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心理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已经忘记了在哪里知道布鲁纳的,期刊文献也只有对他的突出观点的探讨,于是百度一下,我就知道了:
一、 身份: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离我们很近且还在世的心理学家。
二、主要成就 1.反对视人为知觉、概念的获得、推理等方面的消极感受体。
2.提出许多有关心理-教育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目标应是最好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
3.倡导发现法,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主动精神。
三、论认知发展
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受到皮亚杰的影响,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但是,他反对皮亚杰派以儿童的生理年龄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布鲁纳构想出“再现表象”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他还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时期:表演式、映像式、象征
式。
布鲁纳强调指出,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当然,布鲁纳也指出,这三个再现表象期之间是怎样过渡的,“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尚难解答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教学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是元的放矢,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四、论知识结构
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例如,化学中的“键”、数学中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在他看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布鲁纳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 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这里指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
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这是指任何学科内容都应该按最经济的原则进行排列,在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地简约。
三是表现方式有效性原则。这是指经过简约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五、论教学原则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并认为它也为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
一是动机原则。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
二是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三是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这种程序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
四是强化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六、论发现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
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那就是“发现教学”。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当然,“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发现学习中,布鲁纳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使儿童能认识到他们是能够靠自己的教育运用自己的头脑的。
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发现学习要求儿童能够认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三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布鲁纳认为,通过假设的对照,儿童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布鲁纳还指出,在发现学习中必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结合起来。按照布鲁纳的想法,应该在特定的训练中促使儿童表现完善的分析效能,同时又使他既在智力活动中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全的运用直觉思维的意识。
布鲁纳的心理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已经忘记了在哪里知道布鲁纳的,期刊文献也只有对他的突出观点的探讨,于是百度一下,我就知道了:
一、 身份: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离我们很近且还在世的心理学家。
二、主要成就 1.反对视人为知觉、概念的获得、推理等方面的消极感受体。
2.提出许多有关心理-教育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目标应是最好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
3.倡导发现法,要求重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主动精神。
三、论认知发展
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受到皮亚杰的影响,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但是,他反对皮亚杰派以儿童的生理年龄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布鲁纳构想出“再现表象”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他还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时期:表演式、映像式、象征
式。
布鲁纳强调指出,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当然,布鲁纳也指出,这三个再现表象期之间是怎样过渡的,“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尚难解答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教学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是元的放矢,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四、论知识结构
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例如,化学中的“键”、数学中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在他看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布鲁纳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 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这里指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必须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学习模式相适应。
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这是指任何学科内容都应该按最经济的原则进行排列,在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学习的前提下合理地简约。
三是表现方式有效性原则。这是指经过简约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五、论教学原则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并认为它也为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
一是动机原则。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
二是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三是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这种程序要考虑儿童认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变换和迁移的能力。
四是强化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六、论发现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
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那就是“发现教学”。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当然,“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发现学习中,布鲁纳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使儿童能认识到他们是能够靠自己的教育运用自己的头脑的。
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发现学习要求儿童能够认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三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布鲁纳认为,通过假设的对照,儿童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布鲁纳还指出,在发现学习中必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结合起来。按照布鲁纳的想法,应该在特定的训练中促使儿童表现完善的分析效能,同时又使他既在智力活动中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全的运用直觉思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