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检查和观测
为了监视并掌握水情、水流形态、设施性能、运行状态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水闸管理单位应组织水闸检查和观测工作。
(1) 水闸检查和观测的基本要求
1) 按规定的内容(或项目) 、测次和时间执行。
2) 观测成果应真实、准确,监测精度应符合要求,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定期进行整编。
3) 观测设施应妥善维护,监测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校验、维护。
(2) 水闸检查
水闸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1) 水闸检查的部门及频次要求
①日常检查
水闸运行管理人员负责进行水闸日常检查。
水闸建成初期,宜每周2次; 正常运行期,每月不少于1次; 汛期应增加检查次数; 水闸在设计水位运行时,每天应至少检查1次。
②定期检查
水闸管理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闸定期检查。
每年汛前、汛后、引水前后、严寒地区的冰冻期起始和结束时进行。
③专项检查
管理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闸专项检查。
水闸经受地震、风暴潮、台风或其他自然灾害或超过设计水位运行后,发现较大隐患、异常或拟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进行专项检查。
2) 水闸检查内容
水闸检查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是否有影响水闸安全运行的障碍物,环境是否整洁、美观。
②闸室结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情况; 永久缝的开合和止水工作状况; 闸室混凝土及砌石结构有无破损; 混凝土裂缝、剥蚀和碳化情况; 门槽埋件有无破损; 交通桥结构有无破损等。 ③混凝土铺盖是否完整,黏土铺盖有无沉陷、塌坑、裂缝; 排水孔是否淤堵; 排水量、浑浊度有无变化。
④消能设施有无磨损冲蚀; 河床及岸坡是否有冲刷或淤积; 过闸水流流态情况。
⑤岸墙及上、下游翼墙分缝是否错动,止水是否失效; 翼墙排水管有无堵塞,排水量及浑浊度有无变化; 岸坡有无坍滑、错动、开裂迹象。
⑥堤岸顶面有无塌陷、裂缝; 背水坡及堤脚有无渗漏、破坏等。
⑦监测设施有无破损,监测数据是否正常。
⑧闸门有无表曲涂层剥落、门体变形、锈蚀、焊缝开裂,螺栓、铆钉有无松动或缺失; 支承行走机构各部件是否完好,运转是否灵活; 止水装置是否完好; 闸门运行时有无偏斜、卡阻现象,局部开启时振动区有无变化或异常; 门叶上、下游有无泥沙、杂物淤积; 闸门防冰冻系统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等。
⑨启闭机械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可靠,有无腐蚀和异常声响; 机架有无损伤、焊缝开裂、螺栓松动; 钢丝绳有无断丝、卡阻、磨损、锈蚀、接头不牢、变形; 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凹陷、磨损; 螺杆有无弯曲变形; 油路是否通畅、有无泄漏,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⑩电气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外表是否整洁,有无涂层脱落、锈蚀; 安装是否稳固可靠; 电线、电缆绝缘有无破损,接头是否牢固; 开关、按钮是否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指示仪表是
否指示正确; 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动作准确可靠; 防雷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备用电源是否完好可靠。
远程控制、监控系统是否正常; 预警系统是否正常;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否正常; 照明、通信、安全防护设施及信号、标志是否完好。
3) 水闸检查报告
水闸检查应填写记录,及时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水闸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检查日期。
②检查目的和任务。
③检查结果(包括文字记录、略图、照片等) 。
④与以往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判断。
⑤异常情况及原因分析。
⑥检查结论及建议。
⑦检查组成员签名。
(3) 水闸观测
水闸观测分为一般性观测和专门性观测两大类。
1) 水闸观测内容
水闸观测内容宜按设计要求确定,也可根据水闸运行管理需要增加观测内容。
一般性观测包括:水位、流量、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扬压力、闸下流态、冲刷、淤积等。
专门性观测主要包括:永久缝、结构应力、地基反力、墙后土压力、水质、泥沙、冰凌等。
2)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见表1。
表1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
3) 水闸观测具体规定
①位移观测应符合GB 50026的有关规定,大型水闸变形观测应符合二等测量要求,中型水闸应符合三等测量要求。
②扬压力和绕渗观测,应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并注意观测渗透的滞后现象。对于受潮汐影响的水闸,应在每月最高潮位期间选测1次,观测时间以测到潮汐周期内最高和最低潮位及潮位变化中扬压力过程线为准。
③测压管管口高程宜按不低于三等水准测的要求每年校测1次。测压管灵敏度检查可3~5年进行1次。管内淤塞影响观测时,应立即进行清掏。如经灵敏度检查不合格,堵塞、淤积经处理无效,或经资料分析测压管已失效时,宜在该孔附近重新埋设测压管。
④水位、流量、水质、泥沙和冰凌等项目的观测,可参照现行水文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⑤其他观测项目的观测方法及要求可参照现行各专业规范执行。
4) 水闸观测分析报告
水闸管理单位应及时整编观测资料,编写观测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观测设备情况,包括设施的布置、型号、完好率、观测初始值等。
③观测方法。
④主要观测成果。 ⑤结论与建议。
水闸检查和观测
为了监视并掌握水情、水流形态、设施性能、运行状态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水闸管理单位应组织水闸检查和观测工作。
(1) 水闸检查和观测的基本要求
1) 按规定的内容(或项目) 、测次和时间执行。
2) 观测成果应真实、准确,监测精度应符合要求,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定期进行整编。
3) 观测设施应妥善维护,监测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校验、维护。
(2) 水闸检查
水闸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1) 水闸检查的部门及频次要求
①日常检查
水闸运行管理人员负责进行水闸日常检查。
水闸建成初期,宜每周2次; 正常运行期,每月不少于1次; 汛期应增加检查次数; 水闸在设计水位运行时,每天应至少检查1次。
②定期检查
水闸管理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闸定期检查。
每年汛前、汛后、引水前后、严寒地区的冰冻期起始和结束时进行。
③专项检查
管理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闸专项检查。
水闸经受地震、风暴潮、台风或其他自然灾害或超过设计水位运行后,发现较大隐患、异常或拟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进行专项检查。
2) 水闸检查内容
水闸检查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是否有影响水闸安全运行的障碍物,环境是否整洁、美观。
②闸室结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情况; 永久缝的开合和止水工作状况; 闸室混凝土及砌石结构有无破损; 混凝土裂缝、剥蚀和碳化情况; 门槽埋件有无破损; 交通桥结构有无破损等。 ③混凝土铺盖是否完整,黏土铺盖有无沉陷、塌坑、裂缝; 排水孔是否淤堵; 排水量、浑浊度有无变化。
④消能设施有无磨损冲蚀; 河床及岸坡是否有冲刷或淤积; 过闸水流流态情况。
⑤岸墙及上、下游翼墙分缝是否错动,止水是否失效; 翼墙排水管有无堵塞,排水量及浑浊度有无变化; 岸坡有无坍滑、错动、开裂迹象。
⑥堤岸顶面有无塌陷、裂缝; 背水坡及堤脚有无渗漏、破坏等。
⑦监测设施有无破损,监测数据是否正常。
⑧闸门有无表曲涂层剥落、门体变形、锈蚀、焊缝开裂,螺栓、铆钉有无松动或缺失; 支承行走机构各部件是否完好,运转是否灵活; 止水装置是否完好; 闸门运行时有无偏斜、卡阻现象,局部开启时振动区有无变化或异常; 门叶上、下游有无泥沙、杂物淤积; 闸门防冰冻系统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等。
⑨启闭机械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可靠,有无腐蚀和异常声响; 机架有无损伤、焊缝开裂、螺栓松动; 钢丝绳有无断丝、卡阻、磨损、锈蚀、接头不牢、变形; 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凹陷、磨损; 螺杆有无弯曲变形; 油路是否通畅、有无泄漏,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⑩电气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外表是否整洁,有无涂层脱落、锈蚀; 安装是否稳固可靠; 电线、电缆绝缘有无破损,接头是否牢固; 开关、按钮是否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指示仪表是
否指示正确; 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动作准确可靠; 防雷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备用电源是否完好可靠。
远程控制、监控系统是否正常; 预警系统是否正常;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否正常; 照明、通信、安全防护设施及信号、标志是否完好。
3) 水闸检查报告
水闸检查应填写记录,及时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水闸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检查日期。
②检查目的和任务。
③检查结果(包括文字记录、略图、照片等) 。
④与以往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判断。
⑤异常情况及原因分析。
⑥检查结论及建议。
⑦检查组成员签名。
(3) 水闸观测
水闸观测分为一般性观测和专门性观测两大类。
1) 水闸观测内容
水闸观测内容宜按设计要求确定,也可根据水闸运行管理需要增加观测内容。
一般性观测包括:水位、流量、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扬压力、闸下流态、冲刷、淤积等。
专门性观测主要包括:永久缝、结构应力、地基反力、墙后土压力、水质、泥沙、冰凌等。
2)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见表1。
表1 水闸观测项目和测次
3) 水闸观测具体规定
①位移观测应符合GB 50026的有关规定,大型水闸变形观测应符合二等测量要求,中型水闸应符合三等测量要求。
②扬压力和绕渗观测,应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并注意观测渗透的滞后现象。对于受潮汐影响的水闸,应在每月最高潮位期间选测1次,观测时间以测到潮汐周期内最高和最低潮位及潮位变化中扬压力过程线为准。
③测压管管口高程宜按不低于三等水准测的要求每年校测1次。测压管灵敏度检查可3~5年进行1次。管内淤塞影响观测时,应立即进行清掏。如经灵敏度检查不合格,堵塞、淤积经处理无效,或经资料分析测压管已失效时,宜在该孔附近重新埋设测压管。
④水位、流量、水质、泥沙和冰凌等项目的观测,可参照现行水文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⑤其他观测项目的观测方法及要求可参照现行各专业规范执行。
4) 水闸观测分析报告
水闸管理单位应及时整编观测资料,编写观测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观测设备情况,包括设施的布置、型号、完好率、观测初始值等。
③观测方法。
④主要观测成果。 ⑤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