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五六单元试卷

永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检测卷(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基础部分(3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4分)

Kuà:( )下之辱 ( )越 chú:( )房 ( )窗

Xiáng:慈( ) ( )细 shì:( )言 去( )

二、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正月(zhèng) 供品(gòng) 秕谷((bĭ) 纤弱(xiān) ....

B.地窖(jiào) 摩挲(sā) 倘佯(cháng) 五行缺土(xíng) ....

C.颓废(tuí) 逃窜(cuàn) 澎湃(pài) 张冠李戴(guān) ....

三、读句子,用学过的成语替换画线部分的意思。(4分)

1.经老师这么一解释,我。 ( )

2.我读课外书总是 ( )

3.从旧社会过来的许多老人真是。( )

4.爷爷的记忆不好,常常。 ( )

四、修改病句(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课文《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2.伯父鲁迅先生严肃的神情对周晔记忆犹新。

3.鲁迅先生不但与世长辞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民间传言着许多关于苏小妹的逸闻趣事。

五、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运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六、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4分)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七、把下列句子进行排序。(6分)

( )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 )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 )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 )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 )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 )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

去当“虫表”。

阅读部分(40分)

一、填空(10分)

1.鲁迅先生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课文《少年闰土》节选

自他的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便是他一身的写照。

2.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从古到今,、

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外国的普希金、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西江月”是,“夜

行黄沙道中”是 。

二、课内阅读(8分)

片段一:《少年闰土》节选(5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

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这里“素不知道”的意思是,“如许”的意思是,

“先前”的意思是 。

2、从全文看,“我”素不知这些“新鲜事”的原因是这几句话说明了 。

片段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3分)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

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2、从此以后,我,这说明果)等 。

二、课外阅读(22分)

(一)《错评咏花诗》(11分)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

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叹 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

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 ’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 检查),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

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 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

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使句意表达正确。(3分)

3.文章第二小节的横线上补上下列哪句话合适?(D ) (2分)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沈括有什么看法?(3分)

(二)《灯植物的抗旱本领》(11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千克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

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千克。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有的

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

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

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

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上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

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植物的抗旱本领的?(3分)

2、3、4小节的第一句

2.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3.全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植物的抗旱本领强

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对 )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对 )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 错 )

作文部分(30分)

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因为它是得到帮助时的一

声感谢,妨碍别人时的一份歉意,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侯,一声再见„„

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请围绕“尊重”这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永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检测卷(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基础部分(3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4分)

Kuà:( )下之辱 ( )越 chú:( )房 ( )窗

Xiáng:慈( ) ( )细 shì:( )言 去( )

二、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正月(zhèng) 供品(gòng) 秕谷((bĭ) 纤弱(xiān) ....

B.地窖(jiào) 摩挲(sā) 倘佯(cháng) 五行缺土(xíng) ....

C.颓废(tuí) 逃窜(cuàn) 澎湃(pài) 张冠李戴(guān) ....

三、读句子,用学过的成语替换画线部分的意思。(4分)

1.经老师这么一解释,我。 ( )

2.我读课外书总是 ( )

3.从旧社会过来的许多老人真是。( )

4.爷爷的记忆不好,常常。 ( )

四、修改病句(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课文《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2.伯父鲁迅先生严肃的神情对周晔记忆犹新。

3.鲁迅先生不但与世长辞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民间传言着许多关于苏小妹的逸闻趣事。

五、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运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六、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4分)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七、把下列句子进行排序。(6分)

( )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 )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 )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 )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 )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 )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

去当“虫表”。

阅读部分(40分)

一、填空(10分)

1.鲁迅先生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课文《少年闰土》节选

自他的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便是他一身的写照。

2.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从古到今,、

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外国的普希金、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西江月”是,“夜

行黄沙道中”是 。

二、课内阅读(8分)

片段一:《少年闰土》节选(5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

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这里“素不知道”的意思是,“如许”的意思是,

“先前”的意思是 。

2、从全文看,“我”素不知这些“新鲜事”的原因是这几句话说明了 。

片段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3分)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

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2、从此以后,我,这说明果)等 。

二、课外阅读(22分)

(一)《错评咏花诗》(11分)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

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叹 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

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 ’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 检查),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

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 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

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使句意表达正确。(3分)

3.文章第二小节的横线上补上下列哪句话合适?(D ) (2分)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沈括有什么看法?(3分)

(二)《灯植物的抗旱本领》(11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千克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

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千克。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有的

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

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

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

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上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

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植物的抗旱本领的?(3分)

2、3、4小节的第一句

2.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3.全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植物的抗旱本领强

4.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对 )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对 )

(3)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 错 )

作文部分(30分)

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因为它是得到帮助时的一

声感谢,妨碍别人时的一份歉意,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侯,一声再见„„

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请围绕“尊重”这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相关文章

  • 五年级语文试题库[6]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WORD版 http://www.docin.com/p-534894762.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期末试题(试卷) http://www.docin.com/p-534894689.html 苏教版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语文作业批阅要求
  • 临泉县文侨学校各年级 作业设置及批改的常规要求 一.作业设置: 低(一二)年级: 语文:生字本.词语本.造句本.基础训练(必查):阳光计划.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单元试卷(抽查). 数学:课堂作业.基础训练(必查):阳光计划.课外作业.家庭作 ...查看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 二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二.答卷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十一大题,可以概 ...查看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相比于前一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提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作文内容越来越丰富,很多同学的作文水平提高飞快.郑皓文.李天宇.徐小涵进 ...查看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考试情况分析: 全班67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体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本章试卷有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为学生初步涉及,考试成绩100-90分共 50 人,80 ...查看


  • 六年级语文 下册 试卷反思
  •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反思 本次语文考试,我班应参考人数为19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19人,平均分89.3,优秀率为100%,及格率为100%,积分94.1成绩比较理想. 纵观整个试卷,本试卷是一份较有价值的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突出,有 ...查看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查缺补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现作分析如下: 试卷采用120分制,分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一.基础积累(20分): 主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课内知识的考查.这能让认真听课.认真 ...查看


  • 四单元语文试卷A
  •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ún kuò zhàn xuē ōu zhōu gong xing qing zhe( )( ) ( ) ( ) ( ) yōu yǎ zhuāng shì mó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考试卷
  •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考试卷 一.古诗文默写.(一格2分,共40分) 1.亭亭山上松, . 2.海内存知己,. 3.念天地之悠悠,. 4.行到水穷处,. 5.抽刀断水水更流,.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