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

一:政治权力【类型、基础、制约;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

1. 含义(P21-22):所谓政治权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运用一定的

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目标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它体现了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2. 特征(P23-24)强制性、公共性、等级性、工具性。

3. 基础(P25-28)暴力、物质财富、组织、技能、动机、知识。

4. 类型(P28-32)强制型权力、功利型权力、操纵型权力、合法型权力、人格型权力。

5. 制约机制(P39)道德。权力、权利、法律@

6. 政治合法性(P41-48)合法性的种理想模式:法理型、传统型、魅力型;

我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P46-48)

二:政治组织【类型、特征、实体、体制】

1. 类型(P50-51)国家组织、政党组织、利益集团。

2. 特性(P51-52)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约束性、价值性、功利性。

3. 实体(P54-65)阶级、政党、利益集团

4. 体制(P70-74)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制、民族主义政治体制、集权体制。 三:政治制度

1. 含义:(P78)政治制度是特定社会中,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体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 构成(P79-80)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体系、具体政治制度。

3. 特点(P81-82)鲜明的阶级性、合法的权威性、相对稳定性。

4. 作用(P82-83)实现社会整合、引导社会发展方向、推进政治社会化。

5. 运行原则和机制(P84-86)

6.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P90-95)基本框架+变革特点与发展

四:政治过程

1. 舆论(形成、类别、作用)

1) 形成(P98-99)个人意见的出现;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中互动的趋同;意见领袖的引导;权威组织及领导人和大众传媒。

2) 内容:(P99-100)对政党或政治团体的意见、对政治人物的意见、对政治措施尤其是政策的意见、对政治信息的意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意见。

3) 类别:(P101-102)按照性质、存在形态、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分类。

4) 作用:(P103-104)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环境;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提高决策的公共性;监督政治系统运行,维护社会稳定。

5) 大众传媒与政治舆论

①大众传媒在政治舆论中的功能(P104-106)反映、引导、控制。

②大众传媒在政治舆论中的原则(P106-108)国家利益之上的原则、党性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2. 参与(形态、要素、作用)

1) 形态:(P112-115)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输入性参与和输出性参与

2) 要素:(P115-118)参与人数、参与渠道、参与层次、参与强度。

3) 作用:(P119-122)对民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3. 决策

1) 含义:(P123)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系统,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制定并选择实施完成全方案的过程。

2) 特征:(P123)鲜明的阶级性、复杂的系统性、普遍的指导性、较强的权威性、极大的强制性、明显的前控性。

3) 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原则:(P125-126)信息准确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选优原则、时效原则、大胆创新原则、集团决策原则。

4) 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P127-130)

4. 监督

1) 含义(P132)对政治活动中的各政治主体对公共权力运作的监督。

2) 基本特征(P132-136)权力制约性、人民民主性、法治性。

3) 意义(P136-140)社会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政治民主化的基本途径;公共权力正常运转的关键手段;防治公共权力的利器。

4) 功能(P140-141)预防、控制、补救、评价。

五:政治文化【要素、类型、特点】

1. 含义:(P144)在一定的社会范畴内,在一定的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

下,经过长期的社会过程稳定的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价值取向。

2. 要素:(P145-146)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

3. 类型:(P156-159)按照公民的政治态度、不同政治文化间的关系、社会对政治文

化的认同程度、对政治的关心程度进行分类。

4. 特征:(P147-151)阶级性、社会性、民族性、稳定性、交融性、匡约性。

5. 功能:(P151-153)变革政治关系、维持政治关系、指导政治行为。

六:政治沟通【类型、方法、大众传媒的作用】

1. 类型(P224-226)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组织沟通和国际沟通;思想沟通、情报沟通和心理沟通;说服型沟通、征询型沟通和判断型沟通。

2. 方法(P227-232)政治对话、政治聚会、政治演讲、政治文件往来。

3. 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中的作用(P234-235)传播新闻,提供信息;引导舆论,实施监督;引导和教育公众;反馈民意,影响决策。

七:政治社会化【基本观点、分析角度、功能】

1. 含义:(P242)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

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参与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社会与个人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辩证统一。【基本观点: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社会环境论】

2. 分析角度:(P242-243)公民个体和政治系统、结构。

3. 功能:(P252-256)对社会个体、政治文化、政治体系的价值功能。

八:市民社会【概念、特征、功能】

注:前七条根据老师推荐的教材夏丽华主编的《政治社会学教程》

第八条关于市民社会的是根据孔德元编著的《政治社会学导论》里的相关章节,

157-177页。由于找不到这本教材的纸质版本,只能参考下电子书。电子书是PDF 格式,所以没有总结相关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电子书页码出现偏差,在167-187页)

一:政治权力【类型、基础、制约;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

1. 含义(P21-22):所谓政治权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运用一定的

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目标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它体现了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2. 特征(P23-24)强制性、公共性、等级性、工具性。

3. 基础(P25-28)暴力、物质财富、组织、技能、动机、知识。

4. 类型(P28-32)强制型权力、功利型权力、操纵型权力、合法型权力、人格型权力。

5. 制约机制(P39)道德。权力、权利、法律@

6. 政治合法性(P41-48)合法性的种理想模式:法理型、传统型、魅力型;

我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P46-48)

二:政治组织【类型、特征、实体、体制】

1. 类型(P50-51)国家组织、政党组织、利益集团。

2. 特性(P51-52)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约束性、价值性、功利性。

3. 实体(P54-65)阶级、政党、利益集团

4. 体制(P70-74)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制、民族主义政治体制、集权体制。 三:政治制度

1. 含义:(P78)政治制度是特定社会中,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体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 构成(P79-80)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体系、具体政治制度。

3. 特点(P81-82)鲜明的阶级性、合法的权威性、相对稳定性。

4. 作用(P82-83)实现社会整合、引导社会发展方向、推进政治社会化。

5. 运行原则和机制(P84-86)

6.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P90-95)基本框架+变革特点与发展

四:政治过程

1. 舆论(形成、类别、作用)

1) 形成(P98-99)个人意见的出现;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中互动的趋同;意见领袖的引导;权威组织及领导人和大众传媒。

2) 内容:(P99-100)对政党或政治团体的意见、对政治人物的意见、对政治措施尤其是政策的意见、对政治信息的意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意见。

3) 类别:(P101-102)按照性质、存在形态、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分类。

4) 作用:(P103-104)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环境;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提高决策的公共性;监督政治系统运行,维护社会稳定。

5) 大众传媒与政治舆论

①大众传媒在政治舆论中的功能(P104-106)反映、引导、控制。

②大众传媒在政治舆论中的原则(P106-108)国家利益之上的原则、党性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2. 参与(形态、要素、作用)

1) 形态:(P112-115)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输入性参与和输出性参与

2) 要素:(P115-118)参与人数、参与渠道、参与层次、参与强度。

3) 作用:(P119-122)对民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3. 决策

1) 含义:(P123)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系统,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制定并选择实施完成全方案的过程。

2) 特征:(P123)鲜明的阶级性、复杂的系统性、普遍的指导性、较强的权威性、极大的强制性、明显的前控性。

3) 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原则:(P125-126)信息准确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对比选优原则、时效原则、大胆创新原则、集团决策原则。

4) 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P127-130)

4. 监督

1) 含义(P132)对政治活动中的各政治主体对公共权力运作的监督。

2) 基本特征(P132-136)权力制约性、人民民主性、法治性。

3) 意义(P136-140)社会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政治民主化的基本途径;公共权力正常运转的关键手段;防治公共权力的利器。

4) 功能(P140-141)预防、控制、补救、评价。

五:政治文化【要素、类型、特点】

1. 含义:(P144)在一定的社会范畴内,在一定的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

下,经过长期的社会过程稳定的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价值取向。

2. 要素:(P145-146)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政治评价。

3. 类型:(P156-159)按照公民的政治态度、不同政治文化间的关系、社会对政治文

化的认同程度、对政治的关心程度进行分类。

4. 特征:(P147-151)阶级性、社会性、民族性、稳定性、交融性、匡约性。

5. 功能:(P151-153)变革政治关系、维持政治关系、指导政治行为。

六:政治沟通【类型、方法、大众传媒的作用】

1. 类型(P224-226)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组织沟通和国际沟通;思想沟通、情报沟通和心理沟通;说服型沟通、征询型沟通和判断型沟通。

2. 方法(P227-232)政治对话、政治聚会、政治演讲、政治文件往来。

3. 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中的作用(P234-235)传播新闻,提供信息;引导舆论,实施监督;引导和教育公众;反馈民意,影响决策。

七:政治社会化【基本观点、分析角度、功能】

1. 含义:(P242)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

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参与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社会与个人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辩证统一。【基本观点: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社会环境论】

2. 分析角度:(P242-243)公民个体和政治系统、结构。

3. 功能:(P252-256)对社会个体、政治文化、政治体系的价值功能。

八:市民社会【概念、特征、功能】

注:前七条根据老师推荐的教材夏丽华主编的《政治社会学教程》

第八条关于市民社会的是根据孔德元编著的《政治社会学导论》里的相关章节,

157-177页。由于找不到这本教材的纸质版本,只能参考下电子书。电子书是PDF 格式,所以没有总结相关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电子书页码出现偏差,在167-187页)


相关文章

  • 论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阶...
  • 学 院:文法学院 班 级 :政教0701 学 号:20070008 姓 名:朱鹏飞 课程名称:政治文化概论 任课教师:赵晶 论文题目:论政治社会化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论政治社会化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朱鹏飞 (东北大学 文 ...查看


  • 政治学基础笔记_王浦劬_第二版
  • 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 治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把政治与某种伦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理想. 2,权力政治观分析.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 ...查看


  • 论政治社会化
  • 第16卷第1期 2002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16No.1VolFeb.2002 论政治社会化 刘 鑫 (皖西学院政法系 ...查看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划笔记)
  • 政治学基础笔记 管理政治学笔记 2008-06-03 18:22 阅读224 评论1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 ...查看


  • 政治学基础笔记
  • 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 治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 ...查看


  • 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07.07 理论新探 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陈 婧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当代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是青年政治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作为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 现实 ...查看


  • 2013[政治学基础]重点答案
  • <政治学基础>复习题 -------------------------------------------- 一.简答题 1.政治起源于何时,有一个什么样的总体发展进程? 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无 ...查看


  •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1. 城邦 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 人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 演变为"城邦"之称,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2. ...查看


  •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认识
  • 作者:韩金强 学术论坛 2004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4)02-0011-0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理论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总是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 ...查看


  • 政治学概论大纲 文档 (2)
  • 导论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及其研 究方法:政治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和发展: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马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