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许晓红
单位:庐江县长岗中学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了解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公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这一知识点很抽象,学生不易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设计:
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家用电器
师: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生活中的电现象 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电在现今这个社会已经是太普遍了,而人类最先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一道道闪电,像一把把利剑,划破寂静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将开始学习有关电学的简单知识。
(板书课题:13.1 从闪电谈起)
新课学习:
一、电是什么?(板书)
活动探究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多媒体视频展示:摩擦起电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注意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摩擦过的朔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教师小结: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板书:1、摩擦起电) ......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板书)
教学反馈: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
3、两种电荷(板书)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认真观察多媒体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正电荷? (2)什么是负电荷?
让学生阅读课本P45“信息浏览”,并用flash动画展示,让学生了解“电是从哪里来的?”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板书):
带电体不但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两个带电体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
探究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同种电荷之间、异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探究结论:1、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板书)
活动与探究3,多媒体视频展示:模拟闪电现象
(1)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闪电是怎样产生的? ②什么叫尖端放电?
③你知道哪些放电现象?与同学们讨论,分享你的经历。
学生阅读完毕后,回答上述问题。
上述问题的说明:
①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带电的云层和大地之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②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现象。
③如:穿衣脱衣时的电火花。在干燥的天气里,由于人体带上了静电,在手接触门把手等金属物体时会有触电酥麻感觉
板书:2、闪电的产生:(1)放电现象;(2)尖端放电。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板书)
播放多媒体视频:
方法一、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板书)
方法二、用验电器来判断(板书)
1、介绍验电器的构造。 2、视频展示:使用验电器验电,并观察金属箔片张开的现象。
3、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想到排斥。
问题讨论: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应用与防护呢?多媒体视频展示:上海科技馆的有趣现象。引导学生解释其原因。
四、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你举例说明。
2、如何防护电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方面呢?
学生阅读完毕后回答上述问题:
1、电现象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
2、电现象的防护:油罐车后的拖地铁链、避雷针。
五、小试牛刀:
课件展示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强调摩擦起电概念、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原理、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七、布置作业:
课本47页“自我评价与作业”1——4题。
板书设计
13.1 从闪电谈起
一、电是什么?
1、摩擦起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基本性质。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
(2)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闪电的产生:
(1)放电现象:
(2)尖端放电:
三、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一: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二:用验电器来判断:
1、验电器的构造:
2、验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1、应用: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2、防护:避雷针等。
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许晓红
单位:庐江县长岗中学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了解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了解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公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这一知识点很抽象,学生不易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设计:
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家用电器
师: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生活中的电现象 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电在现今这个社会已经是太普遍了,而人类最先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一道道闪电,像一把把利剑,划破寂静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将开始学习有关电学的简单知识。
(板书课题:13.1 从闪电谈起)
新课学习:
一、电是什么?(板书)
活动探究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多媒体视频展示:摩擦起电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注意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摩擦过的朔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教师小结: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板书:1、摩擦起电) ......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板书)
教学反馈: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
3、两种电荷(板书)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认真观察多媒体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正电荷? (2)什么是负电荷?
让学生阅读课本P45“信息浏览”,并用flash动画展示,让学生了解“电是从哪里来的?”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板书):
带电体不但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两个带电体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
探究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同种电荷之间、异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探究结论:1、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板书)
活动与探究3,多媒体视频展示:模拟闪电现象
(1)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闪电是怎样产生的? ②什么叫尖端放电?
③你知道哪些放电现象?与同学们讨论,分享你的经历。
学生阅读完毕后,回答上述问题。
上述问题的说明:
①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带电的云层和大地之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②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现象。
③如:穿衣脱衣时的电火花。在干燥的天气里,由于人体带上了静电,在手接触门把手等金属物体时会有触电酥麻感觉
板书:2、闪电的产生:(1)放电现象;(2)尖端放电。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板书)
播放多媒体视频:
方法一、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板书)
方法二、用验电器来判断(板书)
1、介绍验电器的构造。 2、视频展示:使用验电器验电,并观察金属箔片张开的现象。
3、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想到排斥。
问题讨论: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应用与防护呢?多媒体视频展示:上海科技馆的有趣现象。引导学生解释其原因。
四、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你举例说明。
2、如何防护电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方面呢?
学生阅读完毕后回答上述问题:
1、电现象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
2、电现象的防护:油罐车后的拖地铁链、避雷针。
五、小试牛刀:
课件展示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强调摩擦起电概念、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原理、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七、布置作业:
课本47页“自我评价与作业”1——4题。
板书设计
13.1 从闪电谈起
一、电是什么?
1、摩擦起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基本性质。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
(2)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闪电的产生:
(1)放电现象:
(2)尖端放电:
三、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一: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二:用验电器来判断:
1、验电器的构造:
2、验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1、应用: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2、防护:避雷针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