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3-4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绘制lghflgυ~曲线;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气—水压差计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 3将测得的R

e~λ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自循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2.实验台;3.回水管;4.水压差计;5.测压计;6.实验管道;7.电子量测仪;8.滑动测量尺;9.测压点;10.实验流量调节阀;11.供水管与供水阀;12.旁通管与旁通阀;13.稳压管。

根据压差测法不同,有两种型式:

形式 I 压差计测压差。低压差仍用水压差计量测;高压差用水银多管式压差计量测。装置简图如图4.1所示。

形式 II 电子量测仪测压差。低压差仍用水压差计量测;而高压差用电子量测仪(简称电测仪)量测。与型式I 比较,该型唯一不同在于水银多管式压差计被电测仪(图4.2)所取代。

本实验装置配备有:

1.自动水泵与稳压器

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由离心泵、自动压力开关、气—水压力罐式稳牙器等组成。压

力超高时能自动停机,过低时能自动开机。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实验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压力波动等影响,离心泵的输水是先进入稳压器的压力罐,经稳压后再送向实验管道。

图4.2

1.压力传感器;2.排气旋钮;3.连通管;4.主机

2.旁通管与旁通阀

由于本实验装置所采用水泵的特性,在供小流量时有可能时开时停,从而造成供水压力的较大波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供水器设有与蓄水箱直通的旁通管(图中未标出),通过分流可使水泵持续稳定运行。旁通管中设有调压分流量至蓄水箱的阀门,即旁通阀,实验流量随旁通阀开度减小(分流量减小)而增大。实际上旁通阀又是本装置用以调节流量的重要阀门之一。

3.稳压筒

为了简化排气,并防止实验中再进气,在传感器前连接由2只充水(不满顶)之密封立筒构成。

电测仪

由压力传感器和主机两部分组成。经由连通管将其接入测点(图4.2)。压差读数(以厘米水柱为单位)通过主机显示。

三、实验原理

由达西公式

Lυhf=λd2g

得 2

λ=

2gdhf12gdhfπ2hf2=(d/Q)=KLυ2L4Q2(7.1) K=π2gd5L

另由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

hf=(p1-p2)(7.2)

压差可用压差计或电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I

对照装置图和说明,搞清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其工作原理;检查蓄水箱水位

是否够高及旁通阀12是否已关闭。否则予以补充水并关闭阀门;记录有关实验常数:工作管内径d和实验管长L(标志于蓄水箱)。

准备 II 启动水泵。本供水装置采用的是自动水泵,接通电源,全开阀12,打开供水阀11,水泵自动开启供水。

准备 III 调通量测系统。

夹紧水压计止水夹,打开出水阀10和进水阀11(逆钟向),关闭旁通阀12(顺钟向),启动水泵排除管道中的气体。

全开阀12,关闭阀10,松开水压计止水夹,并旋松水压计之旋塞F1,排除水压计中的气体。随后,关阀11,开阀10,使水压计的液面降至标尺零指示附近,即旋紧F1。再开启阀11并立即关闭阀10,稍候片刻检查水压计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重调。

水压计齐平时,则可旋开电测仪排气旋扭,对电测仪的连接水管通水、排气,并将电测仪调至“000”显示。

实验装置通水排气后,即可进行实验测量。在阀12、阀11全开的前提下,逐次开大出水阀10,每次调节流量时,均需稳定2—3分钟,流量越小,稳定时间越长;测流时间不小于8~10秒;测流量的同时,需测记水压计(或电测仪)、温度计(温度表应挂在水箱中)等读数:

2O(夏季)[∆h~30mmH2O(冬季)]量程范围内,测层流段:应在水压计∆h~20mmH

记3~5组数据。

紊流段:夹紧水压计止水夹,开大流量,用电测仪记录

递加,直至测出最大的

直至hf值,每次增量可按∆h~100cmH2Ohf值。阀的操作次序是当阀11、阀10开至最大后,逐渐关阀12,hf显示最大值。

结束实验前,应全开阀12,关闭阀10,检查水压计与电测仪是否指示为零,若均为零,则关闭阀11,切断电源。否则,表明压力计已进气,需重做实验。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1.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

圆管直径d=cm,量测段长度L= 85cm。

2.记录及计算(见表4.1表)。

3.绘图分析,绘制

坐标,以lgυ~lghf曲线,并确定指数关系值m的大小。在厘米纸上以lgυ为横lgυ~lghf关系曲线,根据具体情况连成一段或几段lghf为纵坐标,点绘所测的

直线。求厘米纸上直线的斜率

m=lghf2-lghf1

lgυ2-lgυ1

将从图上求得的m值与已知各流区的m值(即层流m=1,光滑管流区m=1.75,粗糙管紊流m=2.0,紊流过渡区1.75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为什么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如实验管道安装成倾斜,是否影响实验成果? 据实测m值判别本实验的流区。

实际工程中钢管中的流动,大多为光滑紊流或紊流过渡区,而水电站泄洪洞的流动,大多为紊流阻力平方区,其原因何在?

管道的当量粗糙度如何测得?

本次实验结果与莫迪图吻合与否?试分析其原因。

§3-4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绘制lghflgυ~曲线; 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气—水压差计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 3将测得的R

e~λ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自循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2.实验台;3.回水管;4.水压差计;5.测压计;6.实验管道;7.电子量测仪;8.滑动测量尺;9.测压点;10.实验流量调节阀;11.供水管与供水阀;12.旁通管与旁通阀;13.稳压管。

根据压差测法不同,有两种型式:

形式 I 压差计测压差。低压差仍用水压差计量测;高压差用水银多管式压差计量测。装置简图如图4.1所示。

形式 II 电子量测仪测压差。低压差仍用水压差计量测;而高压差用电子量测仪(简称电测仪)量测。与型式I 比较,该型唯一不同在于水银多管式压差计被电测仪(图4.2)所取代。

本实验装置配备有:

1.自动水泵与稳压器

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由离心泵、自动压力开关、气—水压力罐式稳牙器等组成。压

力超高时能自动停机,过低时能自动开机。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实验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压力波动等影响,离心泵的输水是先进入稳压器的压力罐,经稳压后再送向实验管道。

图4.2

1.压力传感器;2.排气旋钮;3.连通管;4.主机

2.旁通管与旁通阀

由于本实验装置所采用水泵的特性,在供小流量时有可能时开时停,从而造成供水压力的较大波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供水器设有与蓄水箱直通的旁通管(图中未标出),通过分流可使水泵持续稳定运行。旁通管中设有调压分流量至蓄水箱的阀门,即旁通阀,实验流量随旁通阀开度减小(分流量减小)而增大。实际上旁通阀又是本装置用以调节流量的重要阀门之一。

3.稳压筒

为了简化排气,并防止实验中再进气,在传感器前连接由2只充水(不满顶)之密封立筒构成。

电测仪

由压力传感器和主机两部分组成。经由连通管将其接入测点(图4.2)。压差读数(以厘米水柱为单位)通过主机显示。

三、实验原理

由达西公式

Lυhf=λd2g

得 2

λ=

2gdhf12gdhfπ2hf2=(d/Q)=KLυ2L4Q2(7.1) K=π2gd5L

另由能量方程对水平等直径圆管可得

hf=(p1-p2)(7.2)

压差可用压差计或电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I

对照装置图和说明,搞清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其工作原理;检查蓄水箱水位

是否够高及旁通阀12是否已关闭。否则予以补充水并关闭阀门;记录有关实验常数:工作管内径d和实验管长L(标志于蓄水箱)。

准备 II 启动水泵。本供水装置采用的是自动水泵,接通电源,全开阀12,打开供水阀11,水泵自动开启供水。

准备 III 调通量测系统。

夹紧水压计止水夹,打开出水阀10和进水阀11(逆钟向),关闭旁通阀12(顺钟向),启动水泵排除管道中的气体。

全开阀12,关闭阀10,松开水压计止水夹,并旋松水压计之旋塞F1,排除水压计中的气体。随后,关阀11,开阀10,使水压计的液面降至标尺零指示附近,即旋紧F1。再开启阀11并立即关闭阀10,稍候片刻检查水压计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重调。

水压计齐平时,则可旋开电测仪排气旋扭,对电测仪的连接水管通水、排气,并将电测仪调至“000”显示。

实验装置通水排气后,即可进行实验测量。在阀12、阀11全开的前提下,逐次开大出水阀10,每次调节流量时,均需稳定2—3分钟,流量越小,稳定时间越长;测流时间不小于8~10秒;测流量的同时,需测记水压计(或电测仪)、温度计(温度表应挂在水箱中)等读数:

2O(夏季)[∆h~30mmH2O(冬季)]量程范围内,测层流段:应在水压计∆h~20mmH

记3~5组数据。

紊流段:夹紧水压计止水夹,开大流量,用电测仪记录

递加,直至测出最大的

直至hf值,每次增量可按∆h~100cmH2Ohf值。阀的操作次序是当阀11、阀10开至最大后,逐渐关阀12,hf显示最大值。

结束实验前,应全开阀12,关闭阀10,检查水压计与电测仪是否指示为零,若均为零,则关闭阀11,切断电源。否则,表明压力计已进气,需重做实验。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1.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

圆管直径d=cm,量测段长度L= 85cm。

2.记录及计算(见表4.1表)。

3.绘图分析,绘制

坐标,以lgυ~lghf曲线,并确定指数关系值m的大小。在厘米纸上以lgυ为横lgυ~lghf关系曲线,根据具体情况连成一段或几段lghf为纵坐标,点绘所测的

直线。求厘米纸上直线的斜率

m=lghf2-lghf1

lgυ2-lgυ1

将从图上求得的m值与已知各流区的m值(即层流m=1,光滑管流区m=1.75,粗糙管紊流m=2.0,紊流过渡区1.75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为什么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如实验管道安装成倾斜,是否影响实验成果? 据实测m值判别本实验的流区。

实际工程中钢管中的流动,大多为光滑紊流或紊流过渡区,而水电站泄洪洞的流动,大多为紊流阻力平方区,其原因何在?

管道的当量粗糙度如何测得?

本次实验结果与莫迪图吻合与否?试分析其原因。


相关文章

  • 实验二-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
  • 实验二 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测定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方法. 2. 分析圆管恒定流动的水头损失规律,验证在各种情况下沿程水头损失h f 与平均流速υ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对于通过直径不变的圆管的恒定水流,沿程 ...查看


  • 流体力学分析讨论
  • 南昌航空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自考 实践环节考核 课程名称: 流体力学 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 叶超 指导教师: 姚淑琴 二0一五年 四月七日 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 ...查看


  •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研究
  • 摘要: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用来测量流体在经过局部管件时能量损失大小.实验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较大误差.操作中常犯的错误无非有测压管液面未调平.测压管液面不稳定开始读数等.这文章针对这些不当操作,分析研究操作不当对实验数据的影响.通过数据的比 ...查看


  •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 第一章 流 体 力 学 基 本 知 识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意义: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本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 1. ...查看


  • 第六章 流体力学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 第6章 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教学要点 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1. 本章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切实掌握计算阻力损失的知识,为管路计算打基础. 2. 本章教学任务 (1)了解雷诺实验过 ...查看


  • 水力学实验 1
  • 实验一 静水压强演示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量测静水中任一点的压强: 2.观察封闭容器内静止液体表面压力. 3.掌握U形管和测压管的测压原理及运用等压面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见实验室水静压强仪. 三.实验步骤及原理 1 ...查看


  • 局部阻力(短管仪)系数
  • 教学实验 2008 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实验 指导书 哈尔滨鸿润教学仪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0451-55100010 Http ://www.jxsysb.cn Email:ho [email protected] 阀门局部阻力系 ...查看


  •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查看


  •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实验
  •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 ...查看


  • 水力学教学大纲
  • <水力学>教学大纲 :01057 课程名称:水力学 英文名称:Fluid Mechanics 学 时:68(60+8) 学 分:4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组别:专业大类A 组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