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幼儿一日过渡环节

如何组织幼儿一日过渡环节

哈尔滨市崇俭幼儿园 朱明玉

过渡环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掘其中的教育资源并加以积极利用,将会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纲要》关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提到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及“避免时间上的隐性浪费”。针对小班幼儿在过渡环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反思教育行为并探索组织幼儿有效活动的策略。

增加弹性时间,便于灵活教学。融合后的作息打破了原有的一次完成一件事情的严格时间表,增加了弹性时间,给孩子们比较大的自主权,可以依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自行安排活动的次序和时间长度,有利于教师真正从幼儿身心转化节奏的角度来灵活组织活动,真正体现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一:

孩子们午睡管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起床后的穿衣服。冬天,天气越来越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个别孩子已经醒了过来。老师发现后走过去和他们轻轻聊聊天。离起床的时间不到半少时,有一部分孩子也醒了,老师开始帮助醒来的的孩子穿好衣服,这些穿好衣服的幼儿就轻轻去区角看书、串珠、玩色„„起床的音乐声响了,老师帮剩下的幼儿穿好衣服,全班幼儿穿戴好衣服后,下午点心时间开始了„„

反思:

按需跟进,错时起床,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幼儿午睡中的起床穿衣是教师必须协助幼儿完成的事。冬天气温低下,如果一味的按照作息时间让幼儿同一时间起床,不但教师帮不过来,也使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差的幼儿着凉。虽是小环节,处理不好就会拖延时间,影响幼儿身体健康。为此,午睡期间我们根据幼儿的午睡习惯灵活安排幼儿起床时间:一些幼儿早醒,老师陪他们说说话,再帮他们穿衣服,穿好衣服后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轻轻活动,如看书、玩色或玩插塑„„起床时间到了,教师再帮刚睡醒的幼儿穿衣服,之后进入下午点心时间。这种按需跟进,错时起床的方法,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也保护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组织低结构的活动,弱化过渡环节。过渡环节对于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我们依据过渡环节的这一性质,采用了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渡环节。也就是说,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让前一个活动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活动,使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有机联系

在一起。

案例二:

秋天到了我班开展了“香香甜甜的水果”主题。教师预设了“水果丰收了”的半日活动。幼儿将从“认识水果” 和“水果里面有什么”两个集体活动中来感受和表达对不同水果的好奇和认识。在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则是让幼儿自己开始拿盘子、摆放小勺、分组等等,这样的过渡环节为下一个活动“水果里面有什么”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而幼儿在整个时间里也非常自由,没有生硬的过渡和转化,一切都非常的自然、有序。

反思:

可以看出教师巧妙地将两个活动进行了有机衔接,根据幼儿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前一环节进入下一环节,如幼儿通过观察、分类等对水果的外形特征产生兴趣,教师结合幼儿想继续观察的兴致,采用让他们准备操作材料的方式过渡,为下面探知水果里面有什么做好了准备。这种通过低结构弱化过渡痕迹的做法自然、精化,保护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过渡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办法,也能让课堂更加的连贯。

利用游戏渗透化的方式,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游戏。过渡环节中加入游戏,使过渡妙趣横生,在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减少他们消极等待的同时发展了各种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宽松愉悦的自选游戏自选活动中幼儿根据兴趣、意愿、能力有选择的自由活动。介于低结构、开放的活动特点,在午餐的过渡环节中先完成任务的幼儿就进入自选角落活动。

案例三:

根据主题的变化教师在自选角内投放了一些活动材料。早早吃完午饭的孩子们自由进入区角:“串串乐”前孩子们安静地用各类形态大小不一的珠子穿起了项链、挂件;搭建角内的孩子们玩起了积木;图书角内幼儿安静地翻阅。由于材料的丰富有趣,老师便可以引导其他幼儿午餐。

反思:

像早上,老师不但要接待刚来的孩子,也要照顾已经来的孩子,比较繁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能独立进行,不需要老师做过多的辅导,也能很充实愉快。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一日过渡环节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好的一日过渡环节,不但可以减少消极等待,还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没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分。过渡环节的组织实质就是培养好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它的环节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展开。

如何组织幼儿一日过渡环节

哈尔滨市崇俭幼儿园 朱明玉

过渡环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掘其中的教育资源并加以积极利用,将会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纲要》关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提到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及“避免时间上的隐性浪费”。针对小班幼儿在过渡环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反思教育行为并探索组织幼儿有效活动的策略。

增加弹性时间,便于灵活教学。融合后的作息打破了原有的一次完成一件事情的严格时间表,增加了弹性时间,给孩子们比较大的自主权,可以依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自行安排活动的次序和时间长度,有利于教师真正从幼儿身心转化节奏的角度来灵活组织活动,真正体现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一:

孩子们午睡管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起床后的穿衣服。冬天,天气越来越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个别孩子已经醒了过来。老师发现后走过去和他们轻轻聊聊天。离起床的时间不到半少时,有一部分孩子也醒了,老师开始帮助醒来的的孩子穿好衣服,这些穿好衣服的幼儿就轻轻去区角看书、串珠、玩色„„起床的音乐声响了,老师帮剩下的幼儿穿好衣服,全班幼儿穿戴好衣服后,下午点心时间开始了„„

反思:

按需跟进,错时起床,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幼儿午睡中的起床穿衣是教师必须协助幼儿完成的事。冬天气温低下,如果一味的按照作息时间让幼儿同一时间起床,不但教师帮不过来,也使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差的幼儿着凉。虽是小环节,处理不好就会拖延时间,影响幼儿身体健康。为此,午睡期间我们根据幼儿的午睡习惯灵活安排幼儿起床时间:一些幼儿早醒,老师陪他们说说话,再帮他们穿衣服,穿好衣服后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轻轻活动,如看书、玩色或玩插塑„„起床时间到了,教师再帮刚睡醒的幼儿穿衣服,之后进入下午点心时间。这种按需跟进,错时起床的方法,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也保护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组织低结构的活动,弱化过渡环节。过渡环节对于幼儿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我们依据过渡环节的这一性质,采用了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渡环节。也就是说,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让前一个活动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活动,使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有机联系

在一起。

案例二:

秋天到了我班开展了“香香甜甜的水果”主题。教师预设了“水果丰收了”的半日活动。幼儿将从“认识水果” 和“水果里面有什么”两个集体活动中来感受和表达对不同水果的好奇和认识。在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则是让幼儿自己开始拿盘子、摆放小勺、分组等等,这样的过渡环节为下一个活动“水果里面有什么”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而幼儿在整个时间里也非常自由,没有生硬的过渡和转化,一切都非常的自然、有序。

反思:

可以看出教师巧妙地将两个活动进行了有机衔接,根据幼儿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前一环节进入下一环节,如幼儿通过观察、分类等对水果的外形特征产生兴趣,教师结合幼儿想继续观察的兴致,采用让他们准备操作材料的方式过渡,为下面探知水果里面有什么做好了准备。这种通过低结构弱化过渡痕迹的做法自然、精化,保护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过渡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办法,也能让课堂更加的连贯。

利用游戏渗透化的方式,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游戏。过渡环节中加入游戏,使过渡妙趣横生,在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减少他们消极等待的同时发展了各种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宽松愉悦的自选游戏自选活动中幼儿根据兴趣、意愿、能力有选择的自由活动。介于低结构、开放的活动特点,在午餐的过渡环节中先完成任务的幼儿就进入自选角落活动。

案例三:

根据主题的变化教师在自选角内投放了一些活动材料。早早吃完午饭的孩子们自由进入区角:“串串乐”前孩子们安静地用各类形态大小不一的珠子穿起了项链、挂件;搭建角内的孩子们玩起了积木;图书角内幼儿安静地翻阅。由于材料的丰富有趣,老师便可以引导其他幼儿午餐。

反思:

像早上,老师不但要接待刚来的孩子,也要照顾已经来的孩子,比较繁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能独立进行,不需要老师做过多的辅导,也能很充实愉快。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一日过渡环节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好的一日过渡环节,不但可以减少消极等待,还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没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分。过渡环节的组织实质就是培养好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它的环节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展开。


相关文章

  • 浅谈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
  • 浅谈如何组织好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 [摘要]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入厕.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 ...查看


  • 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 活动主题--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一.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 我们开展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讨,目的在于:在研讨中通过思维的碰撞转变教师观念,改变一日活动以及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统筹安排,丰富环节的组织形式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儿童规则意识论文
  • 幼儿园大班儿童规则意识论文 摘要: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幼儿园和教师忽略.对于"过渡环节"的合理安排应成为一种思路和理念.我们要做到真正关注幼儿.关心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将原本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 ...查看


  • 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审美感受力在音乐活动中能
  • 勾股定理"人""时""事" --浅谈课间活动变消极等待为积极行为 北仑区春晓镇友飞幼儿园 乐珊珊 [摘要]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盥洗.如厕.排队.喝水等日常生活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查看


  • 小班幼儿一日活动设计方案
  • 小班幼儿一日活动设计方案 晨间活动(8:20-8:50): 1.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问好. 2. 关注幼儿手脸有无异常,与幼儿家长做好幼儿交接工作. 重点: 喻子恒.缪诗雨.彭睿翔.刘晨朵等. 晨间诵读(8:50-9:0 ...查看


  • 蒙台梭利纪律教育要旨及其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 2011年第4期(综合研 究) 蒙台梭利纪律教育要旨及其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黄红霞* [摘 要]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 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 ...查看


  •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上传: 彭湘晖 更新时间:2012-12-29 21:04: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 ...查看


  • 课程游戏化整合
  • 选择填空题 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生活不应该是别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幼儿乐意的.沉醉其中的,这样的幼儿园才能真正符合"儿童的花园.乐园"之意. 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思想的具体体现.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查看


  • 幼儿园一日流程的教育价值
  • 一日流程的教育价值 一日流程既是幼儿园全部课程的载体,也是促进儿童与发展,进而实现早起教育目标的基本过程.早起教育的目的,是为儿童在认知.社会.语言.情感和身体发展方面,奠定未来终生发展的全面基础.而这一总目标的实现,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