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作业评讲(1)

《修辞与言语艺术》

课程作业评讲(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庞国栋

本期开设的言语交际课程是开放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使用的《修辞与言语艺术》教材是由胡吉成主编、2005年8月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教材体例上比较新,也有一些新观点。特别在修辞格的划分上,一共有十八大类,因此同学需要理解各类修辞格才能真正掌握,也需要在深入领会各类修辞格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在面对具体材料时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以下举若干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同学们有帮助。

比如博喻修辞格,属于比喻这个大类,教材上称连续使用两个以上的比喻说明同一个本体的叫博喻。 看以下例子:

一、下面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比喻”。

2.答题要点:

这里面形容箫声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就属于博喻。

再如“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敬告青年》)。这里用了四个比喻,显然也应该是博喻。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这段话也运用了博喻修辞格。

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再看其他实例:

二、指出下面句子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对偶”。

2.答题要点:

这是鲁迅诗的一联,明显的运用的对仗,前后两句又形成了对比,应这样回答:

①这首诗用了对仗、对比修辞格。

②诗人以“横眉”对“俯首”,以“冷对”对“甘为”,以“千夫指”对“孺子牛”,十分工稳,同时上句与下句又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表明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对革命青年的热忱和奉献精神。

再看综合分析实例:

三、运用修辞格理论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钱钟书《围城》)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这是在小说《围城》中介绍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时所发的议论。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较突出的修辞手法是反语、对比、回环、别解、暗喻。

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反语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

对比有“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 。

回环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

别解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前句的“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后来列入四书)中的一篇,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句中的“大学”是指现代教育机构,概念不同,属于别解修辞格。

“自然齐一律”主张自然是齐一的,它的规律一经被发现,就会普遍适用。用在这里讽刺“只要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就可以行政治人”,是别解修辞手法。

暗喻如“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 它是个培养的摇篮”

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描述三闾大学、实即当时中国大学的现状,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高超的语言驾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鞭挞,具有很深讽喻效果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阅读一定要仔细,在阅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对照分析,当然要深入理解这段文字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

再看下面一个问题。

四、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运用修辞格理论进行分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首先通过阅读、分析,可指出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明喻、叠字、通感(移觉)、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再分别加以分析,有的指出修辞格就行了,有的需要加以阐述,说明自己的理解。

比喻有:“月光如流水一般”、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峭楞楞如鬼一般”、“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博喻(也是明喻)有“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续用3个比喻,形成博喻;

叠字有“静静”、“ 薄薄”、“淡淡”、“楞楞”、“弯弯”等。

通感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视觉感受到的叶子和花笼罩在月光之下,用幻觉感受“像笼着轻纱的梦”来比喻,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才能感受到的塘中的月色用听觉感受:“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这是运用了移觉,也就是通感手法。

拟人有“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夸张有“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作者综合运用以上修辞手法描绘色下的荷塘,文字生动形象,把静态的事物表现得具有动态效果,令人如临其境,能引起读者广泛联想,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对教材上的各类修辞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再利用这些理论来加以分析,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修辞与言语艺术》

课程作业评讲(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庞国栋

本期开设的言语交际课程是开放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使用的《修辞与言语艺术》教材是由胡吉成主编、2005年8月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教材体例上比较新,也有一些新观点。特别在修辞格的划分上,一共有十八大类,因此同学需要理解各类修辞格才能真正掌握,也需要在深入领会各类修辞格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在面对具体材料时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以下举若干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同学们有帮助。

比如博喻修辞格,属于比喻这个大类,教材上称连续使用两个以上的比喻说明同一个本体的叫博喻。 看以下例子:

一、下面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比喻”。

2.答题要点:

这里面形容箫声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就属于博喻。

再如“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敬告青年》)。这里用了四个比喻,显然也应该是博喻。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这段话也运用了博喻修辞格。

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再看其他实例:

二、指出下面句子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对偶”。

2.答题要点:

这是鲁迅诗的一联,明显的运用的对仗,前后两句又形成了对比,应这样回答:

①这首诗用了对仗、对比修辞格。

②诗人以“横眉”对“俯首”,以“冷对”对“甘为”,以“千夫指”对“孺子牛”,十分工稳,同时上句与下句又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表明诗人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对革命青年的热忱和奉献精神。

再看综合分析实例:

三、运用修辞格理论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钱钟书《围城》)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这是在小说《围城》中介绍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时所发的议论。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较突出的修辞手法是反语、对比、回环、别解、暗喻。

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反语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

对比有“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 。

回环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

别解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前句的“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后来列入四书)中的一篇,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句中的“大学”是指现代教育机构,概念不同,属于别解修辞格。

“自然齐一律”主张自然是齐一的,它的规律一经被发现,就会普遍适用。用在这里讽刺“只要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就可以行政治人”,是别解修辞手法。

暗喻如“大学是张休息的靠椅”、“ 它是个培养的摇篮”

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描述三闾大学、实即当时中国大学的现状,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高超的语言驾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鞭挞,具有很深讽喻效果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阅读一定要仔细,在阅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对照分析,当然要深入理解这段文字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

再看下面一个问题。

四、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运用修辞格理论进行分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首先通过阅读、分析,可指出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明喻、叠字、通感(移觉)、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再分别加以分析,有的指出修辞格就行了,有的需要加以阐述,说明自己的理解。

比喻有:“月光如流水一般”、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峭楞楞如鬼一般”、“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博喻(也是明喻)有“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续用3个比喻,形成博喻;

叠字有“静静”、“ 薄薄”、“淡淡”、“楞楞”、“弯弯”等。

通感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视觉感受到的叶子和花笼罩在月光之下,用幻觉感受“像笼着轻纱的梦”来比喻,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才能感受到的塘中的月色用听觉感受:“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这是运用了移觉,也就是通感手法。

拟人有“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夸张有“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作者综合运用以上修辞手法描绘色下的荷塘,文字生动形象,把静态的事物表现得具有动态效果,令人如临其境,能引起读者广泛联想,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对教材上的各类修辞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再利用这些理论来加以分析,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相关文章

  •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答案
  •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 ...查看


  • 美国传播学教育初识-印地安那大学传播与文化系个案考察
  • 潇湘 内容提要:一般认为,美国传播教育在世界范围居领先地位.这与传播学起源于美国有关,与二次大战后,社会科学在美国有更大的发展有关,与大众媒介的新兴有关.美国传播教育的历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修辞学教育的传统:另一条是新闻学或大众传播学教 ...查看


  • 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kdh
  • 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专题与学科 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汤月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校区江苏镇江212002) 摘 要:优秀的谚语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它既充满真知灼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民族的社 会历史.风俗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 课程简介 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课程简介] 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一任务是在言语实践中实现的.做为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学知识,这种知识越渊博.越精深,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查看


  • 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 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内容提要: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审美教育,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 ...查看


  • 言语交际教学辅导7:言语的风格
  • 四 川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言语交际>单元辅导(7) 责任教师:吴会灵 第七章言语的风格 一.什么是风格 1.风格的定义 风格这个词,富有实用性,也很有魅力,它的涵义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它,在文学艺术中应用 ...查看


  •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内容 1.翻译和文学翻译 的界定 讨论题 1) 15位名家的说法有何异同? 2) 你是如何看待翻译和文学翻译的? 一. 翻译定义 宋代僧人法云:" 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 ...查看


  •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