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教册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节内容,目的在于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力与运动之间桥梁,学好这一节十分重要。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掌握解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见解能与他人交流。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意义;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生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关系的具体应用。学生基础较差,知识的接受较慢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一大难题。

五、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解、总结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1)当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力成正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F

(2)当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1/m 新课讲解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牛顿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74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导学案):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怎样表述的?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什么?此时又如何表示?

学生自行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2.比例式:a∝F/m或者F∝ma ,写成等式: F=kma,式中k是比例系数;

为了使用方便,k取1,此时等式为:F=ma。

3.力的单位:当时还没有力的单位,能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的加速度的力定义为“1个单位的力”,为纪念牛顿,把这个单位称为“牛顿”,用符号N表示,即1N=1kg·m/s。

4.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物体所受的合力。表达式:F合= ma

我们对这个公式作一些理解

5、(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从公式上来看,F合是力学物理量,a是运动学物理量,这个式子联系了力学和运动学,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和运动的桥梁,那么它的应用也就可以分为两类:

(1)由运动求力。

(2)由力求运动。

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它的应用

例一、 一个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F=10N,求这个物

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

解:由F合=ma F=ma

得 a=F/m=10N/2kg=5m/s

222

答:产生的加速度为5m/s。

如果我们不知道拉力的大小,只知道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现在来看,我们将题目稍加改变为:

例二、 一个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从静止开始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5s后速度为10m/s,求这个拉力的大小?

解:由a=△V/t=(10-0)/5m/s=2 m/s

由F=ma

得F拉=ma=2*2N=4N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题我们得到解题时的一般方法

7、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3)求出合力

(4)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并求解。

课堂小结

这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了解了: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3、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力的单位的定义:1N=1kg.m/s2

4、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 由运动求力

(2) 由力求运动

6、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方法

(1) 明确研究对象

(2) 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222

(3) 求出合力

(4)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课堂练习

1、 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此时物体在推力作用下产

生的加速度为多少?

2、 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作用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经过5s物体的速度为5m/s,求这个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的大小为多少?

七、板书设计

4.3、牛顿第二定律

一、内容:

二、比例式:F=ma F合=ma

三、单位:F(N)、m(kg)、a(m/s)、1N=1kg.m/s2

四、性质:(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

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五、应用(1)由运动求力

(2)由力求运动

六、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3)求出合力

(4)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2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教册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节内容,目的在于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力与运动之间桥梁,学好这一节十分重要。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掌握解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见解能与他人交流。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意义;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生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关系的具体应用。学生基础较差,知识的接受较慢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一大难题。

五、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解、总结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1)当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力成正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F

(2)当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1/m 新课讲解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牛顿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下面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本74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导学案):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怎样表述的?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什么?此时又如何表示?

学生自行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2.比例式:a∝F/m或者F∝ma ,写成等式: F=kma,式中k是比例系数;

为了使用方便,k取1,此时等式为:F=ma。

3.力的单位:当时还没有力的单位,能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的加速度的力定义为“1个单位的力”,为纪念牛顿,把这个单位称为“牛顿”,用符号N表示,即1N=1kg·m/s。

4.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式中的F指物体所受的合力。表达式:F合= ma

我们对这个公式作一些理解

5、(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从公式上来看,F合是力学物理量,a是运动学物理量,这个式子联系了力学和运动学,我们说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和运动的桥梁,那么它的应用也就可以分为两类:

(1)由运动求力。

(2)由力求运动。

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它的应用

例一、 一个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F=10N,求这个物

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

解:由F合=ma F=ma

得 a=F/m=10N/2kg=5m/s

222

答:产生的加速度为5m/s。

如果我们不知道拉力的大小,只知道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现在来看,我们将题目稍加改变为:

例二、 一个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从静止开始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5s后速度为10m/s,求这个拉力的大小?

解:由a=△V/t=(10-0)/5m/s=2 m/s

由F=ma

得F拉=ma=2*2N=4N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题我们得到解题时的一般方法

7、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3)求出合力

(4)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并求解。

课堂小结

这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了解了: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3、 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力的单位的定义:1N=1kg.m/s2

4、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 由运动求力

(2) 由力求运动

6、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方法

(1) 明确研究对象

(2) 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222

(3) 求出合力

(4)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课堂练习

1、 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此时物体在推力作用下产

生的加速度为多少?

2、 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作用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经过5s物体的速度为5m/s,求这个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的大小为多少?

七、板书设计

4.3、牛顿第二定律

一、内容:

二、比例式:F=ma F合=ma

三、单位:F(N)、m(kg)、a(m/s)、1N=1kg.m/s2

四、性质:(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瞬时性(同时性):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发生变化,同

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矢量性:它是一个矢量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五、应用(1)由运动求力

(2)由力求运动

六、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示意图

(3)求出合力

(4)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2


相关文章

  •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 ...查看


  • 导体的电阻教案
  • 2015 年金昌市优质课竞赛活动 教案题目: 授课班级: 姓 名: 单 位: 教 案 高二(9)班 杜培进 永昌四中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导体的电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及其 ...查看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化学方程式
  •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学 郑连丰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注意:1. 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单中的:复习与任务一: 2. 分组和组内分工并命名组名"1.2.3.4.5.6.7 ...查看


  • 智慧技能的一般教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 高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英文标题]AModelofIntellectualSkillInstructionand SomeExperimentEvidences  ...查看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教案
  •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授课题目 授课对象 电路原理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医工.生工专业学生 1. 引入主题及定律人物介绍 (2 分钟) . 2. 基本概念讲解 (1 分钟) . 时间分配 3. 电流定律内容.表达式.例题讲解.6 分钟 ...查看


  • 2015年春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
  • 成都市2015年春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注意事项 1. 本次试讲考试日期是6月28日. 2. 考生可在 "成都教育人才网"( www.cdjyrc.com)首页右上角"教师资格登记"处打印准考证. ...查看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 <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形成规范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 ...查看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案
  • 课题2.1.4分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课时第 4 节 共 4节 授课时间月 日 教学 目标1. 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 能运用运算定律计算有关的分数乘法. 3.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技 ...查看


  •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 新高二暑假物理课程 ( ) 教案编写日期:2014.7. 课程教授日期: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教授课题: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目的: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知道什么是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