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一号线漕宝路地铁站东边的龙漕路南边,有一个让人听起来会毛骨悚然的地名,叫“杀羊史家宅”,从名字可以推断,此处曾经居住过姓史人家,从事屠宰贩卖羊肉为营生。
将自己的职业与姓氏结合起来用作村名地名,确实便于记忆,只是中国人起名但求一个“雅”字,即便屠户人家,轻易也不会给自己的居所安上个杀气腾腾的名字,除非有个中特殊原因或其他难言之隐。
询问度娘(百度),还果真发现端倪: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今天的田林路、漕宝路周边散落着至少四个叫“史家宅”的村落:
杀羊史家宅是唯一仍在沿用旧名的史家宅,只是如今"杀羊史家宅"名字虽存,营生却变得相当体面优雅浪漫——送花上门的网上鲜花店。村宅所在却早已变为交通繁忙的龙漕路沪闵路交通路口,并且上有沪闵高架,地下是上海地铁一号线与十二号线经过的漕宝路地铁站。
第二个史家宅毗邻漕河泾,与上海大亨黄金荣的私家花邸黄家花园(今桂林公园)毗邻,隔着漕河泾,对面就是名叫闰圩的邹家宅(今天的上海师大),这个史家宅应该是周边姓史人家的祖屋所在,村落形成于何年马月已难考究,但文革期间村子尚在,1980年征地拆迁用于建造农业大厦及桂康居民小区,具体位置就是漕宝路桂林路东南区域。如今农业大厦已经更名为和颐酒家。
第三个史家宅叫梅园史家宅。历史上梅园史家宅声名赫赫,徐汇区志是这样记载其来由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文人史槐乡试不第,绝意仕途,在住地史家宅(今田林五村西)植梅数百株,结庐其中,人称梅园。
估计这位史槐先生虽然考场失意,官场绝意,但其商场恣意,生活惬意,以致开枝散叶,子孙满堂,也使得梅园史家宅香火繁盛,梅园史家宅后来变身成为梅园史家村,文革期间被称为虹桥公社史家村大队。1980年,梅园史家村被征地用于建造田林五村,原有地名因此湮没。如今就在田林路(近桂林路)的公交车站旁,有一家叫“梅园服饰”服装小店,生意颇为兴隆,不知店主是否史家后人。
第四个史家宅叫七房史家宅。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史家老七的住所所在,还能感受到老史家人丁之兴旺。七房史家宅位置在今天的柳州路田林路西南。1980年征地建造田林二中及老干部住宅楼,七房史家宅的称谓随之消失。
在几个街区园内竟然同时存在过这么多个叫做“史家宅”的宅名和村名,再从村名背后具体标记,看来田林路、漕宝路周边的一个个“史家”应该都是近亲的同源本家。
上海地铁一号线漕宝路地铁站东边的龙漕路南边,有一个让人听起来会毛骨悚然的地名,叫“杀羊史家宅”,从名字可以推断,此处曾经居住过姓史人家,从事屠宰贩卖羊肉为营生。
将自己的职业与姓氏结合起来用作村名地名,确实便于记忆,只是中国人起名但求一个“雅”字,即便屠户人家,轻易也不会给自己的居所安上个杀气腾腾的名字,除非有个中特殊原因或其他难言之隐。
询问度娘(百度),还果真发现端倪: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今天的田林路、漕宝路周边散落着至少四个叫“史家宅”的村落:
杀羊史家宅是唯一仍在沿用旧名的史家宅,只是如今"杀羊史家宅"名字虽存,营生却变得相当体面优雅浪漫——送花上门的网上鲜花店。村宅所在却早已变为交通繁忙的龙漕路沪闵路交通路口,并且上有沪闵高架,地下是上海地铁一号线与十二号线经过的漕宝路地铁站。
第二个史家宅毗邻漕河泾,与上海大亨黄金荣的私家花邸黄家花园(今桂林公园)毗邻,隔着漕河泾,对面就是名叫闰圩的邹家宅(今天的上海师大),这个史家宅应该是周边姓史人家的祖屋所在,村落形成于何年马月已难考究,但文革期间村子尚在,1980年征地拆迁用于建造农业大厦及桂康居民小区,具体位置就是漕宝路桂林路东南区域。如今农业大厦已经更名为和颐酒家。
第三个史家宅叫梅园史家宅。历史上梅园史家宅声名赫赫,徐汇区志是这样记载其来由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文人史槐乡试不第,绝意仕途,在住地史家宅(今田林五村西)植梅数百株,结庐其中,人称梅园。
估计这位史槐先生虽然考场失意,官场绝意,但其商场恣意,生活惬意,以致开枝散叶,子孙满堂,也使得梅园史家宅香火繁盛,梅园史家宅后来变身成为梅园史家村,文革期间被称为虹桥公社史家村大队。1980年,梅园史家村被征地用于建造田林五村,原有地名因此湮没。如今就在田林路(近桂林路)的公交车站旁,有一家叫“梅园服饰”服装小店,生意颇为兴隆,不知店主是否史家后人。
第四个史家宅叫七房史家宅。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史家老七的住所所在,还能感受到老史家人丁之兴旺。七房史家宅位置在今天的柳州路田林路西南。1980年征地建造田林二中及老干部住宅楼,七房史家宅的称谓随之消失。
在几个街区园内竟然同时存在过这么多个叫做“史家宅”的宅名和村名,再从村名背后具体标记,看来田林路、漕宝路周边的一个个“史家”应该都是近亲的同源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