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

作者:温孝卿

现代财经 1995年05期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表现为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即市场供求运动。市场供求的动态均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反之亦然)。这里,供求均衡包含了商品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二者互为犄角。没有货币供求均衡,也就不会有商品供求均衡。因此,必须揭明货币供求及其与商品供求的关联。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所谓货币供求,就是货币实际供给与货币客观需求三者的关系(货币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形式。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亦即有效需求。与这种货币需求相对应的货币实际供给即为有效供给。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货币供求问题)。在现实经济中,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PQ=MV

  其中,P表示价格总水平,Q表示商品总产出,V表示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显然,PQ就是以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表示的总供给,MV就是以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总量即商品购买力总额表示的总需求。因此,总供给(AS)与总需求(AD)可以有另一种表达形式,即:AS=PQ;AD=MV,因为PQ=MV,当然就有AS=AD,二者是等价的。这意味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要由价格总水平、商品总产出和货币总供给来决定,取决于三者的相互关系。PQ=MV这一等式,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由于当代世界各国都采用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通常所说的货币流通规律实际上就是纸币流通规律,即表示为PQ=MV。

  我们由上已知,PQ=MV亦是AS=AD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里,总供给(AS)是货币需求(MD)的决定者,因为任何商品都要用货币来表现其价值,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货币需求(MD)是货币供给(MS)的决定者,因为货币需求是前提,引起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目标就是要与货币客观需求相适应;总需求(AD)是货币供给(MS)的结果,是对总供给(AS)形成的现实需求。显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就这个意义上说,这实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商品供求的均衡,是借助于货币供求的均衡实现的。市场上的商品需要通过货币实现其价值,而这些商品又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共同提出了货币需求的总量,并分别提出了实现各种商品价值所需要的货币量。这样,就货币需求来说,不仅有一个总量问题,还有一个结构问题。相应地,就货币供给来说,也有一个总量和结构问题。

  如前所说,商品供求关系也就是货币供求关系。尽管二者的运动轨迹不同,但就其总量与结构的一般关系而言,却无不同。因此,在对货币供求实施宏观调控中,这里通行的是同一思想原则,即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必须并重,亦即必须对货币供求实施结构调整下的总量控制和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参见温孝卿:《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论——兼论实现我国供求均衡的政策选择》,《商业管理纵横》1990年第2期)。只要货币供求总量与结构均衡(其中包含货币供给的增长必须同商品供给的增长在总量和结构上相适应),由货币供给形成的商品需求便会与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供给相适应,从而便会实现商品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均衡。相反,如果货币供求失衡,商品供求失衡便难以避免。

  具体而言,在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失衡会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货币供给过少,即MS<MD。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商品过剩和资源闲置,于是就会出现经济停滞。如果在持续的MS<MD的情况下,最终会被迫放松货币供给,从而有可能形成货币供给过多的情况。

  其二,货币供给过多,即MS>MD。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商品短缺和物价上涨,于是就会发生通货膨胀。需要指出,就总量而言,由于商品需求过大或膨胀,社会主义经济一般不会出现货币供给过少的现象,而会经常表现为货币供给过多。并且,在总量失衡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结构失衡,即一方面货币供给过多,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又过少。因此,商品供求的态势也就往往表现为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其中,结构失衡即表现为短缺与过剩并存。

  其三,如果国民收入水平与利息率水平和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不相协调,也会造成货币供求失衡(或货币供给过少,即MS<MD、或货币供给过多,即MS>MD)。首先,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货币需求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如果利息率水平很低,则货币需求就会急剧上涨;其次,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而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很低(金融资产种类少也可视作这种情况)时,货币需求就会有持续上涨的压力。由于目前我国金融资产较少,因而不可避免地面临货币需求较大的情况。应当承认,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适度货币需求的标准较难掌握,所以货币供求的矛盾常常源于需求一方。如果货币需求是过度的需求,往往会对货币供给造成压力,引起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从而最终影响到商品供求的均衡。

  不难看出,货币供求均衡与商品供求均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货币供求失衡,就会破坏商品供求均衡。就两种供求之间的均衡关系而言,因为AS=AD,且MS=MD,所以就有AS=MD=MS=AD。而不论是商品供求均衡,还是货币供求均衡,都可以从PQ=MV这一等式中得到说明。这里,使人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供求均衡。因为经济运行与供求运动是同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引起PQ=MV这一等式诸因素的变动。所以,要实现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供求的协调运动从而实现供求的动态均衡,我们就要研究和把握P、Q、M、V诸变量的最适耦合问题,以及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问题。

  二

  P、Q、M、V变量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并且,诸变量之间又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首先,分析商品总产出(Q)。毫无疑问,我们期望有尽快增长的Q。但就总体而言,Q的增长要取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显然,Q所由决定的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而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其变化才会明显。因此,一般从年度之间看,Q是相对稳定的,其增量(△Q)是有限的。Q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增长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在短期内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其次,分析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V)。毋庸置疑,V较之变量P、Q都难于把握。原因在于,确定计算期的MD时,必须确定计算期的V,而计算期的MD和V又均为未知数。显然,计算期的V不能用来确定(只有当P、Q、M为已知数值时,公式才有意义,因而才成立。不言而喻,该式可以用来计算报告期V,而不能用来直接计算计算期的V。确定计算期的MD在先,确定计算期的MS在后。目的在于使后者与前者相适应,为后者提供依据)。如何确定计算期的V,问题首先在于如何认识V的特点。由于V本身同时受多种因素制约(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是长期因素的函数。参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5页;张风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112页;符钢战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而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又不尽相同,有的因作用同向而迭加,有的因作用逆向而抵销,各因素的作用相互均衡。因此,一般从短期看,V是相对稳定的,其变化不大,可以近似地视作常数。但如果从长期看,则V的变化也不小,所以,它又成为变数。当然,即使从短期看,如果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大的变化,以致引起V的某些制约因素发生大的变化,则V也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时就不能把V视作常数,而必须视作变数。V的特点表明,倘若我们不对V的变化作具体分析,就很难正确确定MD,自然也就很难对现实经济生活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从我国实际来看,V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在1979年改革之前,V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商品短缺造成V强制滞延。这时,货币供给的增长量又不能转化为价格因素,则必然要压迫V的速率。在改革之后,V的降低是伴随Q、P上升而同时出现。这时,商品短缺有所缓解,强制储蓄不断减少。因此,V的降低有正常和非正常原因:正常原因是指货币供给增长适应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反映为V下降,非正常原因则是指政策及工作失误造成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表现为V下降。由于两种原因并存,目前我国的V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它构成了MD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这里还必须指出,虽然V在下降,但在一定条件下,V也有上升的可能。就现实而言,可能导致V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旦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很高,而又无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心理预期的话,那么人们就会为了免遭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损失,而急于挤兑存款和抛出现金,抢购市场紧缺商品。这就会导致V的迅速上升,造成对市场的猛烈冲击,进而拉大商品供求缺口。如果这一过程愈演愈烈,很可能会使轻度通货膨胀演变成恶性通货膨胀。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往往是在人们对货币币值丧失信心的情况下,由V加速上升而推波助澜造成的。所以,考察货币供求或商品供求状况时,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对V变化的分析。

  再次,分析价格总水平(P)与货币总供给(MV)。将PQ=MV等式移项,即有成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求调节价格运动;反过来,价格运动也调节商品供求。由于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而价格运动对商品供求的调节又可导致对货币供求的调节。因此,价格的良性运动可以促进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均衡,反之亦然。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与货币的关系,而价格与货币问题的焦点又在于,合理的价格水平与适度的货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就某种意义而言,价格问题较之货币问题又有更大的难度)。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决定的性质。当Q和V既定时,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于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同样,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应当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迟早会反映到价格水平的变动上来,但并不是一切价格水平的变动都反映货币数量的变动。货币供给过多会引起价格上涨,但价格上涨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供给过多。因为价格是多个经济变量和非经济变量的函数,而除货币变量外,非货币变量也会引起价格上涨)。价格水平变动与货币数量变动互为因果关系,就是说,其因果关系是双向的。诚然,这就好象回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颇具戏剧性。正因如此,价格运动与货币运动的双向耦合是供求均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然,当我们深入到现实经济生活中进一步考虑问题时,就会发现:P呈上升趋势,它要求有更多的MS参与流通;同时MS呈超前态势,又成为P上升的强有力因素(这已成为国际性的现象)。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因此,在测定MD从而确定MS时,我们必须承认,因不合理的价格结构的调整所引起的P上升是合理的价格变动,而因前期MS过多所引致的P上升是不合理的价格变动。前者必须计入MD的增长率中,但后者则不宜计入。否则就可能会引起价格轮番上涨,从而批破人们对价格的预期,降低人们对价格变动的适应能力。

  不仅价格与货币的变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货币、价格与产出的变动也互为因果关系。货币与出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概而言之,产出一般由生产过程决定,即从总体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状况,同时受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亦总是通过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发生作用的。当然,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产出变动的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变量组合(概略地说,包括自然力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而货币供给作为其变量之一,无疑具有一定的产出效应。这种产出效应,一方面是通过货币在再生产过程中作为交换手段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货币通过价格、工资、利率和汇率等中间变量对产出的间接作用而实现的。同样,产出的变动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或引起货币的变动,因而具有一定的货币效应。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P、Q、M、V诸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市场供求问题时,须要对其作综合动态分析。当然,这种分析归根到底要以市场机制及其调节为背景。

  三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在分析P、Q、M、V诸变量相互关系时,应当特别注意货币供给的增长是否适度。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仅是商品供给增长的需要,也会刺激商品供给的增长;超过商品供给的需要而增长的货币供给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未被商品价格吸收的货币供给又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从而预示着过量的货币供给还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由于不同结构的货币供给可以导致P、Q、M、V之间的不同组合,因此,货币政策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在即有经济条件下,通过某一结构的货币供给,争取在价格上升幅度较小的同时,获得足够大的实际产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极力避免因货币供给过多引起价格高涨,造成经济运行超负荷振荡。即避免发生高通货膨胀,保证实际产出率高于价格上涨率,使PQ=MV等式不断均衡在更高的水准上。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是一种带有普遍规律的现象(参见《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159页统计资料)。然而,如何确定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率,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让我们来看货币变动率△M/M、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V/V、价格变动率△P/P和产出变动率△Q/Q的数量关系。根据货币数量公式MV=PQ,可以进行推导。选对该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LgM+LgV=LgP+LgQ;再对得式两边同时微分,得到

  公式出发,其增长率只能略高于经济增长率(也不排除略低于经济增长率的特殊情况。这里,重要的是考虑和研究供求弹性与经济增长时滞的关系)。否则,必然会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据典型年份的统计,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年均价格上涨率为7.3%,货币供给增长率分别为24.7%、23.3%和19.4%,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3%、7.4%和9.3%。因为这几年我国价格改革的方案基本上没有出台,所以,价格上涨的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并且,由于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加价格上涨率之和,因此,面对我国高通货膨胀的威胁,控制价格上涨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给。而已形成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则不得不依靠较温和的价格上涨逐步地加以吸收和消化,从根本上则应依靠增中有效商品供给来回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价格总水平的直线猛涨。

  从近年我国供求态势看,P、Q、M、V诸变量之间的组合已失去平衡态,其失衡的关键是货币供给过度增长,使货币失去对经济增长和供求均衡的推动力。因此,我认为,国家必须严格而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货币供给增长的限度。在货币供给总量控制上,应适度紧缩通货抽紧银根;在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上,应正确引导需求,有松有紧,松紧咸宜。这里,结构调整应以总量为度;总量控制应以结构为本。即采取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兼施并重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不高于预期经济增长率加价格上涨率。诚然,货币供给的总量紧缩有利于通货稳定,而不利经济增长。但是,货币供给的结构调整却可以通过结构的合理演进来推动经济增长。可见,货币供给的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统一,可以兼顾稳定通货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实现货币供求均衡和商品供求均衡。

作者:温孝卿

现代财经 1995年05期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表现为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即市场供求运动。市场供求的动态均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反之亦然)。这里,供求均衡包含了商品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二者互为犄角。没有货币供求均衡,也就不会有商品供求均衡。因此,必须揭明货币供求及其与商品供求的关联。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所谓货币供求,就是货币实际供给与货币客观需求三者的关系(货币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形式。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亦即有效需求。与这种货币需求相对应的货币实际供给即为有效供给。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货币供求问题)。在现实经济中,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PQ=MV

  其中,P表示价格总水平,Q表示商品总产出,V表示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显然,PQ就是以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表示的总供给,MV就是以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总量即商品购买力总额表示的总需求。因此,总供给(AS)与总需求(AD)可以有另一种表达形式,即:AS=PQ;AD=MV,因为PQ=MV,当然就有AS=AD,二者是等价的。这意味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要由价格总水平、商品总产出和货币总供给来决定,取决于三者的相互关系。PQ=MV这一等式,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由于当代世界各国都采用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通常所说的货币流通规律实际上就是纸币流通规律,即表示为PQ=MV。

  我们由上已知,PQ=MV亦是AS=AD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里,总供给(AS)是货币需求(MD)的决定者,因为任何商品都要用货币来表现其价值,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货币需求(MD)是货币供给(MS)的决定者,因为货币需求是前提,引起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目标就是要与货币客观需求相适应;总需求(AD)是货币供给(MS)的结果,是对总供给(AS)形成的现实需求。显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就这个意义上说,这实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商品供求的均衡,是借助于货币供求的均衡实现的。市场上的商品需要通过货币实现其价值,而这些商品又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共同提出了货币需求的总量,并分别提出了实现各种商品价值所需要的货币量。这样,就货币需求来说,不仅有一个总量问题,还有一个结构问题。相应地,就货币供给来说,也有一个总量和结构问题。

  如前所说,商品供求关系也就是货币供求关系。尽管二者的运动轨迹不同,但就其总量与结构的一般关系而言,却无不同。因此,在对货币供求实施宏观调控中,这里通行的是同一思想原则,即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必须并重,亦即必须对货币供求实施结构调整下的总量控制和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参见温孝卿:《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论——兼论实现我国供求均衡的政策选择》,《商业管理纵横》1990年第2期)。只要货币供求总量与结构均衡(其中包含货币供给的增长必须同商品供给的增长在总量和结构上相适应),由货币供给形成的商品需求便会与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供给相适应,从而便会实现商品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均衡。相反,如果货币供求失衡,商品供求失衡便难以避免。

  具体而言,在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失衡会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货币供给过少,即MS<MD。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商品过剩和资源闲置,于是就会出现经济停滞。如果在持续的MS<MD的情况下,最终会被迫放松货币供给,从而有可能形成货币供给过多的情况。

  其二,货币供给过多,即MS>MD。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商品短缺和物价上涨,于是就会发生通货膨胀。需要指出,就总量而言,由于商品需求过大或膨胀,社会主义经济一般不会出现货币供给过少的现象,而会经常表现为货币供给过多。并且,在总量失衡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结构失衡,即一方面货币供给过多,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又过少。因此,商品供求的态势也就往往表现为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其中,结构失衡即表现为短缺与过剩并存。

  其三,如果国民收入水平与利息率水平和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不相协调,也会造成货币供求失衡(或货币供给过少,即MS<MD、或货币供给过多,即MS>MD)。首先,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货币需求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如果利息率水平很低,则货币需求就会急剧上涨;其次,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而金融资产收益率水平很低(金融资产种类少也可视作这种情况)时,货币需求就会有持续上涨的压力。由于目前我国金融资产较少,因而不可避免地面临货币需求较大的情况。应当承认,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适度货币需求的标准较难掌握,所以货币供求的矛盾常常源于需求一方。如果货币需求是过度的需求,往往会对货币供给造成压力,引起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从而最终影响到商品供求的均衡。

  不难看出,货币供求均衡与商品供求均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货币供求失衡,就会破坏商品供求均衡。就两种供求之间的均衡关系而言,因为AS=AD,且MS=MD,所以就有AS=MD=MS=AD。而不论是商品供求均衡,还是货币供求均衡,都可以从PQ=MV这一等式中得到说明。这里,使人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供求均衡。因为经济运行与供求运动是同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引起PQ=MV这一等式诸因素的变动。所以,要实现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供求的协调运动从而实现供求的动态均衡,我们就要研究和把握P、Q、M、V诸变量的最适耦合问题,以及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问题。

  二

  P、Q、M、V变量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并且,诸变量之间又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首先,分析商品总产出(Q)。毫无疑问,我们期望有尽快增长的Q。但就总体而言,Q的增长要取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显然,Q所由决定的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而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其变化才会明显。因此,一般从年度之间看,Q是相对稳定的,其增量(△Q)是有限的。Q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增长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在短期内的期望值不宜过高。

  其次,分析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V)。毋庸置疑,V较之变量P、Q都难于把握。原因在于,确定计算期的MD时,必须确定计算期的V,而计算期的MD和V又均为未知数。显然,计算期的V不能用来确定(只有当P、Q、M为已知数值时,公式才有意义,因而才成立。不言而喻,该式可以用来计算报告期V,而不能用来直接计算计算期的V。确定计算期的MD在先,确定计算期的MS在后。目的在于使后者与前者相适应,为后者提供依据)。如何确定计算期的V,问题首先在于如何认识V的特点。由于V本身同时受多种因素制约(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是长期因素的函数。参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5页;张风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112页;符钢战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而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又不尽相同,有的因作用同向而迭加,有的因作用逆向而抵销,各因素的作用相互均衡。因此,一般从短期看,V是相对稳定的,其变化不大,可以近似地视作常数。但如果从长期看,则V的变化也不小,所以,它又成为变数。当然,即使从短期看,如果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大的变化,以致引起V的某些制约因素发生大的变化,则V也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时就不能把V视作常数,而必须视作变数。V的特点表明,倘若我们不对V的变化作具体分析,就很难正确确定MD,自然也就很难对现实经济生活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从我国实际来看,V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在1979年改革之前,V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商品短缺造成V强制滞延。这时,货币供给的增长量又不能转化为价格因素,则必然要压迫V的速率。在改革之后,V的降低是伴随Q、P上升而同时出现。这时,商品短缺有所缓解,强制储蓄不断减少。因此,V的降低有正常和非正常原因:正常原因是指货币供给增长适应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反映为V下降,非正常原因则是指政策及工作失误造成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表现为V下降。由于两种原因并存,目前我国的V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它构成了MD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这里还必须指出,虽然V在下降,但在一定条件下,V也有上升的可能。就现实而言,可能导致V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旦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很高,而又无有力措施改变这种心理预期的话,那么人们就会为了免遭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损失,而急于挤兑存款和抛出现金,抢购市场紧缺商品。这就会导致V的迅速上升,造成对市场的猛烈冲击,进而拉大商品供求缺口。如果这一过程愈演愈烈,很可能会使轻度通货膨胀演变成恶性通货膨胀。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往往是在人们对货币币值丧失信心的情况下,由V加速上升而推波助澜造成的。所以,考察货币供求或商品供求状况时,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对V变化的分析。

  再次,分析价格总水平(P)与货币总供给(MV)。将PQ=MV等式移项,即有成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求调节价格运动;反过来,价格运动也调节商品供求。由于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而价格运动对商品供求的调节又可导致对货币供求的调节。因此,价格的良性运动可以促进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均衡,反之亦然。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与货币的关系,而价格与货币问题的焦点又在于,合理的价格水平与适度的货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就某种意义而言,价格问题较之货币问题又有更大的难度)。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决定的性质。当Q和V既定时,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于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同样,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应当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迟早会反映到价格水平的变动上来,但并不是一切价格水平的变动都反映货币数量的变动。货币供给过多会引起价格上涨,但价格上涨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供给过多。因为价格是多个经济变量和非经济变量的函数,而除货币变量外,非货币变量也会引起价格上涨)。价格水平变动与货币数量变动互为因果关系,就是说,其因果关系是双向的。诚然,这就好象回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颇具戏剧性。正因如此,价格运动与货币运动的双向耦合是供求均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然,当我们深入到现实经济生活中进一步考虑问题时,就会发现:P呈上升趋势,它要求有更多的MS参与流通;同时MS呈超前态势,又成为P上升的强有力因素(这已成为国际性的现象)。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因此,在测定MD从而确定MS时,我们必须承认,因不合理的价格结构的调整所引起的P上升是合理的价格变动,而因前期MS过多所引致的P上升是不合理的价格变动。前者必须计入MD的增长率中,但后者则不宜计入。否则就可能会引起价格轮番上涨,从而批破人们对价格的预期,降低人们对价格变动的适应能力。

  不仅价格与货币的变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货币、价格与产出的变动也互为因果关系。货币与出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概而言之,产出一般由生产过程决定,即从总体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状况,同时受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亦总是通过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发生作用的。当然,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产出变动的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变量组合(概略地说,包括自然力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而货币供给作为其变量之一,无疑具有一定的产出效应。这种产出效应,一方面是通过货币在再生产过程中作为交换手段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货币通过价格、工资、利率和汇率等中间变量对产出的间接作用而实现的。同样,产出的变动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或引起货币的变动,因而具有一定的货币效应。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P、Q、M、V诸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市场供求问题时,须要对其作综合动态分析。当然,这种分析归根到底要以市场机制及其调节为背景。

  三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在分析P、Q、M、V诸变量相互关系时,应当特别注意货币供给的增长是否适度。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仅是商品供给增长的需要,也会刺激商品供给的增长;超过商品供给的需要而增长的货币供给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未被商品价格吸收的货币供给又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从而预示着过量的货币供给还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由于不同结构的货币供给可以导致P、Q、M、V之间的不同组合,因此,货币政策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在即有经济条件下,通过某一结构的货币供给,争取在价格上升幅度较小的同时,获得足够大的实际产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极力避免因货币供给过多引起价格高涨,造成经济运行超负荷振荡。即避免发生高通货膨胀,保证实际产出率高于价格上涨率,使PQ=MV等式不断均衡在更高的水准上。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是一种带有普遍规律的现象(参见《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159页统计资料)。然而,如何确定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率,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让我们来看货币变动率△M/M、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V/V、价格变动率△P/P和产出变动率△Q/Q的数量关系。根据货币数量公式MV=PQ,可以进行推导。选对该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LgM+LgV=LgP+LgQ;再对得式两边同时微分,得到

  公式出发,其增长率只能略高于经济增长率(也不排除略低于经济增长率的特殊情况。这里,重要的是考虑和研究供求弹性与经济增长时滞的关系)。否则,必然会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据典型年份的统计,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年均价格上涨率为7.3%,货币供给增长率分别为24.7%、23.3%和19.4%,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3%、7.4%和9.3%。因为这几年我国价格改革的方案基本上没有出台,所以,价格上涨的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并且,由于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加价格上涨率之和,因此,面对我国高通货膨胀的威胁,控制价格上涨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给。而已形成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则不得不依靠较温和的价格上涨逐步地加以吸收和消化,从根本上则应依靠增中有效商品供给来回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价格总水平的直线猛涨。

  从近年我国供求态势看,P、Q、M、V诸变量之间的组合已失去平衡态,其失衡的关键是货币供给过度增长,使货币失去对经济增长和供求均衡的推动力。因此,我认为,国家必须严格而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货币供给增长的限度。在货币供给总量控制上,应适度紧缩通货抽紧银根;在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上,应正确引导需求,有松有紧,松紧咸宜。这里,结构调整应以总量为度;总量控制应以结构为本。即采取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兼施并重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不高于预期经济增长率加价格上涨率。诚然,货币供给的总量紧缩有利于通货稳定,而不利经济增长。但是,货币供给的结构调整却可以通过结构的合理演进来推动经济增长。可见,货币供给的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统一,可以兼顾稳定通货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实现货币供求均衡和商品供求均衡。


相关文章

  • 第九章货币供求均衡
  • 第九章 货币供求均衡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2.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有何关系?试以LS―LM模型加以说明. 3.试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4.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5.如何运用支出转换政 ...查看


  •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均衡
  • 货币供求均衡 一.术语解释 货币供求均衡----是货币供需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求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 货币非均衡----是货币供求的失衡状态,具体有三种状况: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货币供给小于需求:供求总 ...查看


  • 管子轻重理论的均衡思想
  • 第35卷第11期 2009年11月财经研究 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Vol135No111 Nov12009 管子轻重理论的均衡思想 陈国权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5管子6后16 ...查看


  • 第五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 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重要术语: 利率指一定借贷期限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无风险利率通常指国库券的利率.因为政府债券的偿还有税收作为保障,因而本息偿还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尤其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违约风险就更低. 收益的资本化:即 ...查看


  • 略论欧洲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与信用膨胀
  • 作者:张文朗 世界经济文汇 1996年08期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欧洲货币市场货币供求的特点及其决定因素,并以其中最重要的变量利率为例分析了货币供求曲线形状与特点. 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可 ...查看


  • 金融危机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 --读<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均衡研究>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 伟 2012年01月20日16:12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了多次影响世界经济进程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世人 ...查看


  • 一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学单元]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2.理解: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能力目标:1.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 ...查看


  • 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
  • 何新最新言论: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 作者:织女 时间:2005-5-23 9:42:00 何新最新言论:关于汇率.利率与人民币币值(上) --主流经济学的若干经济盲点 何 新 错误的经济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归属.因此,与利益相比, ...查看


  • 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
  • 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卷 时量: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