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

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

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

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

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

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

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

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

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

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

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

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

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

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

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

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

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

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况

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

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

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

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

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

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

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

悲痛,如同失去父母。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加之以刑,

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译: 答案:1.C2.D3.B4.(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

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

行乐作为警戒。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

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2.试题分析:D(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是只是行为,并非“直

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

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

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3.试题

分析:B(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

住上疏,属间接上疏。)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C级。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加”是刑罚,“目”是看待,“绝”为断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语意完整给1分。(2)这个句子中“伏”是我,“愿”是希望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

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

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

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

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

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

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

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

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

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

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

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

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

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

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

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

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

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况

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

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

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

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

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

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

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

悲痛,如同失去父母。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加之以刑,

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译: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译: 答案:1.C2.D3.B4.(10分)(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对待,这就断绝

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

行乐作为警戒。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

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2.试题分析:D(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是只是行为,并非“直

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

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

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3.试题

分析:B(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

住上疏,属间接上疏。)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C级。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加”是刑罚,“目”是看待,“绝”为断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语意完整给1分。(2)这个句子中“伏”是我,“愿”是希望各占1分,语意完整给1分。


相关文章

  •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 ...查看


  • 2013年漳州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 2013年漳州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测试 说明:本试卷共五部分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苏轼<赤壁赋>) ( ...查看


  • 精编精编学案高考语文一轮检测 文言文阅读 历史 传记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
  • 历史·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quo ...查看


  • 2015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02Word版含答案]
  • 阶段检测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 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qu ...查看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查看


  • 2015年山东省17地级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 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查看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内容/ 情感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 开朗的感情. 2.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题目 < ...查看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诗歌鉴赏
  • 初中语文 文言文专题 要点: ① 字音(不常用字.通假字.多音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④概括 ⑤理解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查看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析版)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到,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