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风俗

锡伯族风俗——喜林妈妈

2009-10-14 09:12:52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

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东西墙角,家长带家小为其烧香磕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林妈妈时还有严格的规矩,所有的布条、丝绳、比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七户家中去索取,并邀请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庭中年纪最大的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林妈妈上添一背式骨。

锡伯族风俗——喜林妈妈

2009-10-14 09:12:52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

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东西墙角,家长带家小为其烧香磕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林妈妈时还有严格的规矩,所有的布条、丝绳、比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七户家中去索取,并邀请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庭中年纪最大的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林妈妈上添一背式骨。


相关文章

  • 清朝"满汉通婚"艰难之路
  • 清朝"满汉通婚"艰难之路 史实 04-12 18:27 "满汉不通婚"是指"旗民不结亲" 满族人建立清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八旗制度.旗人与非旗人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满洲人都编 ...查看


  • "满汉不通婚"轶闻
  • 顺治娶了汉族女孩,乾隆有了汉族女婿 1902年2月1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旨准许满汉通婚. "满汉不通婚"是指"旗民不结亲",满族人建立清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八旗制度.旗人 ...查看


  • 中华各民族简介--锡伯族
  • 锡伯族概况 历史: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 ...查看


  • 东北女孩骂人方言
  • (2009-05-20 10:24:36) 转载 标签: 东北方言 满语 锡伯语 卡伦 分类:swear.cc 我踩死你;(大概是因为身材高大的缘故吧!)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别具特色,它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 ...查看


  • 郭沫若考证李白和花木兰属鲜卑族
  •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据郭沬若先生考证,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唐王朝时碎叶城属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由于李白的出生地在当时是中国的汉族和鲜卑族及一些别的游牧民族混居之地,所以,李白很可能是 ...查看


  • 沈北新区 唤起锡伯族文化民间活力
  • 在这座城市里一直有一支游牧民族及其文化在传承 在沈北新区,不仅是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正是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我们常用重工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来形容现 ...查看


  •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curricula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校本教材)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 编著 前 言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坐落在关中红色革命圣地--马栏镇马栏街.地处陕西﹒旬邑的东北部,东临铜川.黄陵 ...查看


  • 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 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查看


  •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 55 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 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 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 日,大致可以分为 ...查看


热门内容