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故事
传说,唐伯虎应邀出席一财主婆甲子寿宴。轮到他致祝寿词时,遥指寿星开口便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气氛尚未缓和,他话锋一转:“ 。”主家宾客稍舒了口气,不待情绪安定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满座皆惊,无不怒目而视。不料,唐伯虎笑着妙语回天道:“ 。”这最后引得众人开怀大笑,掌声雷鸣。你知道唐伯虎是怎样祝寿的呢?请试着填一下!
例文: 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在树上知知不休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声音却那么的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喋喋?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名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聒聒!
【点评】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这种方法叫“欲扬先抑法”。抑,即压抑、贬低;扬,即昂扬、抬高。即作者想要褒扬某人或某物,却不从褒扬处着墨,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两者互相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褒扬的目的。
“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列宁语),退是为了进。“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作品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这样写,不仅较一味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而且更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抑是手段,扬是目的。
在运用此种技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抑”“扬”有度
也就是要注意抑扬转化的“火候”。抑未尽意,就开始“扬”,抑起不到反衬的作用,“扬”不饱满,也不得力。下面一段话就“抑”得不充分:
小磊天性顽皮, 时常惹祸,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同学对他也很不满。
但“抑”过分了,就很难“转”,更谈不上“扬”。下面一段话就“抑”得过分:
他矮个子,两只眼睛溜溜转,一个坏主意就想出来了。他经常想怎样捉弄别人。他经常把瓜皮果壳塞到别人抽屉里。有时将一口痰吐在地上,然后装着很小心的样子,故意把同学的凳子推倒,压在痰上,他再装出好心的样子,把凳子翻过来,很礼貌地说:“请坐。”
2、转变自然
开车急转弯容易发生车祸。写文章“急转弯”,容易失去真实性。人的情感、态度的转弯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刚才两人谩骂、拳脚相加,视同仇敌,一会儿就亲如手足。《丑石》中,作者对丑
石的情感转变就处理得很自然。
名家作品欣赏
丑石
文/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学生习作
范文一:
丑猫
我常常遗憾,家里怎么不知从哪儿跑来了这么一只丑猫!你看,它那又瘦又小的身体好像还没有一只大老鼠重,一身又黑又短又乱的毛也不知为什么被火烧焦了一大块,给它那本来就难看的面
目又增添了一些丑陋的痕迹。它真是只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猫啦!它的样子甚至使人一看就感到害怕,所以许多小伙伴都不敢来我家和我玩儿,这使我感到孤单,也越来越讨厌这只丑猫了。
不只是我,就连姥姥也对它有一种反感,我一出去玩儿,就叫我把它抱走丢掉。可是这个“跟屁虫”一次又一次神出鬼没般地回来了。不论想什么办法都赶不走它,气得我有时狠狠地踢它两脚,却也对它无可奈何,最后只好任凭它留在家里。
稍稍能得到一点安慰的是,我们吃剩下的饭粒和菜渣等它都能帮助打扫干净,可是它要是吃多了,还会拉在屋里地上呢!
我家住的是平房,所以常常闹耗子。姥姥和妈妈放点儿东西总是提心吊胆的,三天两头地要查看查看,做了不少重复劳动。可自从丑猫来到我家后,老鼠似乎越来越少了,丑猫呢,却一天比一天高兴,好像打了胜仗似的。有时,丑猫还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声,每当这时候,妈妈就对我说:“它可能是抓到老鼠了,向咱们报功呢。”我却把头摇成拨浪鼓,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见一只大个老鼠窜到了我的桌子底下,我吓了一大跳,慌乱中,书、本、文具盒等碰掉了一地。这声音惊醒了正在一旁酣睡的丑猫,它看见这只又肥又大的老鼠,睡意顿时消失了。它瞪亮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老鼠,悄悄地匍匐前进,再慢慢地躬起脊背。突然,它的身躯像拉满了的弓箭被弹开了一样,猛地向老鼠纵跃过去,一下子就准确地、牢牢地把大老鼠扑在了爪下。它的爆发力,它的速度,把在一旁心惊肉跳的我都看呆了。片刻,它又把爪子松开了。这时我想:“唉,真是个蠢货!抓住了老鼠还把它放了。”可出乎我意料,那只大老鼠此时已吓得浑身发抖,无力逃跑了。丑猫把老鼠拨来拨去地玩儿了一会儿后,才把已经半死的老鼠大口大口地吞进肚里。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这只丑猫还真是捉老鼠的功臣呢!
它实实在在是一只丑猫,也实实在在是一只勇敢的猫。有时我看着它,倒觉得它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呢!
范文二:
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礼堂;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范文三:
我们的班主任
一提到麻辣,你一定会想到“麻辣火锅”,“麻辣鸡块”吧?但今天我要说的却是我们的“麻辣”班主任——张老师。说到这儿你一定会很奇怪吧。下面我就给你介绍介绍:
说起我们的“麻辣”班主任,他的大名可是“隔着门窗吹喇叭——名声在外”。在张老师还没有教我们之前,就听别的同学说,她可是出了名的小辣椒,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做起事来又风风火火。因此同学们就送她这个绰号! .
没想到五年级一开学,这位“辣妹子”老师竟“光临我们班,当起了班主任。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心里却打了个问号,只见她浓浓的眉毛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笑容。我想这么漂亮的老师怎么会被称作“辣妹子”呢?可是事实不由你不信,刚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制定的“敬,竞,静,净”的四字班风以及四大纪律”,“八项注意”,让我们这些平日懒洋洋的同学肃然起敬可真正尝到“辣味”的是第一节活动课上。 .
“报告。”我在教室门外喊到。“请进来回位坐着。”我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把跳绳放到了抽地,听老师讲课。快要下课时,老师对我说:
在我们的“麻辣”老师一连串的“辣”招中,我们这个懒洋洋的集体,也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团结友爱,刻苦学习的团体,而我们更是爱上了她的“辣劲”!
情报抢先看
古人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时如果平铺直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一点意思都没有;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引人入睡的状况变成引人入胜的境界,让你笔下的事件趣味盎然,令读者印象深刻。
“先抑后扬”这种写法可以运用到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来赞扬或赞美某个人、某个事、某个物。
思考:“先扬后抑”是不是用来批判某个人、事、物呀?关键是看看你赞美,还是批评?一定要记清楚哦!
趣味故事
传说,唐伯虎应邀出席一财主婆甲子寿宴。轮到他致祝寿词时,遥指寿星开口便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气氛尚未缓和,他话锋一转:“ 。”主家宾客稍舒了口气,不待情绪安定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满座皆惊,无不怒目而视。不料,唐伯虎笑着妙语回天道:“ 。”这最后引得众人开怀大笑,掌声雷鸣。你知道唐伯虎是怎样祝寿的呢?请试着填一下!
例文: 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在树上知知不休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声音却那么的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喋喋?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名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聒聒!
【点评】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这种方法叫“欲扬先抑法”。抑,即压抑、贬低;扬,即昂扬、抬高。即作者想要褒扬某人或某物,却不从褒扬处着墨,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两者互相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褒扬的目的。
“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列宁语),退是为了进。“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作品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有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某种贬抑,构成一种由贬到褒的写作过程。这样写,不仅较一味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而且更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抑是手段,扬是目的。
在运用此种技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抑”“扬”有度
也就是要注意抑扬转化的“火候”。抑未尽意,就开始“扬”,抑起不到反衬的作用,“扬”不饱满,也不得力。下面一段话就“抑”得不充分:
小磊天性顽皮, 时常惹祸,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同学对他也很不满。
但“抑”过分了,就很难“转”,更谈不上“扬”。下面一段话就“抑”得过分:
他矮个子,两只眼睛溜溜转,一个坏主意就想出来了。他经常想怎样捉弄别人。他经常把瓜皮果壳塞到别人抽屉里。有时将一口痰吐在地上,然后装着很小心的样子,故意把同学的凳子推倒,压在痰上,他再装出好心的样子,把凳子翻过来,很礼貌地说:“请坐。”
2、转变自然
开车急转弯容易发生车祸。写文章“急转弯”,容易失去真实性。人的情感、态度的转弯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刚才两人谩骂、拳脚相加,视同仇敌,一会儿就亲如手足。《丑石》中,作者对丑
石的情感转变就处理得很自然。
名家作品欣赏
丑石
文/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学生习作
范文一:
丑猫
我常常遗憾,家里怎么不知从哪儿跑来了这么一只丑猫!你看,它那又瘦又小的身体好像还没有一只大老鼠重,一身又黑又短又乱的毛也不知为什么被火烧焦了一大块,给它那本来就难看的面
目又增添了一些丑陋的痕迹。它真是只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猫啦!它的样子甚至使人一看就感到害怕,所以许多小伙伴都不敢来我家和我玩儿,这使我感到孤单,也越来越讨厌这只丑猫了。
不只是我,就连姥姥也对它有一种反感,我一出去玩儿,就叫我把它抱走丢掉。可是这个“跟屁虫”一次又一次神出鬼没般地回来了。不论想什么办法都赶不走它,气得我有时狠狠地踢它两脚,却也对它无可奈何,最后只好任凭它留在家里。
稍稍能得到一点安慰的是,我们吃剩下的饭粒和菜渣等它都能帮助打扫干净,可是它要是吃多了,还会拉在屋里地上呢!
我家住的是平房,所以常常闹耗子。姥姥和妈妈放点儿东西总是提心吊胆的,三天两头地要查看查看,做了不少重复劳动。可自从丑猫来到我家后,老鼠似乎越来越少了,丑猫呢,却一天比一天高兴,好像打了胜仗似的。有时,丑猫还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声,每当这时候,妈妈就对我说:“它可能是抓到老鼠了,向咱们报功呢。”我却把头摇成拨浪鼓,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见一只大个老鼠窜到了我的桌子底下,我吓了一大跳,慌乱中,书、本、文具盒等碰掉了一地。这声音惊醒了正在一旁酣睡的丑猫,它看见这只又肥又大的老鼠,睡意顿时消失了。它瞪亮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老鼠,悄悄地匍匐前进,再慢慢地躬起脊背。突然,它的身躯像拉满了的弓箭被弹开了一样,猛地向老鼠纵跃过去,一下子就准确地、牢牢地把大老鼠扑在了爪下。它的爆发力,它的速度,把在一旁心惊肉跳的我都看呆了。片刻,它又把爪子松开了。这时我想:“唉,真是个蠢货!抓住了老鼠还把它放了。”可出乎我意料,那只大老鼠此时已吓得浑身发抖,无力逃跑了。丑猫把老鼠拨来拨去地玩儿了一会儿后,才把已经半死的老鼠大口大口地吞进肚里。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这只丑猫还真是捉老鼠的功臣呢!
它实实在在是一只丑猫,也实实在在是一只勇敢的猫。有时我看着它,倒觉得它变得越来越可爱了呢!
范文二:
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礼堂;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范文三:
我们的班主任
一提到麻辣,你一定会想到“麻辣火锅”,“麻辣鸡块”吧?但今天我要说的却是我们的“麻辣”班主任——张老师。说到这儿你一定会很奇怪吧。下面我就给你介绍介绍:
说起我们的“麻辣”班主任,他的大名可是“隔着门窗吹喇叭——名声在外”。在张老师还没有教我们之前,就听别的同学说,她可是出了名的小辣椒,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做起事来又风风火火。因此同学们就送她这个绰号! .
没想到五年级一开学,这位“辣妹子”老师竟“光临我们班,当起了班主任。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心里却打了个问号,只见她浓浓的眉毛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笑容。我想这么漂亮的老师怎么会被称作“辣妹子”呢?可是事实不由你不信,刚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制定的“敬,竞,静,净”的四字班风以及四大纪律”,“八项注意”,让我们这些平日懒洋洋的同学肃然起敬可真正尝到“辣味”的是第一节活动课上。 .
“报告。”我在教室门外喊到。“请进来回位坐着。”我笑眯眯地走进教室,把跳绳放到了抽地,听老师讲课。快要下课时,老师对我说:
在我们的“麻辣”老师一连串的“辣”招中,我们这个懒洋洋的集体,也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团结友爱,刻苦学习的团体,而我们更是爱上了她的“辣劲”!
情报抢先看
古人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时如果平铺直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一点意思都没有;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引人入睡的状况变成引人入胜的境界,让你笔下的事件趣味盎然,令读者印象深刻。
“先抑后扬”这种写法可以运用到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来赞扬或赞美某个人、某个事、某个物。
思考:“先扬后抑”是不是用来批判某个人、事、物呀?关键是看看你赞美,还是批评?一定要记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