

D

1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下列标识所代表的产业在该经济时代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A

B

C D

14、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 (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迅速发展 ②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下列事件发生在1995年的是 ( ) A. 东南亚金融危机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1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 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1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18、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 ( ) A. 跨国公司 B. 手工作坊 C. 工厂 D. 手工工场 19、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20、我们所说的“地球村”,它突出地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 A 、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 、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二、材料分析题(60分):

21、(10分)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资源 环境 发展”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请你与他们一起准备相关资料。 主题一:“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源开发”。

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

(1)请你围绕主题一,在答题卷上对应上表中的番号写出相关内容。(2分) 主题二:“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机燃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请你围绕主题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3分)

主题三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材料二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是199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部分主题: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10年: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么?

——摘编自百度网

(3)请你围绕主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原因。(1分) 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世界环境日”主题的特点。(2分)

(4)结合上述主题内容,请你为本期墙报设计一句“寄语”。(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图一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图二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来自于哪两种机器?(2分)

(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4分)

(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2分)

(2)材料二的这些发明在世界上通常称为什么事件?(2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至少说出二个因素)(4分) (3)材料三表明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分)

24、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3分)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3分)

25、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

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

利影响?﹙4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3

分﹚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

的发展战略?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5﹚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A4.C5.C6.C7.A8.B9.B10.B11.C 12.C13.B14.D15.B16.D17.D18.A19.B20.C 二、材料题:

21、(1)①第一次工业革命;②电力。(2分)

(2)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采意给分,任2 点2分)

消极影响:环境污染。(1分)

(3)原因:全球环境持续恶化。(1分) 特点:倡导全球合作。(2分)

(4)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采意给分,任一1句2分) 22、(1)改良蒸汽机;汽油内燃机;(2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4分)

(3)大力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和和培养人才。(有理即可)(2分)

23、(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属于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英国最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抢先进入现代文明。 (2)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分)

(4)建立先进的制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理即可)

24、(1)新航路开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任意两点)(3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全球流通;拉大贫富差距;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4分)

(3)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4分)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趋利避害等。(任意两点3分) 25、(1)瓦特改进蒸汽机。(2分)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1分﹚积极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极方面,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危害。(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共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分﹚

认识:符合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 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此题为开放试题,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共3 分﹚


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课程纲要
  •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课程纲要 九年级 XXX 一. 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九年级历史总复习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教学材料:八.九年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4.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2课时,授课36课时) 5.授课教师 ...查看


  • 2016年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 近三年宜宾中考试题分析及中考复习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受徐主任的安排,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近三年宜宾中历史考试题分析及中考复习建议".要说建议肯定是谈不上,只是在此我将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复习中遇到困惑与各 ...查看


  • 2010历史指导丛书答案
  • 2010年<淄博市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历史> 参考答案 注:此为征求意见稿.答案有出入的地方,可能是编辑临时调整选项顺序,或者替换了部分题目.我手头目前没有学业考试丛书历史分册的现书,应许多老师的要求,先放上答案,大家对照一下 ...查看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初探
  • 在历史复习中,学生最头痛的就是历史头绪多.覆盖面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古今中外,方方面面,难以准确地记忆理解.要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效果,笔者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一.让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进课本 ...查看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查看


  • 近3年新课标全国卷1.2历史考点分析
  •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杨俊民 2016年全国文综考试已尘埃落定,就历史试题的评析而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全国文综Ⅰ(乙)卷.Ⅱ(甲)卷考点分布.试题设置.能力要求等方面而言,保持了极大的稳定 ...查看


  • 历史必修二专题七--专题八 大题
  • 历史必修二专题七 --专题八 会考非选择题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1.苏联.美国和中国都曾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过重大调整,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十月革命胜利后到苏联成立前,列宁先后实行了哪 ...查看


  • 初三历史试题1
  • 初三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从下面各题所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鸦片战争> ...查看


  • 2012高考历史备考指南
  • 2012高考历史备考指南 新学年伊始,高三年级的同学即将面临紧张的复习生活.就历史学科而言,高考前一般要经历两至三轮的知识复习,同学们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以达到怎样的复习效果,试谈拙见. 一.按照通史体系,尽快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 按照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